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學富五車的井底之蛙 — 孔子

by 昆蟲 2010/04/09

我國中一年級時的國文老師曾經解釋「學富五車」的成語。她說,「學富五車」是說讀了很多的書,多到可以堆滿五台車。

然後,她接著說,古代的書是寫在竹簡上的,那時的車也不大,五部車的書其實也沒有多少。

在 中國古代,尤其是秦朝之前,沒有紙張和印刷術,人口也少,識字的更是少。當時的書假如在現在全部重印起來,恐怕還擺不滿一般家中書架上的一層。另外,一方 面書的保存不易,另一方面書是要一個字一個字用手抄的,價格也必然是極端昂貴。所以,只要讀一點點的書就算是「飽學之士」,家中富有的,就可以取得較多的 書籍,搖身一變就是「學富五車」。

以量來看,今天學生們看的書、報紙、網路的文章,到高中大概都可以被稱為「學富五車」。

可是,真正的問題還不是讀書的數量。真正的問題在於人類知識累積的速度。

中國的思想導師,像是孔子孟子這些人生長的時代,全人類知識的總和是非常有限的。也因為有這些限制,他們再怎樣天縱英明,從現在的觀點來看,就只是冥想罷了。

譬如說,經濟學的理論在經過兩百多年的累積,我們可以瞭解到人類社會上的經濟活動模式,也可以倒過來回頭看看「人」到底是什麼?經濟學假設人是「理性」的動物,其中的「理性」就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行為。這個看法,一再地被拿來驗証,並由此發展出整個經濟學的領域。

而孔子孟子呢?他們既然無法得知後人能夠以「理性」當成人的本性而發展出經濟學,就只能以冥想去猜測「人性本善」。

除了經濟學之外,其他各式各樣的學問也是一個接一個迅速累積起來。在這些知識上面,古代的孔子孟子那些人,說他們是連國中生都不如的文盲也沒有什麼不對的。

孔子孟子那些以空想所得到的說法,也不過是他們從生活得到的一些看法。假如孔孟思想只是被單純地認為是古代的一種哲學思想,那還不是問題。

問 題是,帶有中華文化思想的人,硬是要將它用於政府與社會的體制和人民生活上,就等於是要讓三歲的小孩來教大人如何過日子。結果就是幾千年來的中國讀書人想 的不是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往前創新發展,而是被巨人的腳踩在泥土中,空想孔子孟子到底在想什麼和說什麼,繼續往土裏鑽。

從「至聖先師」 孔子開始,時間過了兩千年。今天的社會,在政治民主、科學成就、生活水準、教育普及、知識爆炸上,都是那些古人所無法想像的。既然連問題都無法想像,就不 可能提出解決的方式。可是,中華文化的支持者還是千辛萬古地去解擇這些古人所說過「千古不變」的真理,要大家學習和遵行。

於是,像「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這麼簡單過時但是錯誤的話都要解釋東解釋西地胡說八道一通,來說孔子沒有錯。[1]

當 有人批評中華文化沒有民主思想時,就有人會拿出孟子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教科書標準答案來反駁。可是,先不要說今天民主的內涵和「民為貴」 三個字的天差地別。這兩千年深受孔孟思想影響的中華帝國,所呈現的是「後官佳麗有三千」的現實,「民為貴」只是孟子被整個真實的中華文化所淹沒的一句閒 話,竟也可以登上臺面、登上教科書、變成保衛中華古文明的條件反射用語,真是可悲。

既然現實上是孔子孟子毫無可能在帝王制度之外想像出任何的可能性,民主的思想自然就不會出現,這個根本沒什麼好爭辯的。可是,就是有人無法接受古人思想必須作古報廢的現實。

孔子一輩子的心願就是做官,看不起從事真正生產的人,所以才會感慨「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我小時候下賤,所以才能夠做很多粗俗沒水準的事)。後來的中國知識份子前撲後繼,窮一生之精力,將當官、當官、再當官當成畢生的志願,也算是不負孔夫子的教誨。

孔夫子的言論流傳並發揚光大,殘害後代子孫。有人解釋那是因為後來歷朝歷代統治者的需求,使得孔子的原意不斷被竄改。

真是這樣嗎?我去查了一下史記中的孔子世家,看到他短暫得勢時的作為,令我毛骨聳然。滿口仁義道德的孔夫子,種族歧視之深、手段之殘忍,在現實的世界能和他匹配的國家,大概就是北韓、緬甸和古巴了。(這一部份,我以後再寫。)

根據史書,孔子好學也勇於高論。當年的孔子出生於知識貧乏的年代,能有那些見解確是不容易。

可是,今日的局勢已完全不同。

假如孔子轉世來到今日,他在廣泛地研讀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生物學、考古學、歐美文學哲學和歷史之後,他會對於古之孔子有什麼評價呢?

我想,一定和我的評價一樣 — 孔子不過是井底之蛙罷了。

□ 〔 資料來源: 昆蟲Made in Taiwan | 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