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3日 星期五

薪資為何不易漲 (1) —— 修正版


by 慕容理深 2007/11/26

修正說明:

經網友湖之心的質疑後,我才驚覺,先前因一時疏忽,以致本文所依據的統計圖數據有誤。在改正各圖表的同時,部分段落亦有配合修改之必要。我將新寫的段落以底色標示,捨棄的段落則就地封存於內。

新舊統計圖之差異並不足以推翻本篇原版與本文後續之基本論點。就本篇的部分而言,修正版的數據促使我作更詳細的分析與推論。另一方面,由於它們與後續各篇論述的契合度更高,所以也減輕了將來全文結論部分的書寫與閱讀負擔。

最後,我為先前所犯的錯誤鄭重向各位讀者致歉,同時並感謝湖之心的耐心與提醒。

最近常在媒體上聽聞街頭受訪者、記者與政客說「什麼都漲,只有薪水沒漲」。從調查統計結果來看,台灣近年來的平均薪資其實不是沒漲,但增加的幅度實在是不多。在探討這個現象的成因之前,我們有必要先觀察這個現象如何形成。

第一步該作的事乃回溯過去的統計資料,而非只依據日常周遭的境況、出現在向來記錄欠佳的媒體所提供的案例、或一些人的抱怨怒吼來看問題,更不可以倚 靠被刻意扭曲過的資訊與論述。既然談論的是整個國家的狀況,就不能瞎子摸象、人云亦云、或跟著感覺走,那只會使人誤判形勢、病急亂投醫。

薪水沒漲?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沒漲?馬英九如是說:

媒體問到油價、物價上漲,民進黨府院黨為顧及選情,可能出手抑制物價漲幅,馬英九回答指出,油價直接牽扯所有民生物資的價格,但他認為,目前社會對物價上漲如此敏感,真正關鍵還是七年來大多數國民的薪水沒漲,當物價漲、薪水不漲,大家都會非常恐慌。(中央社,2007/10/31

他這段話首先承認了,自己其實知道前一陣子的物價上漲的根源是油價上升。台灣幾乎不產石油,所以當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並且開始推升國際市場多種貨物價 格時,國內的消費者市場很難不受波及。因此,國民黨先前拿物價波動來進行政治批鬥,吵了半天後,馬英九這句「油價直接牽扯所有民生物資的價格」就整個拆解 了其立論基礎。國民黨臉上的三條線是馬英九所劃上去的,怨不得別人。

其實,這波物價上漲還有其它的國際因素在背後,例如穀物價格。穀物價格會影響到肉品與乳製品的成本。過於簡化地看待一個眾多因素匯集後所產生的現象,這並非治國者該有的格局。

薪資問題也被馬英九過度簡化。「七年來大多數國民的薪水沒漲」一語恐怕言過於實。從平均實質薪資統計(上圖)來看,從2000年到2006年期間,有五年調升、兩年下降。相對於1999年的水準,2006年的平均薪資上漲了2.3%。正確的講法應該是:七年來的平均薪資呈現微幅上漲

在 此整體趨勢中,各行業之間存在著不小的差異。同樣以1999年與2006年相較,製造業平均薪資增加了近6%,而金融保險業更上升了8.7%(年平均 1.2%,看起來是不太像金飯碗)。行業間的差異留待以後再論,以下的分析仍以工業與服務業的整體平均為主 (農林漁牧等行業由於其勞動條件之特性,並未被政府計入薪資調查統計中)。
單以去年而論,製造業平均薪資上漲3%,金融保險業則達到8%。行業間的差異留待以後再論,以下的分析仍以工業與服務業的整體平均為主。 ] cssheader=[bos] cssbody=[bosB] fade=[on]" style="display: inline; width: 16px; height: 16px;" alt="" src="http://passionelysii.googlepages.com/Bin.gif" height="16" width="16">

七年來如此,那七年前呢?十七年前呢?

從1981年到1999年,平均薪資 年年年上升,而且漲幅都比這幾年高。所以,國民黨比民進黨較擅長於經濟領域的治理囉?且慢,這樣推理不免過於輕率。若仔細看上圖代表工業與服務業的紅色線 之變化,不難看出:進入1990年代以後,實質薪資上漲率以鋸齒狀呈現下跌走勢,每次上漲的幅度均不及前次高點,而數列線下降時則屢創新低。

為進一步確認這項趨勢,我用迴歸分析將1981-2006年的數值變化型態以六次多項式曲線來表示(右上圖)。這條曲線再度顯示,從1990年到2004年,台灣實質薪資的上漲幅度以近似的速度持續縮小。換言之,不論是國民黨執政的最後十年或民進黨執政期間,薪資變化之大趨勢都是往漲幅縮小的方向發展的。

台灣經濟在1980年代初受第二次石油危機衝擊,在這種特殊狀況所產生的數據若被排除在外,是否會動搖前述「從1990年到2004年,台灣實質薪資的上漲幅度以近似的速度持續縮小」之推論?
既然當時的特殊狀況造成了超高數值,那麼,若把它們排除在外,是否會動搖前述「從1990年到2004年,台灣實質薪資的上漲幅度以相同的速度持續縮小」之推論? ] cssheader=[bos] cssbody=[bosB] fade=[on]" style="display: inline; width: 16px; height: 16px;" alt="" src="http://passionelysii.googlepages.com/Bin.gif" height="16" width="16">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將觀察的時期縮小至1986-2006年,然後一樣用六次多項式畫出迴歸線(左圖)。這條迴歸線的R2值(0.929)比上一條高出不少,亦即接近原始數據的程度更大。

這張統計圖再次顯示,從1988年以後,平均薪資漲幅趨勢就從10%以上的高點往下降,未再上升(曲線末端略呈逆轉向上趨勢,但這有可能只是因為最後三年的數值關係所造成的數學現象,目前仍不宜解讀為其後趨勢傾向上升的信號。)

有別於上一幅圖,這一張的迴歸線在從最高點下降以 後,明顯地以三個階段進行:1989-1996年的快速下降;1996-2000年的持平;2000-2005年的緩降。如果要將第三段視為民進黨執政成 績不佳的證明,那麼,第一段豈不就表示:國民黨執政時期曾經表現得民進黨糟糕許多?

不過,在國民黨在交出行政權之前三 年,這條線至少是維持平穩不墜的。其實,將取樣範圍再縮小,僅考察1986-1999年的變化,我們可以發現,在1989-1994年的陡降後,迴歸線呈 現稍微上揚的走勢(下圖)。更精確地就原來的數值來觀察,在1996年出現最低點之後,1997-1999年的三個較高數值拉起了趨勢線的最後一段。
有人或許會反駁說,上圖的曲線是因為民進黨執政時期的數據不佳,而被往下拉。其實,只要比對曲線與代表原始數據的紅點,不難發現這種反駁很難成立。雖然如此,我還是就1986-1999年的數值再虐待我的電腦一次,跑出另外一條迴歸線。(右圖)

結果不出所料。還是一樣:國民黨丟掉行政權的前十年之間,台灣人的平均薪資一年比一年難漲。在經濟上,國民黨比民進黨高明嗎?至少,把這三張圖擺在一起看之後所得到的答案是:沒有。 ] cssheader=[bos] cssbody=[bosB] fade=[on]" style="display: inline; width: 16px; height: 16px;" alt="" src="http://passionelysii.googlepages.com/Bin.gif" height="16" width="16">

大體而言,17年來的台灣平均薪資漲幅從10%以上的水準往0%下滑,幾次的短期上漲並未能扭轉這個態勢。 而進一步的考察顯示,這17年又可分為三個階段。剩下來的問題是,如何解釋這三個階段的成因?政黨因素似乎是最後兩階段間的差異之主因,但絲毫無法解釋前 兩階段的差異、以及第一階段相對於前一時期的轉變。不過,我們亦當留意另一種可能:其實這三個階段只是同一結構下,幾項次級因素被改變後的結果。

通常,下一步的探討會先從宏觀因素著手;但我打算反其道而行,先把下兩篇的焦點放在各類受薪者與其薪資差異,在比較的同時繼續觀察其歷時變化,把整個歷史圖像的解析度提高,以找尋更多宏觀因素所留下的痕跡,來降低錯認「兇手」的可能。


我猜,有人會說,這只是統計數字,人民的感受最重要。這幾年來,我不知聽過幾遍這種話。最近一次是在前幾天的2100全民開講。當時民進黨的余莓莓搬出一 系列數據反駁其它人的言論,而國民黨的陳鳳馨則緊接著提出一個數字回應她。這時,主持人李濤插話了。他斷然地說:「觀眾不要聽這些數字」。

李濤與TVBS的政治立場眾所周知,所以姑且不論。當那句話可以被一位電視政論節目主持人大剌剌地講出來、而且還有數以萬計的人聽得下去,顯然這樣的論述及其傳播者、接收者有著某種相同的文化、思想上的共識。左思右想,我只能說這個共識的根源在中國傳統文化裡:

中國社會不能在數目字上管理,由來已久,其以道德代替法律,更以息爭的名義,責成里長甲長鄉紳族長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一方面將衙門的工作份量減輕,一方面責阻塞低層社會裡各種經濟因素公平而自由的交換(因為只有 最原始型的交換才能被眾目公認,稍帶現代型的分工合作,及於較繁複的契約關係,即無社會之保證)。(黃仁宇,《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頁25-26,粗體為筆者所加)

雖然台灣在國家管理與企業經營等許多實務上,早已進入以數字、法制管理的現代世界,但很多人只要碰到政治,頭腦就自動切換為前現代模式。

另一方面,人的感受往往與現實有所差距。當人在一個坡度極緩的平面上直線地前行,自己未必會感覺到正走在一個斜面上。當他走了好幾個小時之後,回頭 一看,會發現原來自己所處的地方與出發時的位置在高度上相差很多。人對於一點一滴地發生的長期社會經濟變遷的「感受」通常也一樣。而「感受」並不會改變已 發生的事實,也解決不了複雜的問題。

更不用說,「感受」是可以被影響甚至形塑的。在播放著電視節目的候診室裡,大多數待診者所感受到的等候時間會比沒電視可看的情況下來得短。有沒有人蠢到在裝設電視機的同時還貼上說明「請耐心等候,看電視殺時間」?不會吧?!喔,是嗎?

就在馬英九說「七年來大多數國民的薪水沒漲」這句話的前後不久,他在士林夜市探訪協助身障人士習得一技之長、以手工餅乾從事公益的牛媽媽,根據前引之中央社報導:

馬英九換上工作服,製作養生蔬菜餅乾。當做到將餅乾壓扁程序時,馬英九還向牛媽媽開玩笑說,「以後您若要打扁(餅乾),儘管叫我」。

馬英九在受訪時說「物價漲、薪水不漲,大家都會非常恐慌」。「大家都會非常恐慌」?已經那麼嚴重了嗎?

恐慌其實是可以被製造的連結至:玉山社網站。] cssheader=[bos] cssbody=[bosB] fade=[on]" href="http://www.tipi.com.tw/bookstoredetail.php?bookNO=223" target="_blank">(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