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1日 星期日

評謝長廷-by Tiberlius

by Tiberlius 2007/01/18

我贊同只要是總統候選人,或有意角逐者,都應當對自己過去的政治發言及意識表態,尤其是國家定位的部分進行檢驗。台灣不像美國、日本等民主發展時間較長此 類制度較周全的國家,台灣甚至比不上一些在社會發展、經濟上較落後的國家,因為台灣是個不正常的國家,不管以國際的角度還是我們自身國民的國家認同上,事 實上我們都還在摸索,並且因為過去的威權黨國餘毒,台灣人在這個國家定位這個問題上,本來就需要更多的關注。

個人的意見認為在這個問題上,如果陷入擁X的迷思中,就極容易看不到全貌,所以必須對當初發言者發言的時空背景,還有他做出的宣示、影響做評估, 對該發言者才公平,另外,光以單一言詞、言論的本身就定位發言者,也是不公平的,言論如同思考,是行為者潛在的行動綱領,但最重要的是看行為者的行為如何 做,這才是重點,這也是言論自由、思想自由的真締,為何在媒抗的大家認為新潮流可惡?為何過去自許衝衝衝的蘇貞昌現在淪為蘇三通?蘇修路線被人質疑?甚至 在媒抗,蘇貞昌的聲勢較弱,乃是在於蘇貞昌的作為讓人質疑這點上,一連串的作為讓人覺得其再登大位必將使吾等綠營帶向破滅之路,
言論=行為→未來行為的推論
這樣子判斷一個政治人物才較為公允。

謝長廷現在的籌碼一向是他的精明形象、發言較適切、溫和及具有實績的施政能力,本欄針對的是謝長廷的兩個主要的政治意見發言及國家定位發言:和解共生與憲法一中。
其實我認為這是謝值得質疑的地方,不如以另一個角度觀察,會有這樣的發言是因為謝是一個務實,同時放話意味較為淡薄的政治人物。為什麼這麼說?其實謝長廷的主張有幾個出發點:

共同體
共同命運
協調代替衝撞
尊重現有體制
保全實力再進行改革與衝撞

如果記得沒錯,和解共生的概念的主張與落實是在謝長廷任行政院長的期間。個人意見認為,在當時那樣的氣氛中,藍綠對決升溫,謝主張和解共生是一種 宣示,很多人質疑和解共生是一種出賣立場的發言,但較之蘇共業,事實上謝的和解共生談的核心是:不論藍綠都是台灣的國民,政治意見的對立不應破壞我們在台 灣島上共同生活的現實與和諧,所以政治上應該要和解,以營造命運共同體,共同的面對中國是敵人的現實。而謝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有很重大,如同蘇共業直接向 敵人妥協的情況嗎?即便是謝主張和解共生,但在藍的非理性發言及政治行動下,事實上和解共生並沒有真實出現過,應該說即使謝有如此的「善意」,也無從發 生,所以將這個發言,視為是謝妥協的「鐵證」,在現實的考察上是站不住腳的,這如同是將言論→未來行為的推論一樣。
另外一個觀察點是,謝的和解共生除了是他在任行政院長時希望進行的政治表態、政治行為的宗旨,毋寧說這是一道底線,為什麼這麼說?和解共生是一 個標準,只要做到像行政院長這樣的位階的政治人物該有的氣度,不管對手怎樣跟自身的政治意識不同,做為一個行政院長也不該進行差別行政(跟國民黨現在推的 眷改條例的氣度實在差太多,同時也看的出泛藍群眾貪婪反智的一面)謝的作為在他一年的任內其實可以看的很清楚,和解共生做為一個政治語言,其實是有他的效 果的,但這只是一個底線,謝該強硬時,他還是有其強硬的一面,至少在他任內沒有太多向中國靠攏的作為,並且他也利用一些策略對媒體進行整頓,這些作為其實 表現出和解共生的意涵是,「做為一個高階的政治治理者,該表現出其位置上的氣度,但如果對方不接受,這就是一個退讓的底線,其餘的部分就是鬥爭」,以此來 看,謝的政治操作是極其圓滑的,並且以務實立場做為出發點的。

和解共生與共業應該是不同的出發點。它的出現當然對於強硬的深綠而言,主張衝撞的深綠而言,是一種怯懦的表現,但對於政治意識較為淡薄,也是一個 健全社會的中堅,多數的群眾,希望生活安穩的群眾而言,政治如果可以好好談,政治意識並沒有重要到要爭的你死我活的情況,和解共生是一個高明的政治發言, 如果以總統大選這種全國性、全面性的政治爭鬥來看,和解共生比赤裸裸的衝撞及沒有底線的靠攏都是更好的發言,至少我個人是這麼觀察的。

當然,這樣的推論是站在現階段:
言論=行動(發言及就任行政院長後的作為),後面的→未來的行為因為他的任期只有一年,同時現階段他並未在任何一個重要的行政職務上無法進行觀察,是故謝如果要爭大位,他勢必還是要向群眾交代,他何以可以代表綠?他的深層意識中是如何看待本土及未來的規劃與願景是什麼?

謝的發言除了和解共生引人疑慮外,另一個就是憲法一中的主張,但其實,如果以一個要爭大位的人來說,憲法一中是如此罪不可赦的主張嗎?事情都有多 面向的觀察點,主張憲法一中該死萬惡不赦的,是站在單一面向─完全台灣獨立派的立場上所做的發言,這派的主張認為台灣現況已然獨立,甚至對外不該再以中華 民國為國號。當然在情感上我也想如斯去想,但環顧現實,中華民國(ROC)才是現實,有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才在媒抗這邊爭論這樣的問題,推動台灣意識的落實,辯論路線的差異及規劃未來台灣母親的主體

主張憲法一中,其實我是不贊成謝這樣的發言的,至少在我的法律專業及政治情感上,我是不想也不可能去承認一中的,但殘酷的現實就是台灣現行採用的就是這套 「龍的憲法」(李鴻禧教授語),這是空幻及不合台灣現實的,另外一個悲慘的現實是,有近一半的人認同它,並且被過去的黨國教育成不會懷疑它並且信仰它,更 徨論修改它,所以穩健的角度,與其說空幻的台灣國,一個負責任的政治發言與作為就是依法發言、依法行政,意識型態、希望國家未來如何發展、法律修改等等都 應該與現行的狀態區分開來,所以阿扁在總統的位置上,他必然需要承認這樣的遊戲規則,任何一個政治人物在各自成為所謂的民進黨或國民黨甚至是新黨、台聯之 前,都先是以中華民國人為出發點,即使我們認為我們是台灣人也一樣,現行體制如此,所以我們出國用中華民國護照、用新台幣等等,這些都是體現中華民國憲法 及主權的表現,但這並不應是完成式,我們的意見、政治主張、願景等等是趨使我們跳脫出一中體制的動力,所以在這個議題上,謝應該說的更完整才是,如果他真 的要爭大位的話。

但謝主張憲法一中,我唯一能替他辯護的就是,這至少代表謝的尊重體制及較穩健的發言風格。
為何大家討厭阿扁?我想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在於阿扁的發言充滿濃厚的自HIGH及個人風格,不考慮結果,先講再說的表現,事實上這七年阿扁執政的情 況,泛綠民眾大概都心裡有數,我們會支持他無非是因為他還扛著本土大旗,但如果以施政及政治發言的表現來看,很多狀況都是他自己招惹的,比如引起喧然大波 的「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是故現在如果謝長廷要爭大位,那如何的表現會是最好的方式?當然不是如同阿扁的激情發言,謝一向不是如此的政治人物,況且在目前這種藍綠對立、媒 體作亂的情況下,如何能博取更大版面,並且把餅做大,尊重體制及溫和發言是一條不錯的路,當然這會引起深綠選民的疑慮,是故在憲法一中上,我個人的意見是 認為謝應當說明的更清楚,我認為憲法一中應該是一個進行式,但不該是完成式,如果是完成式的話,那謝與蘇是沒什麼兩樣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