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北社評論〉中國觀點 台灣小心點


范姜提昂 2013/05/02

江丙坤重提五年前「引進央視國際新聞」主張,頗堪玩味。國際新聞最大眉角,在於報導評論觀點及其背後的價值觀;江重提主張的前一天,韓國朝鮮日報正好刊出一篇有關美國經濟疲軟,中國觀點趁機大舉入侵的分析報導。

文章從博鰲論壇期間「美國報紙變成中國官方媒體」的現象切入,指出「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都出現整版博鰲新聞,版面設計都與兩報風格相符,若非仔細看,讀者可能不會注意到角落上印有「付費廣告」小標示。

這種以「中國觀察」為標題,冒充美國觀點的報導式廣告,全美主要報紙平均每週出現一次,每次一到兩個版。令人訝異的是中國撒錢精準,有辦法讓美國權威報紙「華盛頓郵報」帶頭刊登,並演變成固定版面。另外,中國政府英文機關報「中國日報」每週末或不定期,還以夾報方式交由美國權威報紙夾帶贈送。換言之,中國利用「華盛頓郵報」是購買版面與夾報贈送「中國日報」雙管齊下。

不過,報紙還不是中國對美國撒錢大搞媒體戰的重點,真正重點在電視新聞。

去年二月在華盛頓開播的「央視美洲分台」以北京總部為核心,連接中國全境及世界主要城市。華府的新聞中心,記者加上工程、行政人員共達兩百多人,大部分是中國人,但節目主持和採訪記者也有歐美人,包括前知名節目「六十分鐘」編導、前英國BBC記者等。

朝鮮日報分析中國對美宣傳,報紙側重政治;央視則側重經濟領域,宣傳目的是要「提高世人對中國經濟的期待」,增強中美經濟合作關係。雖然自製節目每天只有一小時,卻動用六十多名記者。

美國現況顯示中國發動媒體戰的侵略本質與規格,從這個角度看我國,先有「米果吃蘋果」壹傳媒事件,後有江丙坤主張直接引進充滿侵略性的央視國際新聞,府發言人竟以「馬總統都會做為參考」曖昧回應,令人不寒而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