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4日 星期一

台灣正名是「常識」

by 曹長青 2007/09/23

在三十萬人聚會高雄,四千人聚會紐約,更有歐洲、加拿大、日本等各地台灣人齊聲發出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呼籲之際,「前衛」出版社上週及時推出了為美國獨立之路奠基的《常識》一書。這是該名著問世二百年後,台灣首次有了繁體字譯本。

《常識》是人類思想史的經典著作,對美國人的思想影響深遠。二○○三年美國最大連鎖書商「邦諾書店」統計出的影響美國歷史的二十本書中,《常識》不僅入選,且位居榜首!

《常識》告訴人們,選擇獨立是天賦人權,人民有權決定自己的命運;尤其對今天爭取國家正常化的台灣人民,它更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當年美國的獨立之路,比今天台灣的奮鬥更艱難。在內部,英國移民佔四分之三,他們在血緣、情感上自視「美洲英國人」;在外部,有大英帝國的軍事鎮壓。但最後美國人成功了。這其中因素很多,但從個體來說,有三個人做出了最重要的貢獻:

「把一個獨立國家留給後代」

一是《獨立宣言》作者傑佛遜,提出人生來具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奠定了美國獨立和自由的理論基礎;二是首任總統華盛頓,領導了獨立戰爭,並在最艱難之際,獨撐大局並獨自做出重大決定;第三個就是疾呼人民有選擇獨立權利的《常識》作者潘恩(Thomas Paine)。

縱觀美國獨立的歷史,如果說傑佛遜奠定了獨立的理論,華盛頓指揮了獨立之戰,潘恩則是用文字的號角,吹出了獨立戰爭的士氣和激情。三個人像「三腳架」,為美國撐出了一片偉大、自由、獨立的天空!

但是和傑佛遜、華盛頓不同的是,潘恩不是美國人,而是一個英國人。但潘恩完全超越「大英帝國情結」,視美國人民獨立的「權利」高於他作為英國人和英國的共同「國族」利益。

當時美國內部也存在激烈的統、獨之爭,那些「大英帝國」的維護者,主張保持現狀;即使那些認為美國應獨立者,也恐懼英國的軍事力量,而不敢支持「美獨」。在這種背景下,潘恩寫出《常識》這本書,清晰、堅定地指出:美國獨立是基於一種「常識」——美國人民有權利選擇,獨立是「遲早要發生的必然趨勢」。他呼籲人們和英國決裂,把「一個與眾不同的獨立國家留給後代」。連「美利堅合眾國」這個名字,也是潘恩最早喊出來的,因而他被稱為「獨立戰爭的號手」。

「國家認同」是不能妥協的

在有人提出與英國「和解」時,潘恩旗幟鮮明地痛斥。對於潘恩來說,獨立的「權利」是不能妥協的,在國家認同上,是不能、也無法「和解」的。他對妥協派毫不客氣地說,「如果殖民地人民在目前的鬥爭中都抱著這種膽怯的想法,後代的子孫一定會以厭惡的心情來想起他們祖先的名字。」

當時美國才三百萬人口,《常識》銷售了五十萬冊,是僅次於《聖經》、影響最大的一本書。那些充滿激情、膽識、洋溢著必勝精神的文字,極大地啟蒙、鼓舞了爭取獨立和自由的美國人。連華盛頓本人也被潘恩的《常識》說服和打動,而完全放棄了對英國的幻想。他給朋友寫信說,「我們必須和英國政權一刀兩斷」。因而美國第二位總統亞當斯說,「如果沒有《常識》作者這枝筆,華盛頓所舉起的劍將是徒勞無功。」

但疾呼美國必須獨立的潘恩,並不把獨立看作終極價值,他更看重的是美國獨立之後,建立一個和英國君主制、法國貴族統治等完全不同的民主共和制度;從而把「建國」和「共和」連到一起,把美國獨立提升到建立人類全新政治制度的高度。這是潘恩支持美國獨立的初衷和理想;後來二百多年來美國走的道路,正是在潘恩等鋪設的基石上,或者說是他的夢想成真!

「制定新憲法,正名為台灣」

二百年後的今天,台灣正在走著同樣的獨立之路,那就是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常識」、認同「常識」,並大聲地說出「常識」——人民有選擇的權利!高雄和紐約的台灣入聯大遊行,都在向世界展示不可阻擋的台灣民意!

在月底將召開的民進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如果能在《正常國家決議文》中補入「制定新憲法,正名為台灣」這樣明確的文字,就等於向世界發出更清晰的信號。如果民進黨的全國代表們都不敢說出「常識」,那還怎麼來說服美國、聯合國和國際社會?人們期待,人們更相信,當年制定台獨黨綱、走在人民前面的民進黨,今天絕不會落後於民意!

《常識》在台灣問世,得益於譯者陳水源先生的努力。這部經典著作將給台灣讀者帶來一個重新認識「獨立價值」的常識世界。對於這個「常識」的實現,潘恩在書中斬釘截鐵地預言:「只要我們堅持不懈,不屈不撓,我們就有希望得到光榮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