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成五中國受訪者後悔上大學
近三成五中國受訪者後悔上大學
更新日期:2006/08/14 14:54
(中央社台北十四日電)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近來調查,發現八千七百七十七名受訪者中,百分之三十四點七的人談到就讀大學時,都覺得後悔。
「中國青年報」報導,一個月前,小趙從北京農業大學畢業,找到一份月薪人民幣八百元(約合新台幣三千兩百七十元)的保安工作。
小趙怎麼也不甘心,於是和其他三個準備考研究所的同學,租下一間不到二十平方公尺的民房,白天忙著復習研究所考試,晚上到麥當勞打工賺錢。
小趙說,「有時候我甚至覺得,上大學就是把父母的血汗錢給糟蹋了!他們辛辛苦苦掙錢供我上學,可我念出來之後,不但養活不了他們,連自己都養不了。」
被問到「那你後悔上大學嗎?」小趙回答得很乾脆:「後悔!」
他表示,「上了高中就要考大學,考了大學還得考研,但是實際沒學到什麼東西,就是拿了個文憑。雖說後悔,但也是身不由己,像是一種慣性。我現在發現,要想有出頭之日只能接著考研。」
據報導,不少中國大學生對上大學的付出與獲益比例表達不滿。他們認為,自己投入過多的時間與金錢—四年的學習時間與高昂的學費,但「沒學到什麼有用的東西」、「念了四年,出來還是找不到工作」。
調查顯示,後悔就讀大學的人中,百分之五十一點五的人認為,在大學裡「沒學到什麼有用的東西」。
一名漢語言專業的大三學生表示,「所謂的專業其實並不專,公共課要求很多,而且這幾年我花在英語上的時間占了一大半。我真不知道為什麼古漢語專業對英語有這麼高的要求。」
另外,這些人覺得「後悔」的原因包括:「念了四年,出來還是找不到工作」,占百分之三十九點二。
中國教育部統計,二零零一年中國有一百一十五萬名大學畢業生;二零零三年,第一批擴招生進入就業市場後,畢業生人數超過兩百一十二萬;到了去年和今年,中國大學畢業生人數分別成長到三百三十萬與四百一十三萬人。
隨著畢業生數量倍數成長,近年來,中國大學生找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期望也越來越低。據報導,擴招前,應屆大學畢業生的目標月薪普遍在兩千五百到三千元,到了去年,畢業生主動將月薪要求降到一千元、八百元、五百元,有些人甚至不惜「零工資就業」。
不過,中國的大學學費卻一路看漲。一九九四年至今,中國大學學費從每年數百元一路飆升到五千到八千元不等,十年間學費猛漲二十倍;大學四年,學生的花費需要四萬到八萬元。
一名受訪者說,「大學質量和收費不符,特別是二類大學。」和他一樣,有百分之十九的人覺得「學費太高,得不償失」而後悔上大學。
然而,被問到「如果重新選擇會怎樣」時,六成的人表示,仍會選擇上大學。
小趙說,「因為現在找工作要看文憑啊!網上有一句話我非常贊同︰上大學後悔四年,不上大學後悔一輩子。」
調查發現,儘管百分之六十七點二的人贊成「擴招後大學生越來越不值錢」,但也有百分之四十四點七的人認為,「上大學找不到工作,不上更找不到工作」。
另外,百分之二十八的受訪者表示,若重新選擇,自己會「上個高職,學門手藝」。網友留言說,「當初我一心想上大學,可現在想起來,真應該聽父親的話,中學畢業去讀個高職。那樣的話,兩、三年就能出來工作了,有門手藝工作也好找。」
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統計,截至去年底,北京市至少缺少八萬名高級技能人才。數據顯示,中國社會急需、月薪超過五千元的「十大職位」中,高級技術工人占了四個。
另一種論調也在蔓延:「考不上好大學」等於「沒有工作」等於「白讀書」。
高等教育研究學者熊丙奇指出,中國有一種思維模式︰上大學是農村、貧困地區孩子的唯一出路。在這種邏輯中,接受教育的目的是「跳出農門」,如果達不到這個目標,上學就沒有多少價值了。
他表示,這種邏輯繼續下去,「新讀書無用論」—上大學學費太高,畢業了還是找不到工作,還不如早點打工去—就成為順理成章的事。
對此,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葛劍雄認為,中國人將過多希望與念大學聯繫起來,例如離開農村、改變身份、提高社會地位等。他認為,對一個人能力的評價,不能僅看一張文憑。9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