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1日 星期四

從利差談開放人民幣業務

by 黃天麟

「人民幣來了」、「人民幣受惠股吸金」、「14檔人民幣概念股火紅」,這是上周六,國內三家哈中報紙頭版標題,以報導近日開辦人民幣業務的「大」消息,宛如台灣金融業引頸期盼之金融「黃金十年」即將啟動。

真如此燦麗嗎?從銀行的立場言,開辦人民幣業務(註:主要為存放款、理財)確實是利多,然人民幣業務與過去銀行開辦之美金、日幣業務有很大不同。先不談文化、語文、歷史、教育等因素,利率、利差就已是一大關鍵。

美國也好,日本也是,它們的發展層次均高於台灣,利率水準亦都比台幣低,所以國人將台幣換成美金成為美元存款之誘因不大,人民幣就不然。事實是,台灣層次高於中國,低層次的中國市場又遠大於台灣,從而過去十二年(2000至現在)因產業結合中國而衍生的「生產要素價格均等化,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必隨人民幣商機之擴大而複製到台灣的金融面。(註:中、台間之生產要素均等化,屬「中樞-邊陲」進程之一種型態,帶來壓低國內薪資水準、拉高失業率之惡果)

當今中國國內之貸放利率水準約在5-6%之間,如果國銀在台吸收之人民幣存款利率設在2至3%,龐大的存放利差,必使國銀對人民幣存放業務趨之若鶩,即使政府對每人每天換匯額度予以限制,在銀行外務人員的衝刺下,其成長將非美金業務之所可比擬。首當其衝者則是中小企業,國銀對國內中小企業之貸放意願必隨之降低,貸放條件必趨嚴。

企業借人民幣所為何來?人民幣仍非國際貨幣,當然是使用於中國,用在中國子公司之周轉、新投資或買不動產等,雖然不是「五鬼搬運」,但其流程無異於台灣金融資源對中國之挹注。這與企業關閉國內生產線,將技術、 資金挹注中國無甚大差異,所不同者只是前次是企業的大挪移,而此次是金融業而已,對台灣經濟成長動能之折損,不可小覷。

馬政府或許會辯稱,這與企業之西遷不同,中國的資金也會流到台灣來。只是開放中資來台也已好幾年了,「來」與「去」不但不成比例,更令人擔憂的是,(台灣)去的是生產性資金、生產性金融,(中國)來的是無助於提升我國產業與就業的非生產性資金,如對台股權的投資、媒體及流通事業之併購等等。

總結而言,此次「貨幣清算機制之簽訂、人民幣業務之開放」對銀行言,如那些哈中學媒所言,是一大利多,但對台灣及中小企業言,即是大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