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與中資:撇見崩壞國安的一角
新一 2013/06/27
陳玉勳導演在臉書調侃,馬邦伯簽署「兩岸服貿」無人知,可菊花冒蕊長息肉卻立即放送全宇宙,唯恐天下不知,一語道盡馬邦伯與眾不同的「施政」重心。不過,還是可理解,畢竟,前者是拉屎給別人,後者則牽涉到自身的拉屎器官,的確有輕重之別。
不過,吾人必須得替馬邦伯澄清,自從馬上台之後,兩岸國共黑箱苟合密約至少18次,且次次都是先上車後補票,況且此次「服貿協定」更非台灣服務業的首次開放,因此自戀如馬邦伯者,內心一定萬般不爽,過去偷吃沒事,為何此次會如此花容失色呢?!
《兩岸服貿協議》不是馬邦伯政權的第一個國共黑箱密約,先前已經有18次「先上車,後補票」的經驗了(圖擷取自自由時報)。
此次「兩岸服貿」開放的內需小資本服務業,從早餐店、小吃店、理髮店、美容院、大樓清洗、辦公室清潔、室內外裝潢、洗衣業、印刷業、殯葬業等無所不包,衝擊到廣泛的本土基層。再者,此協定廣開中國人以低門檻投資名義,實則移住台灣之後門,或是這些原因,終引來前國安會秘書長丁渝洲、前國安會諮詢委員陳文政,甚至前陸軍副司令劉湘濱等人對國安的憂心。
中資入台,高港失守
事實上,經過馬邦伯政權的前三波中資開放,中資早就悄悄地入主具有戰略安全跟主權意涵的各種台灣產業了,國安威脅,早就兵臨城下了。若不加計台商回流資金跟港資,中資早在2012年底已躍升為台灣第五大外資來源國,僅次於荷日美澳等國。但逢2011年馬邦伯選舉年,不敢明目張膽開放中資,2012連任且無續選壓力的馬邦伯,即刻雙臂展迎中資,讓中資從2011年的外來直接投資(FDI)10多名後的位置,在一年內竄升搶佔前五名。
端就2012年年底,中國中遠集團、招商局與中國海運共同出資新台幣40.5億元,參股陽明海運旗下的高明貨櫃,持股比例達3成。高明碼頭是陽明海運為配合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第一期計畫BOT所成立之特許公司,而洲際貨櫃中心挾扼高港第二港口出口處,竣工後將成為全台吃水最深的碼頭,可容納一萬TEU的鉅型貨櫃輪。
高雄港平面圖。高雄港有一港口跟二港口兩個入口,其中二港口處吃水較深,目前是大型貨櫃裝卸的出入口。洲際貨櫃中心便是以挾扼之姿,座落於二港口處。(圖取自高雄港務局)
中資透由陽明海運旗下的高明碼頭,掌握了洲際貨櫃中心的第一期兩個碼頭。
港口,除了其運輸經濟的功能外,其實也隱含著主權、國安與軍事運輸。因此,以前戒嚴時期,不僅高雄港區附近的宵禁措施,嚴峻異常,連港區都用圍籬跟崗哨從高雄市區隔開來。此種區隔,除了避免人民偷渡,其實也隱含著阻絕外來滲透之可能。
早年國民黨政權落跑台灣後,更誇張到每逢夜晚宵禁,高港一港口處便會拉起防潛網,再加上許多平頂倉庫樓上,也曾入駐高砲部隊哩。此外,高雄港的港務局長,幾乎清一色海軍轉任,且據當時海軍少將轉任的前高港局長李連墀所言,高港二港口更是打著軍事名義為經費籌措,便是唯恐一港口被敵軍封鎖無路可逃,遂以軍事目的為名開鑿第二港口。復次,當時國民黨反共之徹底,竟規定凡外國船舶曾到「匪區」(共產黨國家)的60天以內,不得進駐高雄港裝卸貨,同時也規定所有本國輪船出航必須領據回航保證單,否則不得出航。
儘管此乃以高港空間戒嚴為表現的戰時體制歷史,且解嚴後的高港空間也逐步釋放與可親,但港口經濟本身隱含的主權、國安與軍事運輸,並不曾消失。以香港資本家李嘉誠旗下的和黃公司為例,早在1997年取得巴拿馬運河兩端25年經營合約時,美國國會即憂慮中國藉和黃控制該條戰略性水道。迨至2005年,李嘉誠的企業帝國再度斥資10億美元,向巴拿馬政府購入兩個碼頭的九成股權後,為了取信美國此乃單純商業行為,遂約見美國國安部長切爾托夫(Michael Chertoff),破格容許美方隨時核查公司帳目,並澄清和黃與中國政府關係,方才順利入主。
透由李嘉誠企業染指深具經濟與軍事戰略意涵的巴拿馬水道失敗後,中國另闢蹊徑,在今年斥資400億美元,透由「香港尼加拉瓜運河開發投資公司」與尼國簽訂「尼加拉瓜大運河」興建商業協議,以取得50年的特許經營權。美國連自家後門的戰略性運輸要衝,都如此關注之時,馬邦伯竟然未經任何的國安評估,便把台灣最重要、且挾扼全台貨櫃進出口門戶—高港二港口—的高雄洲際貨櫃中心,開放中資入股經營。
作廢的「國安」
因此,不用懷疑,2012年2月初,中國解放軍「穗救201工作船」早就輕鬆地以巴拿馬籍貨輪名義,進入台灣高雄港停泊,直到船上情治人員回報返航訊息,才遭台灣軍情單位攔截,驚覺事態嚴重。然而,此則報導卻好像新聞花絮一般,激不起任何社會漣漪。
跑到高雄港停泊的中國解放軍「穗救201工作船」。
佛曾言:「王城不為外敵破,唯除內自壞」;如同香港末代總督彭定康臨走那一年預言:「將來香港的自由,不一定由中國來剝奪,而更有可能是香港一些人自己主動一點一滴的葬送。」同樣的,台灣的民主與自由,遠非中國主動剝奪,而是馬邦伯黨徒,以及促擁馬邦伯上台的689。
終於,吾人才瞭解,為何「菊花冒蕊全台知」,畢竟這裡是熱愛「隔江猶唱後庭花」的社會啊?!
新一
目前是教育工作者,曾經幹過記者、教過書、作過研究,喜歡田野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