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4日 星期三

「統一標準」就是「只要是中國人就免罪」

by Apin 2007/03/14

針對首長特別費,南檢北檢被外界質疑偵辦標準不同,而為此法務部長施茂林今天(2007-3-14)站出來表示,外界既然認為台北地檢與台南地檢在案件處 理上有分歧,我們已經請檢察總長盡快召集檢察長會議,訂定一個比較一致性的基準,作為個案處理的參考,在4月底前定出『統一標準』。

我們著實不知道什麼叫做「訂定比較一致性的基準」,如果台南地檢署前日(2007-3-12)偵結的台南市長許添財與前副市長許陽明特別費案與前國民黨主 席馬英九在台北市長任內特別費案被起訴的差別只是「邏輯」上的不相同而「標準」其實是一樣的,難道「訂定比較一致性的基準」是要因「人」而異?

就是說,如果馬英九的被起訴,是特別費不需單據部份全匯到他私人帳戶內,而總計約1530萬的特別費中,卻只有400餘萬元是被認為用於公益、公務方面, 其餘1117萬餘元則不但據為己有,甚至還申報為其個人財產。換句話說,馬英九之所以被檢察官認定以貪污罪加以起訴,就是因為詐領了大部份特別費。而許添 財方面,其特別費不需單據部份總計約255萬元,但許添財用於犒賞員工及公益捐贈的金額卻達261萬元,已超過特別費款項。是以,許添財才被認定並無貪污 詐領事實而被不起訴處分。(請參考以下...馬英九及許添財特別費案比較圖表)

只是,誠如法務部長施茂林過去曾公開扭曲解釋「特別費」其實是『數十年來由政府慣例編列具有「實質補貼」的業務費用之一,而且首長如超額支出,除不予增加外,已由首長領具部分如未用盡,慣例上也「無須繳回」...』而引致台灣社會一番強烈批判是在為馬英九及他自己解套。

而看目前同樣也名列「特別費」被告發名單中的法務部長施茂林又要進一步要求檢察官在調查特別費案時,必須「訂定比較一致性的基準」,,,而這行為是否同樣是在替馬英九及包括他自己的「特別費(案)」再打一劑「免責針」...,動機上不就更加「昭然若揭」了嗎?

過去以來,是否我們台灣人都會有..只要「中國人」認為行的,「非中國人」都不行... ()的感嘆,....就是說...我們現在就不如建議法務部長施茂林在要求檢察官調查特別費案必須「訂定比較一致性的基準」時,乾脆明白訂立一個「統一標準」,那就是「只要是中國人就免罪」...算了...,不是嗎?

換言之,如果施茂林會認為他即使是個「台灣人」,但卻也個「中國人」時,即使未來同樣有「特別費(案)」被起訴的問題存在,但至少已可先「高枕無憂」了,不是嗎?



成也黨產 敗也黨產

by 陳朝建 2004/10/6

多數選民所關心的,將不會是「誰」是國民黨的敗家子(例如是李登輝、劉泰英?還是連戰自己?),而是「誰」讓國民黨那麼有錢的,也就是國民黨的黨產到底是「如何來的」?

在野之後,頻傳延遲發放基層黨工薪資的國民黨,還剩哪些「黨產」可資運用?頗值得我們予以關注省思。若撇開黨格、黨魂、政黨人才,以及藍軍選民對國民黨的政黨認同不論,單就其餘的有形資產而言,黨產對國民黨的未來發展而言,似乎仍然是極為負面的債務。

蓋比起其他的政黨,國民黨既有黨產,又有黨營事業,並從事金融投資的理財活動,與政黨本應作為「非營利組織」、「公益政治團體」的特質格格不入;以至於民主轉型之後的今天,每每總統選戰、立委選戰開打之際,黨產說不清、剪不斷、理還亂的結果,對國民黨而言,絕對是「負面資產」!更何況,借題發揮的民進黨、台聯黨等綠營人馬,還想立法強制清算國民黨的既有黨產。

更應值得注意的是,失去執政權力之後的國民黨因為仍有黨產的關係,以至於外界(尤其是中間選民,或是綠軍選民)很容易產生以下的理解:

首先,親民黨、新黨想要重回國民黨或重組國民黨,是因為國民黨還有黨產可以依附的關係。換言之,藍軍的整合動作,某程度而言,將被理解為藍軍各黨派人士謀圖黨產的利益聯盟而已,惟此卻極可能是部分選民內心的認知思惟。

其次,國民黨本土派之所以未出走,那是因為國民黨還有黨產可以汲取、吸吮,而非國民黨的中道路線贏得本土派的支持。質言之,部分選民又會理解成黨產就是國民黨之所以未分裂的「非必要之『惡』」,導致國民黨即使調整政策路線,也會面臨不必要的質疑,這當然對國民黨的永續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也就是說,國民黨「成也黨產,敗也黨產」的命運刻正註定之中,同時國民黨還會陷入「囚徒困境」的兩難。因為清算黨產之後,親民黨、新黨還願意與國民黨合併嗎?清算黨產之後,國民黨本土派還願意留在國民黨內發展嗎?更重要的是,不清算黨產的話,國民黨又要如何贏取中間選民,或是淺綠選民的轉向支持呢?

探究其實,到底是「誰」虧空或掏空了國民黨的龐大資產?固然值得追究討論,不過一般以為,原因或許是歷年選戰資本的寅吃卯糧耗費了黨產,或許正是五鬼搬運法的金融投資、非法洗錢掏空了黨庫,或是全球經濟不景氣的關係,讓以不動產為主的國民黨資產無法有效運用之緣故,但請注意,這些論點根本不是重點!

因為,當國民黨遲發黨工薪資的消息,再度揭露於媒體的同時,多數選民省思的是,原來國民黨是那麼的有錢可以長期發放黨工薪資的啊!而且,是直到近幾年在野之後才出現問題的啊!那國民黨於執政時期是不是A很多錢的政黨啊?亦即,多數選民所關心的,將不會是「誰」是國民黨的敗家子(例如是李登輝、劉泰英?還是連戰自己?),而是「誰」讓國民黨那麼有錢的,也就是國民黨的黨產到底是「如何來的」?

不僅如此,當多數選民知道國民黨遲發黨工薪資的消息後,他們另外所關心的是:黨工為什麼一定得要給錢?因為政黨本來不就是該為「非營利組織」(且應以「政治義工」為主)的公益團體、政治團體嗎?

更深層的省思是,假如因為國民黨連黨工的薪資都已發不出來了,則泛綠陣營的民進黨、台聯黨會不會以此為號召,見縫插針而拿出更多的「政經資源」(例如:執政優勢或選舉資本)誘惑藍軍的政治精英倒戈呢?果爾是的話,在國民黨遲發薪資的同時,藍綠陣營、權力精英間的「西瓜效應」,才是重點。

與此同時,另個深層的反思則是,國民黨何時才願意將「黨產歸零」?蓋國民黨「黨產」遲不盡速主動、積極「歸零」的關係,不剛好就是國民黨耗盡正面資產(黨格、黨魂、政黨人才,以及藍軍選民對國民黨的政黨認同),而選擇慢性政黨自殺的作法嗎?

(作者為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