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8日 星期二

我們從滿清王朝的覆亡中汲取了教訓嗎?

by 亦忱 (博訊2007年1月19日)


亦忱更多文章請看亦忱專欄
你可欺騙所有人於一時;
或欺騙部分人於永遠;但你不可能永遠欺騙所有的人。
—— 亞伯拉罕•林肯

前言

中華民族走進近代歷史的路徑實在是令人不堪回首,而且在時過境遷之後因信史難覓,也確實難以真實地去追尋其歪斜的軌跡。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能從部分秉筆直 書的中外歷史學家筆端,看到一些真實得令人發顫的屈辱、慘烈的壯舉和矇昧、昏聵的愚行。假如你是一個真正的中國人,也願意深入到近代中國黑暗的歷史隧道中 去探尋滿清王朝走向毀滅的原因,只要你不是鐵石心腸,要不了多長時間,你的心絕對會裂成碎片那樣難受。
我讀晚清史的體會,宛如讀一部腐朽沒落的豪門巨賈在其野蠻的先人殺人搶劫起家後,因為子孫後代跟不上世界文明潮流而敗家毀業的歷史。
滿清覆亡之後近百年來,雖然繼承其遺產的中華民族中一些不肖子孫,始終不敢真正直面這部糟糕的滿清王朝敗家毀業史,總想選擇性遺忘這段歷史中最令人不堪回 首的那幾頁,或刻意去曲解它所蘊涵的真正意義,不但諱言清廷君臣們恥辱與丟臉的過往行止,甚至於把這伙昏聵矇昧的愚人所做的荒唐蠢舉包裝成光榮和英勇的經 歷。在我看來,這樣做的結果,意味著一個當年世界上最大又相對最為落伍的民族後代,在對前輩恥辱和丟臉的歷史進行文過飾非,其所產生的最大危害,無異於又 在為自己的子孫後代重蹈前輩的覆轍而鋪就一條植滿鮮花的歧路。
當跨入人類又一個新紀元,我也逐漸老去難以對我們這個民族的振興做點什麼實事的時候,再來回顧晚清覆亡的歷史並以此展望中華民族在充滿希望的新千年所面對的現實世界和未來世界,常常會黯然神傷,感慨莫名。
那是因為:
我在為前人而哀傷;
我在為今人而悲憫;
我在為後人而憂懼。
當然,最沉痛的是,
我感到深陷在歷史的泥潭中,
而不可自拔的絕望。

一,林則徐是禁菸抗英的民族英雄還是禍國殃民的罪人

談論晚清的歷史,首先必談林則徐,因為打開大清王朝毀滅大門的人,就是當年的欽差大臣林則徐。

凡對晚清歷史稍有瞭解的人都知道,在 1840 年代來臨之際乃至更早些時候,率先興起工業革命並滿世界尋找殖民地的英國人,在與大清國貿易時,因其除了工業化的產品如鐘表、呢絨等少數商品外,並無太多 適用的商品出口到天朝,而大清國出產的絲綢、茶葉、瓷器和其它手工藝品,由於受到歐洲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卻可無限量外銷西洋,所以,英國在與大清國的貿易 中,自 1820 年代起,一直發生著高達每年百萬乃至數百萬兩白銀的巨大貿易逆差而無法彌補,英國對大清朝的貿易早就事實上難以為繼。於是,歹毒的英國奸商遂挖空心思將在 印度殖民地種植和提煉的鴉片,自乾隆、嘉慶時代起就開始返運給天朝的民眾來享用,並使之上癮而逐漸成為有購買力的菸民生活必需品一如現在的香菸。

平心而論,如果說英國人最初販運鴉片是為獲取和大清國繼續貿易所急需的白銀硬通貨而出於無奈有某種合理性,可是,當他們從鴉片毒品交易中嘗到暴利的甜頭, 而不顧鴉片對人的危害變本加厲向天朝傾銷鴉片,使之成為眾多天朝國民日常的消費品之後,則無疑是以國家為後台的赤裸裸的大規模販毒之舉。當這種由英國的鴉 片販子勾結滿清基層的貪官污吏和奸商,大量走私鴉片的不正常貿易開始危及滿清統治為朝廷所高度重視的時候,清廷終於在三心二意禁了近百年鴉片之後突然意識 到,若再放任這種毒品毒害國民,其最終結果必然是導致國家將來「不唯無可籌之餉,亦且無可用之兵」 。於是,到了1838 年,徹底查禁鴉片無疑成了滿清王朝一項真正的基本國策。

史載,在 1830 年代,廣東等最早開放對外通商的口岸,不但鴉片已經氾濫成災並向內地蔓延,而且英國人也通過罪惡的鴉片貿易獲取了驚人的暴利和巨額的貿易順差,從而導致天 朝作為貨幣流通的白銀流失巨大而開始攪亂了大清國一大片地區的金融秩序,同時也使國民的體質被鴉片所毒害,中國人開始以東亞病夫形象走上近代歷史舞台。到 了 1830 年代的末期,滿清因為鴉片輸入導致白銀外流量竟高達每年 600 萬兩之巨,以致國內發生嚴重銀荒,造成銀貴錢賤,財政枯竭,國庫空虛。滿清王朝因為鴉片這種產自印度的毒品大量流入中國腹地而面臨一場真正的金融貨幣危機 和國民體質危機。因之,查禁鴉片從廣東下手,勢在必然。於是,昏聵但卻簡樸的道光皇帝於 1838 年 12 月遴選了剛正清廉的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禁菸。中國的近代歷史,就這樣由道光帝和欽差林則徐共同翻開了糟糕透頂的第一頁。

在中國,凡讀完中學的人都知道,林欽差赴任後,不去深入調查鴉片在中國流行的原因和流入的渠道與路徑,也不細查販運鴉片的英商有何強大的國家背景,更不認 真評估禁菸後所能產生的嚴重國際反響及其對自己國家可能產生的禍害,其上任伊始,就拍腦門做決定,實行了對境內外鴉片販子「入即正法,船貨歸官」的鐵腕政 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強硬手段,從英國鴉片商人手中繳獲了 2 萬多箱鴉片現貨,於 1839 年 6 月 3 日,在虎門沙灘上掘池予以全數銷毀。林欽差以為,只要肅清了市面上的鴉片,也就一錘搞定了盤踞廣州及其近海的鴉片販子,並能一舉剷除鴉片對天朝長達百年的 禍害。

虎門銷煙之後,林欽差確實因此而獲得舉國讚譽,朝野認同,官聲如日中天。然而,好景不長,林公沒有高興幾個月,事過一年竟招致英國人用堅船利炮一舉轟塌了 天朝的國門。越洋而來的英軍在天朝境內為林則徐一手製造的鴉片貿易糾紛,與清軍打了一場洋槍洋炮對大刀長矛的不對稱戰爭,最終迫使清廷五口通商門戶洞開, 割地賠款喪權辱國。這,恐怕是昏聵矇昧的林則徐在虎門銷煙時看著銷煙池中翻起泡泡時所無法想到的。

從此,滿清王朝便與英國為首的西洋諸列強糾纏在中國黑暗的歷史隧道中,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既荒唐可笑又讓華夏民族子孫事後揪心扼腕的歷史悲劇和鬧劇。後來,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停戰後於 1860 年簽訂的《中英北京條約》中,清廷居然完全按英國人的要求,在條約中規定「販賣鴉片為合法貿易」。以致滿清對外貿易的進口商品中,鴉片的貨值一度竟高達進 口貨物的60%。此距林欽差禁菸也不過 20 餘年。

據歷史記載,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當英國人越洋而來的艦隊載著數千士兵,不用風帆浩浩蕩蕩結隊溯長江呼嘯而上,在兩岸愚昧的天朝官民目瞪口呆的觀望下,長 驅直入進抵南京時,矇昧而又昏聵的滿清王朝君臣們終於在領教了洋鬼子的厲害之後,遂於 1842 年 8月 29日與英國簽署了臭名昭著的《南京條約》,以賠錢割地並開放五口通商且在此之前就對林則徐革職貶謫新疆,而宣告了林欽差禁菸行動的徹底失敗和大清朝閉關 鎖國歷史的終結。隨後,一些西方列強跟著英國人趁火打劫,坐享英國人和天朝開戰的戰爭紅利,使清廷的主權進一步喪失,則更是林欽差強力禁菸時做夢也不可能 想到的。如,當時的美國總統泰勒在大清和英國的戰爭爆發後,隨即派全權大使乘軍艦到達廣州,此時,清政府已成驚弓之鳥,急忙跟他簽訂了《望廈條約》;法國 軍艦則開到廣州海面示威,宣稱將北上攻擊舟山群島,道光皇帝也連忙跟他簽了《黃埔條約》;就連幾個當時天朝君臣們聞所未聞的西方國家如葡萄牙,西班牙,比 利時,普魯士(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荷蘭,丹麥,瑞典等彈丸小國,過去就是前來進貢也不夠資格的,現在也結隊而來叩開天朝的大門,他們不僅個個如願 以償與清廷簽訂了條約,而且均享有和《南京條約》中英國人一樣享有的特權,清廷對神州所擁有的完整主權遂遭到進一步的破壞。

事過 160 多年後,我們再來看這場因鴉片貿易被清廷強制終止而起的戰禍,追根溯源,林則徐無疑是個最為關鍵的人物。

我相信,中國的文化人一定早就從中國的主流歷史學家的著作中和中國學校各年級的歷史教科書中看到,林則徐在滿清王朝與英國鴉片商人的敵對行動中,因為對英 商交涉態度強硬,行動果敢決絕,禁菸除惡務盡,乃至後來面對英軍打上門來時的英勇抵抗,而使他作為極有民族氣節的英勇人物受到自此以降的歷代中國人所尊 崇,成為無可爭議的民族英雄流芳千古;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為消弭這場鴉片戰禍幫林則徐擦屁股,而與英國侵略者交涉作出妥協讓步並在《南京條約》上籤字 的人,則作為賣國賊而被永遠地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歷史老人對林則徐的眷顧也真是好得令人難以想像,第一次鴉片戰禍消弭之後,林則徐作為道光皇帝昏聵矇昧決策的代罪羔羊,雖然丟官後被貶謫去了新疆,可不久 即被道光皇帝重新起用,特別是當洪秀全的太平天國起義即將開始撼動清王朝的基座的時代即將到來,林大人已經退休回了福建老家,卻再次獲得的道光帝的兒子咸 豐皇帝的召喚和啟用,於1850年10月被授欽差大臣,卻在奔赴廣西鎮壓農民起義的前線就任時病死於途中。死得正是時候的林大人,終於「毫無瑕疵」地走進 了中國近代歷史,成了近乎官場完人和道德楷模的歷史人物,其「苟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避趨之」的箴言,在其死後一百五十多年來為中國自視高潔的歷代政治 家所踐行。

在談論林則徐的時候,我知道歷史是不可以假設的,但我卻每每喜歡執拗地假設歷史。
我想,假如林則徐沒有病死在赴任途中而是上任後死於隨後興起的太平軍之手,他在中國近代歷史上的形象還會是這樣高大嗎?

我還想,如果說人的生死在冥冥之中有定數不可以假設,那他在欽差大臣任上禁菸時,除了採取強硬的銷煙舉措外難道就真的就沒有其他利國利民而又免取戰禍的選擇嗎?他如果在死去 150 年之後復活,讓他再次做出選擇,他還會那樣決絕地再度「禁菸」嗎?

其實,現在回過頭看林則徐在欽差大臣任上的所作所為,他其實絲毫沒有顧及自己的強力禁菸舉措給國家招惹的戰禍究竟有多大的危害,其禁菸所選用的是最簡單、 最粗暴,也是最不要動腦子的專制政府一貫使用的愚蠢方法,其所用的主要手段則是對付本國當慣了亡國奴的民眾一用即見效的暴力手段。他在對付後面有英帝國撐 腰的鴉片販子時所選擇的政策措施,更是毫無技術含量和外交智慧可言。當他把自己制定的「入即正法,船貨歸官」的禁菸措施付諸實施和誤導、鼓動道光皇帝關閉 國門禁絕對外貿易的餿主意貢獻給朝廷之後,其給國家招來戰禍的結局也就被歷史性地註定了。林欽差為了治癒鴉片給滿清王朝帶來的沉痾,冀望治社會百年痼疾而 一年大功告成,其情真意切可嘉,其昏聵愚蠢則透頂。

假設當時林欽差不是把英商的鴉片強力繳獲並將其扔在虎門的池子裡銷毀掉,而是稍微照顧到英國鴉片販子的利益,悉數予以平價贖買後再行銷毀以示天朝為禁絕鴉 片不惜血本;或者根本就不用銷毀而作為百姓的極端奢侈的消費品由國家來壟斷限量經營,一如當今中國的菸草專賣局出售中華牌和熊貓牌香菸那樣給朝廷帶來暴 利;接著再與英國人談判禁絕鴉片的時間表或給予逐年減少的配額進口直至取消進口,並輔之於建議英國人用其它更適用的商品來逐漸取代鴉片貿易,以實現英國對 華貿易的收支平衡;如此循序漸進地把鴉片對天朝的危害降至國家可以承受的程度。與此同時,則奏請皇上徐圖國家制度改良而逐漸趕上英國的先進制度,使國家軍 事實力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強大到足以和英國抗衡的程度。那麼,這場令後來的中國人痛徹肝脾悔斷腸的鴉片戰爭還能打起來嗎?如果歷史是按這樣一個最簡單的假設 來發展,中國的近代歷史還會是這個樣子嗎?

對這些個的問題,我相信任何一個稍微聰明的中國人和極端愚蠢的英國人都會給出自己的答案:不會!因為當時的歷史事實是,英國國會在表決對大清朝的戰爭撥款 法案時,在有近600 人投票的國會中,並不是一邊倒的支持這場骯髒的戰爭,竟然是以271票對262票的 9 票微弱多數而通過這個對華戰爭法案。如果林則徐在禁菸的過程中不是那樣一味蠻幹不顧後果,如果不是以「剿夷」派領袖自詡而誤導朝廷作出關閉國門、禁絕對外 貿易的愚蠢決策,完全無視當時的世界特別是強大的英帝國正在按西方世界的叢林規則運轉,英國國會的對華戰爭撥款法案原本是不可能被通過的。

在我看來,不管人們現在對林則徐如何尊崇,無情的歷史事實極為清楚地表明,是林則徐無視英國鴉片商人和其他合法商人及其背後的英國國家利益的野蠻的暴力銷 煙行動和一而再地隨後誤導滿清王朝的君臣們執行閉關鎖國的國策,才招來了用現代化洋槍洋炮武裝到牙齒的英國軍隊,是林則徐的歷史局限性決定了他與先行進入 人類文明新階段的英國人打交道時,以落後文明的方式來草率處理有國家背景的商業糾紛和法律糾紛才引發了禍國殃民的鴉片戰爭,從而陷大清朝於萬劫不復的深 淵。

無情的歷史事實還表明,林則徐的昏聵矇昧不光是表現在查禁鴉片的行動中和隨後與英國駐華商務代表的交涉事務中,其在後來對抗英國侵略軍的戰爭中,也不是像 我們的歷史學家所描寫的那樣英明,其顢頇愚蠢一如那些清軍著名的敗將。史載,在林則徐的銷煙舉措招來英軍,鴉片戰爭開打之際,林欽差曾花巨款向美國商人買 了一條 1080 噸的大輪船「劍橋號」,並裝上了 34 尊英制大炮在船上。可是,林欽差卻不是命令清軍把這條大船開到海上與英軍對轟,而是橫泊於珠江口,作為阻礙英艦的障礙物兼作炮台來用,結果,被英國水兵爬 上船去,連船帶炮給搶走了。
也許有人會對我的這些愚蠢的假設報之以事後諸葛亮的嘲諷,但是,我勸哪些準備嘲諷我的人,只要看看美歐諸國當今在自己國內對毒品氾濫所進行的查禁努力事倍 功半,就可以看出林欽差的禁菸舉措之荒唐和乖謬所言不虛。以當今美國如此強大的國力和科技、文化水平,迄今仍奈何不了區區白粉對國民的毒害,尚要在國內嘗 試了種種先進禁毒手段之後,最終去緬甸的金三角和哥倫比亞叢林清除毒品生產的源頭,並事先安頓好種植罌粟的煙農再來談禁毒的問題。以此反觀林則徐代表腐朽 沒落的滿清王朝來禁毒,其用專制政府一貫迷信的暴力手段來查禁鴉片,其必然的結局是,無論他虎門銷煙之後英國軍隊是否打上門來,這樣的禁菸舉措也難逃最終 失敗的命運。這是因為,歷史告訴我們,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如果僅僅用暴力手段就可以消滅毒品對人類的危害,別說滿清王朝早在林欽差禁菸之前一百年就能夠 消滅鴉片對天朝的危害,就是美國這個當今世界的霸主也早把參與毒品貿易的人趕盡殺絕了。所以,我們現在無論從那個角度看,林則徐在欽差任上放任使用國家暴 力的禁菸之舉,其實是一個昏聵矇昧的專制王朝的官員,不講科學、不會外交、不認清形勢、不顧國家安危的草率而又魯莽的愚蠢之舉,其行為除了表明清廷禁絕鴉 片的堅決態度並附帶著給國家招來禍國殃民的戰亂之外,毫無可取之處。他在歷史上的所作所為,證明他僅僅是以一個虎門銷煙的簡單舉措就暴享民族英雄美名的蠢 貨。而林則徐作為民族英雄被中國人長期極度拜膜的現象,其在文化上的意義是,我們這個民族一百多年來早已分不清什麼是英雄壯舉,什麼是蠢漢胡來。

在我看來,中華民族迄今一直把昏聵矇昧的欽差大臣林則徐作為自己的民族英雄對待,除了證明這個民族的思想境界依然停留在中世紀,其國民的思考能力與當今世 界現代文明嚴重脫節之外,沒有半點正面的價值。林則徐這個佔據了中華民族英雄榜前排達百年之久的欽差大人,不僅是導致滿清王朝最終覆滅的第一個罪人,其實 他更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如果有人非要說他是民族英雄,也是個逆歷史潮流乖謬背時,僅僅是他剛正清廉的人格值得後人敬仰而帶有濃厚悲劇色彩的愚蠢的民族 英雄。未來的中國其實根本就不需要這種昏聵矇昧的民族英雄!如果中華民族繼續產生這種昏聵愚昧的民族英雄,那麼,這個民族將被再次證明是一個被壞制度徹底 毒害而不可救贖的劣等民族,只配讓現代的文明世界所淘汰。

前些年,當我觀看中國著名導演謝晉以對林則徐無限崇敬和溢美的心情拍攝的新版電影《鴉片戰爭》時,居然莫名其妙地聯想到中國新世紀所再次面對的「禁菸」問 題。只是讓我感到非常喪氣和可悲的是,這回可不是英國人或美國人在向我們販毒,而是我們自己人向自己的同胞光明正大地敞開販毒,竟然還是由各級「人民政 府」在組織專賣。

說實話,每當我看到自己的同胞不分場合地吞雲吐霧時,每當我得知各大醫院裡因吸菸致病的親朋好友在奄奄一息等死時,每當我想到各級政府的財政官員們在點算 著菸草稅收給他們帶來的數字是百萬、千萬還是億萬,卻忘記了自己的國民因吸菸致病而支出的醫療費用是數倍於這一收入時,我除了對這個不爭氣、沒長進的民族 充滿悲憫的情懷之外,總在匪夷所思地想這個問題:當剛正清廉的林大人知道自己的後代在當今世界又成了「吸菸」的冠軍民族而再次面臨「禁菸」問題時,他會作 何感想?我猜想,林則徐如果在九泉之下有知,要是不老淚縱橫,也一定會唉聲嘆氣吧?

如果林公再次降臨神州,他還會像當初那樣決絕地「禁菸」嗎?中國在這個新千年要到什麼時候才會出產另一位「禁菸」的民族英雄呢?

二,滿清王朝為何只能搞出壞資本主義

已故的旅居海外華裔經濟學家楊小凱不止在他的一本著作中說過:「清朝晚期的原始資本主義是屬於當代經濟學家所稱的壞資本主義。」按楊小凱的說法,它壞就壞在這一最要命的地方:「朝廷和各級地方政府利用其政治壟斷特權追求其私利而不惜損害全社會的利益」。

晚清這種壞資本主義,其典型的特徵是,國家的政治精英和經濟精英為了追逐一己的私利而官商勾結無所不為。它不僅造成了國家經濟的低效率和國民收入分配嚴重 不公,而且,尤為糟糕的是,國家的整個經濟活動中能產生高比率賸餘價值的新興產業,主要為官府和與之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特權階級所把持,並按其既貪婪而又 目光短淺的慾望組織生產,因而其生產力自然也不可能得到快速的提高。在這種壞資本主義制度下,與官權控制的新興產業發展遲滯形成鮮明對照的,則是西方漢學 家費正清所說的清末稅收的非制度化,不透明化,及事實上的高收入階層累退的稅收制度(即:越富有和越有權勢的人納稅率越低)。

中外歷史學家常常驚異於法國的壞資本主義制度很快就能被大革命推翻,而清朝的壞資本主義制度卻可以苛延殘喘很長的時間僵而不死。對此,一些西方的歷史學家 將此歸結於歐洲與東亞地理政治結構的差別,其中,最有名的是 Baechler 的名言: " 資本主義發展的最根本源泉是同一文化下政治的不統一及政治多元化。 "

事實上,我們看歐洲的近代歷史,就很容易發現,近代歐洲在政治上長期不統一,其實恰恰給歐洲創造了一種國家制度能夠展開競爭的格局:即,歐洲那些規模相近 的主權國之間在近代歷史上始終存在著激烈的國家制度競爭。正是有了這種競爭,加上自由移民傳統和統一的基督教文明背景,從而使近代歐洲成了世界上最充滿活 力的一塊大陸,也使得歐洲諸國中有競爭力的國家制度有機會勝出,並很快被其他制度相對落後的國家創造性地模仿。

在人類步入又一個新千年之際的前後十年間,歐洲十多個語言、民族、制度各異的國家能夠和平地走向統一,這對中華民族而言,不僅是過去的中國人所理解不了的,就是現在的中國人也是難以看懂的。對此,只要看看當今海峽兩岸的紛爭,大家也就不難得出自己的結論。

在我看來,中國要面向未來,不對近代中國特別是晚清的國家制度因為跟不上時代前進的步伐而被淘汰的原因進行剖析,所謂今後的國家制度改良就始終是緣木求魚。

我們知道, 18-19 世紀的中國是當時世界上少有的大一統專制集權帝國,不僅其國家制度在政治治理結構上全盤承襲了秦王朝的郡縣制,而且還徹底地廢除了清初原本實踐了一段時間 的諸如給吳三桂之流封王而有利於分權體制發育的封建制度。當時的中國,由於清廷的高壓統治,在政治上實行的是一種高度壟斷的中央集權制度,在文化上實行的 是獨尊儒學的文化專制主義意識形態,在經濟上則是按仕農工商的序列實行重農抑商及所謂以「奇技淫巧」排斥科學技術的自然經濟政策。

滿清王朝用這種落後的國家制度統治中國,在西方正在興起工業革命和代議制政治的時代,會產自然生長出一個世界強國嗎?我絕對敢說,即使按當代某些中國人在 一部歌頌康熙皇帝的電視劇中寫的一句歌詞,「向天再借 500 年」,讓康熙皇帝來繼續統治中國,這個國家雖然由他統治下,在發展停滯的世界中一度領先於全球而被首次來到神州的西方傳教士們稱羨不已,但是如果他不跟上 西方的步伐,拒絕對專制王朝制度進行根本性變革,大清王朝將依然會是世界上最落後的沒落帝國。

對此,我們只要看看晚清政府搞的洋務運動究竟是怎麼回事就自然能夠得出自己的結論。

在西方的漢學家和中國主流歷史學家的眼中,晚清的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的經濟史上和國家制度改革上是一個徹底失敗的運動。導致這個富國強兵運動失敗的主要原 因,現在看來非常簡單:滿清的洋務運動是在政治、法律制度和國家的意識形態不能根本變革的約束下進行的;這個運動以堅持滿清王朝的政治壟斷,沒有司法獨立 和保護私人企業的法律制度為基礎。它與日本的明治維新全面模仿西方的政治、法律、經濟制度相反,自始至終堅持官辦、官商合辦或官督商辦的制度,並以此為基 礎和前提來模仿發達國家的技術和工業化模式,完全無視建立近代企業制度和公平市場的基本法則。

洋務運動自身的悖論集中地表現在,政府壟斷工業和其它新興產業的利益與其作為獨立第三方發揮仲裁作用的地位相衝突和不可兼容,即,晚清政府既是國家經濟活 動的裁判員,又是市場上的利益主體,並時時刻刻利用其裁判員的權力,目光短淺地去追求其在市場上的經濟利益,而不管企業制度和市場秩序是否會因此而混亂不 堪。晚清王朝這種制度化的國家機會主義行為,使得政府利用其壟斷地位與私人企業爭奪資源,並且蓄意壓制有前途的私人企業發展。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日本的 明治維新運動與滿清的洋務運動相比,雖然起步較晚,卻成效遠遠大於後者。日本在明治維新運動中,除了國家的憲法中沒有放棄天皇的實權不搞虛君共和之外,不 僅規定了國民的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而且,其在國家的基本制度上竟然是「全盤西化」,全面模仿英國、德國的政治、法律、經濟制度。當時的日本政府,除了 在國民不知企業為何物時,辦過幾個模範工廠外,基本上不辦國營企業。因此,明治時代的日本政府完全可以沒有私心地發揮公平司法,嚴格執法的第三者仲裁功 能,從而,使國內的私人企業得以蓬勃發展起來。加上維新期間日本模仿西方的公司法和專利法,鼓勵國民的創造發明,簡化國民創辦企業的審批手續和降低國民創 業的門檻,使得私人企業有寬鬆的創業環境和可以利用賸餘權保護推廣西方專利的收益,所以,日本從明治維新時代起,西方的各種先進技術就得以廣泛在日本引 進、發展和生根。

反觀晚清的洋務運動,其特點不但是官方對大工業的壟斷,也表現為亦官亦商,官商勾結,從一開始就排斥私人企業,使私人企業難以獲得寬鬆的創業環境和發展空 間。我們從充斥於正史記載和民間野史的故事中,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晚清商人成功的首要條件是必須與官府搞好關係和得到各級官吏的庇護,其中,胡雪巖發 跡的故事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為了說明問題,我們僅以李鴻章搞的輪船招商局 (1872 年) 以及開平礦務局 (1877 年) ,上海機器織佈局 (1878 年) 為例。對這些晚清最著名的企業,我們很難設想,其官商合辦,官督商辦的運行機制,居然在制度層面沒有嚴格定義的概念。象李鴻章作為朝廷高官,又是企業的老 闆,他使用合股公司的形式從私商籌到資本,任命有捐納的官銜或半官方地位的人做經理,很像當今政府有控股權或控制權的企業任命各級官員出任董事長、總經理 一般無二。這類企業的最大問題就是老闆既是制定遊戲規則的政府大官,又是參加遊戲的主要成員,其雙重地位造成的利益衝突使得國家機會主義制度化,公平和健 全的近代企業制度和市場秩序根本就不可能建立,私人企業自然也不可能發展起來。總而言之,晚清這些官商合辦或官督商辦的企業有官僚機構的所有弊病,諸如裙 帶風盛行,官員濫用資金,貪污成風,卻沒有近代私人企業的最低效率。

但實事求是地說,晚清覆亡前的官督商辦企業,在隨後清廷制定的經濟制度規範下,與共和國成立後的很多國營企業相比,到更像近代企業。特別是清朝末期政府在 多次沉重打擊下規劃立憲改革後,於 1904 年月 21 日頒布《商人通例》九條和《公司商律》一百三十條, 1905 年頒布公司登記法, 1906 年通過的破產法和專利法,終於使近代中國的經濟制度開始走上正道。如, 1904-1908 年國內私人企業就曾迅速發展,共有多達 272 家註冊成立。無奈,晚清這個國家經濟體制改革的良好發展趨勢,最終卻被清廷延緩國家政治制度改革積累的社會矛盾所引發的革命和隨之而來的民國初年的國家動 亂所打斷。

公允地說,命運女神和歷史老人其實給了滿清王朝遠多於日本的太多機會,讓它趕上歷史前進的步伐,然而,清廷中那些矇昧而又昏聵的君臣等一干蠢人,卻一次又一次拒絕了這樣的歷史機遇。

這樣的腐朽沒落王朝不走向毀滅,天理何在?!歷史的正義何在?!

三,西方列強對晚清的侵略於中國社會進步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滿清王朝及其統治下的中華民族作為西方列強侵略的受害者,有權利對西方列強予以控訴和討回公道,並逐一廢除強加給自己的不平等條約,是歷史公正性的體現,對此,毋庸置疑。

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在晚清的最後幾十年,清廷和西方列強的衝突,卻有很多是清政府矇昧昏聵而自取其辱,其中,義和團事件就是個最典型的例子。

真實的歷史事實是,這一事件的背景,是慈禧太后鎮壓戊戌維新運動後被國內外認為失去領導朝廷的合法性,因此,她的理虧心態成為觸發義和團事件的內因。在鬧 義和團事件之前,滿清王朝與中國歷代任何封建王朝一樣,堅持不准民間自由結社的傳統,視獨立於官方的外國教會和其它諸如大刀會、義和拳等民間社團是對朝廷 及其意識形態壟斷的威脅。無情的歷史事實表明,清廷利用義和團的真正目的,是企圖借助於義和團迫害教會和外國人而使自己處於進退自如穩操勝券的不敗之地。

當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廷昏聵而又矇昧的一夥蠢人,一反鎮壓民間結社的傳統,轉而支持義和團進攻外國公使館,打殺外國人,就在這些傢伙自以為得計而暗自竊喜 時,在國際上卻被公認為犯罪的暴行,在清廷放任不管之後,其招致各國聯軍干涉,自是合乎邏輯的發展和必然的結局。

據史載,慈禧太后之所以默認義和團鬧事並發展到對當時全世界 11 個列強宣戰,陷國家於被列強瓜分的險境,其關鍵因素是被臣下關於外國人支持光緒帝復辟的傳言所激怒,所以,這一事件實質上是慈禧鎮壓光緒帝改革後失去人心 和統治合法性危機的再次暴發,而不僅僅是我們的主流歷史學家所編造的所謂外國人合夥再次侵略中國。誰要是再在真相大白之後,繼續把八國聯軍平息義和團事件 簡單歸結為帝國主義對中國的野蠻侵略,而不檢討晚清時的官民愚昧及其對中國未來極端不負責任而產生的負面而又深遠的影響,則無疑是在為新的義和團時代到來 而鋪路。

實事求是地說,晚清因為國家積貧積弱又不思改進制度而在與西方列強的紛爭中,確實在屢屢吃虧後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這些條約在道義上站不住腳有待國 家強大起來後再逐一加以廢除或修訂是一回事,但在當時的國際法的法理上必須得到遵守,其實是得到簽約雙方認同的,則是另一回事。

從某種意義上說,西方列強把那些不平等條約強加給清廷,並不是一點積極意義也沒有的。按照楊小凱的觀點,至少清廷與西方列強衝突後產生的條約,把西方的法 治概念和對遊戲規則在參加者之間平等討價還價的概念引入到清廷,使清政府在某種程度上失去了其不受限制的政府特權無人敢於挑戰的超級壟斷地位,特別是條約 制度打破了朝廷及地方官吏對商業的壟斷和對私商的任意侵奪,並要求清政府將稅收制度公平和透明化,這對中國後來建設正常的商業社會有著難以估量的積極意 義。

即使是被現代中國人認為是奇恥大辱的西方列強在中國土地上實行的「領事裁判制度」,其對中國社會進步的促進意義也是十分巨大的。

根據歷史記載,英國最先向清廷索要領事裁判權,是鑑於滿清不是一個法制國家而提出的正當要求,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其進步意義是不容置疑的。因為在晚清時 代,中國根本就不是一個法治國家,如果沒有英國的領事裁判權,則英國人民和商人在中國根本沒有人身安全及相應的司法公正保障。考慮到英國在租界及殖民地香 港並不是由政府來行使司法權,而是由獨立於政府的法庭來組織控辯雙方進行公開、公正的審判,並由本地人組成的陪審團來對被告裁定有罪或無罪,這種公正的司 法程式和內容,就是到現在,其先進性也是不容置疑的。

以此反觀晚清的司法現狀,其野蠻、無序簡直駭人聽聞。例如,最初鼓動義和團鬧事,最早將「義和拳」正名為「義和團」並將其羅致在自己門下聽用的毓賢,就是 個殺人如麻的屠夫式的基層官吏。這個秀才出身的漢裔旗人,捐官在山東,於光緒十五年( 1889 年)署理曹州知府,上任不及三月便殺掉了當地一千五百餘人,居然還以能吏之名而為上級嘉許,以致官運亨通,被清廷提拔使用。當 1897 年冬曹州教案發生時,他已官拜山東按察使,為全省最高執法官吏,俗稱臬台。在晚清這樣的司法官員治理下,外國人如果不爭來「領事裁判權」,其在華經商傳教 的國民如遇司法問題會是個啥狀況,也就可想而知。

按照旅美歷史學家唐德剛的觀點,即使是所謂對滿清進行文化侵略的外國教會,其對中國近代進步的促進意義也是有目共睹的。因為在晚清,那些平時極少有反對力 量制衡的清廷及其地方政府,這時總算碰到一個剋星--那個足以與它分庭抗禮,甚或權勢猶有過之的外國教會。所以,從「抗拒極權政府魚肉人民,和防制社會上 惡勢力欺凌以及引領教民走上比較現代化生活」這個角度來看,洋教會在當時晚清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生活中,其發生的很多正面作用,更多的時候往往超過了其負面 作用。

當然,從公正性對所有人而言,英國人所要求的人身、財產安全保障,及司法獨立公正的保障原本也應施於所有的中國人,但是,在清廷所堅持的所謂主權面前,英 國人不可能給天朝的國民爭來這些權利,而只能爭取到英國人所應有的權利。如果我們不刻意隱瞞歷史,當代所有的中國人都應該可以看到,通過和清廷訂立的條約 和從天朝奪取的租界,英國人把他們的地方自治、獨立和公正的司法實踐,不僅毫無保留的展現給了清朝的國民看,而且這套制度也的確確惠及了居住在租界裡的清 朝國民,並給這些最初和英國人打交道的愚民們以寶貴的現代化啟蒙。

事實上,在中國的近代歷史上,無論是國民黨人、共產黨人,還是為清廷、北洋軍閥或國民黨當局所不容的政治異議人士,都曾經依靠租界中獨立於滿清政府和後來 的民國政府的司法裁判權,而保護了自己的人身權利。如果深入考察英國人對租界的管理,他們在中國的租界裡基本上都是實行地方自治,並不是由英國政府派員直 接管轄,而是由租界居民選出的地方自治機構治理租界。雖然,租界中有選舉地方自治機構 (市政局) 權利的人,由於受選舉法對財產和交稅或交租額資格的限制,只佔租界中居民總數的十分之一左右,其實行的租界民主選舉制度是真正的少數有錢的外國人才能搞的 民主制度,但是,它卻與租界外的專制社會大異其趣,因而為當時中國的有錢人和有文化的人所羨慕不已,一如現今移居美歐的中國人對西方社會的民主制度趨之若 鶩。
殘酷的歷史事實告訴我們,近代中國由落後的專制社會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英國的租界無論是從司法、稅收制度方面,還是從公共財政管理方面,都為當時的中國人提供了學習現代政治和經濟司法制度,提供了最好的課堂和教材,其中,香港就是一個這樣的範例。

毋庸諱言,中國現代城市的公共財政制度,公共設施,建築風格其實都深受各西方列強在華租界的影響,特別是英國租界提供了司法獨立,地方自治,人人在法律面 前平等,收入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結社自由,信仰自由,言論自由,企業成立自動註冊等等現代社會的元素,從而為近代中國進入現代社會提供了學習的榜樣,它對 近代中國的現代化和社會發展所產生的正面意義,一直為中國那些主流歷史學家所一筆抹殺。

在我看來,如果要說近代中國社會進步不夠快,其向西方文明學習和模仿的國家現代化建設步履蹣跚,其主要原因,絕對不是晚清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造成的,倒 是西方列強對晚清的侵略力度不夠而給小日本留下了巨大的機會,使它在甲午戰爭與後來的全面侵華戰爭中屢次得手,從而徹底地阻斷了近代中國向西方文明學習的 幾十年機會,以及我們的近代歷屆政府對西方列強隨其侵略得逞而移植到中國這片土地上的先進制度學習不夠而造成的。至於後來的人捨近求遠往莫斯科「一邊 倒」,去學斯大林的「好制度」,一度餓死幾千萬人甚至把國家搞到了崩潰的邊緣,而把家門口的好制度棄之不用,則就不必展開來說,相信讀者也都能心知肚明。


結束語

說實話,每當我看著如今 CCTV 把自己的屏幕讓那些梳著豬尾巴的滿清王公大臣們佔領的時候,每當我看著國內那些知識精英對康,雍,乾三朝盛世的歷史,乃至對更遠的秦皇漢武和開元盛世的文 治武功津津樂道的時候,每當我看到那些掌握著歷史話語權的無良學者們在繼續胡編亂造中外近代歷史,刻意歪曲和篡改中外近代歷史,並以此鼓動當代中國的無腦 兒們盲目排外卻以為自己的行為是 " 愛國 " 之舉的時候,我極其痛苦地意識到,他們其實在做著當年腐朽的滿清王朝曾經做過的同樣糟糕的蠢事:他們不僅在繼續有效地扼殺中華民族的創造性思維,而且在繼 續剝奪廣大國民對當今世界先進文明發展趨勢做出正確判斷的能力;他們根本就不是在奮力追趕西方現代文明而是在繼續拉大和西方世界的距離。如果要再說嚴重 點,則是我們這一兩代人將徹底埋葬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

假如你真的是非常愛國的中國人,你自然可以不讚成我的觀點,你甚至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觀點和所掌握的中外真實的歷史事實來批判我的觀點,但前提是,你得會用自己的腦子思考問題!
只要你是中國人,為了中華民族在新千年中不重蹈滿清王朝的覆轍,你真的要非常提高警惕!

(初稿於 2006-8-15 日本投降 61 週年紀念日,改定於 8-27《南京條約》簽訂164週年紀念日前夕)
說明:本文部分內容參考並引用了楊小凱《百年中國經濟史筆記》和唐德剛《晚清七十年》若干章節,在此致謝!引文出處恕不一一列出。 _(博訊自由發稿區發稿)

大大字報

by 陳凱劭 2007/05/04

Google EarthGoogle Maps 經常可以看到令人發笑的地表照片。

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彊地表寫的大字,每個字大概50米見方。圖中毛主席萬萬歲!,依我看是在地表上鋪上水泥,字型是中國民間標語常用的粗明體咧。毛澤東1976年屎掉的,所以這種字應該1960年代或更早就有了。

中國新彊在1960年代是核子彈研發試爆場地,推測這些字不是給牠們自已看,而是給蔣幫國民黨空軍U-2偵察機,或者給美帝人造衛星偵照看的。

附近找到的大字還有:

毛主席萬萬歲!
42°39′20.11″N
94°10′0.01″E

為人民服務
42°32′31.27″N
94°19′35.50″E

著眼實戰錘煉精兵(附近城市叫「烏魯木齊」)
43°48′10.80″N
87°40′20.30″E

只爭朝夕
42°39′39.30″N
94°16′5.56″E

向鬥爭中學習
42°27′37.71″N
94°14′33.26″E

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42°27′9.64″N
94°8′47.08″E

衛國戍邊(祖國在我心中,中國老母雞地圖)
39°41′43.47″ N
73°55′37.17″ E

TIME把王建民放錯時代

by 陳麗菊 2007/05/08

「台灣之光」王建民獲選「時代雜誌」二○○七年最有影響力 百大人物之一,國人與有榮焉,認為這是台灣的驕傲,更是提高國際能見度的最佳宣傳機會。但是細看《時代》介紹王建民的專文,通篇充滿濃濃的中國意象,與其 像作者所說這位洋基王牌投手的成就在於「協助破除文化藩籬」,倒不如說是一個八歲小女孩當初從上海遠渡重洋追尋美國夢的心境之旅。至於「建仔」如何成為 「台灣之光」,此一「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的時代典範價值,則被拋諸腦後;而台灣更似乎成了裹小腳、沒穿褲子的娃兒在路上跑的典型古老中國農 村寫照。

時代雜誌此番邀請前美國駐中國大使羅德的華裔夫人包柏漪撰寫該文,大概是基於包氏曾經為大聯盟第一位非裔選手傑基羅賓森立傳,以及她的華裔背景。也 正因為如此,包氏一來把王建民和羅賓森相提並論,稱後者打破了膚色藩籬,前者則在今日文明衝突正熾之時以棒球的光與熱削匏文化藩籬。她還語重心長地說,雖 然文明衝突方興未艾,但她八歲尚是上海小姑娘時,對一個充滿著希望與和諧世界的夢想依然存在。包氏以文明衝突說立基,談王建民在洋基的成就協助世界破除文 化藩籬,此一對王的讚譽頗有讓人一頭霧水之感。建仔此次入選時代百大的意義,應是「有為者亦若是」的精神典範價值,而非政治、文化、文明融合的啟蒙示範。 從包氏的個人背景與關懷來看,她其實更關心的是化解「中」(中國)西文明衝突與文化隔閡,而非「台灣之光」發光發熱給人向上的啟示。

再者,包氏在專文中指出她來自上海而強調王建民是「我族」,以及「不論場邊加油的是說何種母語,是裹小腳的老太太或光著屁股的娃兒,聲音都是一致 的」。此一說法有把台灣與中國混為一談之嫌,不然就是荒謬無知,台灣又不是中國,何來三寸金蓮?其次,台灣鮮明的象徵是進步繁榮的一○一大樓,哪來裹腳布 以及光屁股孩童,這些老舊陳腐、貧困落後的中國農村社會景象。

搞了半天,時代雜誌請來了一個具有濃厚中國淵源與「上海灘」情懷的包柏漪介紹「台灣之光」王建民,台灣成了中國意象的延伸,這對提升、宣傳台灣國家地位恐怕反而是一種傷害!

(作者為智庫專員)

中國經濟辯論





中國經濟大辯論:Come Fly With Me...


Does the future really belong to China?
by Will Hutton
未來屬於中國嗎?
如果中國不摒棄一黨專政,它會在國家資本主義的壓力下跌倒?或者它會顯示一條專制獨裁的道路亦有可能帶領國家走向現代化?


對此辯論先不談未來中國經濟的可能發展,但非常同意大腸的說法:



迪賽對於中國「實驗」的期待,故然是一種追求夢想的正向態度,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對待身處於這個「巨大實驗」之中人們的態度,卻也顯得異樣的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