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3日 星期日

從南韓大選看蕭萬長「一中」短夢

by 曹長青 2007/12/23

南韓大選結果不出各方預料,主張和北韓統一,強調南北經濟合作的「統派」慘敗,堅持南韓主體性,有勇氣對抗平壤和北京,把首都正名為「首爾」的李明博,以南韓有史以來超過對手最大比例的選票,進入青瓦台。

其實這次南韓大選結果,是選民對前次大選的反省和贖罪。上次總統選舉時,李明博所屬政黨的候選人就一路領先,因很多選民對金大中向北韓妥協的「陽光政策」不滿。但投票前夕,發生駐韓美軍坦克演習事故,導致兩名當地少女喪生的悲劇,左派政黨乘機煽動青年人的反美情緒,結果盧武鉉像當年德國的施羅德一樣,乘反美風潮,以些微差距當選。

盧武鉉執政後,不僅繼續金大中的綏靖政策,無視北韓的軍事威脅,還向平壤巨額投資,熱衷所謂南北「經濟合作」;給北韓投資五百億美元,成為南韓經濟的巨大負擔。而且所謂「北進政策」,不僅毫無降低北韓的軍事威脅,更鼓舞了金正日的囂張和幻想。

這次大選,南韓選民是憋了一肚子氣,終於「發洩」出來,教訓了盧武鉉和其陣營候選人鄭東泳(前「統一部」部長)等「統派」。因此,即使在本陣營有獨立候選人分票的情況下,李明博仍贏了對手二十二個百分點,創造了南韓的歷史紀錄。它再次證明,整天喊與「敵人」統一,唱衰本國,並用所謂「投資對方」、實質損害本土經濟的政客,終將被人民厭惡並淘汰。

有「台胞證」就無「歐盟模式」

但泛藍媒體和國民黨卻曲解這個選舉結果,說這是李明博強調發展經濟的結果,而故意不提李明博要發展的是立足本土、拒絕向北韓巨額投資的經濟,更迴避李明博拒絕向北京的盟友北韓妥協,堅持南韓主體性的政見和原則。

尤其是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蕭萬長,在南韓大選揭曉後發表講話,再次老調重彈什麼兩岸要建立「共同市場」,效仿「歐盟模式」。

從南韓大選結果,以及歐洲的現實來看,蕭萬長等國民黨人主張的「一中市場」和「歐盟模式」,不僅至少在三個方面說不通,更暗藏出賣台灣的玄機。

首先,「歐盟模式」所以在歐洲行得通,很顯然,無論是歐盟原有十五國,還是擴展後現在的二十七個成員,全部都相互有外交關係,承認對方是主權國家。這才有經濟合作、對等和平等的基礎。而北京至今仍把台灣視為「叛亂一省」,根本不承認台灣是主權國家。前天,捷克等九個歐盟新成員國,加入「申根公約區」,其公民進入其他歐盟成員國不需護照,更是因邊境開放的各方都相互外交承認,才有這種平等合作、相互尊重的可能。而中國當局至今仍用所謂「台胞證」,把台灣人視為它「管轄」的「屬民」。這種鴨霸心態,導致兩岸根本沒有建立「歐盟模式」的條件。

犯罪份子把中國當天堂

其次,更顯見的事實是,歐盟所有成員都是民主國家,都通過選舉產生政府。台灣十一年前就有總統直選,明年三月將產生第四屆民選總統。而中國仍像當年蔣家那樣靠暴力和洗腦統治。在民主和專制之間,根本就沒有建立「歐盟模式」的基礎。

第三,因歐盟成員相互承認,又都是民主國家,自然就沒有用軍事手段威脅對方的問題;任何分歧都可用民主協商、和平談判方式解決。沒有威脅和恐懼,才有真誠合作的可能。而中國對台灣赤裸裸武力威脅和政治打壓,不僅阻止台灣成為正常國家,動不動軍事演習威脅,欺負和損害台商利益的行為更比比皆是。兩岸不要說毫無經濟互惠、對等、平等的可能,連犯罪份子都把中國當天堂,台灣警方連抓回個罪犯都沒有辦法,還奢談什麼經濟合作,兩岸還怎麼可能建立「歐盟模式」?

柴契爾指建立歐盟是「愚蠢舉動」

因此,蕭萬長的所謂「一中市場」和「歐盟模式」完全是自欺欺人。而且,即使對「歐盟模式」,歐洲內部也有批評聲音。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和捷克現任總統克勞斯都強烈反對歐洲統合化。柴契爾甚至說,建立歐盟「可能是當代最大的一個愚蠢舉動」。因為這種「世界大同」的夢想,仍是共產主義烏托邦一攬子改造世界的投影,結果將泯滅個性和競爭。克勞斯則在美國智庫「卡托」(Cato)演講時說,要把歐洲統合成一個政治整體的「超國家主義和全球治理」,是「破壞民主和自由」,因為「沒有在清晰界定的國家領土內實施議會民主,自由就沒有保障。」

蕭萬長和馬英九們,不可能對歐盟成員國相互承認並是民主國家的現狀完全無知。但他們所以硬要把「歐盟模式」套在兩岸關係上,就是想用「西進中國」的經濟繩索套住台灣,掏空本土經濟;同時用所謂經濟合作、中國崛起和強大等,渲染大中國主義,降低台灣人對自己國家的認同,達到美國專家所說的,「做共產黨在台灣的代理人」。這和國民黨在立法院杯葛軍購案的性質一樣,都是國共暗中聯手,使台灣處於弱勢地位,以阻止台灣成為正常的國家。

要打破「國共聯手」的唯一可能,就是台灣人民要像南韓選民那樣,有智慧和勇氣,用選票淘汰「統派」,明年大選時把真正維護台灣利益的人送進總統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