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台語 vs. 閩南語

t'kaosis: 台語 vs. 閩南語
台語 vs. 閩南語

最近又在吵「台語 vs. 閩南語」的問題,原因是教育部一直有意無意地增加「閩南語」一詞的使用,以取代「台語」這個詞彙。

支持使用「閩南語」的人,抱持著幾種概念,包括以下兩者:

1. 「台語只是閩南語的一支,所以世界上沒有『台語』,只有閩南語或台灣閩南語」

2. 「台灣有其他語言,所以台灣的閩南語不可以叫『台語』」

這兩種邏輯,大概只在如李敖及其信徒的腦部裡有辦法運作…

首先,台語和閩南語的關係根本不影響「台語」這個名稱的存在。名稱叫做「台語」,並不代表它就不是閩南語的一支。「台語」一詞是要靠定義來賦予意義,而不是靠字面解釋。

換句話說,即使台語、台灣話只是閩南語的一支,也仍然可稱之「台語」、「台灣話」,而不必刻意地正名為「閩南語」。

在世界上可以找到相似的例子,例如印尼語實際上是一套規範化的馬來語,若按照教育部的邏輯,印尼語應該正名叫「印度尼西亞馬來語」,李敖和他的信徒們應該到印尼去宣揚「世界上沒有印尼語」的偉大概念。

另外,在地球的另一端,也有如丹麥語、挪威語、瑞典語這種實際上是以政治界線來劃分的語言名稱。按照李敖理論,同樣只有一種名稱可以留下。

至於第2點概念更是詭異:若按照此點邏輯,閩南語事實上也不能稱為「閩南語」,因為閩南也有客家等其他各式的在地語言存在,憑什麼只有廈門人、漳州人、泉州人講的話才叫「閩南語」?客家話就不能叫「閩南語」?

所以,主張「台灣有其他語言,所以不能只有台灣閩南語稱為台語」的人士們,應該要主張廢除「閩南語」一詞才對。事實上,按照此種邏輯,世界上所有以地名來取的語言名稱都無法使用了…


無罪推定原則的法國經驗

pommard 慢飛:無罪推定原則的法國經驗
May 24,2011
無罪推定原則的法國經驗
法國於2000年6月15日通過一項由當時擔任司法部長姬古(Elisabeth Guigou)所提出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此次修法的目的是去除司法沉痾、進行司法實質改革、並積極改善司法人權的瑕疵,而除了加強對被害者在司法程序上的法律保護之外,其中還有一部分值得我們特別注意的是強化無罪推定原則之下嫌疑犯基本人權的保障,所以禁止媒體刊登或放送在尚未經由法院判刑確定以前嫌疑犯戴上手銬的相片或影像(即便嫌疑犯主動同意某媒體可以刊出其照片,其他媒體亦不得自行引用),當然也不能執行、評論或公布所謂的該嫌疑犯是否有罪的民調等可能會對司法誠信造成影響的外力干預。

雖然人民有知的權利,但這項權利並不是媒體用來羞辱任何人的權利,也就是為了要避免「士皆曰可殺」的未審先判的社會氛圍,前空軍司令部士兵江國慶遭刑求冤死案不正是給我們最好的教訓嗎?

這項法律因為近日在法國社會吵地沸沸揚揚的前國際貨幣基金總裁DSK的疑似性侵案而再度被提及。日前法國最高視聽委員會即針對法國媒體大幅放送DSK在美國被捕時的照片,而善意地提醒媒體雖然DSK雙手後擺的姿勢使得手銬並沒有出現在照片上,不過同樣地可以想像他的雙手是被銬在後頭的,因此刊登這張照片雖然並不違法,但卻是游走在灰色地帶、有挑戰立法本意的嫌疑。本文姑且不進入法國社會普遍對於政要閨房私事的容忍度是否較高的爭辯,但吾人要強調的是一個司法人權的基本保障,絕非是總統在口頭上隨便開開空頭支票就算數的,政府要提出實際的作為才是真正的保障。

恐龍法官與檢察官濫權當然應該是司法改革的重點,但是基本司法人權保障的充實,像是無罪推定原則,請問這些在位掌權者又有誰在意呢?


賓拉登之死與新時代的來臨!

【昨天的中東情勢】賓拉登之死與新時代的來臨! @ 假圖天國
*
【昨天的中東情勢】賓拉登之死與新時代的來臨!

是說賓拉登在藏匿十年後,終於還是被美國擊斃了,而這無疑宣告了一個舊時代的結束,與一個新局勢的開始。賓拉登之死雖然仍有各種陰謀論在流傳,很多看起來似乎也不是毫無根據的流言,但是國際情勢的改變卻是非常的明顯,十年間的滄海桑田,恐怕我們已經不能再用以前看待恐怖組織的思維去分析賓拉登之死所造成的影響。因為新時代走到這裡,賓拉登就算不死,其影響力也應該會逐漸遞減。當中東的民主運動越來越蓬勃發展,蓋達組織與外圍團體的轉型也是勢在必行,這個時候強硬的基本教義派如果不能與時俱進,跟上改變的腳步,最後都是會被掃入歷史的垃圾堆裡。這也是中東地區盛傳賓拉登之死與蓋達組織第二號人物札瓦希里脫不了關係的原因。而這個流言會有市場,背後代表的也是中東地區的媒體與很多人都看到了情勢的改變,也感覺到了蓋達組織與其外圍團體正在悄悄轉向的事實。

過去中東世界會普遍同情蓋達組織與其外圍團體,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對現實政治環境的不滿與無力感。中東世界的多數國家都是由獨裁者或世襲的王室所長期統治,而美國則利用與這些獨裁者的利益交換,進行在中東的戰略佈局。如埃及、約旦、沙烏地阿拉伯、卡達、巴林、科威特等國,都是非常標準的例子。因此除了少數激進反美的國家,多數中東地區的人民並無法參與政治,也無法終止這個骯髒的利益交換結構。過去歷史上歐美強國在中東的豪取強奪與宗教上的明顯差異,更讓這些情結血上加霜。美國身為冷戰後世界的唯一強權,更是這種憤怒情緒的投射出口,因此反美的浪潮捲襲中東,在九一一事件後達到最高點,蓋達組織因為反美而受到廣泛的同情,伊拉克與阿富汗戰爭更讓美國與中東世界的衝突與矛盾不斷升高。

但是有趣的一點在於,美國雖然口口聲聲說希望藉由伊拉克戰爭將民主的種子帶入中東世界,但是心裡的盤算並不是真的想讓中東走向民主化,而是希望在各國培植親美的小型反對黨,以制衡這些獨裁強人,好讓美國與這些人打交道時擁有更多的籌碼。不過這些獨裁強人與王室也不是笨蛋,一直努力防堵這種情況的發生,所以伊拉克戰爭後近十年的時間,中東的情勢並沒有顯著的改變。無奈的中東社會繼續同情唯一反美的蓋達組織,並將恐怖主義視為聖戰。但是美國在中東撒下的種子還是發芽了,而且灌溉它的還不是美國人,最後長出了一朵張牙舞爪又讓美國人大為訝異的茉莉花。這場革命運動其實讓美國有點措手不及,而且兩面不是人。美國樂見於這些獨裁者受到挑戰,特別是那些長期反美的激進獨裁者們。但是卻又憂心另外那些長期與美國合作的獨裁者們如果下台了,美國的利益會受到嚴重的傷害。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埃及與巴林。埃及的戰略地位很重要,而且是美國在北非重要的盟邦,控制埃及等於控制地中海諸國進入阿拉伯海與印度洋的門戶,更是美國牽制以色列與插手非洲事務的重要幫手。美國長期與埃及獨裁者穆巴拉克的合作就是為了這些千金不換的戰略優勢。穆巴拉克的垮台對美國在中東的戰略部署而言是個很大的打擊,而激進的伊斯蘭兄弟會趁著埃及的這股民主浪潮,搖身一變成為政黨並參加大選,更讓美國宛如芒刺在背。萬一勢力遍及整個中東地區的伊斯蘭兄弟會都循此模式,各國分會在這波民主浪潮中順勢推動民主改革,並組成政黨參與大選,那將形成無法忽視的政治力量。小國巴林則為美國艦隊在中東的總部,巴林王室長期與美國合作,一旦巴林王室倒台,反美的聲浪將會嚴重影響美國在中東的軍事部署,而這也是美國對巴林王室血腥鎮壓示威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根本原因。

埃及與巴林是美國在政治上與軍事上的兩個重要合作國家,卻在這次的中東民主化浪潮中岌岌可危。但是反過來說,這股浪潮卻讓中東世界很振奮,不論是世俗的一般民眾還是激進的特定團體,都看到了機會。一般民眾渴望進行民主化的政治改革,而激進的特定團體們則可以利用選舉來直接發揮影響力,這遠比過去暗中支持某些組織到美國還是歐洲放炸彈來的便宜安全又有效。甚至過去就是直接進行恐怖攻擊活動的組織,也在思考未來的走向是否應該要改變。通常在大變革中,過去的英雄都會被淘汰,這是歷史的鐵律。若把賓拉登之死的陰謀流言放到這個大架構中,似乎就有了非常清楚的脈絡。不過就如同文章一開始所說的,賓拉登不論有沒有死,他影響力與重要性都會因為中東爆發的民主浪潮而逐漸的減弱。又或許就如另外一個陰謀論所說的,美國早就掌握了賓拉登的行蹤,現在才出手殺他,就是因為他的重要性已經大不如前了。

賓拉登之死一定也會引發報復行動,畢竟他仍然有一定的支持者,但是會不會引發在歐洲與美國本土的大規模恐怖攻擊,目前看起來可能不會。畢竟在巴基斯坦發動攻擊與直接攻擊美國本土,其難易度與政治效應是有很大的差距。這些激進組織們如果夠聰明,就會看清形勢,全力推動中東的民主運動,這樣既安全又有效果,而且美國在伊拉克與阿富汗的長期戰事,已經惹來國內民怨,在擊斃賓拉登之後,如果沒有什麼大型的突發事件,逐步撤兵是必然的結果,因為美國的戰略重心也正急速的移往東亞與西太平洋。一但美國終於撤兵,中東的民主化運動也略有小成,激進組織成員搖身一變成為中東各國的國會議員,就算無法真正掌控政府,至少也終於坐上牌桌,這場耗費十年的戰爭,最後的結果也不一定會是由美國贏者全拿。下一個階段的焦點會是東亞與西太平洋地區,伊斯蘭世界不一定要急著下注押寶美國的對手,巴基斯坦那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台灣是因為現在的執政者太笨,其實大家靜看兩虎相鬥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