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1日 星期二

評姚人多〈民進黨的未來〉

格瓦推2012/01/21

民進黨應持續深化「獨左」的戰略——凝聚國族認同、實踐公平正義

 

民進黨於總統選舉敗選後,檢討聲浪四起。敗選當然需要檢討,民進黨在這次選舉的戰術面有不少地方需要加強;但由於未取得投票人口結構分析,所以本文不妄作事後諸葛,不對選戰過程進行任何評論。至於戰略層面,蔡英以「堅守台灣主權」與「訴求公平正義」為雙主軸,確實命中馬英九的罩門,所以能在國家機器撲天蓋地的不義動員下,實質威脅馬英九至最後一刻。簡而言之,我認為蔡英文「獨左」的戰略,是民進黨在未來要擴大凝聚台灣人民反抗國民黨殖民統治的核心原則。但是在敗選後的群魔亂舞中,出現一種以國民黨的價值進行自我否定的荒謬現象──姚人多於2010年在清大所演說的〈民進黨的未來〉(連結)被舊文重提,就是其中之一。                                

在選戰過後的2012年,姚人多是否堅持二年前的觀點,我不得而知。本文若批評現在的姚人多,有失公允;但鑑於選後該篇演說稿被部分藍綠選民引為民進黨未來方向的指南,不得不對舊文進行批判。 

〈民進黨的未來〉一文有八處需要商榷: 

第一,民進黨、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的三角關係

該文認為現況是國共聯盟夾殺台灣本土勢力,所以民進黨未來必須與國民黨在「台灣主權獨立」的共識上聯手對抗中共,才能破解國共同盟。但我們先進行一種邏輯檢驗:若「中共同路人」的標籤在台灣是得分大於失分,國民黨為何要改變敵我關係?若是失分大於得分,民進黨為何不順勢讓國民黨因此成為台灣的少數民意?

此外,「台灣主權獨立」有二個層次:(一)R.O.C.為主權獨立國家,不屬於P.R.C.;(二)R.O.C.非法殖民台灣,台灣必須透過公投以決定國號、憲法。國民黨即使放棄中共同路人的身份,也只可能在R.O.C.為主權獨立國家的層次混水摸魚地宣稱台灣主權獨立,斷然不可能自宮式地接受正名制憲。當民進黨只在戰術上與國民黨就R.O.C.為主權獨立國家達成結盟共識,而在戰略原則上堅守公投解殖,國民黨不會蠢到看不破;若民進黨在戰略面棄守正名制憲,不經公投就與國民黨在R.O.C.上達成共識,則意味著接受殖民者所建構的史觀與政體,如何代表本土勢力?

作為一個有風骨的本土政黨,民進黨應在國民黨親共時,以「拒絕被併吞」的姿態區隔兩黨差異;應在國民黨擺弄殖民史觀的謊言時,引導台灣人重建歷史記憶。後者雖然艱鉅,卻是讓台灣徹底走出認同分裂、成為正常國家的必要工程。

第二,政黨品味 

該文認為國民黨已成功塑造一個品味認同,民進黨需將自己變得「有品味」。以我的解讀,姚人多在此處是以文化資本(或許夾帶經濟資本)區分社會階級,民進黨代表的是草根(如鄭弘儀),國民黨代表的是菁英(如陳文茜)。姚人多雖然認為品味政治是一件悲哀的事,但他的救濟之道竟然是拿國民黨的價值自我規訓!我當然贊成民進黨要成為台灣人眼中有品味的政黨,但絕非錯將國民黨及其支持者所假掰出來的低級品味當作高級。國民黨有意識地在台灣區分文化階級:中國文化為優,台灣文化為劣,所以凡是菁英或響往成為菁英者,多臣服於國民黨的文化品味。不過姚人多的文章並未著墨於此,他觀察的是:國民黨成功籠絡了社會上有品味(不專指中國文化品味)的菁英,兩者結合的效果,就是國民黨成為一個有品味的政黨(至於文化菁英如何被國民黨影響,姚人多並無討論)。

與國民黨臭味相投的文化菁英的品味為何?一言以蔽之:假掰文青,也就是所謂的天龍味!他們不願、也沒有能力面對真實的文明議題,只想輕薄愉悅地逃遁於生命之外,他們是一群被商業引導品味卻自以為高雅的偽布爾喬亞,是被主流價值綑綁卻自以為小眾另類的可憐蟲,無法以真實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去體驗世界,無法以紮根於土壤的心智去探索現象,他們是一群喪失自我品味的冤大頭。徵如下:要說標準的普通話!這是被殖民者的悲哀(請參考老皮蛋〈台皮膚、華面具〉系列)。古典樂較高級!這是文化歧視。愛吊書袋!這是書沒讀通兼沒有自己的語言。常落英文!這往往是半桶水。將理性無限上綱!這是哲學史只讀一半。讀經!這是將吸毒當進補(詳見拙作〈儒學是毒品,別碰!——我在讀經班的日子〉)。中式美學!這是全世界最糟的審美標準。吃Paul麵包!這在法國只是麥當勞等級。不可說髒話、捷運不喝水!這是自我規訓的最好案例。……

國民黨透過國家暴力將殖民者品味置於優勢,依附國民黨的文化菁英把假掰當高雅;台灣本土勢力無須否定自身的文化品味,反而去欽慕殖民者與假掰者的失根生活。民進黨的任務必須是「翻轉品味論述」,告訴台灣人:真正的知識份子只產生於生命與土地的連結中、本土元素可成為高尚的文化作品、草根是民族的生命泉源、國際化來自於各地的本土化……;而非被國民黨低級的假掰品味繼續殖民。

第三,族群議題 

該文認為族群政治不利於民主發展,同時也是失效的議題。挑撥族群仇恨當然是黑心的政治手段,但迴避族群問題也是一種鄉愿。檢視國民黨對台灣的威權統治,其獨厚殖民族群的資源分配政策,不只發生在政治經濟層面,更在語言文化中(參考佛國喬〈可以這樣來理解黃春民與蔣為文事件〉)。國民黨是台灣目前族群問題的禍水源頭,但牠巧妙地使用三種方式讓民進黨在爭取族群正義時畏首畏尾:(一)強勢的49新移民(高級外省人)綁架弱勢的49新移民(低級外省人),當本土勢力以全稱的方式攻擊外省特權時,往往被嫁接成強凌弱而失焦。(二)分化本土勢力,讓原住民、客語族附庸於真正的資源壓迫者,並敵視同為被壓迫的本土最大語族。(三)以極右的政治語言潑糞,將族群解殖運動抹黑為排他的種族主義。

追求族群平等、反對族群迫害,必須先正視確實存在的族群不義,而後透過轉型正義的訴求,對歷史與現況進行公義的書寫,並提出如何在政治、教育、傳播、文化政策等面向進行合理的族群資源分配;未經轉型正義的和諧,不只鄉愿,對受壓迫者而言,是二度傷害。

第四,台獨之路

該文認為民進黨的台獨黨綱是在訴求主權在民的觀念,但此路不通,因為被阿扁搞臭了,所以要創造一種「不叫台獨的台獨」。修辭學的討論或許有其必要,但前文所述「台灣主權獨立二層次」更應說明清楚。以R.O.C.現狀而言,她以殖民台灣的姿態獨立於P.R.C.之外,但其主權在過去四年急遽衰退,是否能再彌留四年還是未定之數。以台灣而言,她被R.O.C.非法殖民,但首要之急竟然不是解殖獨立,而是要防止她的殖民者向另一個殖民者投降。站在「拒絕被併入P.R.C.」的角度,這的確可稱為一種「不叫台獨的台獨」,此路應是台灣民意的最大共識,以致藍綠皆無法獨佔。若以「公投解殖」為台獨的內容,對R.O.C.派來說,這比台獨還台獨,不管有無阿扁都暫難接受;但對深綠的正名制憲派而言,這是建國的終極關懷,阿扁根本沒能力動搖。正名制憲的台獨之路,才是真正實踐主權在民,雖難在國民黨的偽史觀教育、中國的恫嚇、台灣人的缺國際觀、統媒的抹黑、民進黨在政治宣傳上的粗糙,但不是一條被阿扁堵死的道路。

第五,民主化 

該文認為國民黨已啟動整個台灣的民主化,如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所以若以民主VS威權來區隔民、國兩黨,已經行不通。姚人多無視於台灣的轉型正義遲未進展、只有選民沒有公民、不義黨產對政黨政治的戕害、公投被限制、國家暴力頻頻侵犯基本人權、人民公僕僭越為人民之主、司法警調長久作為黨國爪牙……,卻引用林濁水的話:「台灣最重要的問題都在他們那個世代處理完了,沒留下什麼問題給我們處理」,實屬失察啊!

第六,左右

姚人多認為若將以前的民進黨視為一個與工農同一陣營的左派政黨,是個美麗的誤會──阿扁所帶領民進黨,是傾向財團的徹底右派。我承認經過蔡英文在公平正義的著墨,並具體見諸十年政綱,民進黨正在向左走。但蔡英文之前的民進黨真的是姚人多所謂的徹底右派嗎?對比國民黨直接與財團融為一爐的諸般作為,如:賦稅不公、扶持血汗工廠、圈地滅農,兩黨之右,還是有程度之別吧!(可參考佛國喬〈從「天然呆」到「讓我們以分手為前提交往〉)再者,姚人多似乎只將左右屬性以分配正義的實踐程度做區別,但是歐洲的左派價值,是以人道精神為基礎,以尊重每個個人的主體性與生存權為前提,涵蓋人權與分配正義的關懷(詳見拙作〈因為公義,我們支持蔡英文〉)。當人權問題(也就是個人的主體性與國族社會的主從關係)被納入思考後,民進黨傳統較國民黨偏左,再明顯不過了。

第七,深綠、基本教義派 

觀諸姚文,他對「基本教義派」有不少惡感,甚至認為:「一個政黨最強的時候,基本教義派應是最微弱的」。他以統獨光譜作定位,所以基本教義派就是在台獨立場毫不妥協者。基本教義派有著激進的社會觀感,激進radical字根是拉丁文的radicalisradix,意謂「根」racine。激進等同基進,基本教義派就是堅持事物的基本性質與原則,是一種理想主義——政治人物在戰略原則上,不能隨風搖擺,選民認同,就執政;選民反對,就在野(詳見拙作〈因理念而從政,為執政而從政?——堅持理想的風骨與尊重多數的氣度〉)。

基本教義派在原則上堅持理想性,但在戰術層面上並非無妥協空間,在阿扁喊出四不一沒有、謝長廷主張憲法一中時,深綠有拋棄過民進黨嗎?其次,若無基本教義派搶攻光譜兩端,「中間」是如何被標誌的?姚人多也意識到統派的國民黨由宣稱愛台灣而往中間靠攏,但他卻忽略了這是因為有中共、新黨作為急統側翼之故啊(詳見Shinichi〈吹響激進的號角--成為統治集團眼中的「暴民」吧!!〉)!再者,台派選民因不安於馬英九的急速傾中,淺綠已大量位移至深綠(詳見假圖天國〈藍綠光譜的改變〉),藍綠光譜如下圖所示(引自假圖天國),雙峰或常態都不足以表示目前的選民結構。最後,即使失意政客敲鑼打鼓地主張台獨,我們應辨別「台獨有多種」——參考佛國喬〈您的藍綠PH值是多少?〉,阿扁的一邊一國不過是小綠,離深綠(正名制憲、文化台獨)還遠得很呢!

圖片出處:假圖天國〈藍綠光譜的改變〉

基本教義派堅持理想性,對民進黨的本土化路線在積極面可提供動力,在消極面可防腐。民進黨最衰弱之時,他們不離不棄;同時甘為側翼,助成民進黨往中間靠攏。這是本土勢力之寶,對其污名化可休矣!

第八,台灣民族主義 

姚人多雖然用柔性筆調訴說何謂台灣民族主義,但筆鋒一轉,不免俗地提醒:民族主義的本質是暴力!我必須先說明:台灣的民族主義是一種反殖民的左派動員,無須以極右憂之(詳見拙作〈國族動員與極右派〉)。其次,暴力是否應被揚棄,須視暴力的程度與脈絡而定。在人道主義的觀點,原則上來說,國家(強勢)對人民(弱勢)行使暴力,應受到最大的節制;人民(弱勢)對國家(強勢)以激烈的手段抗爭,應受最大限度的保護。在提醒民族主義的暴力本質前,先正視台灣民族被暴力壓迫的事實吧!當台灣的多數人是被殖民而不自知、只滿足於選舉而不奮起成為公民、苟安於現況而怯於挺身對抗不義體制時,「反暴力」的訴求何其虛偽、何其奴性!奴隸要抗暴,而不是假掰反暴力!這些人若真的反暴力,為何允許國民黨這個類納粹政權存在?他們只是以反暴力為藉口,閃避其不願面對的沈重課題。就是這種反暴力潔癖,所以在2008廖述析自焚後,台灣社會迫不及待將其消音,這是一個連以自我暴力悲壯抗暴都不見容的社會,這不是理性,而是沒人性! 

姚人多預言民進黨在2012的失敗成真了。但民進黨的未來,是否應轉型如其所說:以台灣共識結盟國民黨,向國民黨的品味看齊,放棄以族群、台獨、民主化區別國民黨的戰略,切割基本教義派,與台灣民族主義保持距離,成為「既是民進黨又不是民進黨」,以創造勝選條件?請大家深思。回到本文第一段所言,我認為持續深化蔡英文「獨左」的戰略——以台灣主體意識凝聚國族認同,以人道精神捍衛人權、平衡階級——才是民進黨代表本土意識勝出的契機,這將「比民進黨更民進黨」!

□ 〔 資料來源: 超克藍綠 | 引用網址/留言討論 〕

2012年1月19日 星期四

鴻海、聯電讓您賺大錢?

鴻海、聯電讓您賺大錢?

任何人都知道北京說的九二共識和馬團隊說的九二共識完全不一樣,因此馬用九二共識來嚇唬台灣人民,乃是一種非常不道德也不應該的態度。

南方朔

看到鴻海老闆郭台銘搭私人飛機四處幫國民黨站台助選,又聽聞聯電的宣明智號召企業主挺馬英九與北京彼此唱和的九二共識,我這小小的股市投資者在冷笑之餘,更為台灣經濟憂心。

 

首先來看一張統計圖,這紅色曲線絕對不像我們這些平凡人的收入變化,它反映的是鴻海近年對中國投資的金額:

馬英九上台後,大幅放鬆對中國投資的管制,鴻海對中國投資金額一飛沖天,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超越了多年來以台灣為主、輔以佈局美、中、星的台積電那個一直沒改變的投資金額。

以往不敢大搖大擺捧錢到對岸的聯電也跟鴻海差不多:

看到這些變化就不難理解,為何晶圓雙雄的張忠謀在一個月前就已老神在在地表示中立,言明「支持選出來的總統」,而相反地,聯電的宣明智則急著亮政治底牌。

曾持有這兩家股票的我怎麼看?先看股價:

您或許已經猜到了:曾經,我買賣台積電股票賺了錢,而聯電則讓我認賠出脫。當初我買聯電,原因之一是欣賞曹興誠的聰明。我承認自己的誤判,因為我沒料到曹先生聰明。當然,玩股票虧錢時99%要怪自己看走眼。不過,在我個人二十年的投資經驗中,只有因兩檔股票賠過錢,而且在聯電賠得最多(幸好我夠小心,離「慘」還很遠)。

當初聯電,本想一直續抱;但在計算股東紅利是否划算後,只好忍痛割愛。來看看上述三家公司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吧:

如果有人問我,這三家公司哪個最值得投資,我一定毫不猶豫地說:台積電。對了,有必要澄清:我現在手上沒有台積電股票,但打算適時買入,所以,我對台積電股票的正面評價對我的荷包不會帶來立即利益。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或有閒錢買賣股票。我之所以要念一段股票經,因為那是鑑於時事而選取的一個整體經濟切片。

在宣明智登高一呼下,我們看到報紙上有數十位企業主聯名登廣告說「沒有企業就沒有就業」。然而,近十多年來的台灣經濟主要問題卻是:不少企業跑到中國去大量創造就業

對中國投資年年增加,而國內的「固定資本形成」進入本世紀後就沒再回到上世紀末的水準,即使在馬英九吹噓的那個經濟成長率超過十趴的2010年:

1990年代初開始的產業西進釋出大量勞動力。起初,還有內需所創造出來的服務業吸納。但這種我服務你、你服務我的經濟活動能累積多少財富呢?至少,其速度的速度遠不如出口導向的製造業。於是,男性失業率在1995年以後迅速上升。

既然勞力過剩,失業率就易升難降,頂多跟著景氣循環而起起落落:

景氣循環加速,風險係數提高,營業利潤也越來越薄、越難預測。為了控制成本,資方通常從薪資面先開刀。緊縮人力,同時加重在職者工作量的作法在服務業尤其容易實行,所以輪到女性失業率也居高不下。

驟升驟降的失業率代表職業保障的弱化:工作來得快,去得也快。由於這樣的結構,資方的優勢增強,勞工議價能力低落,於是,以前還值26K工作動輒被降價到22K。這個趨勢再下去,不出幾年就可以見到19K。台派經濟學者常講的「要素價格均等化」在勞動市場上完全驗證。ECFA只能讓相當少數的人發。

十幾年前,「產業升級」、「兩岸垂直分工」是西進派常用的主要理由。然而,「高學歷、高失業」之趨勢(甚至結構化)顯示「水平競爭」已相當嚴重:

其實,只要去看看中國大學生的失業情況,就可以預見兩岸「更緊密的經貿關係安排」之後果。

所以,高舉「九二共識」的國民黨政府才是不折不扣的「意識型態治國」,而這個意識型態是用來掩護極少數人的兩邊通吃。大多數人在兩岸「經濟整合」的過程中是輸家,這不是未來式,而是打從1990年代前期就開始形成的局面。事實勝於雄辯,滿嘴數字的馬英九絕對不敢告訴大家這種數字:

上圖「中位數」代表排名最中間的家庭之收入。他們才是真正的「中間」選民。

他們的收入遠不如郭台銘或宣明智。而既然這條線向下走,近年收入下降者很可能超過全國之半數。

郭台銘、宣明智的動作完全體現了中共「以商圍政」的策略。照他們的路走,台灣在政治自主性與經濟自主性兩方面都將完全失去著力點,最後結局即讓北京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圖謀。可嘆的是,台灣還有很多選民支持或不理會這個大圈套。

自己可以作一個決定來讓自己的日子更難過。相反的決定呢?當然比較好。幸好我們現在還能自由作決定。

version 1.00, 2012-01-13 22:00
慕容理深 發表於樂多 

民進黨的經濟立場

 

民進黨的經濟立場
在2000年政黨輪替前,民進黨在經濟方面,是以自由主義為主要理念。他們反對政府干涉,具體來說,包括主張國營事業民營化,與反對諸如股市護盤等。當時許多民進黨立法委員提案反對基金護盤的紀錄現在都還查得到。

後來,可能由於陳水扁缺乏一貫的政治和經濟方向,民進黨又走上了搞政商關係的一路。民營化的開展有限,而護盤一類的政策在民進黨執政期間也一樣發生;這是台灣很悲哀的一點,台灣的股票市場有相當大比例的「散戶」投資者,這些缺乏風險承擔能力的人,足以形成一種理所當然的輿論、一種民粹,逼著想維持政權的民進黨一起投入金權遊戲。

在這之後,陳水扁政府和民進黨似乎就把當初的經濟改革理念一點一點地遺忘。

至於國民黨,則一直都維持著一慣風格,即是藉由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的企業為了延續生命不得不的勾結行為,營造出企業界支持國民黨的氣氛,進而讓選民誤以為國民黨很會「拼經濟」,也讓國民黨上下總幻想著自己很懂「財經」。

但其實國民黨那種透過黨來營利、又藉政治權力保護特定企業的金權體制,不論是主張自由市場的經濟學家,還是主張政府主導的經濟學家,都不可能認同。國民黨體制既是殷海光等主張自由經濟的學者所反對的,六十年前國民黨被共產黨趕出中國就更不用說了。

到了這次總統選舉,民進黨延續著2000年以來記憶喪失的慣性,並未強調要提供企業公平競爭的環境;即使這「公平競爭」正是國民黨執政下最欠缺的,因為他們自己就在經營企業。

相反地,在2012年的選舉中,民進黨在社會議題上藉著維護弱勢權益的「公平正義」口號,成為資本家的對立面;在中國事務上,又因為反對傳說中的、空洞的「九二共識」,對投資中國的台灣企業產生政治上的壓力。

即使這所謂「九二共識」只是一種基於「一個中國原則」的象徵物,沒有什麼實質內容,會支持的只有在中國投資的台灣企業;而且也只有台灣企業,其他在中國投資的跨國企業根本不需要支持什麼共識;但又由於民進黨早就站在企業的對立面,即使是無關於九二共識的台灣企業,也很難站到民進黨的一方。

總之,民進黨逐漸走向了一條與企業對抗的道路;有人說蔡英文比較中間,但這種論點其實是在統獨問題、在形象上才成立。事實上,蔡英文陣營與企業方面的關係,可能是民進黨在歷屆總統選舉中最對立的一次,這種對立在台灣稱不上是中間。

其實從宇昌生技的案例,和蔡英文的生平資歷,可以看出蔡英文其實與資本家比較相近,反而她與傳統的社會運動團體、弱勢底層沒太多關係。蔡英文這種身為富者卻願意為弱勢發聲的精神是很可貴的;掌握了這一方的論述基礎,並建立了基本的社會福利理念後,如果能再找回民進黨當年的自由經濟主張並兩相結合,那就更完美了。

文章作者: Luunvras 於 下午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