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9日 星期五

從上帝之子想到世界之女

by 素心人 2006/12/26

從上帝之子想到世界之女

耶誕節是為了紀念耶穌降生而來的。按照基督教或天主教的信仰,耶穌是上帝之子,為了散播上帝的大愛、救贖世人的罪愆而來。也就是說,耶穌之為上帝之子,是奉獻與犧牲的象徵,套句哲學名詞,叫做「道成肉身」。

在中國的帝制封建思想中,皇帝自稱「天子」,是老天爺的兒子,目的卻是神化自己的地位,為自己的統治權力建構愚民的「合理」基礎。

將中國的「天子思想」與中國文化「貴古賤今」、「貴遠賤近」的習性合併來看,其實是一致的。這種思想的特徵之一就是喜歡強調血統──不管是生物性血統還是象徵性血統。在生物性血統上,中國人重視族群和家世;在象徵性血統上,中國文化則又重視傳統和正統。重視族群、家世、傳統和正統,這些都無可厚非,世上主要的幾種文化體系皆然,壞在極端地定於一尊、壞在用族群、家世、傳統和正統以壓迫任何文化、思想創新的生機。

我一向不信台灣的問題出在族群,因此不喜歡用「本省人/外省人」的對立概念談現象。如果真的是DNA問題,試問百分之十五的外省人如何動搖百分之八十五的基礎?再說,來台都五六十年了,還有多「純」的外省DNA?我很懷疑。

我認為台灣問題的真正根源在於文化,問題的根源不是生物性血統的對立,而是象徵性血統的歧視。所以,當我們看到部分外省人愛台灣的心遠遠強過許多聲稱百分百「蕃薯仔」的屁話,一點都不必訝異。正因為象徵性血統作祟,所以不管是外省人娶本省人、外省人嫁本省人,他們依舊自認是外省人,誰罵到外省人,他們就會渾身不舒服地要和人糾纏對幹。他們「高攀」的、緊抓不放的,不是DNA,是那個想像中較高貴的中國文化。

文化無所不在,因此文化的影響也極難避免,中國文化在台灣的情形也是一樣的。在國民黨五六十年的填鴨教育之下,即使自認DNA血統正確、愛台灣不落人後的搖唇鼓舌、舞文弄墨之輩,舉手投足之間、言說論述之際,照樣流露出中國文化的病癥。

台灣文化受中國文化毒害的病癥,其中之一就是血統思想。我們看西方文化的發展,他們固然也重視族群、家世、傳統和正統,更鼓勵批判和創新。舉個簡單的對比:西方學術上,「後(post-)式思考」盛行,例如「後現代」(postmodernism)、「後結構」(poststructuralism),這些都是挑戰祖宗的態度。另一方面,西方文化史上,我們也可以不斷在各領域見到形形色色的新思潮、新流派創立的故事。然而,在中國學術上,就算有所謂「新儒家」的說法,人家的「新」可不是創「新」,不過整修門面而已。況且,在新儒家之外,中國還曾經出現過哪些「新」東西?「新詩」嗎?有興趣的人自己去翻翻五四那一段慘史吧。

總之,我們非但不是勇於強調自己如何與前人不同,倒是必須一再標榜出身多麼榮耀高貴而源遠流長。比如說,總是三五句話就不忘告訴人家我的學歷怎樣優秀,是哪個名人的弟子、經歷如何輝煌,擔任過哪些高位。你可以說這只是虛榮心罷了。沒錯!是虛榮心。但我感興趣的卻是這虛榮心的「方向」──它是逆流回溯式的,不是嗎?腳往前走、頭往後看,伊於胡底?

中國文化的血統思想相信老祖宗的一切都是「歷久彌新」的,讓我們的最高標準就是只敢克紹箕裘、做做孝子賢孫,絕不敢破釜沉舟、另起爐灶。看看從過去陳水扁的《台灣之子》到最近呂秀蓮的《世界之女》,不也是這種血統思想的反映?你看看這種文化遺毒有多可怕!

你說〔空無限格〕國父孫中山先生驅除韃虜、推翻滿清、創建民國,不算是破釜沉舟、另起爐灶嗎?唉,回家複習一下三民主義吧。他老人家可是上繼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孟之後的中國文化傳人喔,不又是血統思想的典型?而且,沿用朱元璋反元時的革命口號,非我族類,就是「韃虜」,賓果!還是血統思想。

再回到呂秀蓮的《世界之女》。更讓我不解的是:呂秀蓮想藉此暗示她的「天命」嗎?又來一個愚民權術……女性而有權力野心未必是壞事,但是拜託請長進點行嗎?

---------------------------------------------
P.S.
若你說《世界之女》的「女」是「女性」而非「女兒」,我無言以對;請恕我中文能力根基淺薄,以致誤解過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