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4日 星期一

領不領公投票?

by Richter 2008/1/13



本 次立法委員選舉,泛藍陣營再次公開呼籲支持者拒領公投票。這使得「領不領公投票」的行為本身,與政黨偏好幾乎重疊。不過,票投給誰,是秘密;領不領公投 票,則有很多雙眼睛在看你。因此選民決定要不要領公投票時,除了根據自己本身的政黨偏好,可能還會把周遭人的眼光納入考慮。如此一來,臺灣此種舉世無雙的 政黨競爭方式,正好成為觀察地方脈絡與個體行為如何互動的實驗設計。


理論上,拒領公投票的人數,應該與國民黨及新黨政黨票的得票數相當接近。假設所有領取公投票的選民,都有投政黨票。則政黨票投票數與公投票 投票數的差距,可視為「拒領公投票」的人數。根據此種估計,拒領「討黨產」公投票者有 5,229,692 人,而國民黨及新黨共得到 5,397,461 張政黨票,兩者果然相當接近。若以後者佔政黨票投票數的比例為橫軸,前者佔政黨票投票數的比例為縱軸,則各觀察點的分佈理論上會接近一條斜率為 1 的直線,也就是圖上的黑色對角線。換言之,當國民黨+新黨的得票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則拒領公投票的比例應該會增加一個百分點。

然而事實 上,各縣市 (註) 觀察點的分佈接近一條斜率為 1.18 的直線,也就是圖上的紅線。亦即,當國民黨+新黨的得票率每增加 1%,則拒領公投票的比例增加 1.18%。這額外多出的部分,即為地方脈絡施加給個體的壓力。詳言之,在泛藍支持度愈高的地區,選民會感受到「領公投票」有壓力,導致部分非泛藍支持者 不敢領公投票。反過來,在泛藍支持度愈低的地區,選民則會感受到「拒領公投票」有壓力,導致部分泛藍支持者領取公投票。根據這條迴歸線的預測,當國民黨+ 新黨的政黨票得票率為 40% 時,拒領公投票的比例僅有 36.7%;當國民黨+新黨的政黨票得票率達到 90% 時 (如金門、馬祖),則拒領公投票的比例高達 95.6%。

那麼,「領公投票」與「拒領公投票」的壓力分界點在哪裡呢?圖上的紅線與黑色對 角線相交於 x=58.5% 的位置。換言之,當國民黨+新黨的政黨票得票率小於 58.5% 時,「拒領公投票」可能得承受較大壓力;當其大於 58.5% 時,則「領公投票」就使人戰戰兢兢了。

這個臺灣特有的實驗,讓我們看到地方脈絡確實影響個體行為。雖然其幅度並不算太大。或許,多數臺灣選民已不害怕自己的政黨偏好被別人發現。

註:目前中選會公布的政黨票資料僅以縣市為統計單元。待詳細資料公布後,本分析可改以選區、甚至投票所做為觀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