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30日 星期二

馬英九的民主素養

by 酥餅 2007/10/30

蔣友柏曾經批評像馬英九這種人,拿國民黨獎學金到國外留學,卻沒有把民主觀念帶回來,只是在威權體制下扮演一個角色。言下之意好似這些人瞭解什麼是自由民主,只是沒有積極的將自由民主的觀念帶回台灣推廣,不過觀察馬英九最近幾天的言行,我想蔣友柏並不瞭解這些人,他們並不是消極的不推行民主,而是骨子裡信仰的就是獨裁,崇拜的就是威權,民主只是方便復僻的工具。


馬英九前天為了選票,竟然消費起自己死去的父親,說「祖先埋骨的地方就是故鄉」,這句話充滿封建餘毒,哪裡是故鄉是認同的問題,是個人可以自由選擇的,並不受血緣或是祖先埋在哪裡的限制,這種祖先死了還控制你認同的想法實在是封建到太過可怕,也與現代國家的普世價值格格不入;再者,這句話邏輯也有問題,完全沒有可實踐性,試問,是哪一代的祖先埋的地方才叫故鄉?要埋了幾代才算?如果有幾個祖先埋在不同的地方,哪裡才算故鄉?這種沒有頭腦的選舉語言也想騙選票,馬英九實在太瞧不起人。

陳水扁總統不虧是選舉長才,將馬爸爸骨灰譚子上寫的「反獨漸統、振興中華」一掀開來,馬英九的虛假本質馬上顯露無遺,不敢在「何謂故鄉」的戰場上多做文章,只會裝可憐,說陳總統不尊重死人,不尊重言論自由,沒有國家元首應有的厚道與格調。

問題是,由八萬塊的喪禮開始,到「祖先埋骨的地方就是故鄉」,一再消費自己死去爸爸的的不正是馬英九本人嗎?誰不尊重死人?

馬爸爸在骨灰譚上要寫什麼是他的言論自由,沒人會去破壞它或是把它送到綠島,這就是起碼的尊重,問題是其他人也有評論他所寫東西的言論自由阿!難道言論自由只有他們家該享有,其他人卻不能批評?這種發言充分顯示馬對言論自由的認識實在膚淺,言論自由對他而言只是不准別人批評他的理由,心中那種你是民我是主的傲慢心態,讓人不敢想像一旦這種人當選總統,將對台灣民主的進程造成多大的傷害。

裝可憐的馬陣營還說「馬鶴凌骨灰罈的題字,與馬英九無關」,不沾鍋到連自己的父親都要劃清界線,為了選票連自己的父親都可以切割,果然非常尊重死人,具備「國家元首應有的厚道與格調」,然而,如果連埋骨的地方都可以決定你的認同,那骨灰譚上的遺言怎能不變成你政治信仰的金科玉律?這點,裝可憐的馬英九實在應該出來說清楚、講明白。

其實,有中國情感、故鄉情懷並不是壞事,在美國生活過十一年的我也是對故鄉念茲在茲,這種感情其實是一種高貴的情感,問題是,我在美國並不會強迫所有的美國人都要跟我一樣做台灣人、主張美國的前途要由台灣、美國兩地的人共同決定、否定美國獨立是一個選項、堅持要用台灣反對以美國的名義加入聯合國。換句話說,馬英九的中國情懷並不是問題,他的問題在於沒有民主素養,不尊重台灣人選擇當台灣人的權力,不認同台灣的前途應該由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決定,反對台獨成為台灣人的選項,反對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這才是馬英九不適合當台灣總統的真正原因。

遁辭知其所窮


by coapman 2007/10/29


化獨漸統,全面振興中國 骨灰罈風暴
來看楊麗花歌仔戲,馬英九被問起的第一個問題,是陳總統對他父親骨灰罈上,兩行文字的嚴厲抨擊。馬英九:「這個問題我的發言人會來答覆,陳總統完全弄錯了!」 詳全文

馬鶴凌的骨灰罈上,的確寫著「化獨漸統,全面振興中國」的字樣。請馬英九先生說清楚講明白,不要妄言別人搞錯了。
馬陣營 總統非常不厚道

馬陣營強調,這是馬老先生的遺願,不能和馬英九畫上等號,總統的抨擊非常不厚道。


是寫這兩行字的人不厚道,還是抨擊的人不厚道?

瘡疤被挖到了就說別人不厚道,這也是中國人的習性。當他們抓到陳水扁的國務機要費弊端的時候,殺氣騰騰的要他「死得很難看」,可一點都不厚道喔。
馬英九 忠孝難兩全

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蕭萬長:「這個總統,我們台灣忠厚、老實還有寬容這種精神 ,都違背了啦!」

馬陣營發言人羅智強:「他(馬鶴凌)的主張,不等同於馬英九的主張。」


蕭羅兩人的反應顯示,他們也知道「統一」不受歡迎,對選情不利。
馬鶴凌如果現在才死,那兩行字就絕對不會出現在骨灰罈上。
時代週刊如果現在訪問馬英九,他絕不會說什麼終極統一這種鳥話。
真是後悔莫及,只怪自己笨

林火旺「軼事」

by 慕容理深 2007/10/30

世上不只一人名喚林火旺,本文所指的是現任台大哲學系教授的那一位。至於「軼事」,乃其親自筆述所提及。既然是當事人自己將之形諸文字,已難以盡謂之「軼」。這是加上括號的原因之一。另項原因則是:此「事」讓我覺得難以置信。


話說聯合報在10月29日刊登了林教授的大作〈馬爸異見 自由台灣難容?〉,文中提及:

在兩蔣統治的威權時代,主張「台獨」的人會被抓去關,當時的「黨外」反抗國民黨統治最有力的訴求就是「反威權、要自由、要民主」。黨外人士大聲疾呼:「台獨」主張是人民的言論自由,獨裁政府才會打壓這樣的主張。我認同這樣的論點,所以雖然 我一直都是國民黨黨員,不但神聖一票曾經投給「黨外」,在政戰學校當兵時,還在莒光日教學上,為當時正在逃亡的施明德等美麗島事件嫌犯的作為辯護。

真令人感動啊。

不過,同樣走過那個年代、並多少讀過相關政治史著作與記錄的我倒不認為,在林火旺當兵的1980年代初年,黨外人士敢「大聲疾呼:『台獨』主張是人民的言論自由」。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連組黨都算是大膽前衛的主張,遑論台獨?!由於特務及抓耙仔遍佈台灣社會各階層(當局甚至派人滲透到黨外人士家裡),人們即使在私人談話中,也難敢肆意談及台獨。而就算報章雜誌偶而提到台獨(當然對台獨沒好話),也必定加上引號(就像林文這段所寫的那樣)。在當年,敢於「大聲疾呼」台獨主張的人不是沒有,但幾乎都在海外台灣人黑名單上。在這種情況下,台獨言論就算在國內公開出現,也會像流星一般地迅速消失,而講話的人八成也同時不見蹤影(連不算「大聲疾呼」台獨言論的陳文成都難以存活了,其他可想而知)。話說回來,我並無法判斷,在當年的林火旺的感知中,台獨言論有多「大聲」,畢竟,對聲音的反應因人而異。所以,林教授既然這樣說,我也就姑且聽之囉。

真正令我覺得難以置信的是林火旺在政戰學校莒光日教學的那一段。

首先,當時軍方緊緊抱著黨國思想與極端保守心態,上自參謀本部、下至基層連隊的各級軍官,都對黨外深具敵意,或至少不會有一句好話。若說他們視之為洪水猛獸,也不為過。即使到了李登輝擔任總統的1990年代初,比林火旺晚十年入伍的眾多學運大小領袖也還「享」有造冊列管的「優待」以及各級長官的特殊「關愛」。相較之下,在整個政治環境瀰漫著肅殺之氣的1980年代初,作為軍隊政治思想工作幹部搖籃的政戰學校會是容忍異見的綠洲嗎?「成份」欠佳的我並未身處林火旺所言的那個特定時空,也只好半信半疑。

從林火旺的出生日期推算,台大哲學系事件應該發生於他就讀台大哲學系期間。Wikipedia 的「林火旺」條目中提到,由於該事件「哲學研究所停止招生一年,〔林火旺〕不得不轉考三民主義研究所」。林火旺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是時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兼黨史會主委的秦孝儀(上海法學院法律系畢業),論文題目是「從儒家憂忠意識論知行問題」。在該論文摘要中,我特別注意到這段話:

因此, 孫中山先生和 蔣中正先生論知行,亦基於救世救人之憂患意識,直承孔孟聖言,而指出力行本旨。中庸言:「力行近乎」,「仁」是儒家之全盤精髓所繫,以力行言仁乃是儒家思想之正統。

從他的論文指導教授背景與論文摘要來看,他當時的政治思想應該頗接近於國民黨正統。對照其本人自述來看,「一直都是國民黨黨員」的他在入伍之前應該已加入國民黨。林火旺近十年來曾為馬英九與周錫瑋助選,所以,他「一直都是國民黨黨員」這件事殆無疑義。整體而言,這一切與「在莒光日教學上,為當時正在逃亡的施明德等美麗島事件嫌犯的作為辯護」兩者之間的確存在著不小的落差。不過,這只是依照有限資訊所作的推斷;詳情實況如何,林教授應該比任何人清楚。

如果林火旺果如他所說的那樣,當年曾在政戰學校莒光日教學上為「美麗島事件嫌犯的作為辯護」,那麼,這件事真的值得在政戰學校校史裡記上一筆。「信而有徵,疑則存疑」向為史家圭臬,我們期待林火旺在政戰學校時期的長官舊識們出面來談談這件尚屬「孤證難明」的陳年「軼事」,為那外人難以一窺堂奧的政戰學校之校史補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