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1日 星期一

誰才是使台灣成為植物人的兇手

by Unknown

九月九日的台灣呈現出兩極化的現象,這一天,台灣被政治切割成對立的兩個社會。一個是在台北的凱達格蘭大道上,前民進黨主席發動的倒扁活動,聚集了一群狂熱激情的倒扁群眾,冒著滂沱大雨,高呼倒扁的口號;另一個是工作了一個禮拜後正在家裡休息,享受天倫之樂的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的民眾。

台灣已經是一個多元化的民主社會,人民的思想、信仰與言論自由受到了憲法的保障,社會的各個領域蓬勃發展,展現出盎然的生機與無窮的生命力。不幸的是,這些年來,台灣除了多元化的發展軌跡外,在政治上卻漸漸走上兩極化的趨勢。在政治的領域中,只有激情對立,甚至你死我活的鬥爭,缺乏包容、關愛與尊重,部分政客媒體陷入歇斯底里的瘋狂狀態,不斷鼓動對抗、衝突,乃造成台灣兩極對立的現象。

施明德批判陳水扁總統若不下台,台灣將成為一個植物人國家,將當前社會亂象歸咎於陳總統一個人的失政,此語固然聳動,實為倒果為因。其實,政黨輪替六年來,台灣何嘗不是已成為一個植物人國家?陳總統政令不出總統府,也不是泛藍大揭弊案之後,而是執政之初,泛藍陣營便強力杯葛所致。這六年來,泛藍仗著國會多數,將立法院當成藍綠對決的主戰場,而且採取焦土政策,只要能夠增添民進黨的政績,哪管是攸關多數民眾的權益,或者可以解除民眾的水患之苦的民生法案、預算,都難逃泛藍抵制延宕的命運。其他如三項重大軍購預算、監委人事同意權、檢察總長人事權、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不當黨產處理條例等,有的攸關國家安全,有的影響政府之運作,有的則可促成清廉政治的落實,然皆遭到泛藍的非理性杯葛,甚至連付委討論的機會都付之闕如。換言之,台灣六年來的政府體制運作幾乎陷入癱瘓的狀態,稱之為植物人國家,亦無不可,只是造成此種狀態的癥結,顯然是來自藍綠與統獨的對立,而不是陳總統一人是否下台的問題。

當前台灣社會安定的最大隱憂,是過度的泛政治化,任何事物變成只有政治立場的差異,沒有客觀的是非對錯。此種非楊即墨、非黑即白,無法容忍多元主張與立場,缺乏中間溫和勢力的現象,與台灣以中產階級為主的社會結構是不相符的。而部分媒體陷入政治狂熱,直接介入政治鬥爭,不論是新聞報導或談話節目,幾乎成為鼓動暴力與仇恨,發動群眾抗爭的傳聲筒。這些媒體偏離專業與良知的作法,正是造成台灣成為植物人國家的幫凶。

台灣的民主成果,政客媒體應該珍惜,不應為了發洩個人的仇恨不惜將之摧毀。民主社會不需要救世主,也不需要殉道的英雄,沒有任何人偉大到可以超越法律與制度;民主社會是由多數平凡的人物所構成,販夫走卒與英雄人物都是一人一票,而且是等值的。易言之,只有相互尊重,和平共存,遵守民主的遊戲規則,才能維繫台灣民主的命脈於不墜,若是鼓動暴亂與仇恨,則無論所發動的群眾抗爭的目標多崇高,仍將帶來災難與浩劫,此可從人類歷史的發展得到太多的教訓。因此,九九倒扁行動,未來會得到何種歷史評價,只能由施明德等人的政治智慧所決定,特定的政客媒體再如何吹捧仍是無濟於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