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2日 星期四

「台灣之子」vs「黨國之子」

by 延平旁聽生 2006/10/31


解嚴以來,選舉成就最為突出的政治人物,當屬陳水扁。從小到大,他在困境下苦幹實幹、力求上進的整個奮鬥過程,令人感動,可以說許多平凡台灣人的典範。難怪,陳水扁旋風曾經刮過台灣南北。他以「台灣之子」自稱,也無不當。

然 而,人是歷史環境的產物。在「台灣之子」的身上,表現出台灣人強韌生命力的特質,同時也帶有百年來台灣被外來政權統治的歷史烙印。這個烙印,不但清晰可 辨,而且簡直無法去除。在「台灣之子」奮鬥成功的典範模式上,也帶有「台灣之子」作為政治領袖終於失敗的結構性基因。這個現象的緣由,很多涉及人文教育。

普 魯士王國首創強制性義務教育。其目的,不在於培養國民獨立思考的能力,而在於培養他們服從、勤奮、盡職的性格;甚至於,教科書編寫以及教學設計上,刻意杜 絕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可以說,這是計劃性的,將學生的思維視野狹隘化、制式化,以符合於國家機器統治管理上的需要。至於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則專屬於極 少數菁英學校裡的學生,以準備來日擔當國政籌劃和國事治理的工作。所有現代文明先進國家,過去在教育政策上,都曾經是類似的。對於本國國民尚且如此厚此薄 彼、差別待遇,更何況是對待被殖民者。

這種教育模式,在國民黨統治下的台灣,更進一層樓﹕考試掛帥。在制度上,就任公教職位(甚至律師) 資格的鑒定,皆以種類繁多的考試為準(權貴子弟除外);再加上考試的方式與內容,更成為鉗制獨立思考的利器。平凡台灣人,倘若決心要在諸多領域出人頭地, 非要竭盡所能通過考試窄門不可。為達到此目的,除了教科書、考試用書之外,不但少有涉獵,甚至於不屑涉獵。考場愈是得意,這種性格愈是明顯。而且,考場愈 有成就,對此選擇愈有自信,愈是堅持。

遵循這種奮鬥模式的人們,不知不覺中形塑成為特定類型的人﹕在思維內涵以及視野上,嚴格圈地自限, 很少有所跨越。他們是殖民地教育模式以及國民黨考試模式下的典型產物,也是霸權文化下的文化順民。當面對一個迫切需要嶄新思維以及勇敢想像的關鍵時刻,需 要擺脫舊有霸權文化的精神束縛,則此類模式所培養出來的人物,即便是聰明絕頂,莫不一一暴露結構性弱點﹕人文素養不足,在世界觀上缺乏獨立性格,在改革大 業上缺乏大格局的歷史方向感。成長在此歷史環境下,「台灣之子」失敗的命運,似是難以避免。

現代文明國家,過去即便在對內教育政策上不積 極鼓勵學子獨立思考,在殖民地施行殖民式教育政策,可是,在母國本地向來都有不少菁英學校,以厚植和維繫本國人文傳承為己任,以教育新一代領袖人物。隨著 民主化的腳步,教育政策漸有改變,這些菁英學校也逐漸開放,不過仍然保持相當濃厚的菁英特色,偏重人文教育。例如英國的牛津,日本的東大、京大,美國的長 春藤盟校,等等。畢竟,普遍缺乏人文素養的社會,難以產生優質的領袖群。

國民黨在台灣所建立的外來政權,是一個沒有母國的外來殖民政權。 他們沒有母國,因此也沒有條件可以另外建立一套不同的教育體制、不同的教育環境,以培養新一代菁英。如此,同一套的教學方式,同一套的教科書,同質地、同 背景的教師群,舉國都籠罩在同樣令人窒息的考試風氣以及貧瘠低劣的人文氣氛之下,不能不殃及權貴子弟的養成。這個影響是如此之深而且廣,連堪稱是保守派最 後希望的「黨國之子」馬英九,也無法避免。近幾個月以來,連二接三的事端逐漸暴露了「黨國之子」的真面目。除了性格上的特質而外,政治想像的貧乏,思維論 證能力上的不足,再也難以掩飾了。說穿了,他也是一個人文草包。

不少人以為馬英九曾經接受美國長春藤盟校的教育,人文素養應屬一流。其實 大謬不然。早在投入公職競選之前,他曾經大言不慚地對台灣的大學生暢談課外讀物。他聲稱自己讀過而且也力薦的,都是諸如《基督山恩仇紀》、《三劍客》等通 俗小說。嚴格說來,這些都不是上乘著作,難登文學殿堂;在歐美日等國家,不過是中學生的課餘讀物罷了。他卻拿來當寶貝,很自傲地推薦給台灣的大學生!比較 有深度而且比較適合於大學程度的文學名著可謂汗牛充棟,可是他卻連一項也列舉不出來,其人文素養可見一斑。倘若說他也是一個第三世界博士,應該不為過。

「台灣之子」失敗之處,恰恰也是「黨國之子」的致命傷。權謀有餘,智慧不足,決計不是偉大政治家的風範。若要建立公民社會,尚得從中記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