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守選民付託的總統
By 南嘉生 2006/08/10
1996年之後,「一個民選總統,要怎樣推動他的政策?」我想這是我們在1996年之前,尚未碰到的問題。簡單的說,以往都是從意識型態中決定政策走向,但各位真的相信,那樣的意識型態就是人民的意願嗎?
李登輝前總統的選票支持者的政治態度,在林郝及陳履安出來競選總統之後,很清楚的就被劃分出深藍軍不是他的支持者。而彭明敏的參選,也讓深綠軍的選票不會成為他的支持者。所以很清楚,李登輝的支持者,絕對不會是要和中國統一,也不會是馬上獨立,而是一些要台灣安定,又強烈支持李登輝特質的人。這些人想甚麼?絕對不是統一,而是要台灣更好。
有人攻擊李登輝走台獨,我們要問統派的人有支持他嗎?有人說李登輝當總統時,不敢搞台獨。我們要問強硬台獨有支持他嗎?李登輝前總統說若泛綠軍的選票超過75%,就可以制定新憲法。他的講法放置在民主、法治下是成立的。沒有讓獨派的選票超過穩定半數,怎麼可能制訂讓人民同意的穩定憲法呢?
當然,當許多人主要的生活目的是:好好活在台灣,那麼「不和中國統一」就成為政策上要推動的目標。
很多統派人士強烈攻擊李登輝搞台獨,但這些人的這些政見,能在台灣拿多少票呢?王建煊的能力與清廉度在馬英九之上,但他的統派論點能得到多少票呢?要不是有民族動員的力量,他能在泛藍軍大本營的台北縣拿那麼多票嗎?更不用說是中南部了。連這種等級的人物都遇到這樣的問題,其他就不用說了。
「不支持統一」並不能推論「他們支持獨立」,所以李登輝也沒有推動獨立。但他很明確的表現要以台灣人民的利益為依歸,而這些人民就是他的選票、他所認定的台灣人民利益。所以他的老朋友許文龍不斷要他推動台獨(我想黃崑虎也應該有這樣的建議),但他就是不肯。這樣的遲滯,我想數年或數十年之後,很可能是許多偏獨派的學者要批判李登輝時期政策的重要議題,也可能是李登輝前總統在民主志業上,無法再上一層樓的關鍵。但是遵守民主機制,向他的選民負責,特別是投票給他的選民,卻依舊是他信守的重點。
信守選民給他的付託,這難道不是民主時代的領袖,應該要做到的基本責任嗎?
2000年之後做為總統,李登輝必須遵守憲法,必須在政治運作的機制下做他應該做的事情,因為他是李登輝總統,不是李登輝個人。然而卸下公職之後,李登輝是不是總統?不是。他應不應該有他個人的選擇?應該。所以選擇走向獨立路線的李登輝當然是屬於他個人判斷的問題,也是他政治選擇的自由之一,這是民主社會公民的基本權力,他是這一個社會的公民,當然也有這樣的權力。
1998年,李登輝當眾舉起馬英九的手,要他做新台灣人,讓他有能力把陳水扁打倒。這讓李登輝許多老友非常不滿,然而李登輝說,他作為一位國民黨主席,這是他要做的事情。這是位居高為的李登輝的無奈,然而在2000年之後,李登輝要反應的,就是他自己的政見。
接觸過李登輝那一代,受過日本教育的台灣本省人,都會有一種身為被殖民者的無奈、無力與傷懷,所以當李登輝說出:「身為台灣人的悲哀」,他不知擄獲多少台灣人的心,特別是他們那一代人。這一票人是李登輝的鐵票。李登輝是國民黨主席,他們是國民黨鐵票,李登輝是台聯,他們願為台聯出錢出力。2000 年之後的李登輝,可以說就是在替這一群人講出他們那一代的心靈創傷,在替這一群人爭取他們年輕時,沒有達成的共同的夢。
李登輝有變嗎?有。他的變就是身為台灣人的悲哀,必須在環環相扣的歷史悲劇與壓力下,走出一條自我解放的路。1964年到2000年,超過一代人的歲月,彭明敏是在作海外的李登輝事業,李登輝是在做國民黨內部的彭明敏事業,他們在做的,就是身為台灣人的悲哀與自救。統獨?誰有利於台灣人民,就是他們的選擇。李登輝萬變不離其宗,就是台灣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