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2日 星期二

還有三分之二

by 阮愛里 2008/02/12

亞洲最大郵輪「海洋迎風號」昨天上午十一點鐘開進基隆港, 船上兩千多位來自各國的旅客,因為其中有近七百位中國旅客,這是台灣旅遊史上最大中國旅遊團,因而昨天各電子媒體紛紛把七百位中國旅客當做焦點來報導。各 方財神惠然光臨寶島,我們豈有不歡迎之理,不過有些媒體的報導,以及部份「財神」的言行,也有讓人不敢恭維之處。

既然郵輪上有兩千多位各國旅客,簡單計算,除中國旅客外尚占高達三分之二,也就是一千數百多位各國旅客,我們也應該至表歡迎、同樣歡迎吧?難道他們不是財神爺,無利可圖、無財可發?對遠方朋友,媒體應該一視同仁才對吧!

另外,少部份中國遊客好像是來視察、來臨檢、來訓話。他們嚴批碼頭太亂,不滿的表示他們是來旅遊可不是逃難。對民主紀念館譏諷、不屑地說,什麼民主紀念館!也有人說,什麼自由廣場,搞得亂七八糟!從他們的言談聽來,顯然是「有備而來」。

老實說,這些話雖逆耳刺耳,但相關單位應該參考檢討,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這是台灣人的肚量。

但是,也不由得不令人起疑:其他的聲音呢?媒體是不是也該比較一下中國觀光客與其他國家的觀光客有何不同?比較一下他們的「台灣印象」有何差異?這樣才是更專業、更台灣本位的報導方式吧!

【蝗蟲專欄】 走脫困境之路

by 昆蟲 2008/02/11

【前言】

除非個人有意識的自覺,否則人的行為難以擺脫教育的洗腦。

【平行又交熔的歷史】

一九四九年(民國三十八年)前後隨蔣介石自中國東渡來台灣的「中華民國國民」,有一段共同的歷史經驗。這經驗承自中國近代史中的頹敗,有清末的列 強、有軍閥的混戰、有日本的侵略、有國共的內戰,再加上自己奔難、流亡的歷程,悲號飄零的DNA巳深深地植入基因中,形成特殊的歷史歷程。

這些來到台灣的大陸人中,絕大部份相信蔣介石給他們的承諾,「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能領導他們打回大陸,重歸故里。

可是,時間一天一天過去。蔣介石的承諾隨著垂垂老去的蔣介石凋零。之後蔣經國的死亡,大陸人的認同問題,產生了極大的困惑。

對於這些人,「中華民國」是汪洋中的浮木、是漂流者賴以生存的神話。中華民國在一九四九年就失去它成立時的土地和人民。一個失去土地和人民的「國家」,是不是還算一個國家?是不是能自稱或被稱為一個中國?

蔣家父子時代,在島嶼上沒人敢問國王的新衣。人們恐懼不說話,可是,國王的確沒有穿衣服啊!

【台灣在四百年歷經的歷史和中國不同】

西班牙、荷蘭統領台灣的時代。島嶼的土地及人口都只是西歐海權經濟的單位、生產的元素。

鄭成功的東寧王國時代。台灣是反清復明的基地,存在的目的是要追求明朝的復興。

清朝領台時代。台灣是中國東南一隅,海洋屏障。甲午戰敗,中國割讓台灣給日本。李鴻章的奏褶中是如此形容台灣:「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台灣只是中華帝國失敗的代價「捨之不足惜」。

日本治理時代。日本將台灣定為是日本本土農產品的供應地。東亞共榮圈的中心,南進的基地。

中國國民黨時代。台灣再度成為反共復國的基地,背負復興「中華民國」的使命。

台灣的人民和土地,四百年人一再地接受外來者的統治。四百年來一直是外來者達成他們目的的工具。為了要成就外來者目的,台灣土地被為剝削,人民被壓迫、犧牲。隨著時代的移轉,民主化的形成,外來者的手段由赤裸裸的暴力,變成欺騙式的包裝。手段是變了,但外來者的目的依然。

【忘了我是誰】

「我接受教育,我就忘了我是誰!」

外來的政權為了要把台灣的土地及人民培養為新政權的工具,逐現了二個做法。一、把原本生植在台灣的文化摧殘,人才精英消滅。二、把外來文化、歷史接 枝在台灣土壤。西、荷、明鄭、清帝國、日本、中國國民黨等無一例外。以國民黨早期為例,利用語言政策來讓原有的文化形成斷層。進一步透過教育和媒体,把外 來歷史強制加上台灣人頭上。於是,一大部份的台灣人有意或無意地忘了我是誰,和外來殖民者靠攏,成為一群不被啟蒙的摩西。

【汪洋的黑旋渦】

打開中國的歷史,承平的日子短,紛亂的日子長,賢君、良臣的數目遠遠的少於昏君與亂臣。固然有李耳、孟軻、莊周等自由、民本的哲學家,但社會籠照在 帝國封建的牢籠下。「君教臣死,臣不敢不死」,今天君主由「國家」或是「人民」或是「一黨」或是「英明領袖」代替,封建八股的靈魂依然不死。

對於汪洋中的台灣,中國始終是百慕達三角的黑色旋渦。

要能擺脫中國治亂興替的函數,台灣唯有尋求在美、日、中權力平衡下的獨立自主,成為東方海洋的瑞士,維持區域穩定。

【不當中華霸權的工具】

北自南韓,經日本、琉球、台灣、南至菲律賓、東南南島諸國的圍堵,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艦隊無法長驅直入太平洋。中國是東亞陸權大國,企圖要成為世界強權的要角,海權的擴張是為一個必要的手段。

台灣在島鏈的中端,是南北應合的樞紐,唯有併吞台灣,中國才有機會東出太平洋成為世界霸權的可能,也因如此中國一直找機會要併吞懷璧的台灣。可惜大部份生活在台灣的子民在共產黨和國民黨的摧眠下,無法看清中華人民共和國要併吞台灣成為它爭雄的工具的事實。

一旦台灣落入中國的籠牢,成為中國爭霸太平洋的工具。美國和日本將成台灣的夢囈,台灣終將成為美中、日中對壘的前線,台灣被工具化的命運永難擺脫。

【一個中國】

中國國民黨的基本論述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再問中國國民黨什麼是「一個中國」?就會得到「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的答案。

這是很荒唐的說法。做這種解釋的人,是想要騙人,結果騙不了別人,自己也不相信這種論調。如果「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那龐然大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無物嗎?

何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三段論更說的明白:「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府是中國唯一的合法代表。」也就是說中國共產黨完全否定中國國民黨的論點。

面對中國,面對聯合國,面對世界,國民黨的說法是理不直而氣不壯,這是國民黨的困境也是馬英九的困境。也由於國民黨早期的政治獨裁及洗腦教育,晚期的媒体包圍,讓國民黨的困境轉化成台灣的困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當然歡迎「一個中國」,因為他們知道在正常人的認知裡,誰才是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設一個局,為何國民黨硬要推台灣入殼?

【我是誰?】

大略將生活在台灣的人分為二大類(以下分類雖不精確,亦不遠矣):大陸人(所謂的「外省人」)以及台灣人(包括所謂的「本省人」及原住民)。

大陸人又可分為二小類,一為統治者及其後代。由於長期的獨裁統治,這群人雖人數最少,但擁有最大的權力,再透過權力掌控台灣最大的資源。這群人在國 共鬥爭中,爭戰失敗,逃難成功,形塑成凡事留一後路的逃亡式思考。最典型的形式就是父執輩在台灣熱愛「中華民國」吸收黨國養分,子姪輩或取美國綠卡或是移 居美國兔子三窟,放眼國民黨核心人士比比如是,他們不是美國人的爺爺就是美國人的爸爸甚至自己就是一個或半個美國人。這些人承平日子熱愛「中華民國」,風 雨飄搖時就熱愛「美利堅合眾國」,他們左右逢源,愛國沒風險。

自李登輝逐步把台灣帶入民主化後,權力及資源漸漸不再集焦在這些人身上,使得這批人憎恨李氏、民主及台灣,最後把這些恨投射在陳水扁身上。

第二小類,是大陸人中的大多數,也是最值得關懷的一群人,他們離開故土和親人孑然飄零於異鄉人。在國民黨退敗到台灣的早期,他們曾是鄉關何處?中國 不能去,也沒有國民黨高官的美國可依,不願把他鄉當故鄉。到了可以去中國探親,江山和人事都巳全非。他們和他們的下一代,在血統和黨化教育的影響下,在台 灣和中國的認同中猶疑,常被利用來撼衛獨貴子弟權位的鐵衛。

雖然人的自覺是困難的,但是人終究無法和土地分割,生活的所在就是家的所在,隨著時間的位移,彼此的理解,在他的身上台灣的認同終將壓過中國認同。

台灣人又能分為三小類:

第一類的台灣人是投靠國民黨的台灣人,這批人最該被瞧不起的人。他們對權力者的基本動作是搖尾巴,在大清時代、日本時代、國民黨時代都是如此。在連 戰的領隊下,他們正對著胡錦濤搖尾巴。這些人誰識徐鍚麟?誰識劉道一?誰識史堅如?….?他們只是沾附權力及政治利益的蒼蠅。在鄉,他們是擁斷地方資源的 地方派系;在中央,他們是包工程、關說的政治蟑螂。

第二類的台灣人,係指在選舉時把票投給國民黨的台灣人,他們毫無自覺於「中國國民黨」的意涵和困境,是把台灣推入共產中國的火坑。 這些人最需要的是了解自己的歷史,更要了解「真正」的中華民國史。奈何,陳水扁八年的執政,未在這部份充分的使力,讓真相顯影。

第三類是台灣優先的實踐者及支持者。這些人必須更謙和地去關懷、理解非貴族式的大陸族群,並且努力地去告訴一部份被欺瞞的台灣人,歷史的真相是什麼。

【出路】

誠實的了解真相,就知道台灣當往何處去?這就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不是嗎?


【註】

蝗蟲是昆蟲多年的好友,文筆觀點一直為昆蟲自嘆不如。好不容易他願意出筆相助,昆蟲之家也將會有更寬廣的視野和內容,令昆蟲感謝萬分!

綠卡:佔領與流亡下的集體恐慌

by 雲程 2008/02/12

馬英九綠卡的背後透露著「無國之民」的集體恐慌,其淵源是台灣地位未定,更是「蔣介石元帥佔領」+「ROC流亡」對所有台灣人民的長期扭曲

佔領是清楚的,它源於終戰時杜魯門總統〈總命令第一號〉的臨時性受降統治--台灣是等待和平條約確認地位的前日本領土,它並不屬於中國;流亡也是清楚的,賀森松說:「慘敗的蔣介石政府,和一百多萬追隨他的軍民,獲准避難到台灣。[1] 證實了ROC避難台灣是「被核准的海外流亡」,不是「國內播遷」,它沒有領土基礎

台灣不屬於中國,但1949年後百萬軍民和台灣人民生活於同一島上。只是,前者的國籍是明確且從未變動,但原為日本國民的台灣人民卻出現國籍斷層。

為此,國際社會透過〈台北條約〉:中華民國國民「應視為包括」台灣人民,硬塞給台灣人一個ROC國民的新身份。但1972年日中正常化時作為台灣人國籍根據的〈台北條約〉被廢止了,從而台灣人手上的ROC國籍是否仍舊有效呢?

相對的,從未經歷國籍變動的百萬軍民,為何階級越高、知之越詳者,越汲汲奔走「另一種國籍」(包括護照與綠卡)?他們會特別請長假到美國(或香港等)生產,或忍受移民監之苦。難道他們對自己所追隨的「中華民國」沒信心、沒有效忠的矛盾?為何他們如此恐慌,而國籍不確定的台灣人反而不在意?

對外--台灣非中華民國領土的事實,讓身份已如「難民」的百萬軍民,必須尋求「另一種國籍」來自保;對內--他們嚴禁台灣人民參贊外交機要,加上戒嚴教育與媒體「終極統一」的欺瞞,目的在掩藏其最深層的失根恐慌。在此點,台灣統治者與被統治者,永遠是涇渭分明的。

子曰:「聽其言而觀其行」,馬氏家族上下三代都經營「另一種國籍」;講經濟而不談主權,提願景卻迴避國籍,就是精神上耑耑不安的顯現。其根源,是戰後台灣地位未確定所帶來的心靈扭曲,而他們知之甚詳。唯有如此分析,才能頓悟何以中華民國允許雙重國籍,以及為何台灣人民不覺有異的「太平洋、跳海」,會如此刺激百萬軍民的敏感神經。

無論是「委託佔領」或是「獲准流亡」,ROC在台灣沒有合法領土做基礎,其之上還有個最終主權者(或許是US或許UN)。從而,如馬英九者只能像外國觀光客一樣「愛台灣」;他們遲疑「效忠ROC」、絕對不敢「效忠台灣」。因為「效忠」兩個字,如兵役與報稅,是「另一國」憲法的義務,違背與否攸關「另一種國籍」有效無效。

我們想到未來台灣可能出現這種總統,心裡就不安!



[1] 《台灣:恫嚇下的民主進展》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