由於我國近年來的整體經濟成績不錯,熱衷於唱衰台灣的政客與媒體乃紛紛轉移陣地,以外國的經濟情況來製造我們落後於人的印象。走出金融風暴的南韓近年來有 許多引人注目的表現,再加上韓劇在台灣蔚為風潮,於是這批人常常假借韓國的例子,來矇騙國人說我們是如何如何不行。最近,韓國大學畢業生的薪資又被他們拿 來大做文章。這其實只不過是故技重施,不過,還真的有不少人老老實實地,甚至傻楞楞地相信。難怪這種宣傳伎倆可以被一用再用。
陳凱劭、杜震華、勞委會之分析釐清
所謂的「南韓大學畢業新生平均年薪為百萬台幣」根本是以訛傳訛。數日前,陳凱劭先生已在其部落格中考證其來龍去脈,揭露了中廣新聞網如何扭曲《朝鮮日報》的報導:
〔Opensalary的〕調查對象係「1000人以上大企業」,是該則新聞最重要的關鍵字,顯示南朝鮮該項調查,對象是該國頂尖的大學畢業生薪資,並不是一般大學畢業生薪資! 所以,這則新聞本來看看就算了,沒有跟台灣比較的必要。
這廝傳回此新聞,並加工過以後,哇,不可收拾了,兩個多月來,經統媒推波助瀾,全台灣的人都以為韓國隨便阿貓阿狗大學生都月薪7-8萬,年薪百萬。(陳凱劭,陸廣新聞網不識字兼嘸衛生:南朝鮮大學畢業生高薪之謎,2007年11月15日)
人家《朝鮮日報》明明已經自行把新聞內容譯成漢文,中廣還(敢)寫出那種報導,若非程度太差,就是別有居心。
除了陳凱劭先生的解析之外,任教於台大國發所的杜震華教授也看不下去那種以訛傳訛的論述,特地為文投書《蘋果日報》,以經濟學者的專業,從物價水準、敘薪制度等角度來估算、說明,韓國大學畢業生其實並沒有比台灣的好過:
根據美國中情局推估的台、韓2006年購買力平價人均生產計算,韓國物價應為台 灣的1.48倍。許多人不相信韓國物價如此之高,但由許多案例可以看出這種物價差距實非臆測:《工商時報》9月11日報導,韓國首爾一間公寓的年租金為3 千萬到5千萬韓元,約為台幣110萬到 180萬元之間,換算月租金為9萬到15萬元台幣,約為台北市一般公寓租金的3倍。韓國大學生即使賺到7萬元台幣,也租不起一間首爾的公寓,但在台北市3 萬元台幣應該是可以租到公寓的。〔...〕
依照經濟部投資處的資料,韓國在2006年開始實施年薪制,退休金併入年薪,而台灣卻還是在月薪外另計的。如果這項資訊正確,進行兩國比較時,台灣大型企業的月薪也許還要加上近一萬元台幣才合理,這還不談台灣大企業的年終獎金等其他因素。再加上韓國租稅較重,請問哪一國的大學畢業生會比較好過?(杜震華,〈韓國大學畢業生比台灣窮〉,《蘋果日報》,2007年11月19日)
次日,勞委會總算應杜教授的呼籲,發新聞稿澄清。我將其重點摘錄於下:
-
調查僅調查大公司及薪資水準較高之部分行業計1,336家,尚無法代表該國整體畢業生薪資水準。
-
上項調查之薪資定義除了經常性薪資以外,尚包括獎金、特別津貼、加班費等,而我國僅調查「經常性薪資」。
-
依IMF 2007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推算,韓國物價為我國之1.47倍,據此若扣除物價因素,韓國大學畢業生薪資為4.8萬台幣。
-
根據本會職類別薪資調查,將100人以上事業單位加以整理,大學畢業專業人員起薪(經常性薪資)平均為30,789元,研究所為35,580元,此尚未包含年終獎金、績效獎金、特別津貼、加班費等。另根據IMD 2007年全球競爭力報告,2006年韓國之年工時為2,439小時,為我國2,256小時之1.08倍。若將相關因素調整至比較一致的基準,則我國畢業生與韓國差距有限,並非報載相差2至3倍。
勞委會的說明與杜震華所言相去不遠,兩者都告訴我們:台灣大學畢業生起薪並不比南韓的差。
南韓之教育與勞工統計
勞委會其實可以找更多的資料,不必囿於媒體關於韓國的報導。
根據韓國勞工部的2006年統計,該國具有大學學歷以上的受薪者平均月薪為2636000韓元,換算成年薪是31632000韓元。請注意,這是所有具有大學以上(包括研究所)學歷者的平均薪資,並非指剛踏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
以南韓全國而言,總平均薪水大約是年資未滿一年者平均薪資的1.435倍。按這個比例來換算,韓國大學畢業生進職場第一年的年薪,包括固定薪資與額外給付在內,接近22043205韓元。
以去年的韓元對台幣的平均匯率換算,約合台幣752684元。再按韓國物價為我國的1.47倍換算(IMF數據),年薪相當於新台幣512029元。由於這個數值包含了研究所以上者的部分,所以 實際上韓國大學畢業生的年薪在新台幣五十萬以下,也就是說,不到中廣所謂的「南韓大學畢業新生平均年薪為百萬台幣」之一半!差額部分,中廣要不要付給韓國人? 哈哈!
根據勞委會的統計,2006年台灣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起薪為26700元。將此數字乘以12,可得平均基本年薪320400元。這個數字並不包括年終獎金、績效獎金、特別津貼、加班費。若把這些加上去呢?
以全國平均而言,非經常性薪資(含加班費、年終獎金、非按月發放之績效獎金與全勤獎金等)相當於經常性薪資的22%。按此比例推估,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後第一年的年收入平均可能達39萬元。一般而言,新人的年終獎金會比較低,所以用最保守的方式只加上半個月的年終獎金,我們可以說, 合理的平均值應介於33.4萬到39萬之間(此金額並不含資方所付的保險費、退休金等非薪資報酬) 。
這個數字比韓國那個含博碩士收入在內的 51.2萬低,但無論如何,雙方差距遠不如媒體所宣稱的「兩、三倍」那麼多。而且,即使這樣比較也還不夠合理。正如上圖所示,韓國大學畢業生在同年齡層人口中所佔的比例遠比台灣的低。
目前台灣每年大學畢業生人數超出專科畢業者甚多;而韓國專科的畢業生則僅略少於大學。
以2005年來作比較,當年夏天,台灣包括高職生在內的高中畢業生總數為 218392 人, 而秋天開學後,大學一年級學生共計214434人,若不考慮重考生的話,等於有98.2%的高等中學畢業生進了大學。同一年的南韓高等中學畢業生共有569272人,大學新生名額是323537人,所以只有56.8%的高等中學畢業生上了大學。到這些人大學畢業時,上述比例不會改變太多。所以,在學校唱完驪歌後,台、韓兩國勞動市場所接收到的畢業生結構大不相同。
用個比較粗糙的比喻來描述:台灣企業主面對的應屆大學畢業求職者是同一年齡層所有人之中的第 1名到第98名,而韓國企業主則是在第 1 名到第44 名之間挑選。以中間值而言,一邊是排名第49,另一邊是排名22,所以,即使兩國的勞動、物價等所有經濟條件完全一模一樣,大學應屆畢業生的平均薪資也不 可能相同。換言之,以台灣來作對照,南韓的大學畢業者比例偏低,所以他們在就業市場上比同輩的韓國人相對「價值」偏高。若忽略這個最基本的要素,而直接從台、韓各抓一個薪資數字來比較,結果必然會牛頭不對馬嘴。諸葛亮曾勸阿斗不要「引喻失譬」,若劉備與孔明在台灣復活,看到現在的媒體如此胡扯,劉備就算是三百顧茅廬,孔明想必還是不願意下山淌渾水。
話說回來,韓國高等教育的學生名額分配比例比較像幾年前的台灣,專科的份量仍然相當高。台灣雖然在2003年時大學畢業生數量才開始高過專科畢業生 (晚了韓國兩年),但2005年時兩者比例已高過二比一;到了今年,兩者比例則已高達四比一。反觀韓國,至少以2005年的情況來看,兩者總數仍無太大差 別(右上圖)。
也 許有人讀到這裡後,會開始怪罪台灣大學生的比例太高。其實,南韓也跟台灣一樣,逐年往提高大學入學比率的方向走。1995年時,南韓有649653名高等 中學畢業生,但大學新生的名額只有253180人,也就是說,只有39%的人有希望進入大學的窄門。而如前所述,這個比例到2005年時已上升至 56.8%。
南韓具有大學文憑者的比例逐年上升,是否會影響到他們的平均薪資水準?左上圖的統計以高中學歷者的平均薪資為標準(=100)來呈現學歷所造成的薪 資差異。由此統計可見,比起十五年前,韓國大學文憑相對「貶值」的程度足令現在的韓國年輕學士們大嘆生不逢時。不過,更悲情的是專科畢業生。十年來,他們 的平均薪資在整體均線以下持續走低。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阿里郎要怪誰?金泳三?金大中?盧武鉉?好像都不對,怪阿扁好了!Orz
總而言之,所謂的「南韓大學畢業新生平均年薪為百萬台幣」是近年來台灣媒體圍繞著阿里郎所編造的「阿里不達」論述之最新產品。誠如前引杜震華教授大作所言:
顯然這又是台灣媒體誇大報導的一個案例,有意或無意之間,以這種混淆的報導來「擾亂」民心士氣,令人費解。
「令人費解」恐怕是杜教授欲言又止後之婉轉說法。媒體一而再、再而三的誇大與混淆,所為何來?「正解」其實就是本文開宗明義所說的:唱衰台灣。 媒體經年累月地藉唱衰台灣來削弱本土政權的正當性與民意支持,換言之,媒體一直在拼選舉,未曾稍息。
深入的 vs. 膚淺的...
若要用用更簡潔有力的語言來總結這場新聞烏龍,容我借用朱立熙先生之近文韓國經濟真的很危險!的最末一句話:「別再拿韓國經濟來唬爛了!」
朱先生是台灣少有的知韓派。他在那篇文章介紹了在日本極受重視的一本新書《本当は ヤバイ! 韓國經濟--迫り來る通貨危機再來の恐怖》(真的很危險!韓國經濟--通貨危機即將再度來臨的恐怖),非常值得不願意受台灣媒體欺騙的人一讀。拜託大家告訴大家。
台灣有像朱立熙這樣的人習於深入地探究事情,同時也有一些人硬是要停留在膚淺的層次。
直到11月22日之前,本文首節所介紹的三份資料已為社會大眾釐清真相。只要讀懂其中任何一篇,必可明白媒體的膨風吹噓。偏偏國民黨籍立委李嘉進在 當天還要以「台灣和韓國大學畢業生的薪水差了幾倍」來質詢青輔會主委鄭麗君。鄭麗君拿著勞委會日前的說明資料來答詢,李嘉進卻以「沒采妳生水水又年輕」之 詞批評鄭麗君不配接受質詢。鄭主委向會議主席抗議這種人身攻擊,李嘉進立委竟然還接著說「看到這種人他X的就噁心」(來源:東森新聞,2007/11/22 13:58,詳細議場對話請見阿茶的文字紀錄與妙子轉播的影音檔)。照這樣看來,國民黨那個被千夫所指的「他,馬的」廣告絕不是什麼擦槍走火的產品。
...以及沒誠意的
事後,李嘉進說「如果講的這些重話,讓有些人聽了不是很舒服的話,我願意來表達我的歉意」(來源:東森新聞,2007/11/22 23:19)。好個「如果」!這種心態跟「如果你被我揍了以後,覺得不是很舒服的話,我願意來表達我的歉意」有何差別?!李嘉進名列下屆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名單,若您想把他再送進國會,就在不分區選票上選國民黨吧。
話說回來,這個「如果...我願意道歉」的句型並非只有李嘉進一人使用。且看此例:
「我說他是不是膽被割掉了,後來我才知道張院長他的確是做過膽的移除手術,如果這樣子,會讓張院長感到不舒服的話,我願意為這件事向他表示歉意。」 (東森新聞,2007/11/07 19:40)
說這句話的人名喚馬英九...沒錯,就是李嘉進的那位國民黨同志。同志,同心之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