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2日 星期一

三八一十三

by 慕容理深 2007/11/11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荀子




教育部長杜正勝曾不只一次在國會提醒立委注意自己的用詞。最近被糾正的人是在質詢時口出「什麼碗糕」的國民黨籍立委郭素春;在郭素春之前,至少還有在質詢中使用「搞」這個字的李慶華。這兩次糾正有個共同原因:不登大雅之堂的語詞不宜在國會殿堂使用。


雖說語詞的選用基本上屬於個人自由的範疇,但語詞的誤解、誤用、亂用若非有特殊目的(如修辭上的),並非一件好事:其背後可能蘊涵著一種輕慢態度或 ╱與某種程度的素養不足。語言不僅是表達工具,也是思考的工具,一個社會若過度輕忽之,其後果不只是層出不窮的溝通問題而已。對此,曾擔任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的杜正勝想應比一般人敏銳許多。

雖然我不認為郭素春有必要去符合他所謂的「查某人不要說碗糕,歹聽」一語所蘊含的女性形象標準,但是我贊同他對身負立法責任的國會議員之語言程度與態度所作的要求。不過,這種要求理應由選民來作;選民若不知如何篩選,教育部長的苦口婆心難免只是杯水車薪。

杯水車薪是悲觀之說。樂觀一點看:畢竟一枝草一點露。杜部長糾正郭素春的當天,自由時報針對「碗糕」一詞請教了專家學者:

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主任洪惟仁說,「碗糕」是一個代替詞,是用來取代「屎」這個避諱詞〔...〕

南社社長鄭正煜進一步指出,「糕」的「ㄍㄜ」台語發音,與台語俚語對男性生殖器分泌物的發音相同,傳用年代已不可考,但在社會較低階層人士確實有以此作為取笑調侃人的說法,就如中國俚語「屌兒郎當」一樣,都略帶有情色調侃的意味,不了解原由的人最好不要隨意使用。

洪惟仁指出,「碗糕」在一般熟人間使用還可以,但在國會殿堂等正式場合說出,確實不應該〔...〕(自由時報,2007年11月8日)

從看到國會的那一幕到閱讀次日自由時報的報導,我不禁感慨:可憐的台語!

台語是個長期廣泛被使用的語言,所以自然而然地發展出各種視不同使用者、情境、場合而異的表達方式,其中包括雅俗之分。由於遭受外來政權的打壓、歧視與污名化,台語與其它台灣本地語言在二十世紀後半期,產生相當嚴重的病變。以詞彙而言,在世代傳承的過程中,固有的常用詞彙規模逐漸縮小,而對於字詞的認識程度,也出現一代不如一代的現象。由於被官方定位為次級語言,所以它在社會金字塔的上層使用頻度降低;由於被政府逼著往私領域撤退,它在整個社會的水平流動性減弱。

歸納言之,台語的原有生存環境被三度切割:一刀切在世代之間、一刀切在上下階層之間、一刀切在不同的小生活圈之間。於是,許多語詞知識在世代傳承中被遺漏,在有限的使用空間中被混淆,而多數菁英的漠視則使得這些語言病症乏人聞問。社會上只有極少數的有心人與資源投注在對抗這個語言危機上,是以,到今天,連「碗糕」這種常聽到的名詞還得由專家而非由隨手可得的辭典來解釋其來源與用法。

這個現象背後還有個更廣泛的問題:對知識的態度。在這方面,東森新聞的相關報導提供了一個相當負面的例子。

在11月7日當天下午,東森新聞就「碗糕」一詞向楊青矗請教(啥米碗糕是髒話? 台語老師說是!公眾人物天天講),楊青矗的解釋與前引鄭正煜的解釋完全一樣,證明杜正勝並非無的放矢。翌日,也許是因為看到平面媒體報導,東森記者又去問了洪惟仁並在上午11點鐘的那節新聞播出這一則啥米碗糕很難聽? 台語專家:是便便啦…。至此,東森表現得還很正常。

到了下午7點鐘的那節新聞,東森又追加了這一則聽懂就好! 什麼是碗糕?  維基百科:碗粿(網頁上有影音檔):

到底碗糕是什麼?東森新聞替你找答案,在網路上搜尋「碗糕」,立刻出現的就是著名的台南碗糕,原來碗糕指的就是「碗粿」這種食物,不過把碗粿唸成碗糕的人還真不少,有民眾說我不知道什麼碗糕,我只知道碗粿有夠好吃啦!

大家都知道,維基百科並不像傳統百科全書那樣邀請各方專家編撰所成,而是採取開放給全世界志工自由參與撰寫、修訂的作業模式,所以維基百科各條目良莠不齊,非盡可信;即使書寫者盡心盡力,往往也還留下許多有待斟酌考據的空間。維基百科的「碗粿」一篇所言「碗粿,又稱碗糕」並無資料佐證,其可信度不會比同一則報導中的受訪者所言高到哪裡去。

東森記者總共訪問兩位年輕女性、三位中年以上的男子、兩位賣碗粿的女性:

記者:請問一下你們知道這個東西怎麼唸嗎? (按:記者指著寫有「碗粿」的海報)
民眾:碗糕、碗粿 (按:兩位年輕女孩子一人念對,一人念錯;這純屬「粿」的發音問題,與字詞之指涉無關)

到底是碗粿還是碗糕啊!

民眾:老闆一個碗糕,這邊吃! (按:受訪者是位中年男子,他講的是華語,而從其口音判斷,應是「外省人」)

民眾:碗糕是指說你現在做什麼碗糕啦!我現在要吃碗粿啦!就這樣而已! (按:受訪者是位中年男子,他講台語;從其口音判斷,台語應是其母語)

好吃的碗粿大家都知道,但是什麼是碗糕實在搞不清楚!

民眾:這個不是碗糕,這是碗粿! (按:受訪者為男性,其年齡看似比前一位大,他華、台語並用;從其口音判斷,台語可能是其母語)

民眾:碗糕就是台灣的蘿蔔糕! (按:受訪者是先前第一位受訪的中年男子;「本省人」通常比較少講「蘿蔔糕」---所謂的「蘿蔔糕」即台語的「菜頭粿」)

看到這裡,即使是不熟悉台語的人,只要對台灣的語言狀況稍有認識,不難分辨出畫面中的食物在台語中就叫作「碗粿」,而非「碗糕」。這跟後來那兩位賣碗粿的老闆的解釋是一致的:

碗粿老闆:客人進來都是講碗粿,我們做4、50年了,當然進來都講碗粿,不曾講過說,不曾講過說碗糕啊!

碗粿老闆:也有人講說我要一個碗糕,因為他不會講那個粿啦!那個粿,他就講說我要一個碗糕。

第一位老闆所言描述了一般人的確只用「碗粿」來指稱她所賣的食物。第二位老闆的講法則點出為何有些人會誤用「碗糕」一詞,而她的解釋亦可從報導之初的那兩位年輕小姐的回答得到驗證。

從這幾位受訪者所言,很容易理解:「碗粿」不等於「碗糕」。然而,東森的「生活中心」卻下了這樣的結論:

把碗粿說成碗糕其實一樣都通,一般民眾對於碗糕這個詞的接受度,顯然比教育部長寬宏大量多了,管它碗糕還是碗粿,只要聽得懂就好。

「一樣都通」?這個結論根本不通!

「寬宏大量」?若在考卷上錯把馮京當馬涼,看看閱卷老師會不會「寬宏大量」?!

「只要聽得懂就好」?唉!學習態度與理解能力人人不同,我就不便勉強了。不過,我還是要雞婆地提醒記者與主播:若妳們在美國對著當地警察以「bull」稱呼之,對方應該「聽得懂」,只不過,人家是否會「寬宏大量」,那可就不一定了...


看到這裡,讀者不免會納悶:標題「三八一十三」是什麼意思啊?呵呵,我一開始原本只想寫個不知打哪兒聽來的小故事,跟包括有個部落格的杜正勝教授在內的網路世界一族分享。趕緊把它補在這裡,來結束這篇原本要以「夫復何言」作結的評論:

老師問阿丁:「三乘以八等於多少?」
阿丁答道:「十三」。
老師說,不對,就算三加八也不等於十三。
阿丁回答說,說人家「三八」跟說「十三點」的意思是一樣的,所以三八等於十三。

老師由於沒蓄鬍,沒得吹鬍子,只好邊乾瞪眼邊嘆道:阿丁是個人才,一個不受教的人才。

好市多的白目記者

by 楊斯棓 2007/11/11

好市多(COSTCO)台中店開幕,民眾瘋狂搶領六千份免費早餐和兩萬盒雞蛋,致使多家電視台連線報導時稱「經濟不景氣」,所以民眾要搶雞蛋、早餐。真是笑話!

筆者多年前赴美旅遊時,曾多次前往好市多,留下深刻印象,因為好市多擁有自有品牌kirland,但是不同於其他量販店自製商品給人的低劣印象,好市多自有品牌很多是美國產的,價格尚稱合理,所以台北內湖店開幕了好幾年,店裡也常常塞到爆。

美國好市多販售有來自阿拉斯加的帝王蟹腳,台中店亦有售,鮮甜滋味,價格不菲;牛排更是高檔貨,小小一塊要價台幣六百元;美國加州的大盒裝草莓,全台灣也幾乎只好市多有售,一○一樓下超市賣的同一品牌草莓盒裝大小只有好市多的三分之二。而如果你想買非中國製、品牌又不賴的牙膏,好市多也有。

如果你還堅稱這只是少數中產階級的採買清單,那容筆者還原一下台中好市多第一天開幕的消費情形:「單店業績突破三千萬元,平均每人消費兩千五百元,刷新全台各店開幕紀錄;台中店開幕會員數達五萬兩千人,創好市多全球各連鎖店之冠。」更何況,開幕日還不是週末,而是週五!

是因為經濟「景氣」而在平常日有此活絡的消費!如果是搶早餐,搶完就作鳥獸散了,豈有每人還消費兩千五百元之理?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認為「這與台中經濟近來活絡、中科發展很有關係。」屬公允評論。而逢甲大學經營管理學院執行長簡士超在報端針對此發表:「貪小便宜是台中人的普遍現象。」私以為貪小便宜不單單是台中人的特色,君不見台北人搶包包搶到大打出手,紅衫軍聚會時搶點心也搶到推擠拉扯,致使紅衫義工破口大罵「你們是來倒扁的,不是來吃東西的啊!」

記者從好市多扯到「不景氣」,我實在不能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