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1日 星期一

台灣人的一九四七大江大海

by 蘿莉塔 2009/09/21

 

打開電視,可以看到龍應台侃侃而談她對一九四九年台灣島上800萬失敗者的柔情感懷。走在路上,可以看到公車車身上大型的廣告看版,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好像在講述一個很另人動容的故事。誠品書局的暢銷書排行榜上,可以看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熱賣中。

 

首先,我必須承認《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裡的一些故事的確在某些程度上感動了我,但感動之餘,該仔細思索的問題還是不能任意置放於一旁。

 

龍應台稱1949年台灣島上的800萬人民是失敗者,其中200萬人是國共內戰戰敗後來台的人民,600萬人是被日本殖民過後的失敗島民,他們都是國家機器碾碎下的人,但在此有一點迷思似乎是必須被澄清的 800萬失敗者間其實是有層次別的,龍試圖將800萬失敗者同質化/一體化似乎是不公平的。

 

首先,600萬原先被日本殖民的台灣島民在1945年國民政府來台接管時就先被視為失敗者了,在1947年,這一群失敗者已經試圖想衝撞出自己的失敗身份,所以才會有228事件的發生,龍也在書中第241頁提及,對台灣人來說無法忘懷的並非一九四九反而是一九四七,那麼“一九四九”想要感念的失敗似乎並沒有把600萬人的生命歷程考慮在其中。

 

若說是真心地想要為失敗者做些什麼或感懷些什麼,那麼是否應該更仔細地將其中的歷史紋理整理清晰呢?一昧地將800萬失敗者混為一談,而避去談其中600萬人與200萬人的權力差異,似乎有失對600萬人的更尊重,曾聽人說「激進的歷史學家是必須站在火雞的立場之上,來進行對感恩節的描述。」那麼試問“一九四九”該是一個可以含括800萬人的失敗年代嗎?

 

另 一個弔詭處是,失敗的國民政府來台後,一開始並未承認自己的失敗,反而是將佔立於中國的共軍視為賊,並一再指稱「漢賊不兩立」,並積極希望可以反攻大陸。 但自從「大國掘起」現象發起後,失敗的國民黨開始承認其失敗者的身份,積極爭求國共合作,在政治經濟上求助,在文化上,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即是 自白為失敗者的代表,契望對岸在慶祝建國60年的當口(最近中國有一部電影慶祝建國60年為「建國大業」),可以緬想一下此岸的失敗者。龍企圖以這個主流的國民黨史觀來對台灣人民進行收編。試想一下,這個遊戲的框架只有勝利者(中國) v.s. 失敗者(台灣),在失敗者承認失敗後,那麼下一步呢,是勝利者對失敗者的收編嗎?那麼曾經在“一九四七”年進行衝撞,不想在這個遊戲框架裡玩遊戲的600萬失敗者願意被進行編整嗎?

 

在龍應台契求中國在慶祝勝利之餘可以點一柱香遙想一九四九年台灣的失敗者時,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契求國民黨在對中國搖尾求饒時想想在一九四七年不願意成為失敗者的台灣人。



又懶又笨的衛生署

by Tottoro 2009/09/21

當新流感的疫情以及疫苗供應的問題需要台灣當局嚴肅面對的時候,台灣的衛生署和健保局反而是以「健保撐不住了」來要脅民眾,不停的放話說健保費的漲價是勢在必行。這其中還包括了驅長和新任的吳院長,一起參加這齣把台灣人民當白痴的劇碼之演出。

在立法院18日的開會中,吳敦義回答民進黨立委對健保費調漲的質詢時表示,「如果健保撐不住,就必須調漲健保費,反之,就不需要調漲。」這真是好艱深的道理﹗難怪吳院長必須去香港找算命仙來咨詢台灣的國政。

至於馬先生呢?在16日 驅長分四梯次宴請中國國民黨籍的立委之後,跟據與會藍委的轉述,對於衛生署打算調漲健保費卻未提出相關配套措施一事,馬先生回應說,「會請衛生署先做好相 關的配套措施,再來處理健保費調漲問題。」這又是一句只有驅長才說得出口的發人深省的至理名言,難怪他是哈佛大學的博士。

可 惜的是這些勤政愛民的藍系立法委員們記憶力實在太差,他們竟然都忘了目前健保局財務上缺口的數目,跟台北市在馬市長時代積欠下來的三百多億的健保費(還有 外加利息的部份)相差無幾。為什麼沒有人記得當面跟驅長詢問這個已經被法院判定「台北市應該還錢」的事實呢?一定是藍委們銀杏吃得太少了。

不過當我說台灣目前的衛生署是又懶又笨時,我想談的並不是健保費的問題而是台灣衛生官員對流感疫情的輕忽和不負責。

當美國的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經在915日通過了2009年的H1N1疫苗的許可,並且公佈了大部份的臨床人體試驗的結果時(FDA新聞稿的詳細內容請參閱這篇舊文),我在台灣政府的網路上搜尋了大半天,結果只找到了幾個跟流感疫苗有關的消息。

第一個資訊的出處是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其原文的節錄如下:
衛生署派員於820日與828日分別赴國光H1N1新型流感疫苗生產用之二家雞胚胎蛋供應雞場(菁山企業股份公司與台灣胚胎基因生產科技有限公司)進行訪查,發現二家雞場皆為密閉式之雞舍,有自動化飼料供應設備,並適當監控雞舍之環境與雞群之健康,其收蛋與孵化皆經適當消毒程序,而所供應之疫苗生產用雞胚胎蛋皆來自健康且適齡之雞群所生產,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之規範。

另一個比較新的消息則是來自台灣的H1N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H1N1新型流感疫苗的部分,已擇定諾華公司採購500萬劑H1N1疫苗,交貨日期與國際接近,接種對象將依826日公布之優先順序施打,加上國內疫苗廠採購之1000萬劑疫苗,可涵蓋1/3人口。

從第一起的消息我看到了台灣衛生署的「懶」。當我可以很輕易的在網路上查到美國新流感疫苗的製造和所有臨床試驗的設計過程以及結果時(請參考另一篇舊文),台灣衛生署的官方網站不能提供給人民有關國光疫苗製造的基本過程以及時間表,以及疫苗的人體試驗的設計和進度。反而,我們的衛生署竟然只能告訴台灣的人民︰大家安啦,要種流感病毒用的雞蛋的品質很好喔!

至於第二起的新聞除了再度的證明衛生署的懶惰以外,也顯現這些官員的算術真的不是普通的差。根據美國好幾個成年人的臨床研究來看,2009年的H1N1病毒疫苗可以在大多數的健康成年人身上,經由單劑量的注射在810天後誘發強烈的免疫反應。所以美國諾華製藥公司的這500萬劑疫苗,就足夠給500萬人使用。再過來,假設衛生署對國光疫苗的有效性也沒啥信心,所以打國光的可能需要兩劑的注射。那麼1000萬劑的國光疫苗也可以供給500萬人。因此在比較差的情況下,台灣應當全部會有1000萬人可以接受注射,為什麼會只是涵蓋1/3的人口數呢?是台灣除了23百萬的官方人口數以外還有7百多萬的幽靈人口,還是衛生署也有一個「特殊計算公式」呢?

我個人的推論是,衛生署把諾華製藥公司的500萬劑和國光的1000萬劑疫苗加起來,再直接除以二所得到的數目是750萬,因此大概就是台灣23百萬人的三分之一。至於為何當初一開始也不確定需要幾劑,就是因為大多數人對於現有的H1N1病毒沒有任何免疫力,所以不知道是否需要兩劑,而且要間隔3週才能教導我們的免疫系統識別H1N1病毒。但是,根據美國臨床試驗的結果,目前已經發現成人應該是一劑就夠了。至於兒童的最佳劑量還在評估當中,它的調查結果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完成。

由此可見,台灣的衛生署要不就是不看報紙,不知道諾華製藥的疫苗只需要一劑就夠,要不就是真的太蠢了,連最簡單的算術也搞不定。雖然我也覺得後者的可能性不高,但是,一想到剛上任不久的楊署長前陣子才說出那句曠世名言「一周3萬人的感染速度也需要200週的時間」,我就會覺得在台灣真的沒有什麼事是絕對不可能的。

嗯,既然一個當了八年台北市長而且完全沒有建樹的人,都可以靠著「溫良恭儉讓」這種空洞的口號就選上台灣的總統,而且到現在還有人要護衛著這個又懶又笨,我行我素,視民意為草褸的馬政權。真的,這個世界上實在沒有什麼事是絕對不可能的。



資料來源﹕
1.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2.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43年台上字826號判例!

by sophist4ever 2009/09/21

話說某甲根本沒有大貨車的駕照,但是他發現「天國貨運行」正在應徵大貨車司機,薪水很不錯,於是找了好朋友「王假圖」用Photoshop幫他合成了一張假的大貨車駕照去應徵,結果竟然也錄取了。某甲於是就開始當起大貨車司機,每天南北送貨,也一直沒有被揭穿,也沒有出過事。但是就在某甲當了十年的大貨車司機後,有一天「天國貨運行」霉星高照,兩個大貨車司機在送貨到台北時不約而同發生交通事故,不止某甲開車時不小心撞死了一個路人,連某乙司機也同樣撞死一個路人。結果兩個人都被逮了,帶回警察局一查之下,才發現某甲根本沒有大貨車駕照,而某乙則有大貨車駕照。試問某甲與某乙移送北檢後,檢察官應如何起訴二人??

依照北檢的見解,很明顯的某甲「自始不是職業大貨車駕駛」,因為某甲根本沒有大貨車駕駛執照,因此雖然當了十年的大貨車司機,且就是在送貨途中肇事撞死人,還是不具備「執行業務」的形式條件,所以某甲只能成立「一般過失致死罪」。但是某乙就不一樣了,某乙擁有大貨車駕照,也受僱於天國貨運行載送貨務,而且是在送貨途中撞死人,當然是「業務過失致死」無疑。依照中華民國刑法第二七六條,「因過失致人於死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二千元以下罰金。從事業務之人,因業務上之過失,犯前項之罪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三千元以下罰金。」某甲以該條前段「一般過失致死」起訴,求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某乙以該條後段「業務過失致死」起訴,求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那你說這樣公平嗎???

這樣當然不公平,事實上法律的解釋與適用也不會這麼弱智,在坊間最粗淺的法律教科書裡,都會在「過失致死罪」這一條底下講到一個很重要的判例,也就是「43年台上字826號」,這個判例的主要內容就是指出,刑法上「業務過失致死」中所謂的業務,並不以「形式條件」為限,只要「實質條件」符合,就可以適用這條法律。也就是說,就算某甲根本不算是大貨車駕駛,因為就「形式條件」而言,某甲根本沒有大貨車駕照。但是某甲的工作的確是在天國貨運行當大貨車司機送貨,也是在送貨途中肇事,「實質條件」完全符合,當然算的上是「業務過失致死」。而且某甲無照駕駛,還偽造公文書,罪加一等。前者以「道路交通處罰條例」罰錢,後者應以刑法偽造公文書罪合併起訴,求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這樣才算公平。理論上只要檢察官有讀過刑法分則,應該都知道「43年台上字826號」這個判例。

北檢的檢察官是否有讀過刑法分則,我不知道,畢竟現在是個羈押理由可以由法官亂寫的美好時代,所敘明的羈押理由就算翻遍刑事訴訟法裡的所有條文也找不到。但是台灣還是有很多人讀過法律,張葆源先生就在幾天前於自由論壇投書指出這個判例,同時再以「29年滬上字第13號」與「31年上字1733號」兩個判例,闡明最高法院的判例都明白指出,對於公務員違法犯罪的認定是採實質認定,也就是就算形式上因各種理由而不具公務員身份,但是從外觀上,實質上都在執行公務員的職務,就應該以公務員的身份接受法律的制裁。網友RL大也數次在本部落格的回應中提到這個判例。這些判例都是白紙黑字印在中華民國的刑法相關出版物上,去全國法規資料庫也全部查找的到。連我這個大學就讀工學院,只因為法學院美眉較漂亮而去選修法律系課程的人,都還隱約記得這些判例。若有人以為這些東西沒有人懂,可以隨便唬弄一下就過關,那也太小看今天的台灣人了。所以許多人當然無法接受,為什麼美國人李慶安能夠不以公務員的身份起訴。

只能說若要你先踐踏自己的職業尊嚴,就別怪以後整個社會不再尊重你。台灣的媒體業就是一個血淋淋的好例子。看來司法系統在諸位偉大的法官與檢察官的努力下,「馬上」也會後來居上了。



(註一) 43年台上字第826號判例「刑法上所謂業務,係以事實上執行業務者為標準,即指以反覆同種類之行為為目的之社會的活動而言﹔執行此項業務,縱令欠缺形式上之條件,但仍無礙於業務之性質。上訴人行醫多年,雖無醫師資格,亦未領有行醫執照,欠缺醫師之形式條件,然其既以此為業,仍不得謂其替人治病非其業務,其因替人治病,誤為注射盤尼西林一針,隨即倒地不省人事而死亡,自難解免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條第二項因業務上之過失致人於死之罪責。」(摘自全國法規資料庫)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悄悄改組

by twnathan 2009/09/21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已經於2009年9月份改組
沒看到什麼新聞

原本
董事長為:陳錦煌
執行長為:楊振隆

9月份改組之後
董事長為:詹啟賢
執行長為:廖繼斌

詹啟賢是誰?不用贅述,基本上他跟228也沒什麼太大的關係

廖繼斌是誰?
Google 一下



馬英九夜宿二二八家屬廖繼斌家 不清楚立委名單(20071108)

廖繼斌:馬英九有湖南人個性 有點像曾國藩(20080105)

廖 繼斌表示,馬英九是什麼樣的人,與他互動過的受難家屬都很清楚,現在已是二○○八年二月二十八日,外界應容許二二八家屬後裔能有新觀念的權利,「我們與一 些二二八的長輩互道珍重,你們可以繼續祝福謝長廷順利當選,也請尊重我們希望馬英九重掌中央執政」。(20080229)


廖繼斌呼籲政黨別再利用二二八,沒有一個事件搞了61年還在搞的。(20080105)

挺馬被?台奸 228受難家屬批名嘴(20080229)



而去年(2008)馬英九參加台韓人權論壇遇到林黎彩女士(228受難者林界之女)嗆聲
看看這個光頭人士是多麼緊張想要制止
02:09


View More Free Videos Online at Veoh.com

在稍微了解新的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執行長廖繼斌的性向之後,
未來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的走向會是如何?
二二八通訊的內容會有什麼改變?


現在就可以來大膽預測:
1.沒有切確證據證明蔣介石是228元兇
2.228期間很多外省人被台灣人打死
3.期待馬英九帶領228家屬走向新的紀元
4.228事件跟台獨思想萌芽沒有關係
5.政府相當"照顧"228遺族

情況會如何演變,就讓我們睜大眼睛去檢視這一個換了馬血的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延伸閱讀: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現任董事長、董事及監察人介紹
獨家影片:勇敢台灣恁祖媽 林黎彩 VS. 馬英九談人權?
廖中山教授證道十週年追思紀念會
九劉政府帶頭違法 / 林黎彩



低收入戶近10萬戶 歷史新高

by 中央社

Published: 2009-09-20 09:31 PM
(中央社記者李明宗台北20日電)內政部近日公布統計數據,今年第二季台灣低收入戶已達9萬9359戶,為歷史新高,低收入戶人數為24萬1237人,佔總人數比率為1.05%,也是首度超過1%。

內政部社會司長黃碧霞晚間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這項統計數據確實逐年增加,但與近年社會救助法不斷放寬補助對象限制也有關係。

依歷年統計,10年前台灣低收入戶數為5萬8310戶,但今年第二季已直逼10萬戶,與去年同季相比,增加約1萬2000戶;若依低收入戶人數計算,1999年低收入戶人數13萬6691人,今年第二季已增加到24萬1237人。

24萬1237人低收入戶人口,已佔台灣總人數比率約1.05%,10年前為0.62%。980920

扁案判決書

獨孤木2009/09/17

我爸爸住院住了很久今天終於要開刀割膽囊,所以在等開刀的這段時間,就開始看看扁案判決書。

國務機要費的所有資料實在太多,而且還蠻無聊的,連蔡守訓有沒有權可以審理,蔡守訓自己都寫了一大串要來解釋。這很怪,人家去釋憲問你到底有沒有權審判,你自己說我有權審判,所以審判,這到底是在幹嘛,我也搞不懂。大概是以為大法官講的沒有蔡守訓自己講的有道理吧。

這姑且不論,我就想看看,這龍潭案到底是怎麼講的。

龍潭案主要是蔡銘哲跟李界木在後面運作才弄成的。辜成允是提早把土地換成錢,而林百里則是買到了需要的土地。可是阿扁跟吳淑珍涉案的部份,不管提出再多疑點,法官的見解都是『在印象深刻、未受他人影響、污染之際供稱係「裁示」,而非「總結」、「歸納」,自屬最符合事實之說法。』

好像不會有記錯,講錯,或是搞混的狀況發生。

在頭一次偵訊李界木時,很多公文根本就沒提示給他看,而他所做的供詞,就叫做未經污染最符合事實。而蔡銘哲各個前言不對後語的部份,我們大法官還寫了這麼長一段來說明耶。

按證人係憑藉其個人對事發當時所見所聞之記憶及理解,事後加以陳述,惟通常一般人之認知及記憶的運作,與電視或錄影帶、照相機隨時均能如實重現事件之特性,迥然不同,一般人縱令刻意記憶並立時陳述複誦,尚且無法鉅細靡遺描述事件發生之全部細節,遑論人類之記憶及理解能力與機器不可同日而語,隨著時間的消逝及個人記憶力優劣之差異,不僅事件之記憶隨時間經過而逐漸淡忘,二以上不同個體,對於同一事件之描述,亦受制對事件注意、記憶力及理解力不同,對於事件之細節描述部分,絕無可能毫無差池,此莫非係供述證據之特性之一,自非可僅以細微陳述不一,遽全盤捨棄其供述證據而不採。

你有沒有發現,李界木的供詞對阿扁有利的部份,在事後雖然改口了,卻說這是未經污染最符合事實。至於蔡銘哲的供詞,雖然漏洞百出,還是要說一句:『自非可僅以細微陳述不一,遽全盤捨棄其供述證據而不採。』

這很妙。到底人可不可以記錯呀?

我看了半天,我還是搞不懂,除了李界木跟蔡銘哲的供詞之外,到底有什麼地方可以證明阿扁有介入龍潭案?

阿扁做裁示的時候,有一堆但書,這些都不算。而執意要龍潭的這塊土地,這也是廣輝公司的堅持,為什麼這就算是阿扁的指示?至於行政院長或是國科會主委除了會議記錄以外的證詞,通通都不被採信。

蔡銘哲有認罪協商,他有拿錢,他也有賄賂李界木,然後所有的證據就建立在他講的話是完全可信,李界木咬阿扁的部份完全無誤,而其他人講的話都是在反對龍潭案,然後在阿扁的淫威下,不得不低頭。

為什麼其他人的證詞只要對阿扁有利的都不算數呢?

為什麼只要咬阿扁的話就算講錯也算他記錯,可是凡是不咬阿扁的人,就算記錯了也算是證詞被污染呢?

這實在很妙。

當然啦,我除了證詞之外,沒看到什麼實質的新證據。我還以為會看到蔡銘哲說拿給吳淑珍的一億元,是在何時何地用什麼樣的方法,拿這些現金給吳淑珍。好像這一億的現金是可以放在口袋裡面直接拿給吳淑珍一樣。

不過我找了一下,好像沒找到相關的描述。有哪位比較認真的網友要是找到了,請記得給我相關的判決書頁數,讓我可以開開眼界。

中國如何造假帳 (How China Cooks Its Books)

by 昆蟲 2009/09/17

美國國務院 ( 也就是外交部) 出版的 Foreign Policy(國外政策),這一期有一篇文章標題為「中國如何做假帳」(How China Cooks Its Books),我覺得非常有價值,於是花了兩個小時來將它翻譯成中文。

________________
How China Cooks Its Books

自毛澤東的時代開始,中國篡改經濟和金融的統計數字就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但是現在會更惡化嗎?
It’s an open secret that China has doctored its economic and financial statistics since the time of Mao. But could it all go south now?
BY JORDAN CALINOFF | SEPTEMBER 3, 2009

________________

今年二月,中國當地的勞動部官員來到中國廣東省的一個電子工廠「幫忙」進行大規模的裁員。工廠的老闆因為所有政府官員來而感到緊張,但他保持緘默。他說他算那根蔥,怎敢來抱怨政府官員違法來干擾工廠的解僱。他們就是法律!他們命令他提供他的工人什麼似乎是一個不錯的待遇:接受裁員,並得到法律的離職金,或者是「辭職」,並獲得更多的付款。

In February, local Chinese Labor Ministry officials came to “help” with massive layoffs at an electronics factory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The owner of the factory felt nervous having government officials there, but kept his mouth shut. Who was he to complain that the officials were breaking the law by interfering with the firings, he added. They were the law! And they ordered him to offer his workers what seemed like a pretty good deal: Accept the layoff and receive the legal severance package, or “resign” and get an even larger upfront payment.

「我估計大約百分之七十的工人選擇辭職的交易。這是全廣東都發生的。」工廠的老闆說 : 「我現在幫助勞工部,他們將來也會幫助我。」

“I would estimate around 70 percent of workers took the resignation deal. This is happening all over Guangdong,” the factory owner said. “I help the Department of Labor, and they’ll help me later on down the line.”

像這種公開機密的作法,規模龐大,幫助中國的操弄失業率。因為工人「辭職」,不計入這個數字。政府估計,自從不景氣以來,大約兩千萬農民工廠工人失去了工作。但是,據花旗集團首席亞洲經濟學家黃益平 ( 音譯)估計,假如連「辭職」也包括在內,人數應該是接近四五千萬。這數字相當於德國的全部工作人員。同樣地,中國也歪曲一切統計數字,從國內生產總值、零售銷售總值、再到生產活動。類似這樣來填充數字,不只是不道德的,也是危險的:推行求得樂觀經濟數據的作法,反而會將中國的經濟推向懸崖。

Such open-secret programs, writ large, help China manipulate its unemployment rate, because workers who “resign” don’t count toward that number. The government estimates that roughly 20 million migrant factory workers have lost their jobs since the downturn started. But, with “resignations” included, the number is likely closer to 40 million or 50 million, according to estimates made by Yiping Huang, chief Asia economist for Citigroup. That is the same size as Germany’s entire work force. China similarly distorts everything from its GDP to retail sales figures to production activity. This sort of number-padding isn’t just unethical, it’s also dangerous: The push to develop rosy economic data could actually lead China’s economy over the cliff.

西方媒體常常將中國如何做假帳當做是一元領導中央政府和萬能北京官員的一部份。但是,這個問題是多面的,它是一個中央集權政府和分散官員一起完成的產物。

Western media outlets often portray Chinese book-cooking as part and parcel of a monolithic central government and omnipotent Beijing bureaucrats. But the problem is manifold, a product of centralized government as well as decentralized officials.

歪曲或捏造數據的壓力極可能來自高層,而且這個壓力非常大。「中國每年都會宣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的年度目標。在中國文化下,政府一定要達到的目標,否則,他們會『丟臉』。」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加里(音譯)說。 「例如說,政府宣布說,它希望確保 2009 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在百分之八,實現這一目標已成為政府官員的優先考慮。」

Pressure to distort or fudge statistics likely comes from up high — and it’s intense. “China announces its annual objective of GDP growth rate each year. In Chinese culture, the government has to reach the objective; otherwise, they will ‘lose face,’” said Gary Liu, deputy director of the 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s Lujiazu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search Center. “For instance, the government announced that it wanted to ensure a GDP growth rate of 8 percent in 2009, and it has become the priority for government officials to meet that objective.”

但是,操弄數字的是地方和省級政府官員。他們保留相當大的自主權和權力,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操弄經濟統計。當他們達到或超過中央的經濟目標,他們會得到更好的工作或更多的錢來當回報。劉解釋說「[ 他們的 ] 國內生產總值 [ 數字 ] 越高,地方官員晉升的機會也越高。」。

But local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al officials are the ones who actually fiddle with the numbers. They retain considerable autonomy and power, and have a self-interested reason to manipulate economic statistics. When they reach or exceed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economic goals, they get rewarded with better jobs or more money. “The higher [their] GDP [figures], the higher the chance will be for local officials to get promoted,” explained Liu.

這樣創造統計數字,在中國並不新鮮。 在 1958 年,毛主席宣稱中國的鋼鐵生產將在 15 年內將超過英國。他動員全中國農村在後院設立煉鋼爐,妄圖達到離譜的生產目標。村民融化鍋子盆子,甚至焚燒自己的家具當火爐燃料。這個努力一方面生產出毫無價值的生鐵,一方面挪用大量的農業勞動力,多到成為在大躍進中發生嚴重大飢荒的主要推動力。

Such statistical creativity is nothing new in China. In 1958, Chairman Mao proclaimed that China would surpass Britain in steel production within 15 years. He mobilized villages throughout China to establish backyard steel furnaces, where in a futile attempt to reach outrageous production goals, villagers could melt down pots and pans and even burn their own furniture for furnace fuel. This effort produced worthless pig iron and diverted enough labor away from agriculture to be a main driver in the devastating famine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去年十月,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在視察中國的統計局之後,於演講中提到 : 「中國在統計數字上的基礎還很薄弱,統計數據的質量也需要改善」—— 這是來自國家最高官員一個殘酷的評估。

Last October, Vice Premier Li Keqiang said in a speech after inspecting China’s Statistics Bureau, “China’s foundation for statistics is still very weak, and the quality of statistics i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 a brutally harsh assessment coming from a top state official.

事實上,中國已預知它宣稱自己是世界上最健康經濟體的統計數字上是有問題的。不過,政府仍然堅持認為,儘管中國最重要的出口部門損失嚴重 —— 在過去的一年緊縮了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 大規模上揚的國內消費使工廠的生產和成長繼續不斷。但是,認真研究一下零售業和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卻說了不一樣的故事。中國國內零售銷售額比去年同期上升了百分之十五左右,但並沒有真正轉化為中國的消費者購買百分之十五以上的電視和 T 恤。該國銷售額是以工廠出廠到單位零售商來計算,這意味著中國並沒有包括未使用的或倉庫存貨在其消費數據中。有充分證據証明,國有企業互相購買貨物,這只是來回轉移貨物,但是,這些交易都算在國家統計的零售銷售中。

Indeed, China has predicated its very claim of being the healthiest large economy in the world on faulty statistics. The government insists that even though China’s all-important export sector has been devastated — contracting about 25 percent in the past year — a massive uptick in domestic consumption has kept factories producing and growth churning along. A close examination of retail sales and GDP growth, however, tells a different story. China’s domestic retail sales have risen about 15 percent year on year, but that does not really translate into Chinese consumers purchasing 15 percent more televisions and T-shirts. The country tabulates sales when a factory ships units to a retailer, meaning China includes unused or warehoused inventory in its consumption data. There is ample evidence tha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buy goods from one another, simply shifting products back and forth, and that those transactions count as retail sales in national statistics.

中國的零售數據似乎難以置信的原因不只如此。這些數字意味中國人民工資的增加,讓他們增加百分之十五額外的購買。可以肯定的是,統計局公佈的工資在2009年上半年,增加了百分之十二點九。但是,中國網民人數抱怨這樣的數字令人很難相信 —— 局中的主管也是如此看法。

China’s retail statistics seem implausible for other reasons, too. They would imply an increase in salaries among Chinese people, allowing them to purchase that extra 15 percent. To be sure, the Statistics Bureau reported salaries had increased 12.9 percent in the first half of 2009. But Chinese netizens complained such numbers were hard to believe — as did the bureau’s chief.

檢視 GDP 的增長也使人嚴重懷疑。中國的經濟年成長率在第一季為百分之六點一,在第二季則為百分之七點九。然而,電力使用為一個工業成長的關鍵指標以及更難偽造的指標,卻是在這一年的前6個月下降2.2個百分點。一個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生產的經濟體,如何能在工業部門收縮時成長呢?

A look at GDP growth also raises serious questions. China’s economy grew at an annualized 6.1 percent rate in the first quarter, and 7.9 percent in the second. Yet electricity usage, a key indicator in industrial growth and a harder metric to manipulate, declined 2.2 percent in the first six months of the year. How could an economy largely dependent on manufacturing grow while its industrial sector shrank?

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這些數字是無法配合的。去年秋天,中國宣佈的六千億美元刺激方案(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十四)。在那時,地方政府開始點算這些剌激資金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統計數字 —— 是在找到計劃使用這些基金之前,也就是遠早於萬億元開始進入經濟之前。一名經濟學家解釋,熱衷於提高他們的成長和生產數字的地方政府說,他們已經花了刺激方案的資金,同時他們也還在決定要如何使用這筆錢。因此,中國各省的國內生產總值表格加起來遠遠超過全國的估計。

It couldn’t; the numbers don’t add up. China announced a $600 billion stimulus package (equal to about 14 percent of GDP) last fall. At that point, local governments started counting the dedicated stimulus funds in GDP statistics — before finding projects to use the funds, and therefore far before the trillions of yuan started trickling into the economy. Local governments keen to raise their growth and production numbers said they spent stimulus money while still deciding on what to spend it, one economist explained. Thus, China’s provincial GDP tabulations add up to far more than the countrywide estimate.

替代的總體經濟指標,如測量生產值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並沒有提供了一個更準確的反映。一個私人經紀公司,里昂證券,整理出自己的採購經理人指數 (PMI) 顯示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將的工業總產值急劇收縮。另一方面,北京的PMI數據表示工業生產在此期間是擴張的。

Alternative macroeconomic metrics, such as the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PMI), which measures output, offer a no more accurate reflection. One private brokerage house, CLSA, compiles its own PMI, suggesting a sharp contraction in industrial output between December 2008 and March 2009. Beijing’s PMI data, on the other hand, indicated that industrial output was expanding during that period.

不幸的是,這種混淆手段使得中國的實際經濟狀況難以評估。大多數可以有助於有勇氣的經濟學家改正政府數字的指標都是不公開的,這包括了基礎建設項目的進展情況、最終使用者的購買、「辭職」工人的數字等。

Unfortunately, such obfuscation means China’s real economic health is difficult to assess. Most indicators that would help an intrepid economist correct the government numbers — progress on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end-user purchases, and the number of “resigned” workers — are not public.

雖然是如此,我們仍然可以從仔細地檢視貨幣政策中,推論出經濟上的現實狀況與印在紙上的中國有多麼嚴重的差距。中國的國有銀行在 2009 年上半年大幅增加貸款,比去年同期增加 34.5%,到達了一兆美元。此舉似乎是要人為地保持高成長,直到出口反彈回來。多數分析師認為,它將導致股票、房地產和期貨市場的大泡沫。而中國政府最近宣布,它計劃增加籌集資金的要求,這明顯的顯示它認為有必要控制經濟的擴張。

Still, it is possible to infer the severity of the gap between economic reality and China-on-paper by looking closely at monetary policy. China’s state-owned banks dramatically increased lending in the first half of 2009 — by 34.5 percent year on year, to more than $1 trillion. This move seems intended to keep growth artificially high until exports bounce back. Most analysts agree that it is leading to large bubbles in the stock, real estate, and commodity markets.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recently announced plans to raise capital requirements — an apparent sign it sees the need to reign in the expansion.

就長期而言,中國的銀行是賭在其主要出口市場,包括美國、歐洲和日本,會開始復甦並再度消費。它們的希望是,在這一段期間,美好的經濟數據將安撫群眾、停止動亂。但是,如果其他國家的經濟不反彈,中國將會有風險,這些風險包括了房地產和股票的資產泡沫化、國內消費的下降,以及失業率的上升。

For the long term, China is banking on its main export markets — in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 and Japan — recovering and starting to consume again. The hope is that in the meantime, rosy economic figures will placate the masses and stop unrest. But, if the rest of the world does not rebound, China risks the bursting of asset bubbles in property and stocks, declining domestic consumption, and rising unemployment.

在這種時候,Wile E. Coyote (註 : 卡通影片的一個角色)的時刻可能發生。一旦中國公民不再認為經濟表現良好,已經擴展和惡化的社會動亂和廣泛工人暴動是有可能的。在那個時候,這些將是中國難以掩藏的。然後,我們就會知道中國的操控統計數字究竟是一個明智之舉,或者一個災難性的錯誤。

That’s when the Wile E. Coyote moment could happen. Once Chinese citizens no longer believe that the economy is doing well, social unrest and more widespread worker riots — already increasing in scope and severity — are likely. That’s something that China will have a harder time hiding. And then we’ll know whether China’s statistical manipulation was a smart move or a disastrous mistake.

台灣官員沒收自己國旗 中國媒體顯著報導

by 台灣英文新聞

Published: 2009-09-21 10:46 AM

中國英文環球日報21日引述台灣自由時報前一天報導,9月初在加拿大舉辦的國際技能競賽,台灣勞委會沒收台灣參賽學生與選手的國旗,直到回台前才發還。 勞委會中部辦公室主任賴錦豐強調,這是基於安全,集中保管,並不是沒收。

報導稱,在國際技能競賽的開幕、閉幕及舉行大會的場合,勞委會的人檢查並沒收所有國旗,有人把國旗縫在衣服上,被當場要求拆掉,貼在臉上的也被撕掉。

對此,勞委會中部辦公室主任賴錦豐解釋,上屆因有台灣學生披國旗領獎,結果國旗被扯下來,縫上國旗的西裝也要求脫掉,勞委會是基於學生安全考量,擔心有衝突,才「集中保管國旗」。2009/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