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大家來幫助貧民脫貧

by 李鈞震 10.17.2007

經濟學啟迪 6


1、 經濟成長的原因:1管理、科技的進步。2投資的增加。3工作效率、生產力增加。4貿易自由化、透明化。

2、 已開發國家的「經濟成長率」數字不是經濟的重點,重點是「教育投資」的多寡。經濟成長率高,是「開發中國家」的特色。

3、 經濟學者的責任,幫助政府來幫助貧民脫貧、提升大眾生活品質。

4、 北歐國家人民感到幸福的原因:1社會公平正義。2公共財豐富。3知識水準高。4環境安全乾淨。5崇尚簡樸生活。6人口少。

5、 薩孟遜:個人幸福= 物質財貨 / 消費慾望。換言之,增加公共財富與個人財富,降低物質慾望,人就會感到幸福。

6、 ㄧ個國家「經濟」要起飛,政治自由、社會正義、教育投資、文化深度等一定要同等起飛。

7、 失業,是指一個人有意願、也有能力工作,但是目前沒有工作。

8、 失業的原因:1教育與職業訓練不足。2社會產業轉型速度過快。3經濟不景氣。4懶惰、不願意變動。5身體不健康。

最佳的運用 合理的分配

by 李鈞震 10.16.2007

經濟學啟迪 5


1、 資本主義的特色:1私有財產。2公平競爭。3適者生存。4自由市場。

2、 自由市場經濟,遵行「供給與需求」法則,貨物多,東西就便宜。政府的功能是:維護正義、保障契約。

3、 在自由市場經濟中,政府的責任是:提供公共財,如國防、教育、公共建設等;透過合理徵稅,去創造就業機會、增加社會福利、照顧貧困弱勢。

4、 絕對的自由經濟之缺點:1無法解決弱勢者的生存壓力,2過度消費與浪費,3貧富差距擴大。

5、 如何彌補「絕對的自由經濟」之缺點?1降低人口數。2打擊金融犯罪、杜絕特權。3保護弱勢者受教育的機會。4提倡簡樸生活。5發展文化藝術產業。

6、 獨裁國家,透過軍隊維護政權、特權,所以軍事開銷大,以致經濟實力不足。例如中國、北韓。

7、 經濟學的知識重點是:快速的將有限的資源,作最佳的運用,合理的分配。

8、 政府,無法藉削弱強者,而強化弱者。無法藉打倒老闆,而幫助雇工;無法壓抑智者,而強迫愚昧人讀書。

為什麼不能說:「以前國民黨怎樣怎樣」?

by YSL 2007/10/23

最近臺灣郵政公司在私人信件的「信封」上蓋「入聯」戳章一事,引起波瀾,在野黨立委質疑執政黨此舉侵害了民眾言論自由權,於是有人身在中國大陸,根本就沒有在臺灣交寄郵件之行為,卻大言的說:「沒經過我同意在我私人的財產上蓋個章,是侵害了我的自由權」云云,最後就是:「請問你,憑什麼?」而當執政黨立委提出證據說:以前國民黨執政時,在郵件上也是會蓋此類政令宣導戳章,例如「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等等。這些人直接反應就是「不要老講以前國民黨怎樣怎樣」、「難道我們又要走回極權體制嗎?」(請勿對號入座)

說出「不要講以前國民黨怎樣怎樣」這樣話的人,一直強調批判執政黨施政不當是他的「言論自由」,不容任何人質疑,要別人尊重他的言論自由,卻不自知或故意地忘記別人有說「以前國民黨怎樣怎樣」的言論自由。所以,這種人是無法接受別人的意見,只是一直在強調:「請問你,憑什麼?」卻不容許別人反問他:「請問你,憑什麼?」因此,說這種人是真正的一言堂主義的信仰者,一點都不過分。

而這種老是「不要講以前國民黨怎樣怎樣」的思維或論調,真的很熟悉。每年二二八來臨時,就會有人說:「應該往前看,忘記二二八事件的創痛」這樣的話,也就是不要再講以前國民黨所造成二二八事件是怎麼一回事吧!正是此種思維的極致表現。一些政論談話節目的政論名嘴,常掛在口中也是:「不要老講以前,現在是你執政ㄟ」,於是這句「不要講以前國民黨怎樣怎樣」,成了某些人規避問題的口頭禪。

為啥不能說以前?難以理解。人類的生活不就是過去、現在、未來所構成,過去為啥不能說、不能講?人類面臨各種問題的解決,不都是基於過去的經歷、現在當下的問題狀況及未來的展望,而探求對策的嗎?所以,大學或研究所之各種學科領域,不都會有開設「某某史」,諸如:「經濟思想史」、「經濟史」、「政治思想史」、「法律思想史」、「工業史」…。討論任何現今發生爭議的問題,如何能完全撇開以前或過往?

入聯戳事件,也是如此。如果它是一個問題的話!

在島國充斥政治性標語的那個年代,豈止是私人郵件信封上會蓋特定政令宣導的戳章,凡是學校、工廠、牌樓等等醒目的公共或私人所有建築物的牆壁或圍牆上,那一處是沒有漆上「反共必成,建國必成」、「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復興中華文化、消滅萬惡共匪」這樣的貫澈黨國政策的政令宣導語句呢?那是一個事實,也是一段存在於島國上之史實。為啥在討論入聯戳章事件時,是不能容忍別人提出來做對比呢?

當執政黨說:以前國民黨執政時代,就開始有在私人郵件信封上蓋政令宣導章云云,是在承認它的正當性,以支持蓋入聯戳章的正當性。所以執政黨並沒有在比爛!而是在強調政令宣導是執政黨應該有的權力也是該做的事。

說比爛者,是基於蓋入聯戳章是不法的前提,但卻同時自陷論證自己以前作為的不法性的窘境,也就是俗語的「有嘴說別人,沒嘴說自己」。既然是不對,為啥不允許別人說?如果現在蓋入聯戳章是不對,是可以說的事,為啥就不允許別人說以前國民黨有同樣作為是不對的?不允許別人說國民黨以前的荒唐事(如果認為在私人信件信封上蓋政令宣導戳章是不對的),那才真正是獨裁、極權思想作祟,不是嗎?所以,是誰回到極權體制呢??

不能說:「以前國民黨怎樣怎樣」?正是反映出國民黨刻意強迫島國上住民忘記或不想島國住民接觸某些歷史的心態而已。「應該往前看,忘記二二八事件的創痛」,這句話真正意思不就是這樣嗎?而島國住民對於這個島國的歷史,所知又是何其片段零碎!大概就是1945年以後,中間還少掉1947年的部分,然後就直接跳到10大建設了,不是嗎?

國民黨有這樣的心態,不能原諒,雖然可以理解,畢竟誰願意把自己的醜陋過往讓所有人知道或允許別人一再說三道四?除非真是真正的懺悔及誠心的道歉。而某些人在受國民黨一體化教育思想遺毒下,卻老是不自知,才真的是…,不知如何形容!

從張雅琴的「同學」說起

by 慕容理深 2007/10/23


上週四(10月19日)傍晚,中天新聞有一則報導關於甫拿下女流本因坊戰冠軍的謝依旻。在念到她的姓名之前,主播張雅琴停頓了一下,然後說「我們就稱他為『謝同學』吧」。這讓我暗笑兩聲。


笑兩聲,其一是因為她顯然不知道「旻」這個字如何念(其華語讀音為「ㄇㄧㄣˊ」)。對於現代人而言,這是個罕用字。漢文古籍閱讀稍多一點的人也許看過「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語出《詩經》)之類的例子。以台灣電視主播漢語、漢文平均程度而言,張雅琴女士若真的不知道或忘了這個字的讀音,也不足為怪,亦不宜被苛責。只不過,謝依旻並非現在才出名,而且主播稿也不是臨時才遞上來,身為中天當家主播的張女士實在需要多加油。

《說文解字》告訴我們說,「旻」是個形聲字:「從日文聲」。也許有人會問,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念「ㄨㄣˊ」?對於會講 Holo 語或客語的人而言,頭腦轉一下也許馬上會恍然大悟。

首先,「文」這個字的讀音在台語 (bûn)或客語( vun,陽平聲)的子音都相當接近「ㄇ」,發音時使用嘴唇部位,而不是像「ㄨ」那樣偏重口腔的後方部位。至於母音,共同所有的鼻音就不用說了;重點在於「日」這個字在台語或客語的母音都是「i」,與「ㄧ」的發音幾乎一樣。獨尊以北京話為底子的「國語」並且排斥其他語言的台灣戰後語言政策造成不少學習盲點,此其一例也。

我的第二聲笑則來自於「同學」一詞。當時一聽張雅琴說「謝同學」,我的第一個反應是:「誰跟妳同學啊?!」謝依旻在高手如林的日本連續拿下圍棋大賽冠軍,即使還稱不上「大師」,亦不遠矣。現在還稱人家為「同學」,不太妥當吧。

「同學」是個蠻奇怪的頭銜。在台灣學校中,同學彼此之間通常不稱呼人家「某同學」(頂多會使用「同學,你也太混了吧」這類句型);反倒是老師或學校行政人員較常用這種方式來稱呼學生。在學校環境之外,尤其在媒體報導或採訪中,人們也常用這種方式稱呼在學學生。

「某同學」在校外脈絡中的使用隱含著兩種定位。其一是特殊化:護士在下班換下制服、離開醫院之後,通常不會被視為護士;學生卻在走出校門之後,依然是「某同學」。其二是卑位化:相對於學生而言,最常使用「某同學」的教師具有較高的權力位置,而當「某同學」被外於學校脈絡的其他人(如記者)所使用時,使用者多少也挪用了這個階序位置。講得淺白露骨些,稱某人是「某同學」時,言下之意蘊含有「他(你)還未踏入社會,他(你)還小」的想法---即使實際上,某些被稱為「某同學」的人有可能本身是繳納所得稅者,也有可能具有投票權。

從社會演變的角度來看,現在不少人在職業工作之外或退休後進入社區大學或研究所當學生,那麼,人們要不要、會不會用「某同學」稱呼之?若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則可以更肯定地說,「某同學」之頭銜的使用如以上所言地,具有特殊化與卑位化的性質。

猶記當年我在讀大學時,曾遇到過一兩位曾在美國任教、回國後在課堂上以「先生」、「小姐」稱呼學生的教授。後來出國唸書,所遇到過的教授個個不論在大學部或研究所也都以同樣方式稱呼自己或別人的學生。以個人有限經驗來推想,「同學」這個頭銜恐怕是台灣(或若干華人社會)的特殊產物吧?

回到謝依旻的例子,日本社會與媒體如何稱呼她呢?以下是幾個例子:

* ひと:謝依旻さん=史上最年少の女流本因坊(每日新聞社)
* 女流最年少記録を打ち立て、14歳でプロ入りした謝依旻さん。(《囲?祫耨y》2004年6月号)
* 謝依旻さん・15歳。(東京放送)

「謝依旻さん」(「さん」讀音類似「桑」)可譯為「謝依旻小姐」。人家現在十七歲,在日本打拼多年,已經是著名職業棋士,稱呼人家為「謝小姐」怎麼說都比「謝同學」更恰當。雖然她尚未達法定成人年齡,但其實已可被視為成年人。關於這個道理,《禮記‧檀弓下》老早就解釋過了:

戰于郎,公叔禺人遇負杖入保者息,曰:「使之雖病也,任之雖重也,君子不能為謀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則既言矣。」與其鄰童汪踦往,皆死焉。魯人欲勿殤童汪踦,問於仲尼。仲尼曰:「能執干戈以衛社稷,雖欲勿殤也,不亦可乎!」

重點在於孔子的回答,而不在前段故事(這是《禮記》,不是故事書)。可惜,台灣以前的教科書寫到這部分時,刻意把焦點放在「執干戈以衛社稷」,而邊緣化了「能如何如何,就可如何如何」的思辨判斷部分。以前「中華文化」亂亂教的例子不只這一樁,大家有興趣的話,應該還會挖掘出不少。

國民黨先別急著指責誰在「去中國化」,最好自己先回家反省盤點一下,以前在把台灣「中國化」時,有多少的買櫝還珠、多少的去菁存蕪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