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6日 星期日

是大學素質差還是雜誌品質差

by thinker 2006/11/22

http://blog.pixnet.net/thinker/post/1045121

小時候很愛看「牛頓」之類的科普雜誌。
它幾乎每年都有帥氣的「相對論特集」,裡面介紹光速啦,空間扭曲啦,黑洞啦,大爆炸之類的。


長大以後才知道,相對論早在幾十年前就被提出,但因為科技進展比出刊的速度慢得多,然後讀者只能理解(
或作者只能寫出)簡單的內容,只好每年把許多重複的內容隱藏在美麗插圖後面炒冷飯。

管理方面,一些所謂「天下」或「商周」的這種「管普」雜誌,也給人差不多的感覺。動不動就使用「全球化衝擊」「下一代面臨的挑戰」「知識經濟」這些名詞,給讀者一種全球四處風起雲湧的感覺。
現狀被誇張化模糊化,卻缺少踏實的知識與重點,無怪被稱為「商業界的壹週刊」。

下面這篇文章更是如此,讓我覺得雜誌編輯「不是想刻意炒新聞、就是不用腦袋」。大家先看看,下篇來聊聊這篇搞笑文章的問題。

<原文連結>

天下雜誌》8成師生家長嘆:大學生素質差
台灣的大學錄取率愈來愈高,但天下雜誌今天發表「大學教育大調查」指出,八成左右的大學生、家長和教授認為現今大學生素質有問題;六成七大學教授更認為,教育部推出「五年五百億卓越計畫」,不可能培養出世界一流的頂尖大學;而且每兩位教授就有一個願出走大陸。

天 下雜誌上個月進行「大學教育大調查」,針對804位教授(施教)、大學生(受教)及家長(出資)三方進行電訪,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整體「學歷」雖提高,「學 力」卻沒有相對提升。12年來,大學數量暴增至162所,但高達87%的大學生和80%的家長同意大學生「素質不好」。另有78%的大學教授認為,現在大 學生的素質不如10年前。

無論是大學生、家長或教授,也憂心在全球化浪潮下,學生會喪失競爭力,且現行大學教育尚有不足,距離世界很遠。83%的大學生、52%的家長,擔心在台灣讀大學,將來面對全球化的競爭會缺乏競爭力。

誰該為不理想的大學教育負責?天下的調查發現,28%的教授認為教育部應負責,也有28%認為是「大學生自己」應該負責,大學生則有42%坦言「自己」應負責。

大學教師又怎麼看待自己?調查結果顯示,現在的教授自信在研究方面的表現,較10年前的教授好;但在教學熱情、給學生做典範兩個面向上沒有進步,對學生的正面影響力更是不及格,只有5.7分(滿分10分)。

調查也反應大學教授在教學與研究之間掙扎,對政府盲目開放大學新設導致的資源稀釋,充滿無力感。即使教育部去年端出五年五百億卓越研究計畫,但67%的教授認為不可能為台灣培養出世界一流的頂尖大學。

面對高等教育的國際競賽,尤其在大陸積極招手,台灣知名教授出走對岸大學任教之後,五成六的受訪教授表示,有意願去大陸教書,為的是拓展個人視野,以及大陸發展很快,應該要抓住這個機會。
---------------------------------------------------------------------
上面那篇文章裡面的數據、問卷、採訪什麼的先不談。
重點簡單說只有一個:「台灣這幾年來大學變多,可是素質變差」。
什麼原因?怎麼辦?

從數據找答案
回答這個問題,當然需要一些數據。
啊我又不像他們一樣有錢有閒,還能做問卷訪問教授。
只好連上行政院主計處的網站簡單調查一下。

幸運地找到了三個數字。台灣1992年、2004年的高等教育入學率,大陸2004年的高等教育入學率。而這三個數字就足以回答大學素質變差的問題。

十多年前(1992年),台灣的高等教育入學率是42%,而最近的大學入學率 (2004年) 已經快70%,多了約30%。大陸在2004年則還是20%左右。

相信看了這三個數字,大家就知道問題在哪了。大學的素質絕對跟學生的素質有關,而學生的門檻從前40%掉到前70%,
「整體能力」沒有下降還相對提升才可怕好不好。這樣大陸一定會馬上打過來,因為台灣的年青人裡面,有70%是資優生 -_-。另外,把前70%的學生以及大學的素質,跟大陸的前20%來比也是極度不公平的地方。

素質到底有多差


再來我們試著體會一下大學素質下降(從40%降到70%)的程度。首先大學入學考試的分數是一種「常態分布」,就是平均水準的人最多,而越聰明跟越笨都越少(見圖)為了簡化問題,我們假設分數的分佈相等於智商的分佈。也就是假設越聰明的人大學入學考分數越高,(實際情況當然是勤能補拙)。

1992年的門檻
(40%)比平均高0.3個標準差。2004年的門檻(70%)比平均低0.6個標準差。而大陸的門檻(20%)則高了0.9個標準差。如果直接換算成智商,分別是105、91跟114。

懂了吧?這十年增加大學(或說專科改制),就讓大學學生的門檻自然下降了
14點智商,而我們最笨的大學生,也比大陸最笨的大學生差了整整23點的智商(差不多是一個平常人跟一個資優生的智商差距喔!)。一個社會裡本來就有比較聰明跟比較不那麼聰明的人,一增加大學,「素質不如十年前」就是必然的事。這根本不需要教授不用功學生鬼混就會自然發生。

這麼明顯,自然,正常的事情毫不注意與解釋,就在做問卷調查,然後說大學教學多糟多遜,不是見樹不見林,腦筋不清楚,就是刻意要引起社會的不安跟騷動,然後趁機,呃,多賣幾本雜誌?

從這點來看,說他跟壹週刊一樣,我認為並不為過。



結論
台 灣的高等教育不是沒有可以討論批評的地方。可是真正該focus的,應該是十年前沒法念大學,可能直接去工作或念專科,而十年後念了大學的這些智力在 (91~105)的人,有沒有比沒大學念的時候乖,素質有沒有提升,大學是不是比專科對未來更有幫助,而不是反過來責怪他們拉低大學素質吧。這種說法其實 很過分的!

總之也許大學教育的確有問題啦。但我認為,第一個最需要討論的大學問題是:

「這篇文章的編輯......到底是哪所大學畢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