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2日 星期二

綠卡:佔領與流亡下的集體恐慌

by 雲程 2008/02/12

馬英九綠卡的背後透露著「無國之民」的集體恐慌,其淵源是台灣地位未定,更是「蔣介石元帥佔領」+「ROC流亡」對所有台灣人民的長期扭曲

佔領是清楚的,它源於終戰時杜魯門總統〈總命令第一號〉的臨時性受降統治--台灣是等待和平條約確認地位的前日本領土,它並不屬於中國;流亡也是清楚的,賀森松說:「慘敗的蔣介石政府,和一百多萬追隨他的軍民,獲准避難到台灣。[1] 證實了ROC避難台灣是「被核准的海外流亡」,不是「國內播遷」,它沒有領土基礎

台灣不屬於中國,但1949年後百萬軍民和台灣人民生活於同一島上。只是,前者的國籍是明確且從未變動,但原為日本國民的台灣人民卻出現國籍斷層。

為此,國際社會透過〈台北條約〉:中華民國國民「應視為包括」台灣人民,硬塞給台灣人一個ROC國民的新身份。但1972年日中正常化時作為台灣人國籍根據的〈台北條約〉被廢止了,從而台灣人手上的ROC國籍是否仍舊有效呢?

相對的,從未經歷國籍變動的百萬軍民,為何階級越高、知之越詳者,越汲汲奔走「另一種國籍」(包括護照與綠卡)?他們會特別請長假到美國(或香港等)生產,或忍受移民監之苦。難道他們對自己所追隨的「中華民國」沒信心、沒有效忠的矛盾?為何他們如此恐慌,而國籍不確定的台灣人反而不在意?

對外--台灣非中華民國領土的事實,讓身份已如「難民」的百萬軍民,必須尋求「另一種國籍」來自保;對內--他們嚴禁台灣人民參贊外交機要,加上戒嚴教育與媒體「終極統一」的欺瞞,目的在掩藏其最深層的失根恐慌。在此點,台灣統治者與被統治者,永遠是涇渭分明的。

子曰:「聽其言而觀其行」,馬氏家族上下三代都經營「另一種國籍」;講經濟而不談主權,提願景卻迴避國籍,就是精神上耑耑不安的顯現。其根源,是戰後台灣地位未確定所帶來的心靈扭曲,而他們知之甚詳。唯有如此分析,才能頓悟何以中華民國允許雙重國籍,以及為何台灣人民不覺有異的「太平洋、跳海」,會如此刺激百萬軍民的敏感神經。

無論是「委託佔領」或是「獲准流亡」,ROC在台灣沒有合法領土做基礎,其之上還有個最終主權者(或許是US或許UN)。從而,如馬英九者只能像外國觀光客一樣「愛台灣」;他們遲疑「效忠ROC」、絕對不敢「效忠台灣」。因為「效忠」兩個字,如兵役與報稅,是「另一國」憲法的義務,違背與否攸關「另一種國籍」有效無效。

我們想到未來台灣可能出現這種總統,心裡就不安!



[1] 《台灣:恫嚇下的民主進展》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