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9日 星期六

<澄社評論> 規範政治廣告

by 盧世祥 2007/09/28

前總統府資政辜寬敏最近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刊登廣告,籲請美國公眾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全球有不少個人、團體或國家選擇透過這兩大報向美國社會發聲,是由於其影響力不同凡響。就在辜寬敏「不要把台灣的民主丟進垃圾桶」訴求見刊前幾天,角逐共和黨總統提名的朱利安尼也在《紐約時報》以廣告方式,就伊拉克戰事提出主張。

《紐約時報》接受政治廣告,以容納各方意見與觀點表達,這是新聞自由的一部分。該報有一部門負責斟酌內容的適當性,其標準不問立場與報社異同,主要在保障讀者利益,維護報紙格調品味。該報以往曾接受共產黨及激進組織廣告,並因刊登挺台灣廣告而引起中國抗議;也曾拒絕呼籲「取消聯邦所得稅」、「焚毀徵兵卡」的廣告,因其「有違國家利益」;並曾因照片欠妥而不接受廣告。

儘管接受政治廣告有嚴格標準,仍不免出現爭議。就在九月十日,一個自由派團體刊登反對伊拉克戰爭全頁廣告,把矛頭指向當天要在國會作證的駐伊美軍指揮官裴卓斯(David Petraeus),取其姓氏諧音,以「裴卓斯將軍或背叛我們(Betray Us)的將軍?」為題,大肆撻伐其未將伊拉克實況回報。此一廣告既出,支持伊戰的保守派大為光火,許多反戰的民主黨人尷尬,報社也接到逾四千通網路抗議函。政治上,民主黨居多數的參院決議譴責,有議員要求眾院調查,保守團體向聯邦選舉委員會投訴該報及廣告主,布希總統稱此廣告「令人憎惡」;而且廣告適用優惠價格,也招致報社黨同自由派的評譏。

《紐約時報》公共編輯賀特(Clark Hoyt)為此進行調查,發現廣告價格優待,純屬作業出錯,惟廣告內容,明顯涉及人身攻擊,對於這位戰功彪炳且受敬重的四星上將並不公平,此非但不合報社端莊與尊嚴的一貫原則,有違廣告規範,也使重要政策議題討論失焦,實「出賣報社最佳利益」。儘管相關主管辯稱,標題已加問號,廣告主有其言論自由,賀特於其專欄仍強調,以該報的卓越品牌,自應適用文明的高標準。

《紐約時報》不愧全球報業模範生,於此案中以成熟而誠懇的態度面對公眾批評,信守社會公器職分。美國民主也成熟令人羨慕,社會容或意識形態分明,過度的言行卻難以硬拗到底,是非曲直亦有公評。現在,台灣選戰逐步開打,見諸新聞媒體的政治廣告漸多,《紐約時報》接受政治廣告的嚴謹及處理出狀況時的開誠布公,實值得台灣新聞界師法,以期政治廣告回歸就事論事,不流於抹黑誹謗,進而扭轉社會立場先於是非、政治惡鬥不知伊於胡底的現狀,這也是我國民主能否更上一層樓的重要觀察指標之一。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