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9日 星期四

Sir Karl Popper 的名言


Sir Karl Popper

受過不充分教育的人的傲慢,就是誇誇其談,佯裝具有我們所不具有的智慧。

它的訣竅是:同義反覆和瑣屑之事再加上自相矛盾的胡言。另一個訣竅是:寫下一些幾乎無法理解的誇大的言詞,不時添加一些瑣屑之事。

大多數哲學系(尤其社會學系)的智力標準都流於浮誇,並縱容虛假的知識,而這些人似乎都極淵博。

沿街叫賣的蕭條

by 方向歸零 2005/12/04



Paul Krugman有一本書叫做「沿街叫賣的繁榮」,大意是討論一些經不起驗證的、但在社會上廣泛流傳的經濟迷思。在台灣也有類似的現象,不過現象剛好相反,在台灣出現的是「沿街叫賣的蕭條」。


最常見的開場白,不外乎「過去十年間台灣的所得成長停滯,一直在1萬3千美金左右打轉」。對這現象的解釋依立場不同有很大差異,有些學者及媒體,特別是聯合、中時和大部分財經雜誌,斷言所得停滯是來自於不與中國三通的「鎖國政策」。另一方面,以自由時報為基地的評論者,則認為開放赴中國投資是所得停滯的元兇。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其他思維的人,比如美學品牌經濟的提倡者,斷言這是台灣缺乏培養設計能力,只專注在製造代工的結果。


這些說法或許都有些道理,也都有些盲點。鎖國說也許指出了目前無法直航對很多企業的不便,不過反過來說,與中國經濟的進一步整合雖然對很多企業帶來更多方便,另一方面這些「更多方便」到底是使資源、消費活動、工作機會從對岸流過來,還是從台灣流出去仍然是一個未知的變數。一但我們把資源的雙向流動考量進來,與中國進一步經濟整合是不是可以提高台灣的所得就是未定之天。即使以經驗證據來看,堪稱最大經濟整合計畫的歐盟並沒有為多數盟國帶來更好的經濟,斷言與一個更大經濟體的整合會提升台灣的所得是一個過度的推論.
相對的,資源流出說的確指出了帶到對岸的資金和消費對台灣經濟的負面影響。但是自由卻沒辦法討論很多更複雜兩岸間分工的效益,以及雙向資源流動本身所可能有的助益。


相形之下,美學經濟論比較有建設性些。的確,台灣過去專注在製造,在設計以及品牌上確實缺少著墨。可是「美學經濟」真的可以提高台灣的所得?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這些「美學經濟大國」,包括法國,日本與義大利,這幾年經濟都有非常深刻的危機。過去十幾年經濟長紅的美國,除了資訊科技的突飛猛進外,企業主要卻是靠大幅壓低價格來建立競爭優勢.從這角度來看,要透過設計和品牌提升台灣的所得就未必是那麼一條順遂的道路。


可是最有趣的,所有這些說法都有一個共通點,也就是只能緊抓著美金計價的所得。更有趣的是,這些評論都沒辦法回答一個問題,就是過去十年間明明除了2001年外年年所得正成長,怎麼可能成長了十年,所得卻沒有增加?


問題在於匯率。以但我們撇開美金對台幣匯率的變動,不管是用台幣計價的所得,或是以實質購買力計價的所得,這個「所得停滯」的現象都沒有出現。當我們用台幣計價,這個命題馬上變為「十年間台灣平均每人所得從新台幣30萬元增加到42萬元」,我們的所有印象馬上就會被推翻。同樣的,以購買力平價指數計價的所得,這十年也是隨著經濟成長而成長。問題馬上變成「為什麼台幣兌美金會從25:1貶值到33:1,這些美學經濟論,鎖國論,兩岸解禁論,馬上就變成沙灘上的城堡。


我並不是說匯率問題跟經濟實體完全無關,但是匯率的變動也不可能簡單地歸諸這些因素.真實的狀況是,台灣經濟既不特別好,也不特別糟。兩岸的經濟互動既有正面效應,也有負面效應。往中國的投資固然帶走了很多工作機會,但是也產生一些新的工作機會。台灣的產業的確在設計上缺少著墨,但是這些年在品質以及產業技術上也有所進步。我並不是市場基本教義派的擁護者,但是也不相信這種想用單一因素解釋(特別是想用單一政治因素)經濟表現的理論。


社會科學的張力以及困難之處,在於在混沌幽暗之處找尋理解與解釋。繁雜的社會理論,反應的不是社會科學工作者的缺乏智慧,而是社會生活複雜的面貌。但是不管理論解釋多麼多元,最基本的還是在辨明欲解釋或理解的現象。我相信兩岸經濟互動,以及美學經濟都是值得深刻討論的議題。但是如果這些評論者證明自己觀點的基礎,不在於對事實的爭辯與討論,而是只想、或只能立基於這種渲染的「沿街叫賣的蕭條」,那麼受這些媒體薰陶的台灣社會,將更無能於討論、面對台灣經濟體系中真實的優勢與問題。很不幸的,這是台灣今天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