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1日 星期日

重點是民生疾苦 不是數字高低


祝平次 2013/08/10

經濟在古代漢語的意思是「經世濟民」,亦即能透過經營管理的手法,幫助人民活下去。

但現在馬政府的經濟專家,卻把台灣的經濟簡化成「衝高數字」,不顧台灣的產業結構,在親中政治意識形態和衝數字的經濟思維下,於父親節宣佈自由經濟示範區上路;持續降低勞動成本、圖利財團、破壞環境、消滅農業自營企業中小企業、擴大貧富差距、使中產階級迅速赤貧化的產業政策。更不用說,馬江政府利用自由經濟示範區,躲避立法院審查,達到部分服務貿易協議的效果。成立後,一定會造成台灣社會原來產業結構的大變化,同時也增加台灣外來人口的壓力。

對於會造成如此巨大變化的政策,且牽涉到利益的重大分配,若人民沒有經過充分討論、凝聚共同意識,實施後必定會付出重大的社會爭議成本。但政府卻在民怨滿地、信任度極低的情況下,執意進行這種只在意衝高數字的政策,這種片面、單向、僵化的經濟思維,一定會造成台灣的大災難。例如,自由經濟示範區很多的工作,帳面數字在台灣,收益卻不一定會流向社會。又如農委會,利用外部進口的農業原料,在示範區加工後即以台灣名義再外銷,等於是直接打擊台灣農業;但同時,農委會卻鼓勵休耕、地方政府也大量徵收農地。這種反農、滅農的政策,和農委會照顧農民、農村、農業的職責完全背道而馳;就像經濟應該是幫助人民活得更容易,現在政府拚經濟的作為卻使我們活得越來越困難。

這種只擔心數字高低,不顧人民實際生活的政策,人民一定要好好監督,並在適當的時刻奮力抗爭,以免台灣走向無法回頭的負面情況。

(作者為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從泰式按摩看服貿災難


黃培泉 2013/08/11

大部分國家雙邊協議都先簽貨品協議再簽服貿協議,少數兩者一起簽,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像台灣,與中國先簽服貿再簽貨品。貨品是死的,雙方可以先就自己有競爭性的產品簽約;可是服貿是活的,人員是流動的,將來台灣整個服務業市場受到的衝擊,將是一個大災難。台大經濟系鄭主任,以及總統府前國策顧問郝明義為什麼反對服貿協議?整理社會各界的反映可知:

一、簽約前國會(包括王金平院長)及產業公會無人知道。

二、簽約後無人負責,各部會互踢皮球。

三、事前未做影響評估,事後經濟部做出的評估顯示服貿只會增加GDP○.○二五%。

四、中國需要的就全中國開放,如醫院;不需要就只開放福建或福州港(銀行物流業)。

五、台灣對中國全面不設限的開放。雖然台灣對中國沒有開放出版業只開放印刷業,但藉著開放的物流與零售,他們可以賣任何雜誌或書本到台灣,日前中國網購業一年賣到台灣超過八百億,不用繳稅繳房租設倉庫。而中國對台灣全面開放,但至今沒有一家台灣出版社在中國出版過一本雜誌,因為中國管控言論思想,全世界無人可以拿到批文,所以台灣的出版業在中國就是一個植物人。

六、任何國家國會對政府簽的協議均有否決修改權,只有馬政府說不行。其實任何協議均有受益方如Bank,與受害方如中藥、出版,可否分階段開放均可討論。更好笑的是,簽約前中方特別提醒台方「是否已有共識」,台方主談者回曰均談好了沒問題,如今…。

一個影響五百萬就業人口、七十%GDP及國家安全的協議,可否如此輕率簽訂?服貿協議一簽訂後,服務業工資一定受影響。十年前我剛到台北時,泰式按摩兩小時一千八到兩千二,裡面都是泰國師傅;今天泰式按摩兩小時八百到一千,裡面都是中國師傅。鑑往知來,馬政府何必急著開放數以億計的中國人來台灣搶飯碗?

希望政府與學者產業公會好好溝通,立法院好好把關,訂出一個對台灣傷害最少的協議。

(作者為網路設備外商亞太區總經理,台北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