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2日 星期二

陳菊民調為什麼會領先楊秋興40%?

陳菊當然有政治責任,但你知道為什麼陳菊民調會領先楊秋興40%嗎?
林達陽 2014/08/10
 

 <ignore_js_op style="word-wrap: break-word; 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Tahoma, Helvetica, mingliu, sans-serif;">cg.jpg 
ptt56  2014-8-10 19:46 發表


作者很認真整理了 81 氣爆的前因後果
看起來,白副總統才是出包的元兇啊...

陳菊當然該負一定的政治責任
但看到中央政府是怎麼對高雄的
也難怪陳菊民調還是遙遙領先了


(作者同意轉載)
https://www.facebook.com/poemlin/posts/10152564194892964

陳菊當然有政治責任,無論如何就是死了30個人,一次次道歉,不是她好棒好有肩膀,而是本來就應該的,因為她代表的不是個人,而是高雄市政府。這是本來就該做的,而且是最基本的,是台灣這幾年下來被一些王八蛋拉低了標準,所以我們以為這樣很感人。

陳菊有政治責任,但真正在行政上法律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假如目前的資訊是正確的,那麼簡單說應該是這樣(若有錯請指正):
-
0.「為發展台灣石化產業」,上世紀中期開始石化產業(有官營有民營)陸續進駐高雄(但總公司還是設在台北,所以稅當然都不是高雄的)。幾十年以後,通過市區的石化管線裡的丙烯外洩了,沿著排水道系統散佈,最後爆炸。

1.吳敦義當高雄市長任內,高雄市政府工務局發包蓋箱涵,做為排水之用。(也因此所以四通八達的,這次爆炸範圍才會這麼廣)

2.但廠商沒有按照規定施工,擅改路線,把原先應該走a路線的東西,改道走b路線,然後又在原本的a路線蓋了一個替代品,讓(吳市長時期的)市府驗收,而驗收竟然也通過了。(所以b路線的箱涵根本不在工務局的圖上,因此歷任市府都不知道這個箱涵的實際存在)

3.當時負責這個工程的科長,後來一路調升,就是昨天請辭的副市長。

4.這次漏氣的輸送管線,是(吳敦義時期的)市府批准可以埋的,本來是中油的,後來轉手來轉手去,最後變成榮化的。而照現有法規,榮化是要自主維護這條管線的,經濟部則稱榮化要「自主管理」這些管線。(我覺得這種規定超荒謬)

5.之前蓋輕軌時,相關會議資料裡有提到這條管線,只是因為位置埋得深、不影響輕軌工程,所以沒有往上報,以致捷運局內部知道這條管線,但工務局不知道,市長也不知道。(但救災當然不在捷運局的業務範圍,所以一開始工務局一直搞錯方向,以為是廠商亂埋管線、以前的省政府亂蓋箱涵。)

6.第4點提到的榮化的管線,因為(可能是箱涵工程的)施工問題,竟然穿越上面第2點所說的(原本該走a路線卻走b路線的)箱涵,而暴露在空氣中鏽蝕,也未好好維護,所以造成了這次的外洩氣爆事件。

7.因為市府不知道這個箱涵的位置,而工務局不知道這條管線的位置,所以一開始以為單純是榮化的問題,後來才知道管線雖然是廠商的,但箱涵是(吳敦義主政時期的)市府蓋的。

8.高雄市政府中包括(當時負責這個工程的)副市長、(管下水道的)水利局長、(管施工的)工務局長、(橫向聯繫有疏失的)捷運局長,昨天全部引咎請辭。(陳市長還在思考要不要批准,理由是災還是要救)

9.決定要在高雄發展石化產業、石化產業(及其管線)的主管機關經濟部部長(及次長)請辭,理由是覺得很委屈被惡鬥。(江院長還在努力挽留)

※另關於救災,高市府稱救災金只剩5億,行政院卻說市府救災金還有17億,用完再說。這中間的差距怎麼來的?因為有些救災防災工程還未做完,所以還沒撥款給廠商,但只要完工驗收,這些錢是一定得付的。 

-
這件事對我來說,或者對經歷過吳敦義主政高雄時期的人來說,訝異的應該都不會是「原來是吳敦義的團隊造成的」,理由就不解釋了。他的團隊出包不算新聞,如果他的團隊不出包,那才是新聞。吳敦義帶的團隊出包,有什麼好訝異的?你會很訝異連勝文的競選團隊出包嗎?

我訝異的是這幾天來媒體的風向,網路上的輿論,新聞網頁底下的留言氣氛,以及最重要的,中央這幾天下以來的態度。

我也訝異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可以義正詞嚴的談論那些他們根本不知道的事情。我永遠都會記得,中學時離開市區去後勁、去橋頭找朋友玩,大學時從新莊去附近的泰山練球,研究所時從壽豐騎車去花蓮買東西,一路上那些化學工廠的難聞的、令人暈眩想吐的氣味,你們這輩子,有親自聞過嗎?

不是高雄人的人,尤其台北等都會地區的台灣人,知道為什麼陳菊民調會領先楊秋興40%嗎?你們真的以為是因為高雄人都很喜歡陳菊嗎?真的以為是因為高雄人都單純、都很"綠"、都很喜歡民進黨嗎?

這個政府、這些媒體,這些沒有在高雄居住過的人,根本沒有給我們其他選擇啊。

 

〔 資料來源: WeTalk 論壇 | 引用網址/留言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