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義民之後人
by 余亦民
讀海內外的報章雜誌書刊,好幾次看到每一提到義民時,不少人就直覺地反應義民乃滿清走狗
,實乃不義之民的論調,最近一社團也因台灣的客家文化夏令營在義民廟舉辦,不肯出名贊助。
聽說在討論之時也有人對義民大加杖伐。為此特別找些書來看看,原來義民非客家人專利,台灣
人大多數都是義民的後人。
義民出現大概是從朱一貴事件開始,一七二一年朱一貴組軍抗清,客家人杜君英響應,不過十
天就光復了府城。不久朱杜兩人互鬥,福老客家間感情惡化,朱一貴先下手為強襲擊杜君英等。
福客分類械鬥大盛,互相報復殘殺。朱一貴派兵南下意圖消滅客家庄。客家人組六堆軍抵抗,同
時清廷亦派大軍反攻府城,朱一貴背腹受制,南北均作戰,兩面均敗退,朱杜兩人均被捕,在北
京受審被斬。清廷在事件處理上,了解到當時台灣人地域、語言、風俗之衝突,為了加深分化政
策,凡是沒有參加杜君英尤其是組六堆軍打退朱一貴軍的都成了義民,獎勵有加。以後各種反清
事件中,義民不斷。
一七八六到八八年之林爽文事件,更是產生了特別多的義民,新埔枋寮的義民廟是此事件的產
物。漳州人林爽文起事之初聲勢浩大,馬上攻下台中、彰化、新竹及諸羅各地,不久清軍收回諸
羅,林軍包圍諸羅數月,清軍的糧餉兵皆缺,只好招募了不少義民協助防守諸羅城,一直到大陸
增兵才解圍,乾隆皇帝對諸羅之義民讚賞有加,免當地五十四年的稅、給恩恤、賞錢糧、並特別
為了「嘉」獎諸羅之「義」民,勒令改諸羅為嘉義。祖先當時住在諸羅城的大概是義民之後人罷
!
早期來台住在台南府城內的尤其是蔡、郭、黃、許、盧五大姓的祖先也是義民。當林軍夾府城
時,清廷舉「招募義民」大旗在城內走幾趟,三日內就募得近萬之義民,尤其上列五大姓各據一
方。城內新街、安平海口也有義首率義民助清軍守城,後來並帶領清軍南下,義首們更被封官。
歷史最悠久的府城台灣人,泰半都是義民之後。
林爽文起事漳州人響應最熱列,各地泉州人則出資募集泉民討「賊」,漳泉各莊互相侵犯,械
鬥為實,「起義」或「討賊」為藉口。泉州人也立大清之旗與林軍混戰。北港之義民廟就是事後
紀念這些泉州義民,此廟及各地泉州義民被頒「旌義」之匾額。各地義首也論功行賞,也被賜有
一官半職。所以祖先是泉州人的,看來更多的是義民之後。
漳州人反清不少是為了自衛,因泉州人及客家人藉此攻打漳州庄,但也有漳州庄民如苗栗苑裡
之陳家也招募義民助清軍攻打了林軍,事平後清廷頒以「思義坊」嘉賞。原住民也被清軍收買,
助清軍搜山,並因此在各地設屯番,對此事件有功者封官並賜「效順」匾額,不但如此,連在泉
州避居的台灣人也被收買,召集泉州鄉勇回台離間台人,可見義民是台灣各地各階層都有。
客家庄更是清軍去招募義民的地方,南部六堆地區及北部各地都有,客家庄義民軍不但與清軍
合作,也與泉州義民並肩作戰。新竹地區附近的義民與反清的林軍混戰;近千人死亡,死屍遍地
無從辨認,用牛車載運屍體回客家庄之時,到了現新埔枋寮義民廟,牛車不肯再行,遂將此屍骨
合葬於此,後來客家十四庄建墓建廟,乾隆皇帝題「褒忠」匾額給義民廟。這廟所合葬不只是客
家人,當時死屍合葬,客家人崇拜中心也應有福老的先民。
義民制度產生有其時代因素,也是清朝統治分化的伎倆。義首是領導義民的,大部分是讀書人
或紳商,他們後來也被封官得賞,但一般義鄉勇並非效忠清廷,主要是要保衛自己辛苦建立的村
莊,像諸羅及府城,只舉招募義民之旗,就有近萬人響應。舉大清之旗,也是當時之情況使然。
敬愛的林宗義、林宗光兩教授寫的文章中常提及他們的母親是前清太保王得祿之後人,王得祿
在林爽文事件就是得功之義首,以後各種事件(陳周全、蔡牽、張丙等等)也都以義首立功,從千
總、提督而被加賞為太子少保(即太保)銜。林教授也不以義民之後為忤。類似林教授先人為義民
或義首的台灣人,尤其是台灣的世家最普遍,如霧峰的林家、竹塹的林占梅、竹塹的鄭進士家族
。
吳濁流先生在無花果書中提到的「義民爺精神」好幾次,他認為馴良勤榮的鄉下人會在不同場
合力抗入侵的日軍,不是一些戴著有色眼鏡的歷史學家所謂的「漢人魂」或民族意識,而是跟從
前義民爺式的保衛自己村莊的精神。吳先生對清朝不滿,他說「台灣是台灣人所開拓的,並沒有
借用清朝力量...不堪清朝統治,逃亡而來的人」也說「...台灣人並沒有把清朝當祖國看待」。
他眼中的義民,並非為滿清效勞者。
義民的產生有歷史背景,看來台灣人中很多是所謂義民之後人。這是此次讀書最大心得。
(主要參考南兵和的「台灣義民」、鐘孝上的「台灣先民奮鬥史」以及史明的
「台灣四百年史」)。
原載自立周報11/30/90, 也轉載於其他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