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31日 星期三

謝志偉:榮麗賣華夏債權 抵31億元應付款

by 中央社 2007/10/29

三中交易案再度引發關注,行政院發言人謝志偉今天表示,榮麗公司當初買華夏公司股份應付四十億元,只付八點九億元,其餘三十一億元,由國民黨中投、光華公司購買華夏的京華城、中廣債權,以假交易方式讓榮麗不需再付款。

謝志偉舉例說,這項交易好比購買四十元的杯子,只付一元,因為杯子裡有三十九元,三十九元餘款就從杯子裡面拿,湊成四十元。他認為,違法情事非常清楚,這種狀況一但成為風暴,中視、中廣員工權益受損,不曉得到時候誰會落跑。

謝志偉晚間再度召開記者會,對三中交易案提出質疑。針對中投公司總經理汪海清日前指三中交易共繳四千五百多萬元證交稅,謝志偉表示,換算為交易金額,相當於一百五十億元,但榮麗公司董事長余建新購買華夏股份是付這個金額嗎?

謝志偉說,國民黨前黨主席馬英九宣稱2005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前已出售三中 (中視、中廣、中影),但余建新買的是三中,還是只買一中?這筆交易付多少錢?從中牟利多少錢?此事牽涉國家的財產、公共財,余建新不能再躲,應該出面說明。

謝志偉表示,榮麗買華夏應付四十億元,據華夏公司2006年財報,余建新只以八點九億元承接中視百分之三十四股份,換算每股約七元,但簽約時的中視股價為十元;相較於公股出售台視股權每股二十四點一元,可見余建新為三中交易掩護,獲利豐碩。

至於剩餘的三十一億元應付款,謝志偉說,榮麗與中投是透過假交易方式,讓榮麗不需要再付款,因為華夏將對京華城等公司的債權六點四億元賣給中投、中廣的部份債權二十四點六億元賣給光華公司;但事實上,華夏與中投、光華的金錢交易,不能勾消榮麗與中投的債權債務。

(中央社記者吳素柔台北二十九日電)

中廣被玩完…國民黨良心何在?

by 記者王寓中╱特稿 2007/10/27

中廣交易案趙少康片面宣布解約,動作突然,而交易案股權未完成移轉,賣方就坐視趙少康整肅中廣人事,股權移轉完成、大權在握,趙少康那方竟然「不玩了」,這還有起碼的媒體專業良知和道義嗎?

中廣交易案破局,國民黨在第一時間責任撇得一乾二淨,面對一個負有社會責任的百年廣播事業,短短二年間被「一玩再玩」,始作俑者不是國民黨是誰?國民黨不出面善後,誰要來善後?國民黨可以聲稱發了資遣費不欠中廣員工,卻欠所有老中廣人一個「公道」。

至於馬英九,九十四年就任黨主席後,限期處分黨產的是他,以為「財散人安樂」的也是他,在「三中」交易契約上簽字的可能不是他,但他不知情嗎?搞不清楚情況嗎?如果不知情、搞不清楚狀況、完全沒參與,請問去年四月在舊中央黨部夜宴中時集團負責人余建新的是誰?三中交易兩年來衍生如此多的紛爭,交易對象是公有財的廣播電子媒體,一句不清楚,有起碼的社會責任擔當嗎?

中時集團,本身是媒體,更不可能不知媒體的社會責任,明明只要、只有能力買中視,卻一口吞下「三中」,中影、中廣事後拆開賣,一個差點被禿鷹吃走,一個被無情郎洞房後還要毀約,兩年來,除了牽涉自己利益的稅金事情上在自己報上刊出「台北訊」外,中時也好、榮麗集團也罷,有面對社會說過一句話嗎?

就如同中廣員工所言,從三中交易以來,中廣員工年年都跟不同的老闆尾牙,至今仍不知真正的老闆是誰?這種不知為誰努力、卻一直被出賣的感覺,情何以堪。

趙天麟:蕭萬長說過一中市場 勿再說謊

by 中央社 2007/10/30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陣營今天召開記者會,抨擊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蕭萬長表示從未提出「一中市場」是說謊,蕭萬長過去擔任財團法人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在國民黨論述小組會議上就曾提出「一中市場」的概念取代台灣中立的說法。

蕭萬長日前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專訪時,強調他從未講過「一中市場」。

謝長廷辦公室新聞部主任黃劍輝和趙天麟下午召開「馬蕭一中市場傷害台灣,歡迎理性辯論,拒絕狡辯說謊」記者會,謝陣營提出包括蕭萬長在中國企業家論壇 2005年深圳的高峰論壇中、國民黨論述小組會議等,強調蕭萬長過去對「一中市場」具體的說法,在許多網站資料上都可以找到。

趙天麟質疑蕭萬長明明說過一中市場,選舉到了騙票,卻不敢承認。他呼籲蕭萬長,與其說謊掩飾曾經說過的「一中市場」,不如接受理性辯論的邀請,在辯論的理性場合上面,就台灣經濟發展到底應該用一中市場,還是以世界為市場的幸福經濟?好好地談一談,不該一直閃躲,狡辯說謊。

黃劍輝也說,2005年蕭萬長到淡大演講就說過,兩岸共同市場有一個前提和三個階段,也就是所謂的「三步到位」,前提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而三階段就是三通直航、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關稅與貨幣同盟。

台灣蓋洛普,別再虎爛了!

by 無差別 2007/10/31


最近有一項台灣蓋洛普針對1084名身心障礙者,以及409位社福團體幹部所進行的調查顯示,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的支持度仍領先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差距超過20個百分點;對民進黨執政7年照顧殘障團體及社福政策的滿意度,身心障礙者滿意與不滿意者,分佔43.7%與42.3%,但社福團體幹部感到滿意為40.1%,不滿意者佔52.3%;認為謝長廷對殘障團體有較多的照顧,也更關注社福議題的身障者佔23.3%,認為馬英九在此領域表現較佳有22.4%,雙方差距不(剩下的54.3%哪裡去?);社福團體幹部認為馬英九更關注社福議題及殘障團體的佔31.7%,遠超過認為謝長廷表現較好的13.5%(剩下的54.8%哪裡去?);調查也顯示,如果國民黨在即將提名的不分區名單中,加入身心障礙人士,將提升身心障礙者及社福團體幹部對國民黨的支持度(那如果民進黨也有呢?),但身障者及社福幹部因此願意幫國民黨拉票的效果有限,調查也顯示,不論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是否提名身障人士,多數身障者和社福幹部都認為不會影響馬英九的公益形象。

在前文有提到 WAPOR(World Association for Public Opinion Research)建議發布一項調查數據,應該具備16項資訊,不苛求,這篇調查只提到2.5項,分別是調查執行者、受訪對象以及勉強算0.5項的調查數據,因為不完整。今天算我佛心來的幫這個調查補上2項,分別是調查目的及委託單位(以下為kuos文):

為營造馬總統關心社福團體、關懷弱勢之不敗形象,本黨特別委託好朋友丁庭宇博士主持之台灣蓋離譜民調公司進行一項民意調查,希冀透過調查了解社福團體及身心障礙人士對兩位總統參選人之看法。


好吧,我承認,這個梗冷掉了...不過上述猜測命中率應該高達99.9%,反正虎爛也不用成本,頂多是我花在這篇文章上的機會成本罷了;不過委託單位就虧大了,那麼重要的調查,居然沒有顯現出馬的社福施政表現遠高於謝,而且還那麼多人不表態,也沒公佈調查方式、抽樣方法,套句行話,這就是個沒有鑑別度、無效的調查!馬謝兩人,究竟誰的社福政策表現較好,能從這樣單一、不知所云的調查中看出來嗎?而,其實逛blog、無償撰文鏈結推社福活動的bloger、參與活動的你們表現更好,例如常常要人拿一本來開的張大魯,最近又推出2008版的聖心桌曆,精美的攝影每本只賣200元,而且今年加碼,訂購滿20本還送dvd喔?

不過,本文真正的重點是:馬的丁庭宇,你不要再打著蓋洛普(gallup)名義了!

蓋洛普博士(George Gallup)成立蓋洛普機構,在1948年美國總統大選中以系統隨機抽樣調查,獨排眾議成功預測杜魯門當選而一戰成名,也可以說是賜我吃賜我穿的的祖師爺,目前在全球29個國家設立分支。但是,不包括台灣!在2002年,美國蓋洛普已經收回台灣蓋洛普的商標授權,亦即,台灣蓋洛普不能使用gallup這個名稱,各位觀眾,同花大順?

Saturday, Dec 23, 2006, Page 8
Gallup vs Gallup Taiwan

Dear Johnny,

I just read your piece from last Saturday titled "You love farce? Send in the clowns." Toward the end you commented on Gallup and polling results from the recent election. Gallup did not do this work. We are the only owner of the Gallup trademark in Taiwan and in 100 other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We had a licensee in Taiwan who used the name up until 2002 when we revoked the rights. The poll that has used our name is a counterfeit. The individual [Dr. Timothy Ting Ting-yu, 丁庭宇] or his organization does not have any rights in the trademark Gallup and any unauthorized use is infringement of our registered rights. We respectfully request a correction.

Chris Stewart
Global Brand Manager
The Gallup Organization
Washington 低調的備份

至於為何會被台灣的老外得知而質疑taiwan gallup,有興趣的人自己去google一下2006年市長選舉期間,台灣蓋洛普作的調查吧!在以前電子媒體不發達的年代,要騙吃騙喝很容易,現在可是要花10倍的努力都未必做得到!一個討論的往返,就把你拆穿了?在此呼籲行政院、各縣市政府及所屬機構,不要再發包委外勞務給蓋洛普市場調查股份有限公司蓋洛普徵信股份有限公司,因為至今他們仍死皮賴臉盜用gallup商標,萬一哪天gallup閒閒沒事做要來台灣興訟,他們可以用台灣政府採購法第50條,要求機關解約,到時候2002年以後委託的民意調查等勞務採購案就麻煩了!相關經手人、承辦人、主任秘書...一拖拉庫就等著因未查明廠商資格而被懲處吧!

以台灣名義入聯 福田政權不應在中國牽制下而有所動搖

by 岡崎久彥 2007/10/31

四年前日本的痛苦經驗

對中國來說,福田內閣的成立是從未想像得到的絕好局面,中國對新內閣將會有很多期待。

在這種情況下,眼前我所擔心的是,台灣「入聯公投」的問題。台灣的陳水扁總統準備將「入聯公投」合併在明年總統選舉舉行,中國已經有強烈的反彈,並且已向美國運作。

美國已透過政府發言人表明反對之意,以過去的例子看,美國很可能已經向台灣代表處傳達反對的意向。

雖然中國也向EU(歐盟)運作,但是EU拒絕在官方管道上表明反對的立場。

中國對日本當然也運作過,但是,前安倍內閣並沒有提出特別的措置。過去日本有過痛苦的經驗,在四年前總統選舉時,台灣也舉行過公民投票,日本在中國的壓力—美國是否也對日本施壓並不清楚—之下,曾對台灣提出要求慎重行事的意見,並且對海內外發表。

這項行動在台灣曾引起批判,對台灣有防衛責任的美國,對台灣的政策提出意見還說得過去,對台灣的安全沒有絲毫貢獻的日本,居然對台灣有這樣的動作,不少人認為是多管閒事。聽說後來日本駐台代表到離任為止,所有的外交活動幾乎陷入癱瘓狀態。

中國擺明使用武力

美國反對的表面理由是不希望台灣海峽的緊張升高,在剛結束的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中,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與美國布希總統會談時,曾表明反對台灣的公投,甚至發言表示不惜發動反國家分裂法,也就是說行使武力,如果是這樣,台灣海峽的緊張的確會增高。

但是冷靜的思考之後,這只不過是一個原則,好像與真正的問題不一樣。

問題點非常單純。如果明年春天(台灣)舉行公投,中國可能行使武力嗎?包括親中派在內,所有中國問題專家的回答都是「NO」。不是正式的獨立宣言,只是將每年申請加入聯合國的名稱把「中華民國」改成「台灣」,中國會在舉辦奧運會的時期動用武力,這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這樣,先撇開中國國內是什麼理由讓胡錦濤非得這樣說不可,胡錦濤的真正用意究竟在哪裡?

陳水扁總統的意圖非常明白。在「你是中國人還是台灣人」的民調出現壓倒性多數回答「我是台灣人」的結果之下,加盟聯合國是用「中華民國」的名義好?還是用「台灣」的名義好?答案很明白。這是一種台灣人意識的再確認,(陳水扁總統)盼望在選舉中有利於民進黨。

在任何民主選舉中,各政黨都絞盡腦汁,只要是合法的,就沒有問題。

中國期待國民黨勝選

中國想要什麼?用反向思考就很清楚。中國希望國民黨在下次總統選舉中勝利,因為美國的反對對民進黨不利,對國民黨有利,中國企圖營造這種情勢。

四年前在美國與日本先後表明反對公投後,訪問日本的前資政彭明敏以暗淡的表情說,「萬一總統選舉陳水扁落選,這是美國和日本干涉的結果」。幸好民進黨以微差勝選。

在台海沒有武力衝突的擔憂之下,我們得到一個結論,也就是說,美國在國民黨與民進黨的選舉中,站在國民黨的一邊干涉台灣的選舉。

福田內閣不論處於中國的任何壓力之下,都不應改變前內閣的方針。

台灣人民是對日本抱有善意,而且有深切親近感的鄰人,這些人希望擁有自己的國家—和日本一樣的民主主義國家,對此而加以干涉阻擾,這是一種出賣台灣人民善意的卑鄙行為,日本人民無法忍受。

無論在法律上與道義上,日本都沒有(為了中國干涉台灣公投)理由,干涉內政甚至是近代國家間嚴格禁止的。如果以遭受到第三國的壓力為由而進行干涉,這將使國家的尊嚴受到傷害。

(作者:前日本駐泰國大使╱岡崎久彥;翻譯整理:駐日特派員╱張茂森)

企業家對天下的遠見

by morninglewis 2007/10/31

今天看到這新聞:林蒼生:全球都在動 台灣不動。


不愧是台灣超級大企業的總裁,林先生果然具有國際觀,他用來舉例的是歐盟,可不是中國:

隨著全球化貿易漸次開展,各國關稅降低,共同市場逐漸成形,林蒼生直言,兩岸間的發展當然也得置於沒有國家界線的大環境脈絡下觀察,「無國界時代下,台灣為什麼要回到十九世紀,以國家界線為思考的窠臼?」在他看來,這種做法似與世界潮流相悖。

 「歐盟已經變成一個共同市場,使用共同貨幣,沒有什麼法國人、德國人的區分了。台灣卻往反方向走,只能說都是政治作祟!」

歐盟當然不以國家界線為思考的窠臼,在歐盟的介紹中人家是這麼說的:

The Treaty establishing a Constitution for Europe is preceded by a Preamble which recalls, among other things, Europe's cultural, religious and humanist inheritance, and invokes the desire of the peoples of Europe to transcend their ancient divisions in order to forge a common destiny, while remaining proud of their national identities and history.

沒錯,在什麼保持歐洲文化宗教人性傳承和喚起歐洲人超越昔時分裂建立命運共同體的同時,還要因保持各國的國家認同和歷史而驕傲。

然後歐盟的價值觀是什麼勒

The Union is founded on the values of respect for human dignity, liberty, democracy, equality, the rule of law and respect for human rights, including the rights of persons belonging to minorities.

人家是建立在人類尊嚴、自由、民主、法治與對人權的尊重上,包括少數族群的權利。

那麼這個機構的建立人家說是基於法律和條約,
在這裡就講了:
The European Union is based on the rule of law. This means that everything that it does is derived from treaties, which are agreed on voluntarily and democratically by all Member States.

人家是根據所有成員國志願且民主的過程所同意的條約而建立的法治聯盟。

至於無國界,人家第一條畫了線的說:
an area of freedom, security and justice without internal frontiers
自由、安全和正義在這區域內是沒有界線的唷

而基本原則的第一條是
Article I-4 of the Constitution guarantees the free movement of persons, goods, services and capital within the Union (the famous "four freedoms") and strictly prohibits any discrimination on grounds of nationality.
著名的四大自由:人民、貨物、服務和資本都有流動的自由

總之,所有的自由啦權利啦原則啦價值觀啦,人家都是適用全體會員國。

林總裁接下去講到三通,「氣不通筋絡就難暢通」。是的,台灣自己的脊椎已經通的不能再通,早上9點在台北喝完咖啡中午不用12點就可以在愛河邊再喝一杯,如果還能跟中國跟世界各國都好好通,直航關稅海域有的沒的都能在世界上各種市場有歐盟會員國那種適用所有國際條約的地位,就絕對不用受中國打壓的鳥氣,氣就會通筋絡也會通啦!中國如果能夠遵守歐盟同樣標準的法治人權自由民主等等原則,跟台灣不要說三通,八九十通都沒問題阿!

台灣大企業的大老闆果然對天下非常地有遠見,非常清楚作為一個國家的各種利益,和人權、自由、民主與法治的重要性。平凡百姓如我猜想,林總裁一定是非常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正常國家的!

台灣主權信用為「A+」

by 李鈞震 2007/10/30

新聞精選10.19.2007


2005年及2006年,國際知名信用評等機構惠譽信用評等公司(Fitch Ratings)皆評定台灣主權信用為「A+」,同時台灣各項評等展望都為「穩定」。惠譽信評會連續兩年維持台灣的主權評等不變,主要因為台灣有豐厚的外匯存底;惠譽也評估我國政府赤字占GDP比率由2005 年的3.7%將降至2006年的2.8%;同時台灣外債仍極低,接近零。惠譽並預估台灣2006年至2008年經濟成長率均可維持在4%,這些皆是台灣主權信用評等級數及展望穩定之正面因素。未來若政府赤字持續好轉,還可能續調升評等。



依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 IMD)「2006年世界競爭力報告」,台灣整體競爭力在全球國家或地區中,排名第十八,在亞洲地區排名第四。2006年台灣競爭力排名是自2002年以來首次滑落。名列世界前10名國家與2005年相同,前4名的國家排名維持不變,分別為美國、香港、新加坡及冰島。 在東亞國家中,日本與中國明顯進步,較去年分別上升 4名與12名,排名分別居第17、第19。韓國則由第29下降為第38,滑落9名。以2006年來說,香港、新加坡、日本與中國均是近5年來最好的一年,臺灣與韓國則均是近5年來排名最落後的一年。






 


評比單位


項目


美國


德國


瑞士


日本


南韓


新加坡


中華民國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 ( IMD )


整體國家競爭力


1


26


8


17


38


3


18

 


經濟實力


1


22


26


15


41


4


27

 


政府效率


14


33


8


31


47


2


24

 


商業效能


4


31


11


23


45


7


14

 


基礎建設


1


10


4


2


24


5


20













瑞士世界經濟論壇( WEF )最新的「 2006-2007 全球競爭力」報告首度採用最新評比方法,將過去的「成長競爭力指數 (GCI) 」與「商業競爭力 (BCI) 」,統合為「全球競爭力指數 (GCI) 」,瑞士領先世界,台灣在 WEF 的歷年競爭力評比中為第六名。

評比單位


項目


美國


德國


瑞士


日本


南韓


新加坡


中華民國

世界經濟論壇 ( WEF )


成長競爭力


4


14


8


11


21


10


6

 


總體經濟環境


24


23


8


43


34


1


22

 


公共政策


36


5


9


15


48


7


30

 


科技水準


1


18


9


5


6


16


2

 


商業競爭力


1


2


4


9


25


11


21



依據英國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formation Unit,簡稱EIU)最新公佈的未來五年(2005-2009年)國家或地區經商環境預測中,台灣經商環境評比為第一等級的「非常好」,全球排名為第十九名,在亞洲則高居第三名,僅次於新加坡(第三名)與香港(第六名)。此顯示台灣投資環境穩健,優質的經商環境深受肯定。EIU並指出,由於經濟基本面堅強,政府應持續推動經濟自由化及民營化政策,並鼓勵高附加價值產業的發展,俾進一步健全產業結構。EIU同時也預估台灣勞力素質及勞動生產力未來將更加提升。



評比單位


項目


美國


德國


瑞士


日本


南韓


新加坡


中華民國

英國經濟學人資訊中心 ( EIU )


未來五年經商環境 ( 2005 ~ 2009 年 )


4


11


9


27


26


3


19



瑞士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 BERI)於2006年6月最新公布的「投資環境風險評估報告」中顯示,台灣投資環境評比成績仍然優異,與挪威同列全球第六名,僅次於瑞士、新加坡、日本、荷蘭、挪威,並為亞洲第三名;其中「營運風險」、「匯兌風險」兩項指標分別為全球第三、第五。BERI在此次評比中續將台灣列為最高的1A等級,屬於低風險、適合進行投資之國家。BERI並指出台灣名列全球前30個最自由經濟國家之林,營運風險不大;至於政治風險則主要來自於中國之威脅,但BERI認為隨著台灣與中國展開對話,未來10年間,台灣政治情況預計可逐年好轉。此外,對於經濟活動下滑現象,BERI認為台灣政府已採取各項振興景氣措施,因此估計台灣的經濟活動仍將穩健成長。BERI同時還預測至2010年台灣投資環境都將持續進步 。



評比單位


項目


美國


德國


瑞士


日本


南韓


新加坡


中華民國

瑞士商業環境風險評估公司 ( BERI )


投資環境


11


7


1


3


21


2


6

 


營運風險指標


6


9


1


13


26


2


3

 


政治風險指標


9


10


1


11


23


2


15

 


匯兌風險指標


20


6


2


3


8


4


5



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WEF)在2006年公布的「2005-2006年全球資訊科技報告」中指出,台灣的「網路整備度指數(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NRI)」排名, 台灣已經在網路整備度評比名列亞太第二。我國網際網路使用人口比例已超過50%,並且寬頻上網總用戶數已達470萬戶,2007年底上網人口比例達50%,其中寬頻上網比例將達70%。另外針對自然人憑證(網路身分證),於95年6月19日已突破100萬人申請,在今年應用自然人憑證網路申報所得稅人數達29萬人,應用功能項目達841項,且上網使用人次已達到450萬。



世界經濟論壇 (WEF)於2006年發布之「2006年環保績效指數(Pilot 2006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報告顯示,台灣在全球排名第24,亞太地區排名第5。   世界經濟論壇發表的「2006年環保績效指數」報告是由美國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世界經濟論壇、歐洲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等機構共同研究的報告,針對全球133個國家的環保績效進行評比。
  經建會經濟研究處表示,此項研究是以「減少環境對人類健康造成的壓力」及「促進生態系統的生命力及健全天然資源的管理」兩大環保目標為基礎來設置評比項目,依照6大政策類別中的16項指數來排名。6大政策類別為:環境對人類健康的影響、空氣品質、水資源、生物多樣性和棲息地、具生產性的天然資源及能源穩定度。此項指數除可顯示該國的環保成效外,亦注重各國政府在環保問題上扮演的角色,將環保成效與政府環保政策目標相連結。
  報告顯示,在133個國家中,美國的環保績效排名第28,不但低於其他先進國家,甚至落在台灣、馬來西亞、哥斯大黎加和智利之後。
  在亞洲國家中,馬來西亞的排名最高,居第9位。日本名列第14;南韓稍微落後,名列第42。其次為菲律賓、泰國、印尼。中國大陸名列第94。若擴大至亞太地區來看,除紐西蘭排名第1之外,澳洲排名則在日本之後、台灣之前。此外,全球排名落後的多半是非洲、中亞和南亞國家,巴基斯坦和印度都在最後20名之列,分別為第118和第127名。
  「2006年環保績效指數」報告顯示,台灣在水質 8 源、生態保護和公共衛生等方面有不錯的表現,但在空氣臭氧量、農業補貼、過度捕魚、再生能源等方面仍有待加強。
  耶魯大學環保專家表示,台灣在環保績效指數表現良好主要是因為環境衛生與水資源項目評比名列前茅,政府對環境污染控制及天然資源管理的投資有顯著的成果,對現有環保問題的因應措施也有初步成效,但長期來看仍面臨嚴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