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日 星期四

中國的流氓金援

by ForeignPolicy.com(外交政策), March/April 2007

中國、委內瑞拉與沙烏地阿拉伯的援外計劃的問題在哪裡?這些計劃都很慷概,可是都有毒。

我的朋友看來很震驚。他才剛剛得知他的主顧轉而跟中國人做生意去了。他跟我說:「這太驚人了,這些中國人把我們都趕出市場。我們沒辦法跟他們競爭。」

當然,製造業的工作每天都在轉移到中國。但我的朋友不是在製造業。他的工作在世界銀行。

他的故事從奈吉利亞開始。奈吉利亞政府所營運的三條鐵路線,都是惡名昭彰地腐化、缺乏效率的單位。三條線都面臨破產邊緣。世界銀行提出一個計劃,根據的是一般的常識:如果不處理讓鐵路公司幾乎破產的貪腐問題,再借錢給奈吉利亞政府是沒有用的。經過數個月的協商後,奈吉利亞政府與世界銀行同意了一項五百萬美元的計劃,包括引進私人公司,清理鐵路局的爛帳。但就在簽約前夕,中國政府說
要給奈吉利亞九十億美金,讓他們重建整個鐵路網--不用競標、沒有條件、而且也不用改革。這就是我的朋友不得不打包行李,前往機場的原因。

這不是一個單一個案。近年,數個有錢、非民主的政權開始用他們自己的援助計划來挫折發展政策。就稱它為流氓金援(rogue aid)好了。這種發展援助在根源上就非民主,在做法上非透明;其效果就是阻礙真正的進步、損害一般百姓。

中國在非洲到處支持這種類型的交易;它在非洲資助的基礎設施興建金額從2003年的七億美金,到過去兩年已經變成每年20-30億美金。而這也是一個世界級的策略。在印尼,北京同意幫忙蓋電廠。不幸的是,這筆交易要蓋的是高污染、以燃煤為主、運用中國技術的電廠。國際的能源供應公司沒有一家會簽下這種對環境極不友善的合約。在菲律賓,以低利率貸款給窮國的亞洲發展銀行,同意資助馬尼拉的
新水道。亞洲發展銀行也突然被告知,這筆錢不需要了。中國願意供更低的利率,問更少問題。

中國為什麼突然開始在世界各地行善?三個簡短的答案是:錢、原料、國際政治。中國的中央銀行錢淹腳目,外匯儲備高達1.1兆美金--是全世界最多的。北京漸漸開始用這些錢來保證自己可以得到原料,並且在同時增加國際盟友、增加中國的全球影響力。還有什麼比慷概大方的援助計劃更能保證贏得像富藏石油的國家如奈吉利亞的好感、擁有豐富天然資源的鄰居印尼的感激?

中國不是第一個靠援助來增加自己利益的國家。蘇聯與美國花了數十年時間,給許多獨裁者「發展援助」來換得這些國家的忠誠。即使今天,美國對埃及與巴基斯坦的大方慷慨,都是來自於地緣政治的計算。但是,從1990年代開始,這個系統慢慢地開始改善。隨著更多媒體報導與批評,許多已開發國家恥於從事這樣計劃。今日,像世界銀行這樣的組織的計劃,都受到獨立單位的仔細監控。雖然現在的系統並非完美,卻比過去不斷讓不仁的獨裁者永遠執政的時代透明許多。

中國也不是唯一提供流氓援助的國家。雨果•查維茲(Hugo Chavez)總統對於用賣石油賺來的外匯收買外國友人也一樣不手軟。今年一月時,委內瑞拉駐尼加拉瓜的大使是這樣解釋對於尼國的援助:「我們想用我們的模式傳染整個拉丁美洲。」如此一來,貧窮古巴會在卡斯楚死後更加開放的希望也很有可能破滅,因為查維茲每年
援助古巴的金額大約是二十億美金。更糟的是,他的慷慨大方最終傷害的還是古巴人,因為這些假的援助會讓他們不可或缺的真正改革更慢到來。

伊朗對巴勒斯坦的哈瑪斯、黎巴嫩的真主黨的援助,也一樣對在地的人民有害。然而很清楚的也是,這些財政上的支持大大增加了伊朗在本區的影響力。不清楚的是,巴勒斯坦與黎巴嫩的平民百姓是否會因為伊朗的慷慨就過得更好。沙烏地阿拉伯的龐大海外教育援助計劃也是同樣的情形。貧窮的巴基斯坦男孩,去上沙烏地所資助的宗教學校真的好嗎?在那裡他們學不到可以讓他們找到工作的一技之長?當
然可以上學總比在街上遊蕩還好。但為什麼他們只有兩種選擇?為什麼沙烏地所資助的教育機構、中國出錢蓋的大樓馬路、查維茲金援古巴,等等,不能做到不傷害貧窮的巴基斯坦人、奈吉利亞人、或古巴人?

因為他們的目標不是幫助其他國家發展。他們的動機只是推動自己國家的利益,宣傳散播特定的意識形態,甚至有時候只是為了中飽私囊。提供流氓援助的國家對於這些被援助國家的人民的長期福祉一點也不關心。

這些有錢與別有目的的國家--如中國、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委內瑞拉--想把這個世界塑造成一個我們這些其他人不想居住的地方。雖然它們不是一致行動,卻集體對健康、永續的發展計劃造成威脅。更糟的是,它們正在有效地把負責任、充滿好意的援助組織趕出市場,特別在最需要這些良善組織的國家裡。如果它們繼續成功推動這些替代性的發展模式,它們就會成功地支持一個更腐化、混亂、獨裁的世界。這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除了對這些流氓以外。

英文:Rogue Aid
By Moisés Naím
ForeignPolicy.com(外交政策), March/April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