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3日 星期五

初論台灣維新

by 慕容理深 2007/11/06

連結至:Wikipedia,〈後藤新平〉(日文)] cssheader=[bos] cssbody=[bosB] fade=[on]" class="img">
後藤新平
台灣現代化的重要推手


若排除國際因素不論,目前台灣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尤其是政治方面的,大自典章制度,小至路邊的垃圾桶,治本之道幾乎不可避免會碰觸到一個難處:文化。


此 處所謂的文化,不單指有錢有閒才得從事的活動,換言之,不是「文化」局的觀念中的那種狹義的文化,而是指人的思想、生活、社會中的why 與 how。人與水溝的關係是文化的一部份。我們如何看待、對待一條水溝,要把廢棄物丟置其中,還是盡心盡力地維護其清潔暢通...其中的觀念、心態、行為、 操作方法既受文化影響,亦是文化的一環。另一個例子:「企業文化」。決定一個企業興衰的因素並不只有財務、市場、產業結構這些可量化的因素,有時候也包括 其本身的文化。廁所是觀察企業文化的好地方,由其管理方式與員工使用情形所能獲得的資訊,可以看出一些財務報表之類的正式資訊來源所不會透露的蛛絲馬跡。

同 樣地,文化深深地影響國家的命運。只知仿效西方船堅砲利的清帝國在1888年所建立的北洋海軍規模勝於當時的日本,但此後六年之間,日本海軍不斷提升戰 力,而北洋艦隊卻疏於經營管理,導致軍紀廢弛、船鏽彈蝕。甲午戰爭的勝負在開戰前就已先決。這場戰爭證明了明治維新的深層現代化乃正確選擇,而早一步開始 的自強運動之徒學皮毛是行不通的。及至三年後夭折的戊戌變法之際,中國依然偏好「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就這樣地,中日兩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一直到今 天,日本仍是舉世公認的最先進國家之一,而中國仍處開發中國家之林。差異的關鍵即在文化。

台灣在被日本殖民統治的半世紀內,深受明治維新 的現代化影響。即使站在殖民統治的對立面,當時台灣知識份子亦體認到文化改造的重要。他們所成立的「台灣文化協會」之所以使用「文化」一詞為號召,不僅是 為了藉以迴避殖民當局的打壓,也源自於這種洞見。事實上,若無台籍菁英的積極參與,由日本殖民當局所發動的文化改造難免事倍功半。

可惜, 這種深層現代化在二二八屠殺之後整個遲緩下來,甚至在許多領域上還出現倒退。就平均水準而言,戰後受教育的台灣人比戰前受教育的較無公德心、較迷信、較少 有閱讀求知的習慣。戰後的教育觀念在骨子裡還是屬於科考功名那一套,而在培養現代公民方面,不是興趣缺缺,就是流於形式(因為不知道要從何作起,只好教大 家背書)。由此理解,即可看出,政治人物只不過台灣政治問題冰山那浮在水面上的一角,真正的解決之道得從底下那龐大的公民社會著手。

與世 界各國相較,台灣其實並不算差,而且也不是沒有在進步;只不過,我們離進入前段班畢竟還有一段距離,有一道鴻溝尚待跨越。若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台灣也不得 不給將目標設在自我提升至一流文明國家之列,因為在新興國家的競爭之下,過去半世紀的那一套已不夠用。換言之,我們絕不能寄望於把台灣拉回昔日所走的路線 上;真正需要作的是在各個領域上進行深層改造,這樣才能甩掉背後的追兵。

台灣需要像明治維新那樣,用一個世代的時間自我升級,而且改造工 程需涵蓋從個人、社會到國家的各個層次。國家力量的使用是必要的;但是,若只有從上而下的改革,那就不必了,因為那絕對會流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虛應故 事,最後必然以不了了之而收場。來自社會的自發性作為,即使在一開始時只是由一小撮人推動,是蛻變成功的要素。歐洲的現代化如此,日本明治維新亦然。

解嚴之後的台灣社會在無心插柳的情況下,已為這場該來的維新打下若干基礎,其中包括遍佈全國的非自利取向之社團組織、可供架設各種工作平台的網際網路。二者均是明治維新開始之際所無,這是我們比較幸運的地方,但若不善用,也是枉然。

就 個人觀察而言,社會上已有不少有心人透過行動或書寫的方式,一點一滴地發揮向上提升的力量,慢慢地改造著台灣社會。但這並不夠;我們需要更自覺地理出一些 方向與目標,吸引更多人、更多力量與資源的投入,因為改造的速度無法及時解決結構性問題以及社會不滿。歷史告訴我們:未經沈澱深思過的社會不滿上升到一個 地步,往往會出現「回到過去美好時代」的期望,而使人們選擇走回頭路。近年來,一種因發展面臨瓶頸而引發的「倒退」(regression,借用 Freud 的講法: "a return to a former phase of development")傾向在台灣政壇與整個社會持續發酵擴散。要阻擋這個傾向,除了警示隱藏其中的危險之外,更需積極而廣泛地針對從制度到日常生活 等各層次,著手改造目前的文化結構,也就是說,「維新」

全盤扭轉台灣折價

by 陳博志

本文轉自2007/09/09經濟日報

張忠謀先生曾憂心地指出,台灣企業的股價有所謂台灣折價(Taiwan discount);也就是同樣的產業,同樣的獲利,比起歐美國家,台灣企業的股價常被打折,而使其本益比低於歐美的企業。張先生點出了我國企業面臨全球化不足、缺少獨立董事會和專業經理人、法律未能好好制定和執行、經濟不夠開放以及制度落後而未能和先進國家接軌等等因素。這些因素確實都該努力改善,不過本益比至少還有兩個可能更重要的決定因素,一個是股市的樂觀氣氛,一個是企業未來持續賺錢的可能性。

股市是個投機性很強的市場,大部分時候大部分股價都和市場整體的樂觀氣氛有關。當市場整體樂觀時,再爛的企業股價也常跟著上漲。反之當市場不樂觀時,如不久之前次級房貸風暴肆虐,連完全無關之一流企業的股價也大幅下跌。各國除了受全球氣氛影響之外,更有許多影響其本身股市氣氛的因素;因此同一時間各國的氣氛並不全相同,各國相同產業的本益比也就可能因股市整體氣氛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也就是有所謂折價或溢價。

這類股市氣氛也受到很多政府和企業之制度和表現之影響,其中有些因素也值得去努力改善。不過影響股市氣氛最大的力量乃是泡沫。歷來我國和各國股價偏高或偏低,通常是由泡沫經濟所造成。例如張忠謀先生所指出的各種造成台灣折扣的原因都早已存在,在1980和1990年代這些問題比現在還嚴重;然而當時的泡沫經濟和政府帶頭鼓吹高股價指數的結果,我國許多企業的股價和本益比都遠高於外國,甚至高到大部分人都認為很不合理的程度。今天只要看看那些當年股價上千元的企業後來的表現,就可知道泡沫經濟創造溢價的能力有多高。

不過天下沒有可以永遠維持下去的泡沫,而泡沫破滅之後也總是帶來更多企業的危機,人民財富的縮水、消費的不景氣,特別是股市氣氛的低迷。我國近幾年股價的偏低以及所謂台灣折扣的存在,很大一部分乃是泡沫經濟破滅的後果。鑑於泡沫經濟的諸多傷害,政府絕不可因為股價可能存在折價,而想再度鼓吹泡沫經濟。

其次再看未來收益的影響。一家企業值不值得投資,必須看現在和未來的利潤。若甲、乙兩公司每年每股的利潤都固定是5元,甲公司股價100元而乙公司60元,則兩公司本益比分別為20及12,乙公司股價可謂相對偏低。然而若乙公司三年之後就無法再賺錢,它自沒有理由和甲公司有一樣的股價和本益比。國人常依當前利潤計算的本益比來論股價,通常不是暗中假設未來利潤不變,就是根本忽略了未來利潤對股價該有的影響。

而我國有不少企業未來的獲利性,確可能低於先進國家的同業。這主要是因為我國企業的技術和市場能力不如人所造成。有些廠商目前利潤雖然不差,但因為技術基礎較弱,隨時都可能跟不上外國的技術發展而失去競爭力和目前的高利潤。有些廠商目前生意雖然很大,但市場卻握在品牌廠商或掌握行銷管道的買方手中,因此利潤率隨時可能被壓低,甚至訂單也可能被抽走。這類廠商的本益比理論上應該低於那些未來利潤較不可能下降的企業。當我國有太多這類企業時,它們理當較低的本益比卻也可能被拿來當成我國其他企業合理的本益比,而使較好的公司出現本益比偏低的情況。

全球化的不足、法令制度的不當以及各種政府政策問題,多半直接影響企業的利潤;它們雖會使股價偏低,而且也應該改善,但比較不是本益比的問題。公司治理的問題除了可能降低目前的利潤,也可能失去未來的商機,特別是可能讓人懷疑各種數據,因此投資者願接受的本益比也會較低。而技術及市場能力不足更可能使目前高利潤的廠商很快失去利潤,因此有本事精打細算的投資者也不會願意接受它較高的本益比。所以在政府不該助長泡沫經濟的前提下,企業本身的努力乃是提高本益比的主要方法。我們也很期望張忠謀先生和其他優秀的企業家,能更具體帶動引導所有企業一同努力。

薪資為何不易漲 (1) —— 修正版


by 慕容理深 2007/11/26

修正說明:

經網友湖之心的質疑後,我才驚覺,先前因一時疏忽,以致本文所依據的統計圖數據有誤。在改正各圖表的同時,部分段落亦有配合修改之必要。我將新寫的段落以底色標示,捨棄的段落則就地封存於內。

新舊統計圖之差異並不足以推翻本篇原版與本文後續之基本論點。就本篇的部分而言,修正版的數據促使我作更詳細的分析與推論。另一方面,由於它們與後續各篇論述的契合度更高,所以也減輕了將來全文結論部分的書寫與閱讀負擔。

最後,我為先前所犯的錯誤鄭重向各位讀者致歉,同時並感謝湖之心的耐心與提醒。

最近常在媒體上聽聞街頭受訪者、記者與政客說「什麼都漲,只有薪水沒漲」。從調查統計結果來看,台灣近年來的平均薪資其實不是沒漲,但增加的幅度實在是不多。在探討這個現象的成因之前,我們有必要先觀察這個現象如何形成。

第一步該作的事乃回溯過去的統計資料,而非只依據日常周遭的境況、出現在向來記錄欠佳的媒體所提供的案例、或一些人的抱怨怒吼來看問題,更不可以倚 靠被刻意扭曲過的資訊與論述。既然談論的是整個國家的狀況,就不能瞎子摸象、人云亦云、或跟著感覺走,那只會使人誤判形勢、病急亂投醫。

薪水沒漲?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沒漲?馬英九如是說:

媒體問到油價、物價上漲,民進黨府院黨為顧及選情,可能出手抑制物價漲幅,馬英九回答指出,油價直接牽扯所有民生物資的價格,但他認為,目前社會對物價上漲如此敏感,真正關鍵還是七年來大多數國民的薪水沒漲,當物價漲、薪水不漲,大家都會非常恐慌。(中央社,2007/10/31

他這段話首先承認了,自己其實知道前一陣子的物價上漲的根源是油價上升。台灣幾乎不產石油,所以當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並且開始推升國際市場多種貨物價 格時,國內的消費者市場很難不受波及。因此,國民黨先前拿物價波動來進行政治批鬥,吵了半天後,馬英九這句「油價直接牽扯所有民生物資的價格」就整個拆解 了其立論基礎。國民黨臉上的三條線是馬英九所劃上去的,怨不得別人。

其實,這波物價上漲還有其它的國際因素在背後,例如穀物價格。穀物價格會影響到肉品與乳製品的成本。過於簡化地看待一個眾多因素匯集後所產生的現象,這並非治國者該有的格局。

薪資問題也被馬英九過度簡化。「七年來大多數國民的薪水沒漲」一語恐怕言過於實。從平均實質薪資統計(上圖)來看,從2000年到2006年期間,有五年調升、兩年下降。相對於1999年的水準,2006年的平均薪資上漲了2.3%。正確的講法應該是:七年來的平均薪資呈現微幅上漲

在 此整體趨勢中,各行業之間存在著不小的差異。同樣以1999年與2006年相較,製造業平均薪資增加了近6%,而金融保險業更上升了8.7%(年平均 1.2%,看起來是不太像金飯碗)。行業間的差異留待以後再論,以下的分析仍以工業與服務業的整體平均為主 (農林漁牧等行業由於其勞動條件之特性,並未被政府計入薪資調查統計中)。
單以去年而論,製造業平均薪資上漲3%,金融保險業則達到8%。行業間的差異留待以後再論,以下的分析仍以工業與服務業的整體平均為主。 ] cssheader=[bos] cssbody=[bosB] fade=[on]" style="display: inline; width: 16px; height: 16px;" alt="" src="http://passionelysii.googlepages.com/Bin.gif" height="16" width="16">

七年來如此,那七年前呢?十七年前呢?

從1981年到1999年,平均薪資 年年年上升,而且漲幅都比這幾年高。所以,國民黨比民進黨較擅長於經濟領域的治理囉?且慢,這樣推理不免過於輕率。若仔細看上圖代表工業與服務業的紅色線 之變化,不難看出:進入1990年代以後,實質薪資上漲率以鋸齒狀呈現下跌走勢,每次上漲的幅度均不及前次高點,而數列線下降時則屢創新低。

為進一步確認這項趨勢,我用迴歸分析將1981-2006年的數值變化型態以六次多項式曲線來表示(右上圖)。這條曲線再度顯示,從1990年到2004年,台灣實質薪資的上漲幅度以近似的速度持續縮小。換言之,不論是國民黨執政的最後十年或民進黨執政期間,薪資變化之大趨勢都是往漲幅縮小的方向發展的。

台灣經濟在1980年代初受第二次石油危機衝擊,在這種特殊狀況所產生的數據若被排除在外,是否會動搖前述「從1990年到2004年,台灣實質薪資的上漲幅度以近似的速度持續縮小」之推論?
既然當時的特殊狀況造成了超高數值,那麼,若把它們排除在外,是否會動搖前述「從1990年到2004年,台灣實質薪資的上漲幅度以相同的速度持續縮小」之推論? ] cssheader=[bos] cssbody=[bosB] fade=[on]" style="display: inline; width: 16px; height: 16px;" alt="" src="http://passionelysii.googlepages.com/Bin.gif" height="16" width="16">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將觀察的時期縮小至1986-2006年,然後一樣用六次多項式畫出迴歸線(左圖)。這條迴歸線的R2值(0.929)比上一條高出不少,亦即接近原始數據的程度更大。

這張統計圖再次顯示,從1988年以後,平均薪資漲幅趨勢就從10%以上的高點往下降,未再上升(曲線末端略呈逆轉向上趨勢,但這有可能只是因為最後三年的數值關係所造成的數學現象,目前仍不宜解讀為其後趨勢傾向上升的信號。)

有別於上一幅圖,這一張的迴歸線在從最高點下降以 後,明顯地以三個階段進行:1989-1996年的快速下降;1996-2000年的持平;2000-2005年的緩降。如果要將第三段視為民進黨執政成 績不佳的證明,那麼,第一段豈不就表示:國民黨執政時期曾經表現得民進黨糟糕許多?

不過,在國民黨在交出行政權之前三 年,這條線至少是維持平穩不墜的。其實,將取樣範圍再縮小,僅考察1986-1999年的變化,我們可以發現,在1989-1994年的陡降後,迴歸線呈 現稍微上揚的走勢(下圖)。更精確地就原來的數值來觀察,在1996年出現最低點之後,1997-1999年的三個較高數值拉起了趨勢線的最後一段。
有人或許會反駁說,上圖的曲線是因為民進黨執政時期的數據不佳,而被往下拉。其實,只要比對曲線與代表原始數據的紅點,不難發現這種反駁很難成立。雖然如此,我還是就1986-1999年的數值再虐待我的電腦一次,跑出另外一條迴歸線。(右圖)

結果不出所料。還是一樣:國民黨丟掉行政權的前十年之間,台灣人的平均薪資一年比一年難漲。在經濟上,國民黨比民進黨高明嗎?至少,把這三張圖擺在一起看之後所得到的答案是:沒有。 ] cssheader=[bos] cssbody=[bosB] fade=[on]" style="display: inline; width: 16px; height: 16px;" alt="" src="http://passionelysii.googlepages.com/Bin.gif" height="16" width="16">

大體而言,17年來的台灣平均薪資漲幅從10%以上的水準往0%下滑,幾次的短期上漲並未能扭轉這個態勢。 而進一步的考察顯示,這17年又可分為三個階段。剩下來的問題是,如何解釋這三個階段的成因?政黨因素似乎是最後兩階段間的差異之主因,但絲毫無法解釋前 兩階段的差異、以及第一階段相對於前一時期的轉變。不過,我們亦當留意另一種可能:其實這三個階段只是同一結構下,幾項次級因素被改變後的結果。

通常,下一步的探討會先從宏觀因素著手;但我打算反其道而行,先把下兩篇的焦點放在各類受薪者與其薪資差異,在比較的同時繼續觀察其歷時變化,把整個歷史圖像的解析度提高,以找尋更多宏觀因素所留下的痕跡,來降低錯認「兇手」的可能。


我猜,有人會說,這只是統計數字,人民的感受最重要。這幾年來,我不知聽過幾遍這種話。最近一次是在前幾天的2100全民開講。當時民進黨的余莓莓搬出一 系列數據反駁其它人的言論,而國民黨的陳鳳馨則緊接著提出一個數字回應她。這時,主持人李濤插話了。他斷然地說:「觀眾不要聽這些數字」。

李濤與TVBS的政治立場眾所周知,所以姑且不論。當那句話可以被一位電視政論節目主持人大剌剌地講出來、而且還有數以萬計的人聽得下去,顯然這樣的論述及其傳播者、接收者有著某種相同的文化、思想上的共識。左思右想,我只能說這個共識的根源在中國傳統文化裡:

中國社會不能在數目字上管理,由來已久,其以道德代替法律,更以息爭的名義,責成里長甲長鄉紳族長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一方面將衙門的工作份量減輕,一方面責阻塞低層社會裡各種經濟因素公平而自由的交換(因為只有 最原始型的交換才能被眾目公認,稍帶現代型的分工合作,及於較繁複的契約關係,即無社會之保證)。(黃仁宇,《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頁25-26,粗體為筆者所加)

雖然台灣在國家管理與企業經營等許多實務上,早已進入以數字、法制管理的現代世界,但很多人只要碰到政治,頭腦就自動切換為前現代模式。

另一方面,人的感受往往與現實有所差距。當人在一個坡度極緩的平面上直線地前行,自己未必會感覺到正走在一個斜面上。當他走了好幾個小時之後,回頭 一看,會發現原來自己所處的地方與出發時的位置在高度上相差很多。人對於一點一滴地發生的長期社會經濟變遷的「感受」通常也一樣。而「感受」並不會改變已 發生的事實,也解決不了複雜的問題。

更不用說,「感受」是可以被影響甚至形塑的。在播放著電視節目的候診室裡,大多數待診者所感受到的等候時間會比沒電視可看的情況下來得短。有沒有人蠢到在裝設電視機的同時還貼上說明「請耐心等候,看電視殺時間」?不會吧?!喔,是嗎?

就在馬英九說「七年來大多數國民的薪水沒漲」這句話的前後不久,他在士林夜市探訪協助身障人士習得一技之長、以手工餅乾從事公益的牛媽媽,根據前引之中央社報導:

馬英九換上工作服,製作養生蔬菜餅乾。當做到將餅乾壓扁程序時,馬英九還向牛媽媽開玩笑說,「以後您若要打扁(餅乾),儘管叫我」。

馬英九在受訪時說「物價漲、薪水不漲,大家都會非常恐慌」。「大家都會非常恐慌」?已經那麼嚴重了嗎?

恐慌其實是可以被製造的連結至:玉山社網站。] cssheader=[bos] cssbody=[bosB] fade=[on]" href="http://www.tipi.com.tw/bookstoredetail.php?bookNO=223" target="_blank">(註)

延伸閱讀:

薪資為何不易漲 (2)

by 慕容理深 2007/11/23


從1990年到2004年,台灣實質薪資的上漲幅度以近似的速度持續縮小,這是前一篇的主要結論之一。在探討其成因之前,有必要先檢視國內勞動市場的結構與演變。在此,我們主要探討的是關於「who」與「where」的問題,同時並延續前一篇關於「when」與「how」的討論。而觀察的尺度由綜觀進入(相對而言的)細看,希望由此迫近問題的核心:why。


勞動力、失業者、外勞

由於人口因素,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台灣勞動力持續增加,至今猶然。不過,近二十年來的增加幅度略有放緩(上圖),減緩的原因來自於少子化。二十年來, 勞動力增加了 257.7萬人,而近七年來則增加了 85.4萬人(這個統計並不包括離境兩年以上的本國人以及目前總數約36萬的外勞)。

除了2001年以外,就業人數也逐年增加。在1986-2006年間,就業人口多出了237.8萬人,近七年來則成長了 72.6萬人,約等於一個雲林縣。但這種成長速度不及勞動力的增加:失業總人數在近20年來增加了19.9萬名,其中有12.8萬出現於2000-2006年期間。

就比例而言,失業率從1993年開始反轉向上,從1.45%漲到1999年的 2.92%,並在2000-2002年間飆升至 5.17%的紀錄,然後年年下跌至3.91%(2006年)。從上圖來看,失業問題嚴重化是個超過13年的現象,背後必有結構性因素。若以1999年底為分野,前七年的失業率增幅為 101.4%,後七年為 34% --- 難怪這兩年來,中國國民黨已不太愛說失業率有多高多高。

失業人數越少越好,但過度誇張失業問題則會產生一些負面效果。以下是一則令人非常難過的新聞:

南投市一名三十七歲王姓男子,因四處求職碰壁,絕望下注射有毒藥物自殺,他雖後悔並立刻就醫,但急救一天後仍告不治,昨天當檢警相驗時,保管他手機 的家人卻意外接到工廠通知他去上班的電話,當對方得知他竟已自殺時,當場說不出話來,家人則大嘆:「若早兩天打來,或許人就不會死了」。(自由時報,2007/08/11

失業或許不是這位男子自殺的唯一原因,但連在景氣還不錯時還在高喊景氣差的政客與媒體可曾思考過:自己所營造或渲染的黯淡氣 氛會不會推波助瀾地促使某些人從失望走向絕望、乃至於自殺?(從佛教的角度來看,這也算造惡業吧?!)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排除,在某些情況下,這種人工 製造的黯淡氣氛是壓抑薪資的幫兇(「不滿意現在的薪水?還不知足?!外面還有很多人等著要你這個位置呢!」---其實不見得真的有很多人啊)。

關於失業問題,有些人會認為,如果沒有外勞,那麼台灣現在只會有五萬左右的失業人口。不過,失業問題與外勞之間的關係,並非只用簡單的算術就可以析 理的。即使把外勞通通請回去,許多空出來的位置也未必會被本勞補上(其中有社會心理因素)。此外,我們也不能忽略,外勞的存在也創造了不少內需。最佳策略 應是在兼顧本國人民就業與雇用外勞兩種需求的情況下,提高總經濟效益。可惜,我們很少看到政客與媒體認真談這方面的問題。

以基本工資聘用的外勞與在雇主門外望穿秋水的失業者會不會對薪資水準造成壓力?從1990年以來的統計數字來看,這三者之間似乎存在著某些關係。在找到有心人的研究成果之前,容我擱置這個複雜問題,而直接處理下一個部分。

就業者職業類別之變遷

大家都知道,在兩個不同的行業之間,平均薪資可能天差地遠。在探討不同行業的薪資差別之前,得先瞭解一下就業者的職業別分佈狀況。我們不可能亦無必要就三百六十五行逐一檢視。在此,我打算透過四張統計圖來勾勒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之變遷。

首先來看工業與服務業兩部門的消長關係。工業部門的受雇者總人數在1988年達到高峰,其後就起起伏伏,難以突破300萬人的水準。(右圖)

值得注意的是在1988-1991年之間的下降幅度不小,前後共減少 26.4萬人。有人認為那是因為當時股市狂漲,許多人索性辭去工作玩股票。的確,當時有不少這樣的人,但到底有多少?就我當時的觀察,應不至於到20萬之 譜。況且,就算是這樣,1990年的股市慘跌倒地後,工業人口並未接續過往的成長。因此,比較合理的解釋是:1980年代末期,工業部門開始出現了結構性 變化。

服務業則在1987年以後快速增長,而吸納新增的、以及自工業部門轉入的勞動力,彌補了工業部門的衰退與停滯。但到了1995年以後,服務業的成長幅度突然放緩。雖然服務業人口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超過了工業人口,但仍不脫十年來的緩漲態勢。

如何解釋這兩個部門先後出現的變化?兩者之間是否有關連?

先來觀察工業部門。台灣自1960年代起,以製造業崛起於世界經濟舞台。時至今日,製造業在台灣工業中仍佔有極重的地位:85%的工業人口仍集中於製造業,這個比例甚至還稍高於1980年時的82% (左下圖)。

比較工業部門與其中的製造業,兩者的雇用人數變遷幾乎是如影相隨。由此可見,前面所提及的工業部門變遷乃來自於製造業的變化。

製造業的受雇人數在近17年來一直遊走於250萬人的水準之下。雖然製造業使最近的台灣出口貿易額屢創新高,但從創造就業的角度看,它只是守成地撐住一片天,而未能吸收每年源源流入職場的勞動力。

為了更進一步探究這個現象。筆者挑了紡織、塑膠製品、電子零件、電腦通信視聽產品這四種產業,將其變遷與整個製造業的變化進 行比較。在1980年時,這四種產業共雇用52.8萬人,佔整個製造業的26%;到了2006年,其受雇者稍降至50萬人,佔整體製造業的20.3%。

就各個產業來看,所謂的「傳統產業」的狀況並不好:紡織業的雇用人數在26年之間少了一半,而塑膠製品業則在1988年達到高點之後,就大致維持平盤。此外,這張統計圖顯示,整體製造業雇用人數在1988-1990年間的陡降應來自於紡織業人口之大減。

當年,紡織業與塑膠製品業的變化主要來自於兩項因素:始於1986年的外匯管制鬆綁、官方在1991年正式開放對中國投資之決策。這兩道門打開後, 許多所謂的傳統製造業企業主紛紛關起工廠大門,搖身一變成為西進中國雇用廉價勞工的台商。在中國製品的低價競爭之下,留在台灣的業者很難再像過去一樣地吸 納新增的勞動力。


另外兩項產業則反而呈現走升趨勢。電子零件業可謂一枝獨秀,只有在有兩段「度小月」的期間(1988-1992與2000-2002)維持原有的水準 --- 這兩小段的停滯顯然皆源自於與當時的美國股災。

電腦、通信、視聽產品類則呈現階梯狀向上走,而且停滯的時間(1987-1996、2000-2006)比電子零件業長許多。兩段平盤時期之間的成長期(1996-2000)與「戒及用忍」政策時期大致重疊,這是巧合所致?抑或是有因果上的關連?

總和來看,代表這四項產業的數列線於1991-1993年間彼此靠近,然後分道揚鑣。就長期發展的面向而言,台灣製造業在1988-1994年間經歷了一場結構性改變,亦即從勞力密集走向技術密集。在這個過程中,低階技術勞工或失業或被迫轉業,而新增的勞動力也無從進入那些已歇業的工廠。這個發展的結果之一即服務業人口的急速增加。

最後這一點可以解釋,為什麼在1991-1995年間,批發零售業突然胃口大增,多「吞」下了40多萬的就業人口。不過,在其規模擴增到129萬 後,批發零售業的成長速度就突然變慢了。到了2006年,其總人數達到148萬,換言之,在1995到2006的11年之間僅增加了19萬人。


批發零售業以內需市場為主,所以會受限於國內人口與消費力。1995年的台灣,人口與經濟成長雙雙趨緩,因此,批發零售業的雇用人數規模在激情擴增後。還是得受到大結構的約制。

由於跨入門檻較高,金融保險業在1990年代前半期製造業開始停頓時,並未扮演接納溢出勞動力的蓄洪池角色。當然,它在整個1990年代的雇用人數 成長仍相當可觀。在這段期間內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的新銀行無疑地才是其重要推手。儘管如此,其雇用人數增長速度還是受內需的規模所限,而較似於1995- 2006年間的批發零售業。以國內金融市場規模而言,該時期新銀行增加的數量顯然過多。這導致後來一連串的銀行購併行動。銀行整併可以解釋,為什麼本世紀 初以來,金融保險業就業人數成長幾乎呈現停滯狀態。

最後,就住宿、餐飲業以及文化運動等休閒服務業的情況來觀察。這兩方面的就業者從1990年代中期以來,大致呈現略減的格局。這可能源自兩項因素: 其一,整體消費能力受到限制;其二,多數人的消費習慣與生活方式並不利於增加這兩個領域的就業(例如出國觀光會排擠相關的國內消費)。國內消費的增加顯然 較有利於批發零售業的勞動市場成長。批發零售營業額的增加會間接刺激金融業的消費金融業務成長,但並未能刺激住宿、餐飲業以及文化運動之類的休閒服務業之 勞動力需求。另一方面,由於大量工廠外移,批發零售業的消費無法成比例地刺激製造業的勞動力需求,也就無法由之得到從前的那種大量反饋。


總結而言,從1988年以來,台灣就業市場的主要變化可分為兩個時期。第一波變化發生於1988-1994期間,當時由於中國因素的加入,製造業產生了結 構性變化,在工廠外移與技術密集化的過程中,勞工總需求不再增加。在此時期大量吸收勞動力的零售服務業從1995年開始,因內需規模的限制而處於高原期。 1988年以前,出口成長同時拉抬製造業勞工總人數與平均收入,隨之增長的民間消費則滋養著內需市場;1995年以後,從出口成長直接獲利的勞動者不增反減,多數初階技術者只能在成長趨緩的服務業中競爭,因此,內需市場受惠於出口成長的程度遠不如往昔。當內需之餅作大的速度無法滿足增加速度更快的分食者,薪資即難以增長,而失業率的提高也就很難避免。當成長趨緩的影響從低薪資者向中等薪資者擴散後,內需又會承受更多的壓縮力道。 現在的狀況,仍在這個肇始於1988年前後、成形於1990年代中期的結構之中。

許多資本主義先進國家早我們十多年走入這種境況,但台灣並未墮入一些歐洲國家那種失業率長期掛在8%或10%以上的困局中。雖然其間之差異有經濟結 構、歷史等因素(這就留待專家們去研究囉),但是從這樣的比較來看,我們大可不必恐慌或悲觀。恐慌與悲觀會折損台灣人打拼精神所孕生的能量。我們不可以在 自己的強項上打折,不能因媒體報導而人心惶惶,否則,打敗我們的將會是我們自己。

瞎子摸象

by 老包 2007/11/22

政治人物和一般人一樣,人格養成常受周遭環境影響,而影響政治人物最深刻的,在近代社會則又屬大眾媒體。馬英九是媒體寵兒,備受統派媒體呵護,乃社會人盡皆知,但正因為寵過頭了,八年台北市長的政績其爛無比,花拳繡腿的執政能力,卻仍受藍營擁戴要角逐國家元首大位,唯其胡亂編造故事以強化自己「白馬王子」形象的醜聞,最近卻受到挑戰。

馬英九召開記者會宣稱他在南部Long Stay(好像他是中國來台的觀光客)時,住在鄉下民宅,曾有洗澡後在浴室發現忘帶毛巾,經呼叫後屋主女兒覺得「有趣」而跑來遞毛巾給他的「艷遇」,他覺得很有意思,因而特別公諸社會以求分享。本來這是一件言不及義,也充滿輕佻的政治推銷新聞,但寵愛他的媒體卻視為可趁機造神(白馬王子)的好機會,趕忙跑去該民宅要大肆炒作。未料這一追蹤,卻發現根本沒有「送毛巾給赤裸馬」這回事,故事竟是馬英九自己幻想編造出來的!這更令人作噁。

馬英九酷愛撒謊,這當然不是第一次,台灣話說「小漢偷挽瓠,大漢偷牽牛」,因此在人格養成中,常會有矯正犯錯及循循善誘的機制。問題是媒體把他寵壞了,多鼓勵他編造故事以供造神之用。久而久之,馬英九可能自己也陷入一種「文武全才美男子」幻境中,現實與幻想就分不清了。一九九八年選台北市長時,他為了滿足台北瘋狂粉絲的崇拜,還曾宣告要在演講會場「彈吉他唱歌」,結果是騙局一場,既無吉他(可能不太會彈),日後偶爾獻唱,其實也是五音不全。今年他去看完電影【色戒】,散場時竟語帶哽咽向媒體說:「想當年我也曾....為國犧牲很多」,幻想他也曾是冒險刺殺漢奸的特務(雖然他確實當過職業學生,造成台灣留學生被打壓陷害),其幾近病態的編造人生情節,委實令人嘆為觀止。

比起馬英九,謝長廷則是另一種典型。謝因崇信「言語中有神明」,其言行表現自是不同,絕少信口開河,究其因,也可能是媒體生態使然,監督嚴厲,甚至到達雞蛋裡挑骨頭的地步,這和馬英九的境遇乃天壤之別,但也塑造成一個重然諾的典型。因此,馬英九式發言的浮誇、肆無忌憚,與謝氏的內斂深度,也可說是在媒體不同標準對待下的產物。當然,近年來稍稍抬頭的本土派媒體,可能也是遏止馬氏幻想病成為社會蔓延病毒的機制,否則類似(一九九五閏八月)騙局,或新新聞「嘿嘿嘿」事件造假,或馬英九曾在日本會見安信的騙局,恐將層出不窮,也會一再唬得社會團團轉。

然而縱使本土派媒體,對謝長廷的「監督」有時也流於情緒化。譬如最近謝提到中國政策將「兼顧主體性與開放性」,就受到唯一本土大報每日一批或數批;但所謂對外投資採「動態管理」,就會被瞎子摸象,逐漸推演為「經統」(經濟統派)嗎?就政治觀察而言,太常說No.而無從說Yes的人,很難成為解決國家困境的政治家。經濟問題若要化繁為簡來談,則台灣產業大舉西移中國,已是既成事實,(最糟的情況已過,不可能再有大量西進潮)再花精神阻止的意義已遞減,現在應該是創造題材吸引回流(凱因斯理論,甲洞挖土填乙洞,乙洞空再挖土填甲洞的題材創造)。謝氏提到的大主軸:幸福經濟黃金三角論、六星計畫(六個區域,六倍星國競爭力開發空間)、科技走廊等,都是有實質內容的建設性主張,這些棄而不談,而扣以絕無可能的「經統」帽子,誠淺薄矣。然而細心的觀察者,其實也可看出謝氏的用心,乃在以一種包容的胸襟,以鬆馳八年來對立緊繃的社會神經,背後應有一定程度的悲天憫人胸懷。從社會力觀察,台灣認同度已創歷史新高,此時正宜「收拳,以待出拳」的能量累積時刻;若只一味連續出拳,則力道遞減矣,這是簡單的力學原理。知識分子大可抬起頭來看看這一面,並加以珍惜。

不管如何,統媒以「裝瞎」的心態來大呼馬英九是政壇的「白馬王子」,事實證明這個傢伙不過爾爾;現在本土派媒體則更不宜以瞎子摸象的論點,來踐踏自己的菁英謝長廷|以探照的高度來看待政治人物,才可能在機會教育中,為社會留下進化性典範。

活路?死路?

by 自由談 2007/11/22

馬英九訪日之前拋出「活路外交」,宣稱要以「九二共識」為基礎,在互不否認的情況下,與對岸展開務實協商。這些招式冠上「活路外交」的名字,看似充滿希望,其實不過是國民黨執政時的舊招而已。如果有效,我國的外交不會節節敗退。

平心而論,我們不能輕易下斷語,指責泛藍對台灣出路的思考不用心,但癥結在於他們老是搞錯加害者與被害人的關係。台灣是被害人,而中國是加害人,泛藍卻站在加害人那一邊,千方百計要限制被害人反抗,一旦被害人不願就範,要保護自己的安全與權益,他們就批判被害人是「麻煩製造者」。

反倒是對那個制訂反分裂國家法、用近千枚飛彈對準台灣的加害人,藍營的指責聲,彷彿對待情人般的輕聲細語,不敢稍有重話。這種生存方式就是討好,委曲求全,只要對方不傷害自己,什麼都可以答應。

換言之,馬英九是要以根本不存在的九二共識,給加害者一紙賣身契,保證自己永遠屬於對方,那就是「終極統一」。中國是要加害台灣的,怎麼可能接受「一中各表」?如何容忍「互不否認」?只有「終極統一」才是馬英九與中國最後的交集。但是,「終極統一」怎麼會是台灣的活路?那根本就是一條死路。

仇恨放在上個世紀?什麼仇恨?

by coapman 2007/11/22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為期三天的日本行啟程。他在京都同志社大學演說時強調,台灣不會記得上個世紀的仇恨,不斷向日方釋出善意。
詳全文

請問馬先生,台灣人跟日本有什麼仇恨?

請你不要將自己的仇日情結硬叫台灣人分擔,台灣人沒這個雅興。
台灣人跟日本有什麼仇恨?

馬英九好像還是搞不明白,他選的是台灣總統,到了日本卻莫名其妙的代表中國說話了。

寇老在台灣土生土長,從來就沒聽過家鄉的父老們說台灣人跟日本有什麼仇恨。馬英九雖然也說他是台灣人,但他卻念念不忘跟日本人有仇恨。

馬英九喜歡跟日本人有仇恨是他的自由,但是他卻說「台灣不會記得」這個仇恨,他在代表台灣人說話嗎?台灣人請他代言嗎?
台灣人幹嘛要選一個莫名其妙的要台灣人跟日本「建立」仇恨的馬英九當總統?
中國人的仇恨思想 根深蒂固

我們很少聽到歐美人,或甚至猶太人,談到他們對德國的仇恨。

可是中國人一提到日本就咬牙切齒,新仇加舊恨一股腦的全蹦了出來,恨不得用核彈把日本剷平,男的抓來餵豬,女的抓來輪暴。

國民黨統治台灣期間,除了仇恨日本,也仇恨「俄寇」,更仇恨「共匪」。台灣的小孩子們莫名其妙的跟著他們嚷著什麼「血債血還」。
中國人仇恨日本的最主要原因是自己不爭氣。戰敗國日本很快的就發展成為經濟強國的時候,中國卻還非常貧窮落後。中國人衣不蔽體看到日本人光鮮體面,自卑感油然而生,五千年自大心態作祟之下,很快就衍生出仇日情緒來。

這種感情台灣人沒有,也不大理解。

馬英九在台灣生長,本來也不應有仇日情緒。但他身為中國人,有使命感使他「繼承」了這個仇恨。
馬英九跟藍營或許會說,台灣人被日本「奴役」了五十年,居然不知道仇日,太沒出息了。

喲!原來你們想要教育台灣人培養仇日情緒嗎?謝了,好意心領了。

你們可能會說,台灣人不仇日,就不配作中國人。台灣人本來就不配。
台灣人不肯配合仇日?真是豈有此理。

所以,中國人雖然對日本人以德報怨,今天卻處處抓台商來剝皮。

所以馬英九要搞「終極統一」,讓台灣人有機會一起來紀念南京大屠殺。

台灣人不笨,台灣人很清楚,一天到晚嚷著要出兵殺台灣人的是中國,不是日本。

台灣人其實也不必「仇匪恨匪」,雖然他們用一千枚導彈瞄準台灣。

狗咬人不算新聞,人若因此恨狗,那才新鮮。

階級的撕裂

by 昆蟲 2007/11/22

最近,那個在我眼中是 100 % 臺奸的曹興誠,一方面插手政治,卻又假惺惺地說他對政治沒有興趣﹔另一方面明明是資本階級加臺奸的人在主張他的利益,卻又怪別人在撕裂階級。這件事令我想到前一段時間,我和一些朋友的對話。在一個聚會中,我們談到中國的貧窮和他們從法輪功成員和死刑犯身上拿下器官來販賣的事情。說的人嫌惡之情寫在臉上,激動地說這種國家怎麼會有人可能住得下去呢?

然後,其中的一個人接著說﹕「其實,那是我們應該去住的人間天堂。以我們的收入,在那?奡N是有錢人,可以請佣人管家,可以包二奶三奶,更可以換器官,搞不好還永遠都不會死!」

這段對話,其實就是階級矛盾。有人用人道來看弱勢受害者,自然會有人從受益者的角度來看同樣的事情。我說曹興誠是不折不扣的台奸並不見得是要羞辱他 ﹔就像有人要罵我是數典忘祖的漢奸,我都會欣然接受。反正就是事實,不是嗎? 何況,更有可能的是,他在臺灣被說是臺奸會有助於他在中國的事業發展!

曹興誠的那些聲明,我其實根本就懶得看。他把中國當成天堂,要幫中國恐嚇臺灣人民,我都可以理解。我只是覺得他何必那麼偽裝呢?他以為別人看不出來嗎?他是「小民」?那麼全臺灣99%是螞蟻吧!對政治沒興趣?那又登什麼廣告?被阿扁說出他的矛盾,就說別人搞階級分裂。

階級本來就是分裂的。假如我像曹興誠那樣,可以從賣臺而穫取鉅大的利益,我可能也會那樣。就像我在中國以後可以換心、換肝,怎麼可以因為同情法輪功成員或死刑犯而放棄呢?曹興誠的那些莫名奇妙的廣告,反應的就是他的利益,只是他努力、卻很不成功地假扮成愛臺灣的普通臺灣人。

不過,假如我站到他的位置而賣臺,我一定會欣然接受別人說我是臺奸。 反正,事實就是事實嘛!

回到現實上,我不幸身為真正的小民,沒有他的成就,只好站在和他利益對立的一面,去唾棄他這種假冒臺灣小民再接再勵的新賣臺的行為。

這一切,不是他的錯、也不是我的錯。都是命中如此、階級分裂的錯。

(響應大腸[[全民吐曹系列)]]而寫)

價值,什麼價值?(更新版)

by gaidhlig 2007/11/22

我大概是容易大驚小怪的人吧。前陣子,某「以為單身」的人氣部落格版主突然宣布結婚移居國外加上出書,眾粉絲普天同慶的恭喜她,彷彿一個一直給人單身印象的人,突然之間宣布自己其實已經談了幾年戀愛是很正常的事。只有一兩隻小貓留了幾句:「很失望,一直以為妳是單身」。消息宣佈過後,部落格運作如常,繼續「分享」日常生活瑣事,眾人如常「喔?唉?好棒?」版主之異國婚姻生活。

我的震驚才平撫沒多久,今天早上又來一遭。結婚旅居歐洲的部落格版主突然貼出女兒滿月照片。懷孕生子不是需要十個月嗎?一個通常鉅細靡遺分享日常生活一切的人,怎麼有辦法照常貼文章,就是絕口不提自己肚子一天一天大起來,令人匪夷所思。原來,此版主早已另闢場地,在其他網站照樣鉅細靡遺的紀錄一切,只是,像我們這種跟版主沒有私交或沒有發現新網站的,只好呆呆的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版主生活的真實記錄。本來以為自己是不是打瞌睡,錯過情節,卻發現其實看的是超現實電影,電影情節愛怎麼跳,完全不在觀眾的預期之中。

我必須說明清楚,以免染上嚴厲批評之名。一般部落格,即使版主不刻意分類,大概也能從內容看出型態。像這裡,無論我如何努力將自己設定在「文字創作」,仍然無法避免被冠以「政治評論」的分類。說來這也沒什麼大不了,我的確寫很多政治評論,被歸類為政論部落格也沒什麼了不起。只是,相對而來的是讀者對這個部落格的期許:妳就是會寫很多政論文章。相同的道理,如果一個人的部落格通常鉅細靡遺的交代生活瑣事,如結婚生子這種人生大事反而跳過不寫,一忍數月。說是刻意欺瞞倒不置於,如果乾脆不提,像有些部落格版主性別難辨,也就罷了;或是有些部落格乾脆很久不更新,甚至就此關閉,我也能接受。然而,如果日復一日給人諸事分享/單身的印象,其實卻不是這麼一回事。這種情形下,我真的無法接受「人家的部落格愛寫什麼是她們的自由」,更不用說去買她們的書。

當然,支持的讀者粉絲會說:「哪有那麼嚴重?部落格本來就是選擇性的分享」。這樣說來,真實社會中的許多事物,價值,不也都是「選擇性的分享」,因而繼續容許著這些假象,混亂的價值?

吸毒的公眾人物,道歉之後如常工作;說謊的公眾人物,一句「妳是某某電視台?」打發;教育部長在聽取颱風簡報時打瞌睡,立法院備詢時挖鼻孔,這樣的新聞可以報上三天;菜價新聞無線上綱的炒作;關於公投一階段或二階段投票的報導,只著重在爭議,卻沒有一家媒體在新聞中好好解釋這些爭議的來源;那麼多的數據都說台灣經濟沒有那麼糟,媒體卻一再炒作,在野黨一再登廣告,所謂「看不下去」的公正人士繼續唱和。我本來以為這些價值的混亂只存在於政治和媒體之中。後來才發現,我太樂觀了,根本就是到處都是。

除了BillyPan的「台灣經濟有多爛」系列文章,今年看到最感動的就是這一篇「超級星光大道與台灣社會亂象 - 從梁文音被PK淘汰談起」。我很擔心作者所言「懦弱與濫情的文化性格所造出來的孽」,因為我們家的下一代都在看這種節目:贏的沒有贏,輸的也沒有輸。如果這是我們對下一代灌輸的輸贏觀念,那麼,國民黨每次輸,每次不服輸,也不會有人覺得有什麼不對:「楊宗緯跟林宥嘉也是這樣啊!」這樣下去,輸贏的價值重寫,台灣的歷史恐怕也不會向進步的方向前進。

我比較希望台灣瘋狂的是「極限體能王」這樣的節目:一年一次,每人機會均等,盡全力準備,失敗了哭著說:「不甘心,回去更努力,明年再來」,即使全部都沒有人進到最後一關,主辦單位就讓最後一關放在那裡:抱歉明年再來。即使明星沒有過關,也沒有重來的機會。

輸了沒有認輸,沒有反省,沒有檢討,如何能夠珍惜贏的榮耀?

時光灰滅說:「作為一個從九零年代活過來的人,我覺得民進黨如今只剩下選舉勝負、政權得失而已。過去是聯合了社運界、學界,共同推翻國民黨的統治。如今,社運界、學界難道還對民進黨抱有期望?我並非對謝長廷沒有期待,國民黨更是差勁,然而難道民進黨繼續執政,就會願意正視誠信、事實真相的價值?我朋友說,他還希望民進黨輸掉所有的選舉,也許有志之士才會再一次團結、奮起,台灣才會維新。如果我對民進黨還有期待,就是希望他輸了之後,真的能痛改前非。」

這正是我對價值混亂最憂心的地方:泛綠選民幾近嚴苛的雙重標準。民進黨怎麼可以貪污?民進黨怎麼可以妥協?民進黨怎麼可以做的這麼爛?民進黨怎麼可以腐敗?

我不是不想寫批評民進黨的文章,然而,我非常清楚的知道,如果我也落入那種「一切都是陳水扁的錯」的泥沼,只會被人拿來做「連綠營都對民進黨不滿」的宣傳工具。現在罵民進黨的人還不夠多嗎?為什麼一定要兩邊各打一大板,才是真正的公正?這難道不是另一個虛偽的價值觀?

我不反對懲罰民進黨,然而,「現在」用政治手段懲罰民進黨,真正受罪的是誰?真正得益的又是誰?這個懲罰的價值又是什麼?為什麼不先懲罰到國民黨「痛改前非為止」?

我有連署討黨產公投,也有連署入聯公投。所謂連署的意義,不就是集結一定數目的民意之後,將這個議題開放給所有的民意來表決?任何一個民主的國家都會鼓勵人民參與投票,而不是鼓勵人民不投票。然而,今天所謂泛藍十八縣市不就是在這樣做?一個民主的政黨,有什麼正當理由不想要人民投出自己「反對」或「贊成」的心聲,卻進而以技術問題杯葛這樣的公投?這已經不是中央地方的對抗問題,這是對於百萬連署人的侮辱:對於參加連署的議題,我有權利知道別人的意見。

一個用「不認輸」、「選舉官司」、「焦土政策」、「玉石俱焚」、「亂槍打鳥的爆料文化」、「媒體」,而不是靠政績、政策、政見贏回政權的在野黨,這樣如果可以贏得政權,他還會在乎「正視誠信、事實真相的價值」?不認輸可以不受到懲罰,他以後還會乖乖認輸嗎?不去懲罰不認輸的惡搞政黨,反而去懲罰無法在惡搞下有效治理的政黨。不論搬出多麼崇高的道德標準,我都無法接受。

這種混亂的價值觀,賠上的不只是一張選票,而是對中國的全面開放,臣服於中國的威嚇。「全面開放」這四個字,比「貪污」還令我不寒而慄。因為,貪污可以治罪,可以法辦。「全面開放」之後,難道後悔了門還可以再關起來嗎?

今天的新聞,一名失業男子身上只剩下十五元,因忍不住飢餓在便利超商偷便當吃。店員不但沒有怪他,還免費把便當送給他吃,員警給他一千元。據說這名男子本來在電子工廠上班,因為經濟不景氣被裁員,又因為年紀大找不到工作,才偷便當吃。

我的姐夫每天早上四點半起床送報紙,七點半回家休息,九點再去食品公司上班送貨,上到晚上九點。他每週工作六天半,一天工作十五個小時,睡不到七個小時,週末還兼家教,這樣努力的工作,月入也有四萬多。他也是做生意失敗,也是中年二度就業,他沒有去嗆總統「人民快要活不下去了」,也沒有人會去訪問他景氣好不好。

這就是我們的社會中「正視誠信、事實真相的價值」。

吸毒的藝人可以若無其事的回到工作崗位,說謊的人可以一句「我不知道」過關,黨產不還的人可以去買媒體,買票的人可以說檢舉的人違規,大言不慚的上法院提告,入獄服刑的立委被當成英雄崇拜,偷便當的人警察反而還給他1000元。我們的社會如此包容,然而,民進黨是犯了什麼滔天大罪,要讓他們輸掉所有的選舉,才足以懲罰?所謂「正視誠信,事實真相的價值」的高道德標準所帶來的「懲罰」,就真的是社會公義的代表?

看不見的,不表示不存在;每天讓你看到的,不表示就只有這樣。連我家七十老母都知道「怎麼可能什麼都是陳水扁的錯?」民進黨真的一點政績都沒有?對於那些還在猶豫是否要懲罰民進黨的人,我建議甚至不需要看國際媒體,只要換台看7點的公視國際新聞,8點的公視新聞,偶爾看看民視的專題報導,非凡新聞的財經分析。相信我,那是一個非常不同的台灣。

也許,也是一個比較貼近現實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