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2日 星期六

聯合國點名簿上的異動(上)

by 慕容理深 2007/09/12

擁有聯合國會籍乃我國多數人民之共識;不過,關於「如何擁有」,目前有兩種主張:民進黨版的「加入」與國民黨版的「重返」。應該走哪條路?判斷的首要標準在於可行性,過不了這一關的案子當然就甭談了。「加入」可行乎?「重返」可行乎?從聯合國會員國名單上的異動紀錄來看,答案應該很清楚。

聯合國創立時有51個會員國,六十多年來,會員數隨新國家出現而水漲船高,如今已有192個會員國。其中,在獨立建國後不久即加入聯合國者佔絕大多數。聯合國網站在其會員國名單上針對某些較特殊的異動加註,本文先談論這部分。另一類註記則主要與名稱改變有關。兩者的基本差別在於:第一類的異動通常造成會員國總數的變化,而且往往牽涉到改名;在第二類的情況下,會員國總數並不會改變。


加入、退出、除籍、併籍 、復籍


併籍:兩個葉門與兩個德國

在1918年自奧圖曼帝國獨立出來的 Mutawakkilite Kingdom of Yemen於1947年以Yemen 之名加入聯合國。該國在1962年變更政體,並改稱 Yemen Arab Republic,而繼續以「Yemen 」之名留在聯合國。1967年11月,在這個葉門的旁邊出現另一個「葉門」:在英軍撤出之後,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of Yemen宣布獨立建國,並在兩個星期後以Democratic Yemen 之名加入聯合國。後者國名中的「People's」標示著它在冷戰中的定位,而事實上,它與中、蘇關係的確相當密切。向來反對「兩個中國」的北京倒是不吝於支持「第二個葉門」的獨立建國,呵呵。

俗稱「南葉門」的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of Yemen並未錯過上世紀末期的共產政權倒閉風潮。兩個葉門於1990年合併為Republic of Yemen,雙方在聯合國的席次也合而為一,會員名稱則沿用「Yemen 」。

德國的案例頗似於葉門;只不過,於1949先後建立的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俗稱西德)與 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 (German Democratic Republic,俗稱東德)捱到1973年才同時各自以國名之全稱加入聯合國。隨著東德併入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1990),他們在聯合國的兩席也跟著併為一席,英文名稱則不再囉囉唆唆,直接採用Germany。


先併籍後復籍:敘利亞

敘利亞與埃及各自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兩國在1958年合併為 United Arab Republic後,在聯合國的會籍跟著合併為一。兩國的統一維持不到四年即告吹,敘利亞在1961年恢復獨立地位及其聯合國會籍(幸好聯合國不像網路,沒有搶佔名稱的「蟑螂」)。


「退出」後「重返」:印尼

在1945 年即宣告獨立的印尼,直到1949年年底才正式擺脫荷蘭的殖民統治。次年9月,印尼獲聯合國大會全票贊成,被接納為第60個會員國。1965年初,為了抵制馬來西亞進入安理會,印尼宣布退出聯合國。同年九月的一場流產政變後, Suharto(蘇哈托)將軍開始奪權。外交政策亦因內部政局變化而轉向。1966年9月,印尼宣佈它將「重拾與聯合國的合作,並恢復參與聯合國活動」。聯合國方面則擺出一副本來就沒事的樣子。幾天後,聯合國大會主席請印尼代表團入席參與大會。雙方演技之精彩、身段之高超,當然不是我在小標題上所加的引號可以形容。


註銷與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前南斯拉夫

作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的 Czechoslovakia (正式英文國名為Czech and Slovak Federal Republic )在1992年底一分為二,而成立了Czech Republic 與Slovak Republic。Czechoslovakia 正式消失前二十天,該國代表團函告聯合國秘書長,「分裂國土」後所成立的兩個新國家將申請加入聯合國。1993年1月19日,聯合國因此多了兩個會員國;至於創始會員國Czechoslovakia 的席次則人間蒸發,成為歷史。二減一等於一,所以聯合國會員國總數只增加一個。

相較之下,亦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的 Socialist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的解體則複雜許多。南斯拉夫的四分五裂使聯合國在1992年5月22日一口氣多了三個會員國:Bosnia and Herzegovina, Croatia, Slovenia。不到一年後,又來了個 The former Yugoslav Republic of Macedonia (馬其頓)。這個落落長的名稱是個妥協下的暫時性產物。反對該國直接了當使用Macedonia 為名的,倒不是同屬前南斯拉夫的冤家,而是國境內就有個地區叫做「Macedonia」的希臘。雖有鄰國希臘的反對,「Republic of Macedonia」依然被該國用為正式國名,國際社會分兩派,有些承認之,有些則只承認聯合國版。「Republic of Macedonia」之名為中國所承認,這說來好笑:一方面在別人家的名稱專利權糾紛中選邊站,一放面又對自己的名稱專利權死抓不放。

故事到此還沒了。在上個世紀結束前。簡直成了會員國製造機的前南斯拉夫又為聯合國帶來了一位敲門者:The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不過,聯合國大會的總席次並未因接納這位新會員而增加* ,因為 The Socialist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自此在聯合國大廈中名實俱亡。

到了二十一世紀,這故事還有後續發展。留待下一節再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