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7日 星期六

台灣經濟到底有沒變差?『笨蛋,問題在經濟!!』--從農業經濟觀點討論

by teiriaa0317 2007/10/20


台灣經濟到底有沒變差?『笨蛋,問題在經濟!!』--從農業經濟觀點討論
teiriaa0317 2007/10/20

尼采曾說:「在對抗怪物的過程中,要小心自己不會也變成怪物」
Whoever fights monsters should see to it that in the process he does not become a monster. And when you look into the abyss, the abyss also looks into you

這幾天陸續拜讀知名的blog作者「BillyPan的部落格」近期寫的幾篇關於台灣經濟數據的創作,個人非常佩服作者身為醫生,卻努力關心這個社會經 濟、文化及網路等面向,孫中山先生原本也是醫生,卻不侷限於醫學專業,個人認為:「上醫醫國,醫未病之病;中醫醫人,醫欲病之病;下醫醫病,醫已病之 病」。因此孫中山先生起而推翻滿清,開創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有興趣的網友請自行到其部落格閱讀精采的關於台灣經濟的文章創作:
連結如下:http://www.wretch.cc/blog/billypan101

關於Billy Pan創作數篇關於經濟數字統計,在網路上引發眾多網友討論,不管討論是就數據本身引用 及解讀、或是套用作者所講感覺派或數據派的論證經濟是否好壞、或是由此引申之執政黨、在野黨這幾年的表現等等,其實我相信作者已經達到其目的,台灣可貴的 就是經由不流血的民主制度,我們和平進行了政黨輪替,同時終結了白色恐怖及一黨專政的恐怖時代,由billypan部落格眾多的留言討論來看,民主真是一 個可貴的珍寶,讓我們可以暢所欲言、並且依據自我的意見來檢討執政者的各種作為。但今天在此要用大學所學,從另一個面向,也就是從農業經濟觀點來看台灣這 幾年下來,台灣的基本民生物資等物價的變動,在此一樣效法billypan的精神,先由我來拋磚引玉,提出以下數據讓大家可以提出更多討論。首先這一陣子 颱風過後,由於泡麵及很多民生物資都漲價了,所以造成很多網友說:連基本民生物價都漲成這樣,執政黨很差。我在此強調本身不支持任何政黨,我是屬於完全不 投票那種人,但我提出幾個以下數據,以下數據來自幾個地方:

◎農畜產品價格查報系統:
http://agrapp.coa.gov.tw/agrPR-net/index.htm
◎農業統計要覽:
http://stat.coa.gov.tw/dba_as/As_root.htm
◎農委會農業統計資料:
http://www.coa.gov.tw/view.php?catid=7820

1、首先要來看看幾個重要的農業經濟重要指標,請看以下這個連結:
農業經濟重要統計指標--請點擊後進入放大圖表觀看
http://stat.coa.gov.tw/dba_as/asp/a11_1.asp

這個圖表列舉了從民國41年至95年台灣地區重要的農業經濟指標,可以看到的確很明顯從民國87年之後,經濟成長率就有比較明顯的趨緩現象,87年當年經 濟成長率是4.55﹪,除了民國93年的6.15﹪成長率之外,台灣經濟成長已經不復當年那種6﹪、7﹪、甚至10﹪以上的經濟成長率。這張表還列出「農 業生產占國內生產毛額比率」:從民國41年的32.07﹪一直逐步下降,到民國95年只剩下1.53﹪,簡單講台灣的農業產出只剩下國民生產毛額的 1.53﹪。而「農產品出口占總出口比率」、「農產品進口占總進口比率」也都紛紛下跌到民國95年的分別為:1.55﹪、4.60﹪,也就是民國95年台 灣每出口100元的產品,農產品只佔1.55元;每進口100元產品,農產品只佔4.60元。這一圖表也顯示台灣地區雖然以農立國,但是到民國95年「農 家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只剩下14.18﹪,產業結構已經完全不是農業結構了。當然這是從光復到現在,過去50年來國民黨一直要說的:帶領台灣經濟起飛,也 完全改變了台灣的產業結構。

2、有了這個基礎之後我們要再來看兩個數據:這些資料按聯合國1993年版SNA修編,資料來源:「台灣地區國民所得統計摘要」,行政院主計處。
台灣地區經濟成長與每人所得表--請點擊後進入放大圖表觀看

近幾年主要國家每人所得收入表--請點擊後進入放大圖表觀看

根據上面兩張表,我們可以看出台灣地區每人國民生產毛額到民國95年已經成長為折算美金每年為16471元、新台幣535,993元,以12個月來算月收 入平均要新台幣44,666元。坦白講依我現在讀研究所情況是低於平均值的,但我相信這個水準很多網友都還是輕易超過的,這統計數據只是在說明國民生產毛 額還是持續上升的。但是根據主要國家資料來看,2006年南韓是美金18.372元,也的確是超越了台灣。

3、再來看台灣農產品栽種面積,請看以下連結:資料來自資料來源:「農業統計年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台灣農產品栽種面積表:--請點擊以下連結進入圖表觀看
http://stat.coa.gov.tw/dba_as/asp/a47_1.asp
這個圖表因為很長我不列在這裡,但基本上可以看到以稻米這個作物來說,民國42年栽種面積是778,384公頃,但民國95年只剩下263,194公頃; 而食用玉米民國57年栽種面積是14,376公頃,中間很平穩沒啥大變化到民國95年為12,316公頃。而幾個比較重要的作物像:製糖用甘蔗民國42年 是113,230公頃(收穫面積)、民國95年是10,394公頃(栽種面積);香蕉民國42年是12,718公頃(收穫面積)、民國95年是 12,177公頃(栽種面積);如果有興趣我建議看一下蔥、結球白菜、還有像西瓜從民國42年的栽種面積為3,140公頃,一度成長到民國72年以後的超 過20000公頃,再萎縮到民國95年左右的12403公頃。

基本上除了少數的農作物,台灣地區的農產品幾乎都面臨栽種面積大量減少的問題,這基本上就造成了供給面的不足。但是呢台灣的農業很厲害,我們再來看台灣主要農產品產量的圖表,資料來源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牧處、農糧署、漁業署、林務局。

台灣主要農產品產量表:--請點擊以下連結進入放大圖表觀看
連結如下:http://stat.coa.gov.tw/dba_as/asp/a45_1.asp
你可以發現雖然栽種面積都變小了,可是以稻米來講(把稻殼及糙米一起計算):民國50年,稻米總產量約為4,563,981公噸,當年度栽種面積為 782,510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為5.83公噸;而民國95年稻米總產量為2,819,852公噸,栽種面積為263,194公頃,平均每公頃產量為 10.71公噸。單位面積產量足足增加了快2倍,所以農業技術的進步也是很明顯看到的趨勢。香蕉從民國42年的96,101公噸年產量增加到民國95年的 214,277公噸年產量。年產量增加了2.2倍,但栽種面積民國42年是12,718公頃(收穫面積)、民國95年是12,177公頃(栽種面積),面 積幾乎不變動,表示單位面積產量是2.2倍。而台灣民間最重要的「甕菜」產量從民國42年的17,746公噸增加到47,963公噸年產量。但栽種面積民 國42年是2,077公頃,到民國95年的2595公頃,年產量增加了2.7倍,但栽種面積只成長了約1.25倍。

所以從光復到現在的確台灣農業生產的單位面積及產能都提昇了不少。

4、但是呢!再來看看「每人每年糧食可供消費量」,資料來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每人每年糧食可供消費量圖表--請點擊後進入放大圖表觀看
連結:http://stat.coa.gov.tw/dba_as/asp/a81_1.asp

雖然農業很爭氣地提昇了單位面積產量,並且在栽種面積大量減少之下,仍然創造高產值,但台灣地區經濟進步了,所以大家不再只是求吃飽,從這張糧食可供消費 表可看到,蔬菜類部分從民國4年每年可供消費量的61.73公斤成長到民國95年的112.05公斤,但也只成長了1.815倍左右;而主食稻米從民國 41年的可供消費量138.13公斤降低到民國95年的89.72公斤。但是請想想看我們吃主食米的機率其實已經變很小了,因此每年可供消費量從民國41 年到95年整體萎縮了35﹪,但是我們獲得熱量的來源已經很多元化。但是對於蔬菜類的需求,相對來講也絕對不只成長了1.815倍,但蔬菜類可供消費量從 民國41年到95年卻只成長了1.815倍。所以造成供需極端的不均衡。

走筆至此,我相信會有開始有很多經濟學很強的網友要開火了,在此我不作任何評論,我只把這些數據整理提供出來,告訴大家其實台灣農產品已經在農業技術提昇 效率很高的情況下,同時在耕種面積減少很多之下,仍維持極高的成長及創造極高的產值。但因為台灣經濟基礎變強了,大家對基本食物的需求已經改變,再加上台 灣地區「農產品進口占總進口比率」從以前的很高(請再回到第一點那張台灣農業經濟重要指標圖。),到民國95年台灣每進口100元產品,農產品只佔 4.60元。我們可以想像所以台灣地區的一些農產品如果漲價很多,對於農業經濟基礎的人來看,一點都不會訝異,也不會覺得奇怪。因為這單純是供需的問題。 想想看香蕉與西瓜的數據,香蕉與西瓜因為產量增加極多,但實際上台灣人民對這兩種農產品需求是沒有增加這樣多的,所以這兩樣農產品,再怎樣都沒辦法漲價。

5、再來是關於農業部門產值的數據,請參考以下主要農林漁牧產品生產值圖表:
連結:http://stat.coa.gov.tw/dba_as/asp/a46_1.asp
因為圖一樣很大,請網友自行點擊後進入放大圖表觀看

我們單純以農產品為主,不計算林業、漁業及畜牧業,農產品產值從民國42年的7,473,547千元年產值(約74.7億)成長到民國95年的 172,691,533千元年產值(約1726.9億)。這段期間農產品年產值增加了23.1倍。另外來看一下中原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陳淑珍得碩士論文 (91學年度,台灣稻米政策之有效性檢定-向量最適理論之應用,19頁表2-6)

歷年台灣地區之白米零售價格及每人平均消費量圖表--請點擊後進入放大圖表觀看

稻米價格民國41年時每公斤要20.39元、當時人均所得是1.91千元,每人每年要消費126.06公斤,總計一年稻米要花掉2570多元,遠超過人均 所得;而到了西元2000元,稻米每公斤32.76元,而人均所得已經到了404.74千元。2006年蓬萊米市場零售價格平均為每公斤新台幣約為 34.43元。稻米在50多年以來,價格只成長約1.69倍,但實際上不管房地產、物價、或是其他相關產品價格,都早已經不知道成長多少倍了!但農產品價 格卻一直處於過低的狀態。台灣農業早期扮演出口賺取外匯的重要推手,比如鳳梨及蔗糖出口。但近年來因為務農人口下降、週邊國家農產品競爭,主要還有台灣加 入WTO後,會面臨會員國家到台灣銷售農產品的競爭。所以其實台灣大多數農產品不但沒有漲價、反而還要面臨價格更低的威脅、這嚴重影響到台灣地區農民的生 計。

6、最後看一下農民實際收入的數據,農村生活到底有沒有收入提高呢?
請參考以下農家與非農家所得總額之比較表
連結:http://stat.coa.gov.tw/Chinese/asp/a72_1.asp

農家與非農家所得總額之比較表--請點擊後進入放大圖表觀看

從民國53年到95年,可以看到台灣農民平均每人所的從3845成長到246,377元,成長了64倍左右,但同時期台灣每人國民生產毛額從8,181元 成長到535,993元,成長了65.5倍,可見農民的收入成長幅度略低於台灣整體人民收入,但不是很嚴重落後。而不管是每戶所得、每人所得,農家佔非農 家比率一直都保持很平穩的比率(從民國65年開始看,那時才有開始比較穩定的統計數據。)因此台灣農民收入雖然比一般人低,但是都還是一個穩定的比率。台 灣農民收入從統計數據來講沒有變得越來越差、但也沒有變得越來越好!

綜合以上結論,台灣農業其實是產值增加極高的產業,但農業沒辦法像工廠,因為哪裡人工便宜就移過去,所以台灣農業在加入WTO之後,面臨很嚴酷的考驗。以 往政府有設立稻米平準基金並用保證價格收購農民的稻米,但加入WTO後往後政府不能再補貼農業,所以如果要平抑物價,其實政府可以採取一個很簡單的方法, 那就是進口其他國家的農產品,這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從美國農業部、泰國、中國大陸、東南亞國家都會很高興,泰國的米每公斤約新台幣7-9元、很便宜,中 國大陸的便宜農產品、還有美國大規模的粗放農業,想想他們用飛機噴灑農藥,我不曉得過往不斷提昇產值及技術的農民們,為何一直得不到國內同胞的支持?!進 口農產品很輕易就可讓物價變低,但是會嚴重打擊到台灣農業的生存。讀農業經濟學的我,加上現在商學研究所的訓練,我當然支持自由貿易,但唯有對於農產品, 我要呼籲台灣同胞要站在我們本國的農民立場。不是我們的農民不爭氣,我們農業技術之好可以輸出到其他國家、我們農業也提昇很高的產值及產能,但農業卻要面 臨周圍勞動比較低廉國家的低價競爭。想想看楊儒門炸彈客就是為了爭取這些相關農民權益才發生的。

台灣是海島型經濟體,這幾年更因為台幣相較於週邊國家都貶值了(這資料請去查相關經濟數據),所以很多物價都上漲了,這是相對台幣購買力減低了,但農產品 及許多物品價格會高昇,一方面是中國大陸的興起,他們對農產品的需求大量成長,請注意參考我上數圖表,台灣也曾經經歷過經濟成長、而不斷增加榖類之外的其 他農產品的需求。同時台灣除了稻米及一些產量供給穩定的農產品之外,都相對面臨供需不均衡的情況,每次風災一來,就造成產地減產更加讓農產品價格高漲。但 這純粹是供需的失衡,跟執政者沒有太大關係。當然政府還可以做更多,比如健全農產品產銷體系、改善農民生活、並且提供農業升級補助等等。同時我也贊同讓台 灣農產品進到大陸市場,但要小心的是不要在還沒嚐到甜頭時,就先損失台灣的農產品市場。而台灣農業的確應該針對自己有特色、品質高的部分去加強行銷,但也 務必要小心大陸更便宜的一般農產品進攻台灣市場,這也是我最憂心的地方。

最後要告訴大家的是:台灣地區勞工薪資一直無法上升原因很大一部份,絕對與週邊國家的環境有關係,除了少數專業人士比如專業財務人員、具技術專業的人員 等,這種人員在大陸一樣逐漸享有高薪資,但不可否認一般勞動階級卻因為資方有更多設工廠的選擇,以及遷移公司的選擇後,不具備特殊才能的勞工都要面臨週邊 國家勞動階層供應過於多的競爭。這是全球化結果,連同歐洲、美國都必須面臨的問題,許多工作都外包到成本較低的地區、許多職位及機會都被薪資較低的人員取 代了。這個問題是國家必須面對的整體競爭策略的問題,我就不在此多說。而之所以要花這麼多篇幅討論農業經濟,因為農民是社會最基礎的族群,當年國民黨會丟 掉大陸很大一部份是在農村失去支持!台灣的經濟發展更是因為早年利用豐富的農業產出出口賺取大量外匯,再刻意壓低糧食價格讓物價平穩,這也是台灣物價波動 其實一直比較平穩的原因(我敢說這段話是因為單純用比較喔,我好朋友移民到阿根廷,西元2000年左右,他們經歷過每天起床,外面超級市場價格又變成兩倍 的狀況,因為阿根廷幣值相對於美金那段時間嚴重貶值!!)

最後請大家多支持台灣農產品喔!獨立的思考才是促進台灣民主進步最好的方式!祝福每一個來參與討論的網友!

延伸閱讀:台灣糖業歷史
http://www.syjhs.tp.edu.tw/shuangteam/%E5%8F%B0%E7%81%A3%E7%B3%96%E6%A5%AD%E6%AD%B7%E5%8F%B2.htm

政治指控

by Kai-shao 2007/10/25

「公投綁大選」是世界民主政治史上的笑話級指控,可惜民進黨並沒有強力反擊,台灣人民的民主訓練素養不佳,以前沒有公投的習慣,使得這個指控竟然還能在台灣發酵。

此外像「民進黨拼選舉」這也是笑話級指控。全世界民主國家的所有政黨,都嘛在拼選舉,所有民主國家的政黨都嘛要靠選舉才能執政。政治人物拼選舉,跟人類拼 呼吸是一樣,再自然不過的事。不過世界上還是有人可以不必拼選舉,專心政務的。例如金日成父子,北京濤哥、蔣總統們。講別人在拼選舉,恐怕是不識民主為何 物的史前廢物罷了。

威斯康辛的一個禮拜二

by 慕容理深 2007/10/25

威斯康辛的一個禮拜二


Photo: wonder_al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Some rights reserved.


對於擁有五百五十多萬人口的美國威斯康辛州而言,2006年11月7日是個大日子。在這個禮拜二,該州有兩百多萬人都作了這件事:投票。


這當然是個大日子:一口氣得選出聯邦參議員、聯邦眾議員、州長與副州長、州檢察長、州財務官、州務卿、州參議員、州眾議員、郡檢察長……「九合一選舉」?

不只!如下圖照片所示,另外還有四個職務呢!


Photo: wonder_al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Some rights reserved.

還沒完喔,選票底下那一行粗體字提醒選民要記得翻到背面。一翻過來,哇咧,又有三項!所以是「十六合一選舉」啦。


Photo: wonder_al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Some rights reserved.

第二頁左邊那一欄有五格,最末那兩格是公投部分。兩道公投題目分別關於婚姻定義與恢復死刑,原文如下:

Question 1: Marriage. Shall section 13 of article XIII of the constitution be created to provide that only a marriage between one man and one woman shall be valid or recognized as a marriage in this state and that a legal status identical or substantially similar to that of marriage for unmarried individuals shall not be valid or recognized in this state?

Question 2: Death penalty in Wisconsin. Should the death penalty be enacted in the State of Wisconsin for cases involving a person who is convicted of first-degree intentional homicide, if the conviction is supported by DNA evidence?

所以,人家不只是公投併大選,而且還把十八項選擇全印在同一張選票上。既然公投、選舉都在一張紙上,必然是「一階段領票」啊!

威斯康辛州的作法並非特例。有許多台灣人曾經或仍然長期居住美國,其中有一部分人也擁有投票權,想必知之甚詳。就算沒在美國投過票,打聽探詢或上網搜尋亦可略知一二。

我從沒聽過有哪個美國政客指責這種作法,而講出類似「雞腿綁豬腿」(胡志強語)、「荒腔走板」(馬英九語)、「蓄意搞亂人民投票行為」(立法院國民黨黨團語)、「容易造成人民投票無效,甚至讓人民誤觸法律」(雷倩語)、「強姦民意」(曾永權語)、「強迫選民領票」(王金平語)、「操控選舉」(郭素春吳伯雄語)、「為了做票,已經走火入魔,喪心病狂」(吳敦義語)、會「選務出錯」(胡志強、廖風德語)、「勢必會引發混亂和重大衝突」(吳伯雄語)之類不成理由的理由。若這些國民黨人所言有理,美國老早就滅亡了。

蔣友柏曾指出,中國國民黨檯面上的一些政治菁英「以前被送到國外讀書,但回來後沒有把民主觀念帶回來,只是在現狀裡扮演一個角色」。他的批評一針見血;不過,還未到透骨入髓的地步。

事 實上,許多國民黨人在留學海外時,非但與民主觀念絕緣,甚至還充當反民主的馬前卒。而這些人回國之後,即使在享受別人犧牲生命、自由、青春所換來的自由 化、民主化成果之餘,仍持續抗拒著民主深化的浪潮。他們使用包括外國學歷在內等貼金技法,將自己形塑成為「菁英」,並相對地將廣大選民定位為認知、判斷能 力均不足以決定公共政策,而注定接受「菁英」領導的追隨者。在這些國民黨「菁英」的心目中,「民主」等於「人民請我來作主」。從過去的反對總統直選到現在 的阻撓公投,這些人真的是一路走來,始終反民主如一。

如果國民黨這些「菁英」還是對美國的選舉併公投實施方式茫無頭緒(還是裝傻?),不妨打個電話給目前還住在加州的該黨前中常委王又曾,請他幫忙收集一下資料…畢竟這年頭,眾多「同志」不若以往那麼樣地熱衷於往美國跑,而對於跟專制中國來往較有興趣。

不要覺得攤販讀大學很浪費

by 李鈞震 2007/10/27

10.18.2007 經濟學啟迪 9 有一流的大學 才有一流的文化


1、 沒有多元深厚的藝術文化,國家整體的創新、改革能力就會不足。例如,美國的電影製作能力,反映出美國的國力與創新能力。

2、 政治家要對付、傷腦筋的不是政敵,而是要把最多的時間、資源、精神用於教育百姓的成熟、覺醒。

3、 一個人博學多聞之後,面對困難時,可以思考的觀點變多,可以選擇處理的路變多,最後選擇一條最有利的方式解決問題,就叫「比較利益」。

4、 民主,就是分散權力;自由,就是增加選擇;法治,就是社會正義;文化,就是許多世界一流大學。台灣多幾個世界一流大學,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必定馬上提升許多。

5、 教育,是政府最有價值的投資。不要覺得攤販讀大學很浪費,教育使國民的理智增加、思考觀點多元、降低犯罪率、使家庭健全、使人民容易配合經濟發展而轉業、文化的承傳順利。

6、 台灣與世界的競爭,與中國的對抗,關鍵就是「人力素質」的提升,也就是教育的多元與嚴格訓練,可以讓台灣屹立不搖、持續成長。

7、 過度保護政策,必定使競爭力下滑;嚴苛的國際競爭環境,必定使企業成長,使企業家變得具有膽識、創意、負責、更靈活。

8、 社會福利,只能用來促進社會的經濟最底層的人接受教育,讓他自食其力;過度的福利使人民失去求生求勝意志,長久之後國家會失去競爭力。

評「一種新剝削形式─俄羅斯、印度和台灣」一文

by 2cc o@sis 2007/07/23

幹!
看到這種文章,我的感想只有一個字:「幹」!

這種人竟然被奉為台灣的知識份子,真是讓我幹到很想哭。

有這種知識份子在質報上面寫專欄,只是讓我們知道台灣知識份子的品質有多低劣,有這種進步的聲音,只是一再提醒我們,台灣還有多落後~~~

-------------------------------------------------

一種新剝削形式─俄羅斯、印度和台灣
中國時報  2007.07.23
南方朔

有關「剝削」的問題,近代學術思想界荒廢得已經很久了。縱使有人研習,也只把「剝削」視為個體或個體經濟的層次。但到了近年,由於世界的變遷,許多政府的短視無能,新型態且大規模的總體式剝削已日趨普遍。當代學者沃塞默(Alan Wetheimer)、謝克納(JudithShklar)等即指出,「剝削」已成了一種人們在日常生活裡即可隨時遇到的現象,而且「總體式剝削」已日益普遍,「剝削」已應當做一種獨立的現象來研究。

而「總體式剝削」特別是國家機器的角色,我們可以舉俄國的莫斯科為例。從二○○六到二○○七,莫斯科已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生活費用最昂貴的城市。如果把在紐約生活的平均花費設定為指數一百,莫斯科整整高出了百分之卅四點四,倫敦則高出了百分之廿六點三○。這意謂著一個紐約的中產階級到莫斯科生活,他就會發現自己居然變成了窮人階級。而莫斯科之所以生活費用騰貴,主因當然是俄國本身新富階級的熱錢,以及國際游資,加上俄國本身黑道的金錢,合力炒高了房價與物價所致。由於俄國本質上仍是貧窮社會,於是普通莫斯科人遂必須面對高房價高物價持續的剝削。在莫斯科舉世第一昂貴這種假性繁榮下,所隱藏的是普遍市民的被嚴重剝削。以及暴露在這種剝削所造成的色情氾濫、竊盜大盛、黑道橫行等風險中。普遍莫斯科市民沒有做錯任何事情,卻承擔了政府施政錯誤的一切後果,這種嚴重的物質和身心受到剝削,那剝削的源頭不是國家機器又是甚麼?英國「經濟學人訊息中心」做了一個全球最適生活城市調查,第一名是加拿大蒙特婁,莫斯科連排名都進不去。當一個政府由於觀念偏差、施政錯誤,造成國家資源的錯置,而讓平民受到經濟扭曲下的被剝削,由這個例子已可看出「總體式剝削」是如何的嚴重了。

由莫斯科這個例子,就必須再提另一個更值得警惕的例子─印度了。

近年來印度為了追求高成長,而對外國財團和當地財團特別溫馴。它藉著引進外資─其中百分之九十都投入股市房市,而本身則以低利率,快速的信用擴張,單單去年,印度對公司及家庭的信用擴張即達百分之卅,為中國大陸整整兩倍,今年上半年則持續擴張又再百分之廿八。由於擴張所造成的通貨膨漲率最高達到百分之六到八,遠遠超過短期利率,於是社會資金更加被導向到股市和房市,更造成股市房市的狂飆,以及物價的騰貴。在過去一年裡,印度已出現平民階層反抗物價的流血暴動;也出現印度政府為了炒作房市而徵收貧民用地,貧民社區也流血反抗的多起事件。印度追求短期繁榮假象的結果,和莫斯科相同,都是使得普通人民遭到嚴重的剝削,而除了剝削外,更嚴重的是印度由於資源排擠效應,它在改善教育、強化基本建設,以及為了進一步發展所必須的電力設施等方面皆無力管制。印度五年計畫的電力計劃落後百分之五十,農村青少年的教育和婦女文盲高達百分之五十等皆毫無改善。包括印度裔英國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沈恩 (Amartya Sen)皆已指出,當缺乏基本面改革的支撐,印度即難有可持續的共享式成長。

由莫斯科和印度這兩個由國家機器帶頭,炒高了股價、房價和物價,而讓普通人民受到嚴重剝削的戲劇性倒證,當今台灣非理性的財經狂亂景象,其實已有了極佳的參考指標。繼股市房市狂飆後,它第二階段以剝削人民為主的效應已告出現。我們已可預估到,我們國家機器為了選舉目的而炒做股市房市,它所造成的物價狂飆已告登場;到了第三階段,就會像莫斯科和印度一樣,受到剝削的人民將會色情及犯罪大盛,暴露在這種風險下的民怨也將日益升高。治國從來就沒有簡單而只求短線效果的方法,搞短線的結果,最後必然是一切負面效果全部湧現,肥了外資與財團,而讓人民遭受到最重的剝削之苦,本國有限的財政及金融資源也加速的被掏空!

因此,台灣的普通善良百姓,甚麼事情也沒做,卻即將遭遇到物價飆漲之苦。這乃是一種以國家機器為主導的剝削,國家機器創造出一種情勢,使得人民在消費行為上蒙受到「不公平的交易」狀態。而「不公平的交易」,即是剝削。民進黨政府目前所做的剝削,乃是剝削中產市民以及小生意人階級以圖利財團的新剝削模式。

其實,國家機器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剝削調控的角色,並非始於今日。多年前,哈佛商學院教授愛莉絲.艾姆斯登(Alice H.Amsden)在一項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裡即指出,台灣在日據時期為配合「工業化日本,米糖化台灣」的策略下,即對台灣農業建構出強勢的管控體系。台灣光復後,這個體系即被國民黨政權接替,成了抽吸資本進入工業部門的通路,這雖是政府的調控作為,但對農業部門而言,這種農工部門的資本流動當然是一種剝削。這種剝削率在一九五三至六八年間,其平均年增率達百分之三點八。它主要是透過肥料換穀這種「不公平交易」而完成的。當時台灣肥料價格比國際平均價格昂貴了百分之四十,這就是剝削率。

國民黨時代,國家機器的剝削模式乃是剝削農業部門而將資本導入國營企業和當時的中小企業部門,它所依靠的則是日據時代那個舊體制。而今天民進黨所展開的國家機器剝削,所依靠的也還是繼承自國民黨那個時代的體制。但剝削對象已變,它是在剝削普通市民階級以灌溉外國及本地財團,而其終極目的,當然是要藉此保衛政權。由當今新剝削關係,如動員國家控制的退輔費基金和勒令行庫拉抬股市房市,也的確顯示出台灣的經濟,在本質上仍是一種「統制性經濟」,台灣的市場仍必須向政治低頭!

今天的台灣,其實已走在莫斯科和印度的舊路上。政府為了營造繁榮假象而炒高股市房市,這種炒作方法,錯置了國家資源,扭曲了工商業對利潤計算的方式,不必國際油價及原物料價格上漲,它本身就已具有拉抬物價的動力,這種物價動力再加上國際價格上揚,自然一發不可收拾,而積極的被剝削者當然是普通市民階級。

目前全球已走到景氣循環的向下波段。歐洲房市已告停滯,美國的房市也出現疲態,消費也同樣日益趨緩。台灣趕在這個末段時刻炒做股市房市,它的可持續時間已注定不會太長,物價的快速狂漲即是證明。它會給台灣甚麼樣的災難,可能已值得我們未雨綢繆了!


-------------------------------------------------

幹什麼(一)
通常,我看到南大師的文章就會跳過,因為我看不懂也看不下去。

他引用西方見解的方式非常噁心。假如是要展現知識份子的「英雄所見略同」,我也服了他,但是,南大師引用西域高人的見解,只是想為他腦袋空空只會擺架子的「姿勢分子」說詞撐撐腰。

好吧,我就退一萬步來看他,不要要求太高。

假如這些外來和尚念的經可以把南大師超渡到西方世界,表示他至少可以鸚鵡學舌表演一下蝦米叫做知識高度與見解深度,那我也就算了,人家雖然沒腦袋,但是至少「傳播」西洋高人見解給島民開開眼界,也是略盡棉薄之力了,人家愛擺姿勢,隨他去。

讓我很瞧不起的是,他不僅是沒讀通西洋高人的見解,我還懷疑他根本沒讀過,他只是一個「滋事份子」,厚顏無恥借用第一世界的學者名字來裝飾自己的見解,然後在島國招搖撞騙惹事生非。

我一向對「國家的經濟角色」很有興趣,既然他說到了「國家機器」,我就想說,給他瞧一下看他說了蝦米,一看,差點腦充血。

一開始,他就很世故地說,「有關『剝削』的問題,近代學術思想界荒廢得已經很久了」。

我不喜歡左派理論,我更是覺得剝削這個概念充滿了「道德」指控,就是壞心眼的資本家拿走了工人「應得」的生產剩餘,可是,我到現在還是不知道,到底勞資之間要怎樣分配才叫做公平正義,多少是工人應得的、多少是資本家應得的?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很有煽動性卻很模糊的概念。【我查了一下手邊的企鵝經濟學字典,裡面根本沒有對剝削做出解釋,經濟學大概對這概念連理都懶得理】

所以我不確定現在到底有沒有人在做剝削研究,但是,一個跟剝削很相似的研究,倒是有一堆人在做,而且還引起超級多的關注,那就是「不平等」,大家不是一天到晚看到蝦米貧富差距加大、一個台灣兩個世界、前百分幾的富豪擁有半數財富、 M型社會、富者越富窮者越窮等等等嗎?當然,大多數都把譴責的箭頭指向邪惡的資本主義和全球化造成分配惡化,然後,就有很多人希望國家出來「重分配」。總之,即使沒有人用剝削這個關鍵字做研究,但是有很多人在做經濟上不平等或是(再)分配的研究。

然後,南大師說,「但到了近年,由於世界的變遷,許多政府的短視無能,新型態且大規模的總體式剝削已日趨普遍。當代學者沃塞默(Alan Wetheimer)、謝克納(Judith Shklar)等即指出,「剝削」已成了一種人們在日常生活裡即可隨時遇到的現象,而且「總體式剝削」已日益普遍,「剝削」已應當做一種獨立的現象來研究。」

在我讀來,他的意思是說,有鑑於這幾年總體式剝削的趨勢,所以有兩位學者呼籲大家要好好來研究剝削。

這兩個人,我都不認識,給他孤狗和維雞了一下,我發現,他把人家的姓氏寫錯了,是Wertheimer,不是Wetheimer,這是小事。可怕的是,人家雖然寫了一本叫做「剝削」(Exploitation)的書,但是人家是反對馬克思的剝削概念,認為這個概念很有問題,人家要講的是關於日常生活上的剝削,討論剝削的道德規範問題【這是政治思想的東西,不是台灣人愛講的生活與倫理或是公民與道德】,根本不是要講蝦米經濟上的剝削,南大師的引用不只是去脈絡化的移花接木,而是搞不清楚狀況的張冠李戴。

接下來,那個Judith Shklar在1992年就死掉了,就算人家以前很關心剝削,也不可能對近年來的總體剝削提出建議,要大家把剝削當作獨立現象來研究啊!

我就說,中文真是不精確的語言,先不管說翻譯外來詞彙精不精確,連時態都模糊不清,根本無從得知南大師的這段話的「時空脈絡」和「因果關係」。

那個Alice H. Amsden,我倒是知道,在台灣被稱為「安士敦」,前幾年還跟瞿宛文合寫過一本「超越後進發展」,人家目前是在MIT,也不像南大師說的,是在哈佛,我不知道以前是不是在哈佛,但也要更新一下資訊,不要以為講哈佛就比較厲害的樣子。

她是在研究經濟發展中的強硬「國家派」,她強調國家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必要性,為了經濟發展國家甚至可以"get the price wrong",也就是為了經濟發展,國家可以干預市場機制、扭曲價格,而她認為南韓之所以成功,不是因為市場的機制發揮功能,而是因為國家扭曲了價格。她完全是站在國家的立場的,她根本不會在乎這是不是剝削,她認為國家干預資源配置達到經濟發展的目標是有正當性的,即是像肥料換穀這種「不等價的交易」。

南大師其實不用找西洋高人來背書,肥料換穀或是日治時期的米糖體制,有很多台灣學者做了很深入的研究【我沒記錯的話,阿輝伯的論文也有寫到,阿輝伯真的有讀書,還學以致用啊】,老愛借用西洋人的說詞,證明了南大師要的不是紮實的研究,只是要洋人的光環,更證明了,他根本沒有掌握這些研究的核心論證。

南大師這樣胡言亂語妖言惑眾,應該是會下拔舌地獄,就算有一堆外來和尚幫他念經,怎樣也超渡不到西方極樂世界吧~~~~

--------------------------------------------
幹什麼(二)
南大師的文章內容雖然是胡扯瞎掰,不過,許多有上進心、想建立公民意識和批判思想的「中間選民」或是「白領中產階級」,就是會覺得這種引經據典跨國比較的說詞好有水準、很有國際觀。

就像很多中產階級都覺得大顆茜很有人文關懷和國際視野一樣,喜歡跟她一起看世界、關懷時事。雖然她的理論基礎經常很薄弱,對事實引用經常是斷章取義,但是有了專有名詞的點綴,她的話聽起來就像是「論述」,而不是低俗的「口水戰」,引用她的說詞,聽起來就是比較高尚、比較有知識。

所以,即使看不懂(破)南大師中間推論的邏輯,但是日後在討論台灣問題時,很多人就會自以為頗有見解人云亦云地說:「台灣已經有了新的剝削形式」,而這樣的現象,還有印度與俄羅斯作為前車之鑑。

是的,看了南大師的標題,就可以知道他是想要說蝦米碗糕了。他就是要說,台灣最近的股市、房價高漲和物價調升是因為:民進黨利用國家機器在剝削無辜善良百姓,營造經濟繁榮的假象,把錢送到資本家手中,好讓自己可以贏得選舉。

從他挑選的個案,就知道他的目的是要批判台灣,俄羅斯與印度只是個幌子,同樣的現象,其實他可以用中國來做比較,但是他很取巧地避開了。我不是要他比爛,但是進行比較研究,挑選個案時,其實就可以看出他想要採取什麼要的比較標準,甚至可以看出他想要得到的答案。

他若是這麼關心剝削問題,比較中國跟俄羅斯、印度的經濟發展與社會問題,我還覺得比較有意義,因為這三個國家是這幾年大熱門「金磚四國」中的三國,在經濟發展階段上比較接近。其中俄羅斯與中國,同樣是從社會主義轉向資本主義,但是,一個同時進行政治改革,一個仍舊堅持共產黨一黨專政,其中有很多可以討論的議題,尤其是他若要討論國家機器,民主化對於國家能力的影響就是個關鍵。而印度與中國這幾年都是經濟成長快速,而且都有龐大的人口,這被視為擁有豐沛的勞動力和巨大的市場規模,這兩國的發展和較勁,也是有很多話可說的。

當然,他要拿台灣跟俄羅斯和印度比,也是可以,但是得把比較基礎做好,到底是有什麼可比性?拿比爾蓋茲跟你家隔壁的老王來比較,當然可以比較出一些東西來,平平是男人,為何一個這樣有錢,一個這樣窮困,但是,這樣的比較有蝦米意義?靠夭比爾蓋茲是美國霸權剝削了你家隔壁的老王嗎?

南大師的文章的確是早有定論,只是包裹在知識、學術、國際的華麗包裝紙下,他的大牛皮其實只是個大膿疱,以為是滿腹經綸其實是滿腦膿瘡。要戳破他的大膿疱,可以用菜刀一砍,讓大家看到他包藏的禍心:唱衰台灣、痛恨民進黨政府。

這樣武斷的一刀很是痛快,卻無法讓許多外行人看破他的手腳,甚至又流於愛台灣與否的空洞爭執。我「浪費」時間寫文章批評他,就是要用手術刀,一刀一刀讓大家看看,這個膿包生成的背後結構是蝦米鬼東西。

在台灣的姿勢分子族群中,一定有人對南大師的見解很不以為然,但是,依照我的看法,他們只是會把矛頭指向市場或是資本主義,然後過度寄望於國家,不然就是根本搞不清國家的角色,在我看來,這樣的貨色也只不過是另一個南大師。

-------------------------------------------------
幹什麼(三)
說起來,南大師其實很抬舉扁政府的能力,認為扁政府有扭曲市場、為資本家服務的能力。

他的推論基礎來自馬克思的名言:國家是資本家的行政委員會。在一百多年前,工業革命剛起步、現代資本主義才誕生、還在打造現代國家的時代,這個說詞也許有其說服力和解釋力的。但是經過這麼長的時間了,還用這個說詞來解釋台灣的政治經濟現象,我不知道是台灣的現狀還很落後,還是台灣的知識份子很墮落【不只是南大師,台灣有一些左派熱血青年也還在使用這類說詞,來指控全球化或是不平等的問題】。

南大師的渾號之一是「政治評論家」,一個評論政治的人,卻對政治中最重要的研究對象「國家」這樣幼稚無知,不知是可笑還是可悲、還是可恥?在他的文章中,「國家」不是要談台灣是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或是國族建立的問題,他自己也點明了「國家機器」這個用詞,在最原始粗糙的概念中,可以說行政官僚體系就是國家機器,在台灣的話,可以說是「行政系統」【在此,「官僚」一詞沒有道德意涵,只是一種現代組織的形式】。

我對左派理論很不熟,但,順著南大師的說法,我還是野人獻曝追溯一下老馬學派對於國家的說法。

根據我對老馬有限的認識,他並沒有特別對國家做出有系統的解釋,大家引述的老馬國家觀點通常是後人從他不同的理論中匯聚(拼湊)而成的。

老馬以為,要不是資本家直接控制國家機器,就是掌控國家機器的人都聽從資本家的意見,也就是說,國家機器是完全沒有自主性的。對此,老馬的徒子徒孫也不是很滿意,因為資本家彼此間的利益並不一致,到底國家機器要代表那一派資本家的利益呢?而且這樣一來,連國家機器都被資本家控制了,那無產階級革命就更困難了。於是,後來有人點出,國家機器不只是一個為資本家代言的行動者,還是一個場域,社會上各種利益都可以在此發聲【至於聲音有多大,又是另一個問題了,但是至少有機會去發聲】。

然後,有一大派以國家為研究核心的國家論者強調【未必是老馬的信徒了】,國家除了作為各種利益角力的場所之外,其實國家是有「自主性」的,國家可以凌駕各種分歧、短視的社會利益之上,尋求長期、總體的國家利益、促進國家經濟發展,這給了國家介入(協助)經濟發展、所得重分配的正當性。

國家光有自主性還不足以成事,國家關在深宅大院裡不和任何利益團體接觸,聽不見「基層」的聲音,只是很「自主」地閉門造車,但是卻孤立在社會之外,這很難掌控準確的社會脈動、了解社會實情,於是國家還要透過各種網絡與社會連結,用社會學行話來說,就是國家要與社會進行「鑲嵌」。

好了,就算國家可以蒐集到足夠的情資、有超人的智慧可以判斷要要如何發展經濟、扶植產業、配置資源,而且國家內部各個機關可以協調出具有一致性的政策目標,那他要怎樣執行呢?畢竟要推動經濟發展不是在紙上畫畫、牆上掛掛,還要「民間」配合、在社會上落實,於是又要透過鑲嵌的網絡展現國家的職能來執行這些政策。這就是有名的「自主性鑲嵌」,唯有如此,國家才可能成為發展型國家,帶動國家的經濟發展。

所以理論上說來,國家要帶動經濟發展是有可能的,但是,要去哪裡找這樣了不起大有為的國家呢?說來說去,世界各國中比較符合的也只有日本模式,不過,日本的財閥問題、官商勾結,也暴露了鑲嵌之後,還要保有自主性是很困難的。

在我看來,就算是蔣經國主政、台灣經濟起飛的時代,台灣的國家機器也沒有自主性鑲嵌的能力。日本有通產省,台灣是有蝦米碗糕?經建會嗎?經濟部嗎?我們的國家機器可以跟民間企業、社會團體自主性鑲嵌嗎?

就算扁政府只有被資本家鑲嵌卻沒有自主性,所以被資本家綁架、為資本家服務,但是,他真有這樣的能力來干預市場嗎?有能力來貫徹「統制性經濟」的政策嗎【蝦米是南大師的統制性經濟呢】?讓市場對政治低頭嗎?他對行政體系的指揮能力有這樣高明嗎?他的統治能力可以從中央穿透到地方、從政府穿透到民間嗎?【我還沒批評南大師給我亂講俄國和印度的事勒~~~】

而且,國家中心論討論焦點都落在行政體系中,忽略了立法體系的力量,扁政府就算牢牢控制了行政體系,卻無法控制立法體系。

扁政府假如這樣厲害,這幾年也不會一直被幹瞧經濟搞不好。頂多說,扁政府想製造景氣循環,但這是另一個問題,下篇再說。

如果民主就是人民要當家作主,人民也要對於這個「(國)家」有相當的了解,不然是要怎樣作主呢?假如台灣的知識份子或是精英階層對於這些重要的政治經濟概念都搞不清、打迷糊仗、只愛炫耀專有名詞,崇洋卻又不即時更新資訊【上述的國家理論都是十幾年前出版的東西了,也不新】,媚外卻不學人家的精髓,這可以培養出蝦米自主公民、公民意識,我真的很懷疑~~~~

最後,南大師學識淵博學貫古今念了這麼多書,卻只能寫出這種消化不良的文章,我還是忍不住想說句公主的名言:賽迄棒棒ㄟ

-----------------------------------------------
幹什麼(四)
我就說咩,南大師實在太瞧得起我們阿扁了,假如扁政府這麼行,昨天台灣股市為何大跌四百零四點?

大概是南大師自視甚高,看不起一些小型的政治學理論,只有套用那些高深抽象的左派理論才可以烘托他的地位【但也不是真的左】,所以他就跟我們講蝦米「國家機器」高來高去的聽起來好厲害,但是,這些理論實在很不適合用來解釋一個政府短視近利的行為,結果南大師的愛現反而是自暴其短,讓大家看笑話了。

說起來,用國家理論去反駁南大師,我也是太高估他了,但是他愛講「國家機器」,讓我不得不給他反駁一下,免得大家人云亦云以訛傳訛。

其實,假如南大師願意屈就一下的話,政治學裡的政治景氣循環和經濟投票可能是比較合身的理論基礎,該理論假設:執政黨會影響經濟指數以製造有利於勝選的經濟狀況,而選民的投票行為會受到經濟狀況影響。

先說在前,這裡用的政治景氣循環和經濟投票的理論是根據我以前念「政治學實證理論」學到的,我並沒有跟上最新的發展趨勢。即使只是使用我過去學過的理論來檢視南大師的說法,他也是漏洞百出的。

南大師說,扁政府最近「營造繁榮假象而炒高股市和房市......剝削普通市民階級以灌溉外國及本地財團,而其終極目的,當然是要藉此保衛政權。」

由此觀之,他的假設是:第一,扁政府認為,經濟狀況是會影響選民的投票行為的;第二,扁政府有能力炒高股市、房市,以此來製造榮景假象;第三,扁政府的手段是討好外國和本地財團、剝削普通市民階級。

首先,假如扁政府以為經濟狀況這樣重要,願意去操弄出經濟榮景,這樣說來,扁政府打選戰就不是只會分愛台灣與否、只打族群或是統獨牌,還是會想要顧及一下選民的經濟狀況。

第二點,我已經說過,憨慢的扁政府沒有麼行可以獨立炒高股市和房市,縱使有心也無力。就算他只是要短期的效果,他也很難預期政策的效果何時可以出現、可以維持多久,對選舉究竟有多大影響。而且,選民或是那些財大氣粗的資本家,也會有預期政治行情的心理,他們的經濟行為通常會抵銷政府的措施。

第三點,假若扁政府營造經濟榮景是要贏得選票,這樣的經濟榮景究竟是討好了誰、拓展了什麼票源?他幹麻要討好外資呢?外資是可以投票給他嗎?本地財團是有投票權,但是依照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的計算,討好財團的少數人,「剝削」多數小市民讓他們變窮,這樣不是失去更多票源嗎?這樣一來,扁政府炒高股市和房市到底是增加選票還是流失選票?

假設經濟狀況的確會影響投票行為,選民本身若是沒有在這個榮景中得到好處,只是看到總體經濟榮景,就會把票投給扁政府嗎?而選民只是在乎這短期的榮景,就會忘記過去幾年的經濟問題,也不會去評估未來的總體經濟發展、個人經濟狀況嗎?假如選民都不在乎未來只在乎眼前的利益,老蕭講蝦米兩岸共同市場,怎樣勾勒未來的經濟前景,都是枉然的。

最早的政治景氣循環理論是根據「菲力普曲線」而來,但是,多數研究都無法證明執政黨操弄失業率或通貨膨脹與投票行為的相關性。而且,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得主Edmund S.Phelps證明了:長期而言,通貨膨脹與失業率之間其實並沒有「菲力普曲線」所稱的「抵換關係」。如此一來,原始的政治景氣循環根本沒有立論的基礎了。另外有人嘗試用經濟成長率來做,但是仍舊與選舉結果的關係不顯著。

南大師的文章不僅是引用失據,亂套用西域高人的說詞,把死人拉來出來背書,不管人家文章的脈絡和核心論證,不僅對大型理論掌握不住,連用小型理論也解釋不通,但是,他還是可以把這些消化不良的殘渣拼湊成一篇文章,我還是要佩服一下南大師「玩大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