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人的全球化
by 大腸的人生 2007/10/18
蠢人的全球化(1)
看到了一篇有趣的文章(連結) 。這是一位blog格主在回應另一個紐約大學行銷碩士網友的內容,雖然字粉多,但也還頗有意思。為何會說這篇文章有意思呢?因為這位紐約大學行銷碩士網友的所說的東西,也是許多主張前進中國人們的基本想法。
老實說根據我個人的了解,一般來說這些人的心中其實並沒有太強的國家認同意識。他們會主張前進中國,事實上也真的是在商言商、就事論事,身為一個成功的高級商務人士,我其實還蠻能理解這些人的想法。因為從商人的角度來看,他們的說法並不見得是錯的,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並不是每個生意人所做的判斷都是正確的,儘管就事論事、在商言商,但是生意失敗的商人們也從來不在少數啊!
我知道有很多反對台灣對中國投資過度傾斜的人們,一直都不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為何每回那些主張前進中國的人們,都會批評他們的反對投資中國的主張是鎖國。每回談到這事時大家都一再強調,沒人反對台商全球化,只是認為目前台商已經對於中國投資過度了,這時還鼓動台商前進中國不是擺明了找死嗎?這就是一般所常見的「別把雞蛋放在同一籃子裏」的理論。但是相信大家一定都有印象,每次談到這裏時,就開始鬼打牆,鎖國的大帽子開始滿天飛,明明沒人要鎖國,只是說對中國的投資已經過度了,他們卻好像什麼也沒聽到。
為何?.
因為他們這些人的能力就只能去佈局中國,而沒本事真的佈局全球啊!
如果兩岸開放,在語言相通地理位置盡優勢下,像我這樣的台灣企業就比其他歐美公司更有競爭力.......by Vicky (摘自:平民經濟學456:台灣的第三條路)
是的,台商之所以如此勇於前進中國,最大原因無他,正是語言的問題。許多台灣生意人的英文真的粉爛啊!尤其是那些工廠的老闆們,平時和米國人做生意靠的都是專門負責貿易的員工。這些老闆們一旦考量台灣的生產成本問題,必需將生產線外移時,東南亞和中國他們會考慮那個?自然是中國無誤,畢竟中國人所說的普通話和台灣用的北京語可說相去無幾。一旦語言能夠溝通話,他們也會心安許多,心想只要語言能夠溝通,也比較不會有問題。熟不知就是這個因為語言能夠溝通而心安的想法,才會令許多台商投資到最後的結果是血本無歸啊!
一個真正理解什麼叫全球化的人就會明白,到任何一個國家投資時,風險的評估是一定要的啊!畢竟那是別人家不是自己家,那時許多台商最大的問題,就是只因為語言能夠溝通,就真的把中國當成了台灣了,把過去台灣做生意那套直接搬到中國去,結果當然就是死的粉難看。因為那時的台商並不知道,人家真正的全球大企業在決定投資某個國家時,都會去看國際評等公司對於這個國家的評比結果,而那時所有比較有公信力的評等公司,對於中國的評比都是差到了一個不行,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信用風險上。那時被倒帳的狀況比比皆是,一直要到這些年了,中國才比較適應現代國家做生意的習慣,改善了一般企業的付款狀況。
不過高風險也就意味著高利潤,雖然死在灘前的台商者眾,但是我也不否認有部份在心態上能保持戒慎恐懼的台商們,確實在這一波的投資熱潮之中賺取了不少的利潤。只是天無百日晴啊!就在中國已然逐漸改善了其投資環境之時,中國也面臨了經濟過熱的問題,因此宏觀調控便成了目前投資中國最大的障礙。
我們有大陸廉價的勞力作生產,又有台灣高素質的員工作產品研發,品牌與行銷全世界,那我當然根留台灣。 by Vicky (摘自:平民經濟學456:台灣的第三條路)
遺憾的是,中國做為一個生產基地最大的優勢,廉價的生產成本,已經在中國新稅制的陰影下蕩然無存。此時前進中國的生產者,很快的就會被跑到越南和印度,利用當地廉價勞力製造產品的廠商打到爆了。沒有生產技術做為後盾,僅能依靠降低生產成本存活的產業,在現今全球化的世界裏,像個游牧民族般追逐低廉生產力是其唯一的生存之道。但是若真打算追逐低廉生產力,就得真的放眼全世界,光靠個中國,到最後還是會被淘汰的。
聰明人眼中的全球化,是一整個世界,蠢人眼中的全球化,卻只有一個中國。
當有能力的台商,看到了在中國的生產成本將逐漸上升的趨勢,而開始放眼越南、印度之際,那些沒本事全球化,就只能想要怎樣固守中國生產基地的人們,儘管在十年前廻避了產業升級轉型的難關,逃到可以不用說英文的中國,但終究還是會被時代的洪流所淹沒啊!
--
蠢人的全球化(2)
沒想到人家這樣快就找上門來,還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啊!XD
OK!既然人家都找上門來,那我可也得回應一下了........
首先我申訴一下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學歷要被用紅字表示 因為那只是我在說名自己背景時的一部分 解釋我為何在會到美國做生意 那為什麼我在背景中也強調我是台灣土生土長的陳述沒有被上紅字呢......by Vicky
在網路上晃了許多年,我覺得在網路上和人討論事情時最有意思的,就是我們不能保証和我們對談的,到底是不是個人.....XD
網路高度的匿名性,讓就事論事的討論成為可能,這也是我之所以喜歡網路的原因。不過我們也不能否認,利用背景來為自己的論述創造優勢,是現實世界中常見的手法,很多人也就會慣性的將這種習慣帶入網路世界之中。只是如此一來「自由的」網路討論環境也就不復存在,這可就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啊!
商人無祖國是自古名言 因此國家政策並不能完全阻止商業的發展 企業自然會找最有利潤的方向做 而商人自會評估風險 所為自由經濟如此 不是你我喜不喜歡 愛不愛國所能決定的
重申自由經濟是世界趨勢 企業自會評估風險找最有利潤的方向作投資 沒有人要政府鼓勵投資中國 by Vicky
是了,自由市場經濟也是我個人所認同的啊!我也很希望台灣和中國能夠擁有一個正常的自由貿易關係,但問題是,請您捫心自問,在中國認定台灣是其國家領土的一部份,且一直打算併吞台灣的情況下,台灣和中國能夠在台灣一廂情願的情況下擁有一個正常的自由貿易關係嗎?
台灣和中國無能擁有一個正常的自由貿易關係是一個現實的問題,而且是非操之在我的現實問題。做為一個生意人這樣一個現實問題能不被看到嗎?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台商之所以能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這種眛於現實敢衝敢撞的心態卻也居功厥偉。做生意就是這樣一個有趣的東西,運氣有時真的是一種優勢啊!
我想說的是,是的,商人自會評估風險,但遺憾的是,商人的決定並不一定都是最正確的,因為正如我前一篇文章所言,生意失敗的商人也絕不在少數啊!
敢衝敢撞的台商甘冒高風險為自己創造利益我無話可說,這是他們的本事,我個人也是相當欽佩的。但是目前真的如您所言:「沒有人要政府鼓勵投資中國」嗎?那現在喊的很大聲的這個全面開放三通是怎樣?不就是商人們要求國家承擔他們的風險成本嗎?
是啦!不想被管的時候,這些商人們把「商人無祖國」喊的粉大聲,等到需要政府協助時,卻又大喊政府不重視經濟。商人無祖國?少在那裏自欺欺人了!而且您真的以為沒有國家做為後盾的話真的能做得好大生意嗎?
在過去台灣雖對投資中國有諸多限制,但很顯然的,對於一向視「商人無祖國」為金科玉律的台商們,這些限制有等於無,有道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然台灣也不會成為對中國投資數額最大的國家之一了。但是這樣真的就好嗎?沒有國家做後盾的台商到了中國一段時間之後,開始面臨了被人各個擊破的風險,各地於是開始成立了一大堆的台商聯誼會,大家開始資訊交流互通有無,但相較於有國家做為後盾的其他國家如何呢?
我想有一定年紀的,對於米國的301法案應該都記憶猶新,這就是米國商人利用國家力量來做生意的最佳表現。一盤散沙的台商們在許多方面來看的確充滿彈性,但為求高度機動性的策略,也讓他們相較於其他國家的生意人處於一種幾乎無防備的狀態。這是選擇的問題,無所謂好壞,但是要幹就要幹的徹底,讓這種機動性徹底的成為自己的優勢,而不是先不服政府管制跑去中國投資,等到發現人家有國家力量護身真好時,又跑來要求本國民眾承擔他們投資中國的風險。且不談公平性的問題,這種便宜行事的心態最大的問題,就是會讓一開始以衝勁十足做為資本的台商,因為怠隋而喪失了過去賴以成功的本錢。
自由市場經濟一向為眾人所稱道,但是我們也得明白,所謂的「自由」並非意指全無管制,不然也不會有所謂「市場失靈」之說了。因為我們都知道,在任何契約關係之中,違反契約關係又能不受懲治之人,方是能獲致最大利益者。相同的,在自由市場之中,能獲得最大利潤的,自然也就是那些能違背自由市場法則,又無其他力量得以制衡的商人了,而其利潤的代價就是自由市場本身。
而對台灣企業來說是包給中國較可行省成本語言本來就是任何企業考量的重點 就是這麼簡單
而是蒙住自己的眼睛盡放棄台灣以中國為腹地進軍全球的優勢 催眠自己沒有中國 而眼睜睜看著其他各國運用他們不同的優勢在全球化浪潮中拼經濟狀大 by Vicky
是的,以中國做為生產基地,語言的確是台商的優勢,但是大家真以為這是優勢嗎?過去台商之所以爭相進入中國設廠生產,經常是為了一種狀況,那就是他們的競爭對手跑到中國生產。那時有不少本來在台灣因為產品不如人已經競爭失敗的台商,為了生存而跑到中國去生產。利用中國低成本的產品價格優勢,再度回到國際市場上和其他的台商競爭。這樣一來於是迫使其他的台商也不得不跑到中國去設廠,結果只是將一場本該結束的市場佔有大戰延燒到中國去,最後就是台商拚死台商自己。
語言真是優勢嗎?所謂的優勢是指我有別人沒,而且還是那種別人無法取代的。當所有的台商都會說北京語時,還有所謂的優勢存在嗎?這個優勢是看相較於什麼人,而不是真正的優勢吧。那時的台商少有品牌,多半代工出身,真正利害的,是那些利用台商語言優勢,迫使台商進入中國生產的國際大品牌吧。風險台商擔,利潤他們得,這可真是把如意算盤啊!
但若台商走品牌路線利潤高的 在多方考量大部分還是在中國生產總體來說最有利潤 台灣也才較容易成為服務研發的營運中心…by Vicky
容我說句比較不客氣的,會這樣考量的台商,並不是走品牌路線利潤高的,只是相較於以低價為訴求的生產者,其產品擁有較多的附加價值,所以一旦大家覺得價格比不足時,還是會選擇低價商品,因為其產品並沒有具備不可取代性。
真正能獲致高利潤的優勢,是擁有不可取代性的。目前台商在中國最大的危機就在於這個語言的優勢,實在太容易被其他競爭優勢所取代,這個優勢只是一時,善用之故然能夠獲致利益,但過度信以為真,就可能反受其害了。
未來中國勞力成本過高 企業自然會另找出路 但到時中國的消費力也會大增 對商人來說錯過此一市場是更大的損失 尤其是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 而且是全球關注的您如果真是成功的”國際”商業人士 請您問問您的外國商場友人他們的意見by Vicky
此一波中國生產成本的提高,乃肇因於稅制的改變,而非勞力成本的上升。中國目前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不敢讓人民有錢,因為一旦讓民眾有錢之後,首要面對的就是通貨膨脹的問題。如果中國是一個資產分配平均、社會安全性高、狀況穩定的國家也就算了,因為穩定的社會結構將能有效的吸納通膨所帶來的社會衝擊,但是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中國並不是這樣一個國家,而這也就是中國遲遲無法從工廠轉變成為市場的主因了。
大家都在等待中國變成市場,但是中國卻遲遲未能從工廠變成市場,這一等已然十數年過去。您難道以為中國真會蠢到在國內產業尚未立穩腳跟之際,就開放市場讓各國企業直接揮軍直入,重演當年八國聯軍的戲碼?
大家都會說的東西不叫優勢,全球都在關注的也不會是利基。中國市場的趨勢儘管已然明朗,但若不能從這趨勢之中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那也很難搭上這波浪潮。在商場之中,先佔先贏,很遺憾的並不是永遠致勝的法則。
我的外國商場友人?我這人沒什麼朋友的.....XD,況且我對於商場上人們的推心置腹一向不太上心,我所觀注的是其行為以及去理解其目的。
於是我會知道,對於那些沒有像台商一般,擁有所謂的「語言優勢」的國外商場人士來說,他們想利用中國的生產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台商進入中國生產,好享受中國的低廉勞動力。但是他們當然也不會蠢到讓自己的命脈握在台商手中。所以讓台商拚死台商自己,自然是最好的策略運用,因為如此一來就能保証他們的利潤不受侵蝕。
還是老話一句啊!
聰明人眼中的全球化,是一整個世界,蠢人眼中的全球化,卻只有一個中國。
當台商們為了一個終將會過去的「語言優勢」沾沾自喜之餘,不知有沒有想過,別人又是靠著什麼,立於不殆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