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

認清中國錢

by Ajin  2009/10/30

1997之前後,紐約市、洛杉磯市、多倫多市,突然出現一大票中國資本經營的餐館,其美輪美奐與規模之大,把過去以香港資本為主的中餐館全部比下來。很短的時間內,新面貌的唐人街出現了,而且以福州幫為主所經營的超市與吃到飽(All You Can EatAYCE)的大型飲食業為主。

算命仙剛好與一家在法拉盛(Flushing New York)的大型超市老闆熟悉,打聽了一下,知道這些資本來龍去脈的少許表層。其中有相當大部分是中國官方資本。中資分成幾派:一是太子幫的資本,另一是黨營事業,第三類是地方 (或軍方)操作的資本。

在美國掌控企業的人都僅是人頭而已,幕後另有人操控。所以我認識的那位超市老闆,也僅是個掛名賣面的小囉嘍而已。經營權與控股權完全分開,股東內部如何拆帳,那是外人絕對無法得知的。

這個集體假公濟私,裡外通吃的企業方式,其實早從大清開始就存在了(最典型的就是和 珅),延留下來到蔣介石的家國企業,由孔、宋、陳掌管中國全部民間物資與經濟金融大權;接下來再傳到目前的北京政府。將政治掌控權,變成經濟權,再轉成私人財產所有權,此方法一脈相傳不變。

現今在中國的所有的外匯存底都是北京中央所有,而且相當高比例的上市公司屬於公有單位的獨資或合資企業。若有所謂的外資,那不外乎是華裔資本佔80%以上。真正在中國的純歐美金融資本,那是少之又少。

看完底下這篇專題報導「中國錢」之後,只有兩個疑問:

  1. 到底這些侵台的中國資本,有多少成分是屬於中國真正民間企業家的私有資本?
  2. 北京政府所控制的中資,有多少是穿上民間企業的外衣,微服進入市場?
來源:商業周刊 1145 2009-11-02

認清中國錢的真面目

製作人: 張毅 君                撰文者:賴寧寧                  研究員:蕭勝鴻

中國錢已經來了。它來台買股票、投資房地產、甚至購併公司,資金像大江大海一樣,湧進台灣,錢很靈活,像川劇「變臉」一樣,不可捉摸,你該如何找出真相?


 
科技業是台灣具優勢,且中資最有興趣的產業。(攝影者.張家毓)

俄羅斯石油資產前十大之一的諾貝魯石油公司、加拿大最大礦產泰克資源公司(Teck Resources Limited)、新加坡供應可可、糖、咖啡等農產品的來寶集團、澳洲第三大鐵礦石生產商Fortescue Metals、哈薩克斯坦第二大石油企業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瑞士的石油廠商Addax Petroleum,這些世界知名企業,他們有什麼相同點?

這些公司,分布地區從北半球到南半球,從歐洲到亞洲;從今年三月開始,它們都不約而同出現一位重量級大股東——中國。

最近一期的《財富》(Fortune)雜誌封面故事,以「中國買全世界」為主題,告訴大家,中國崛起後,如何在全世界用高達兩兆美元外匯存底的「中國錢」,攻城略地;買石油、買鐵路、買煤礦,征服世界各國。

最近一年,「中國錢」也相中台灣,大肆買進。

·        誰買進台灣?新富豪共通點,都在中國發跡並獲利。

蔡衍明、魏應州、陳銘達、鄧文聰、陳忠明、張松橋、肖建華……,這些人,請問你認得幾個?你知道他們是誰嗎?這幾位過去十多年來,幾乎很少在台灣市場出現的人,最近一年,頻頻占據台灣媒體重要版面。

中 國第一大米果集團旺旺總裁蔡衍明,買下曾是台灣第一大報業的中時媒體集團;中國第一大方便麵集團頂新魏家四兄弟,買下台灣地標台北一○一大樓,又一口氣買 下九戶台灣豪宅指標——帝寶;美商建高集團陳銘達家族,和神秘的中國大亨肖建華,取得日盛金控的經營權;還有前上海台商協會副會長鄧文聰、福州台協副會長 陳忠明也標下信義計畫區的精華地;接著,南山人壽,則由博智金融和香港的中策集團以將近新台幣七百億元標下,背後股東更是香港的四大天王──香港第三大富 豪、恆基兆業地產主席李兆基,華人置業主席劉鑾雄、新世界發展主席鄭裕彤,以及林青霞老公邢李源。

這些總計逾新台幣一千億元的交易案,買主幾乎都是台灣市場的新面孔,他們也有共通點:資金都來自中國、香港。因為他們都在中國市場發跡、成為富豪,用「中國錢」買台灣。

·        錢來了,是福是禍?鈔票無國籍,變臉後政府也無法可管

我們要如何面對中國錢?

我們該痛恨他們炒高房價,還是感謝他們讓我們的房價直上雲霄?

買進台灣指標性資產的資金,真的是台商、港資,背後沒有中資、陸資?未來如果轉手,為中資所控制,怎麼辦?

MOU(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與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簽訂之後,中國錢會不會像洪水猛獸一樣湧進台灣,我們該鼓鼓掌,還是心生恐懼?

這些心情,都還找不到答案!

除了中央銀行之外,掌握台灣最重要資金流向的金管會主委陳表示,對於中資的心情和態度:「以美國這樣大的國家都高度警覺,你可以想像,巨人(指美國)都很緊張了,小朋友(指台灣)難道會很輕鬆嗎?不應該。」

什麼是「中國錢」?中國錢包括中資、陸資、台商回流、港資、及在中資第三地註冊化身的外資,這些鈔票上面沒有記號,沒有人知道從哪裡來。但是,政府有能力管嗎?陳說,「鈔票沒有國籍」,今天錢從海外的銀行匯入台灣的銀行,只要符合規定,通通進得來。

·        他們買什麼?房地產有「炫耀心理」,最具吸引力

一張張鈔票,就像四川國寶級的演出「變臉」一樣,撕一張、換一張,你永遠不會見到最後一張臉,鈔票背後的真面目也永遠是個謎。

中國錢前仆後繼前進台灣的原因之一是兩岸關係越來越密切,金融MOU即將簽訂、ECFA談判,讓中國錢放心流回來,其二,明年起,台灣將課徵海外所得稅,促使富人們加緊處分海外資產,將資金匯回來。

錢 進台灣,存定存?定存利率只有一%,太不划算了。買股票?這些中國錢大半輩子在海外流浪,不太了解台股。因此,有很大一部分的中國錢,轉戰房地產,且以台 北市商辦、豪宅產品為主。欣翰建設董事賈文中說:「現在台北市的豪宅很好賣。」而且,「十位買豪宅的人,九位和台商有關。」

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 十月十九日 在香港和「香港中國企業協會」舉辦一場「台灣投資研討會」,研討會結束後,總裁黃樹傑和幾位陸資老闆晚宴,發現他們對投資台灣「有興趣」,但「不很積極」;但對台灣房地產,大家興趣濃厚。

他問一位企業主說:「為何看好房地產?」這位企業主回答,在上海有一棟房子,你有、我也有,但如果說「在台北信義計畫區有一棟房子」,那就不一樣。戴德梁行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顏炳立說,「我看好台北房地產,因為,未來有炫耀性的買盤會支撐房價。」

一 位任職官方機構的科技顧問,從歷史來看,台灣與中國先分再合,「完全是按照劇本演出!」從兩岸的互動來看,對中國而言,台灣是西方世界的窗口,戰略位置相 當重要。中國在八○年代,創造了深圳奇蹟,九○年代是上海,這兩個地方都創造了二、三千億美元的名目財富,台灣下一個二十年,也有這個能力比照深圳、上 海,中心點就在桃園航空城;未來中資、美資、台資將在「桃園三結義」。

他以自幼在中國生長、近十年在台灣工作的敏銳度觀察分析,「過去,兩岸在合作上沒有主旋律,了不起就是一些跑馬占山的把戲!」而現在不同了,兩岸政府都想要合作。所以,要分清楚中資要來做什麼,中資想買什麼,就能看清楚中國錢在台灣出沒背後的真正臉孔。

今年六月,政府公布「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開放陸資持股比例高於三成者,可以「陸資」的身分來台灣投資。

表面上,這是法令的鬆綁,但,事實上,從開放迄今,向投審會光明正大提出申請的「純陸資」,只有十五件,其中航空公司申設辦事處便占了一半;最大的一件是中國的遊戲業龍頭「完美時空」,投資金額新台幣一億元。

為何開放陸資後,申請來台灣的案子寥寥可數,金額少得可憐?這是因為第一階段開放陸資投資的產業,採「正面表列」,包括製造業、服務業、公共建設,共一九二項。勤業眾信財務諮詢顧問公司總經理陳威宇形容:「這些項目,台灣人自己都不投資了,大陸當然也不會來。」

·        他們怎麼買?四途徑化身,大舉來台

檯面上的投資管道限制重重,但檯面下的管道就多了。究竟,中國錢進入台灣有哪些途徑?

途徑一:混在台商資金裡。

台 商赴中國投資多年,和當地企業建立不錯關係,當台商資金流回台灣,這些陸企老闆的資金,也跟著台商一起流回台灣。賈文中說,早年他曾經赴中國投資股票,當 時,外人無法投資陸股,但他透過朋友,介紹一個戶頭,朋友告訴他:「戶頭很乾淨,」因為這位人頭是新疆人,開完戶就回新疆,不會再出現;這種模式,也和目 前很想把錢匯出中國的陸資一樣,透過台商朋友把錢帶出來。

為何陸資想把錢匯出中國?因為「大陸的有錢人都心驚膽戰,找機會就把錢匯出來。」

另外,也有台商透過舉辦參訪團,找台灣朋友赴中國工廠參觀,最後請參訪的部分人士,每個人幫他帶兩萬美元出來,化零為整將錢帶出中國。

途徑二:混在外商資金裡。

較大筆的中國錢,通常透過外資系統,外資喜歡和這些資金大戶合作,因為金額夠大,只要找好標的,如房地產,大戶的資金便會混在外商的資金裡,流入台灣,外資可以再融資給大戶,賺利息及手續費。

途徑三:私募基金。

以約新台幣七百億元,和香港中策集團合作拿下南山人壽的博智金融,便是私募基金,事實上,私募基金來台灣投資金融業,南山不是第一個案子,像日盛金控、萬泰銀行、安泰銀行等早就由私募基金掌控。另外,像凱雷集團投資東森,也是私募基金投資台灣有線電視的著名案例。

但, 因為這些私募基金並無明顯「陸資」色彩,所以,並未引起太大關注,而南山則有濃濃的陸資味,業界擔心,南山的股東以操作股票、房地產見長,將來股東會不會 一變再變,影響壽險經營的穩定,到最後真的變到陸資手上,值得留意,這是「中國錢」闖關台灣的第一個大案子,能不能過關,具有指標。

另外,在亞洲相當活躍的私募基金,還有更多發揮空間。理慈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李宗德認為,陸資可透過私募基金,吃下台灣上市公司。

操作的手法是,大股東在股價低的時候,辦理私募,引進私募基金,買下小股東股權,公司下市,等到公司營運好轉,私募基金出場期限已到,再重新上市、或轉賣給大股東、或轉賣給第三者。

途徑四:透過第三地。

勤 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 十月十九日 在香港舉辦一場「台灣投資研討會」,為在香港設點的陸資企業,說明如何來台灣投資,會場來了一百二、三十人,均為陸資企業在香港的分公司、子公司負責人, 包括中糧集團、中國銀行等,另外,官方人土,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台灣事務部長唐怡源、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副會長王遼平、香港招商局工業集團董事 長袁武等。

黃樹傑說,與會的陸企,對台灣法令相當了解,問題問得相當仔細,有一位主管甚至問到,赴台設據點,指派經理人來台灣的規定。顯然,在香港的陸企對於來台灣,是有準備的,目前,透過第三地香港,來台灣投資是一個可行的方式。 今年三月向投審會遞件的香港東亞銀行,申請以新台幣兩億元收購美國國際集團(AIG)旗下友邦證券,由於東亞銀行的陸資持股比率低於五%,最後,金管會、陸委會「驗明正身」,認定其為「港資」,以「外資」身分放行。

依 照陸資許可辦法,能夠來台灣投資的陸資,如果持股在三成以下,就和外資一樣,走的是另一扇門,這個門就是「外資赴台投資限制」,但這扇門能夠投資的產業, 卻比「陸資」那扇門,能夠投資的產業多很多,像電信業、運輸業(包括航空、船運、鐵路)、傳播業、金融業、能源業等,而且,投資上限從兩成到無上限。

至於個人,以外資身分投資台股的中國錢,早就一波又一波抵達。不少中國有錢人,拿著美國、加拿大、或新加坡護照,以外資身分來台,甚至經常拜訪上市公司,和台灣個別上市公司建立不錯的關係。

這一張張臉孔背後,拿進來的是美元,換到手上的是新台幣,不管來自美國、英國、澳洲、中國,在貨幣流通自由化的時代,持有新台幣背後的那張臉孔早就模糊不清。

如何趨吉避凶?

善用中國威力,合作買下好標的

如果把二○○九年視為兩岸開放下,中國錢長驅直入的「元年」,你我都應該找到正確戰鬥位置。首先,要搞懂的就是,中國錢想買的是什麼,在這一波不可擋的浪潮下,個人要如何趨吉避凶?

什麼是我們有,中國沒有?中國錢看中台灣的是什麼?李宗德說,台灣企業有兩大優勢:帳目清楚、遵守法律,這是陸企比不上的。所以,未來購併的浪潮勢必不可免。

以產業來看,黃樹傑認為,台灣的科技業及服務業具優勢。科技業擁有二十多年經驗,是相當成功的產業,包括面板、半導體、LED等,有世界級的技術水準;另外,服務業的管理經驗,尤其是通路經驗,是中國很有興趣的一塊。 賈文中說:「台灣是全世界有錢人的天堂。」以台北市為例,有絕佳的生活空間,醫療、治安、交通都相當方便,不少居住國外的台商,最近紛紛回台灣買房子,目的就是要回台灣養老。

中國錢來台灣,對市井小民而言,恐怕是夢魘一場,因為中國錢會炒高房價。對此,李宗德認為,政府不應該縱容房市炒作,尤其豪宅價格屢創新高,應該要課徵「豪宅稅」。

政治大學 金融系 教授朱浩民說,「開放就要承擔一切後果。」

但,希望這「後果」不會變惡果。

中國錢大量流入的「惡果」,就是金融不穩定、依賴中國市場深。朱浩民認為,萬一政治氣氛不對,中國錢大筆匯出,是會影響新台幣匯率的穩定。像一九九七年,泰國爆發金融風暴,就是市場開放的結果。

另外,過度依賴中國,風險很大。經濟好的時候,我們搭順風車,跟著受惠;可是,一旦中國經濟動能衰退,台灣勢必受到很大打擊。

因此,朱浩民認為,我們應該建立跨市場的預警制度,透過預警,降低開放後的後遺症。

但,開放已勢不可免,李宗德認為,台灣應該把中國當成合作對象,未來中、港、台資金如果能匯流、合作,「中國錢」將威力無窮,例如合作買下好標的,台灣就能在世界經濟舞台上嶄露頭角。

至於,要如何習慣未來更多的中國錢長驅直入,攻占台灣的每個角落?

我們每個人都要像四川變臉一樣,學會快速換一張臉孔的本事,才能迎戰中國錢時代的來臨。

 

*中國錢大買台灣

·        28.18億             福州台協副會長 買台灣精華區土地!20094月,福州台協副會長、金享建設董事長陳忠明買下信義區D3(地號29-7)土地。

·        204億    中國米果大王 買台灣第1大報業! 200811月,旺旺集團蔡衍明買下曾是台灣最大報業的中時集團。

·        80億      中國泡麵龍頭 買台灣最高樓! 20099月,頂新集團魏應州買下台灣台北10137%股權。

·        697億    香港4大富豪 買台灣第2大人壽!200910月,股東背景為李兆基、劉鑾雄、鄭裕彤、邢李火原的香港博智金融買下南山人壽。

·        100億    誰?將買下台塑的土地! 20097月,台塑開價百億,鎖定陸資出售桃園科技工業園區內85公頃廠房用地。

·        33.89億             上海億大集團 買台灣精華區土地!20087月,上海億大集團負責人、幸福人壽董事長鄧文聰買下信義區D3(地號2929-1)土地。

·        55.5億   美國建高集團 買日盛金控! 20094月,股東背景為投資中國大洋百貨的益航陳銘達家族,取得36%股權。



文明指數

 by Ajin  2009/10/30


在許多邦國評比的指數中,我認為底下這個格坦(Legatum)指數是非常有意義且正確的。雖然命名稱為「繁榮(Prosperity)」,但漢字翻譯與原本的內容實在頗有出入。

一般漢字字面上的「繁榮」概念,大都會聯想到一個都市內的霓虹燈多少,娛樂場所多少,高樓大廈多少,車水馬龍,流水宴席,燈紅酒綠。

然而,格坦(Legatum)的繁榮指數,完全不同。它是文明衡量的標準,包括:

  1. 財富普遍化的製造基礎
  2. 鼓勵新科技,新產業,新創意的商業機制
  3. 透明化,與負責的民主機制與法制
  4. 培養開創將來人才的教育制度
  5. 民眾健康水準
  6. 社會安全與保障
  7. 誠實、可靠、公平的政府
  8. 個人自由
  9. 合作,共存的社區概念與社會資本

摘自:http://www.prosperity.com/summary.aspx

  1. Economic Fundamentals – a growing, sound economy that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wealth creation
  2.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 an environment friendly to new enterprises and the commercialisation of new ideas
  3.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 transparent and accountable governing institutions that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4. Education – an accessible, high-quality educational system that fosters human development
  5. Health – the physical wellbeing of the populace
  6. Safety and Security – a safe environment in which people can pursue opportunity
  7. Governance – an honest and effective government that preserves order and encourages productive citizenship
  8. Personal Freedom – the degree to which individuals can choose the course of their lives
  9. Social Capital – trustworthiness in relationships and strong communities

在這最新的排行榜中,台灣排名第24,中國排名第75

相關閱讀:衡量公民的幸福

 

 

來源: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29356

最新全球繁榮(文明)指數排行榜出爐

英國《金融時報》 朱莉•麥金托什 紐約報道 2009-10-26

 

據列格坦(Legatum)本周將公布的最新繁榮指數 (Prosperity Index http://www.prosperity.com/rankings.aspx )顯示,芬蘭是全球最繁榮(文明)的國家,這不僅是就物質財富而言,而且是就民主和治理的質量而言。列格坦是一家總部位於倫敦的智庫機構。

在全球最繁榮(文明)國家排行榜上,芬蘭去年名列第三,今年躍居榜首。緊隨其後的是瑞士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瑞典、丹麥和挪威。津巴布韋位居末位,其次是蘇丹和也門。

美國名列第九,排在英國、德國和法國之前,後三者均在前20位之列。在排名前20位的國家中,五分之四位於北美和歐洲。

列格坦表示,它試圖鼓勵一種做法,即考慮健康、自由、安全和政治治理等因素,視其為實現繁榮(文明)的關鍵,而不是只關注物質財富

在列格坦這份報告公布之前,由法國總統尼古拉•薩科齊(Nicolas Sarkozy)建立的一個委員會發布公告稱,國內生產總值(GDP)這一指標並不足以衡量一國的福祉。

列格坦高級副總裁威廉•因博登博士(William Inboden)表示:“薩科齊的委員會幫助推動了這場辯論。對於何種因素正在促進繁榮(文明)、何種因素沒有促進繁榮(文明),我們需要采用更廣泛的衡量標准。”

繁榮(文明)指數顯示,印度和巴西的繁榮(文明)程度正不斷提升;而同為“金磚四國”的中國和俄羅斯所取得的進展則與前兩者存在差距。中俄兩國在治理和政治自由這些項目上滯後。

因博登博士表示:“我們認為,俄羅斯和中國的某些指標或許應引起警惕,而巴西和印度的某些指標則更為積極。”

“我們看到切實的差別。法治、透明度和問責制,這些對於可持續增長是十分重要的。”

這份報告的結果驗證了那句格言:“金錢買不到幸福”。在全球最貧窮的國家中,金錢更能令人獲得滿足感,其效果要比在較富裕國家大得多。

譯者/汪洋

 

參考網站:http://www.prosperity.com/rankings.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