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

徐旭東的困惑


◎ 祝祥麟

「中國毫無理性的大量生產,現實世界真的有理性可言?台灣該如何自處?」這是日前企業家徐旭東向應邀來台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沙金特(Thomas J. Sargent)所請教的問題。

事實上,徐旭東的問題幾乎是台商和外資製造業對於中國的疑惑,也是目前的痛處。

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是中國計畫經濟體制下GDP掛帥的產物。由中央分配到每個地方,省、市都有其GDP的目標,號稱「鐵公雞」(鐵路,公路,機場)、公共建設就在這個大目標下自然產生。在產業界,依GDP成長率,再規劃其產能的成長。而國有(含地方政府投資)為主的產業結構,相較於自由經濟體下的私人企業,其投資效益和風險評估就相對「非常樂觀」;更重要的是,過程中官員可以上下其手,因此樂此不疲。後者,沙金特演講中所謂的「理性」代表「人們都會根據自己的最大利益來做最終決定」,倒很諷刺的適用於此。

中國這些特權人士的「理性」和政府的意志(GDP成長導向),造就了產能過剩和大量錯誤(或無效率)的投資。對全球市場來說,就是貿易糾紛,如傾銷,或「殺敵一千,自傷八百」的非理性低價競爭,如太陽能產業,沒有「國家」的間接支持,何能讓德國的大廠也無招架之力?

當全球的成長再也無法消化中國過多的產能時,其外銷帶動成長的模式,就質變成一種「以鄰為壑」的貿易政策。套用知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Samuelson的「自由貿易不適合用在那些追求重商主義(Mercantilism)的貿易夥伴國家」,或更能回答徐的問題(沙只簡單說明其預期理論在計畫經濟和自由競爭市場的不同,由於點到為止,部分媒體各有解讀)。

至於「台灣該如何自處?」沙又把問題丟回給徐旭東。徐應當問問馬總統、經建會主委尹啟銘,這也是目前台灣經濟處於前所未見的困頓下,國人想要知道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