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0日 星期六

政治學馬氏民主 - - 體制內改革的鏡子

by Ajin 2009/06/20

曾有有位台灣人向新加坡的朋友說:「李光耀的雖然飽受英國教育,但卻是一點民主概念也沒有,新加坡不過是一個英文流利暢通的中國朝代罷了。」

這位朋友頂回說:「李光耀一切都是從蔣介石學來的,而且警察,軍隊,特務都是派到台灣去留學訓練的。」

旁邊另一位韓國人聽到,也深表讚同說:「蔣介石教導李光耀時,朴正熙剛好是同班同學。」

被西方看成最西化亞洲城邦的總理李顯龍,自從繼承父位之後,努力卸下被西方譏笑作「西方李朝」(Western Lees Dynasty),所以也各處拜訪名師如何擺脫這種譏諷的頭銜。終於找到台灣的馬師父。

「那不簡單?俺馬家的開山老祖宗馬基維利(Nicollo Machiavelli)不是劈頭就說,一切要講求表裡分開的統治法嗎?一切要依從迷幻與虛假言語的統治法嗎?你可以大聲嚷說要民主,要鼓勵反對黨多說話。一來,給西方好印象; 二來,從這可以知道誰是敵人與對手,以後方便殺雞儆猴; 三來,豎立更大權勢掌控的合法基礎,讓獨裁更文明,也有個民主好作盾牌; 四來,讓被統治者心服口服,也有發洩管道,再也不能用民主來騷擾了。」馬師父大方拋出錦囊四寶說。

李顯龍一聽隨即跪拜三叩說:「多謝指點,顯龍有生不忘馬祖師爺的訓誨與教導。」

接著,就是底下這篇BBC的報導了。幾乎是目前台灣政治生態的翻版!馬師尊真的教導有方耶!

 

來源: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8070000/newsid_8072700/8072725.stm

或求一敗?談新加坡的政治改革    錢曉慧 BBC中文網新加坡特約記者

李顯龍鼓勵反對黨提出反對意見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日前(27日)在國會上作出政治改革的宣佈,目的是希望鼓勵國會出現更多反對黨議員以及更多不同於執政黨的觀點。

一般上政治家都希望自己穩如泰山,像李顯龍這樣的"獨孤求敗"在政治舞台上實屬罕見。

新加坡開國元老李光耀的長子李顯龍在2004年就任總理後就表示要創造一個更開放的社會。今年初,他更放寬國家長期禁止示威的限制,允許人民到一個規定的地點示威,"發洩一下不滿的情緒"

不過,儘管李顯龍在不同場合中提出要建立一個更多元化以及更自由的環境,但在他的任期內,就有專欄作家因戲謔政府被嚴厲警告,而反對派人士因出言不遜面對法律訴訟的事情也時有所聞,《亞洲華爾街日報》前陣子也因藐視新加坡法庭吃了一場官司。

從以上幾個不同甚至可說是矛盾的事件來看,李顯龍這次宣佈"政治改革"以及鼓勵反對黨挺身而出的說辭同樣讓人玩味。

在這裡必須提一下新加坡的選舉制度。李顯龍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是國家獨立至今唯一的執政黨,在過去的選舉中都以壓倒性勝利擊敗弱勢對手蟬聯政府。

無可否認,人民行動黨有龐大的資源以及足夠的能力招攬優秀的人才加入競選,將人民的選票吸引過去,但一些反對黨人士也曾經以多數票贏得選民支持。

過去,新加坡是實行"單選區"制度,也就是一個選區的人民投票選出一位國會議員。在1988年,政府改變選舉規則,推出了"集選區"制度,將選區重新劃分。在新制度下,原本的幾個單選區就被結合起來作為一個"集選區",由36人領導。

莊家優勢

政府解釋設立此制度的目的是要確保不同種族的人民在國會中都有代表議員,但是該制度實施以後,資源不充裕的反對黨無法湊足候選人競選,所以人民行動黨在選舉戰火沒點燃前就在沒對手的情況一口氣拿下十幾個國會議席

過去幾次選舉中,人們已經對居住在"集選區"沒有反對黨競選所以無法投票表示不滿,大家對"集選區"制度的批評聲浪也越來越高,更對國會中只有微弱的反對聲音,無法制衡政府的情況感到擔憂。

近 幾年,隨著網絡的普及,新加坡年輕一代在互聯網上得到更多的信息,對官方管制的媒體逐漸失去興趣。此外,政府的一些政策和言行,也引起諸多不滿。表面上看 來,新加坡社會風平浪靜,但進入一些新加坡網站,就會發現許多帖子充滿了對政府敵意。這些聲音傳到執政黨的耳裡,解讀之後的信息就是:自己與國民之間的距 離拉遠,不試圖透過各種方式重新吸引人們的支持,以後的地位岌岌可危。

因此,李顯龍這回提的其中一項改革,就包括減少"集選區",增加"單選區"的數量。宣佈政治改革,或許反映新加坡政府有心逐步改變政治氣候,使新加坡的政治制度"與時並進""更加平衡"但這麼做也絕非是將權力拱手讓人的慷慨之舉,因為李顯龍也強調,這是在不削弱政府地位的前提下進行的

與執政黨當初設立"集選區"制度的情形一樣,這次新加坡政府也是在閉門造車的情況下制定新的遊戲規則,而他們的規則時常"與時並進",其他參與者也只是根據這些規則打轉。或許這些參與者偶爾有勝出的時候,但別忘了,莊家有莊家的特權,自然也有莊家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