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政治歸政治,經濟歸…..還是歸政治

by Tottoro 2010/11/06

這兩天在國際媒體界流行的一個新名詞是:「達賴喇嘛效應」;這是來自德國哥廷根大學(University of Gottingen)在1019日所發佈的一項研究結果。報告中指出,世界上任何國家的最高領導者,只要跟圖博的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會見,該國對中國的出口會在接下來的兩年內,平均失去百分之8.1的生意。這個對出口的負面影響,就叫作「達賴喇嘛效應」。這個效應並非自古就有,達賴喇嘛早在50年前就已經流亡出走,而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是1989年,但「達賴喇嘛效應」是從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於 2002年上台之後才開始的。

 

德國的這項研究,是第一個以實證和量化的方法來分析這些與達賴喇嘛會面的經濟後果。 根據FuchsKlann兩位學者的調查,特別是機械和運輸方面的設備對中國的出口是所有物品中最常受影響的項目。其中的一位研究人員Fuchs,在他對美國CNN的訪談中表示,他們的研究動機是「希望找出中國的崛起對世界的作用和影響,藉此我們可以預期中國在世界上未來幾年 會扮演的角色」,而且「很顯然的,政治在中國的商業關係上發揮了巨大的影響」。

 

這兩位學者FuchsKlann所引用的數據是來自聯合國的資料,他們追蹤與中國做貿易的159個國家的出口記錄,而範圍是由1991年至2008年之間。結果他們發現,只要與達賴喇嘛會面的人是像總統、總理、首相、國王或王后、和教皇這一類位階較高的人,就會影響該國對中國的出口量。但是,如果是職等較低的官員就沒有負面的影響。另一個好消息是,「達賴喇嘛效應」並不是永久性的;根據這項研究,.效應對出口的負面影響平均在會面的兩年後消失。FuchsCNN說, 中國當然也希望他跟其他國家的商業關係能夠恢復;另一方面,他們也想要顯示自己的憤怒。確實,所有的經濟關係和貿易多半是雙向的,無論是短期還是長遠的角 度,妨礙自由貿易對中國的經濟增長必然也會有影響。而且,這些國家也可能因為中國的挑釁,因此尋求貿易夥伴的多樣化,而從中國撤離。

 

對於這項研究結果,達賴喇嘛的秘書長Tenzin Taklha告訴CNN的記者說,達賴喇嘛並無意要對他所訪問的東道國造成任何的不便;不幸的是,中國對達賴喇嘛所作的任何事情都經由政治角度來看待。至於中國的外交部,據CNN的報導,他們拒絕對此研究報告置評。

 

中 國向來表示他們反對把貿易和經濟關係政治化。問題是,每一次如果有國家的領袖要與達賴喇嘛會面,中國政府經常會公開威脅說,這樣的會議將導致破壞與中國的 貿易關係。以今年二月美國總統歐巴馬在華盛頓會見達賴喇嘛為例,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就召見了美國大使強烈表達中國的不滿。中國的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在 一份二月的聲明中也表示,「美國干涉中國內政的粗暴行為,嚴重的傷害了中國人的民族感情,也嚴重的損害了中美關係。」

 

所以總結以上的研究和報導大概可以分成四大重點:

 

1.中國向來表示他們反對把貿易和經濟的關係政治化,而這樣的說辭,當然是很多國家都可能會說的場面話;只不過中共的集權制度,讓他們能輕而易舉的付諸行動,用經濟和貿易作為報復的手段。

 

2.因此,馬先生所謂和中國簽署的ECFA是純粹經濟議題也是騙肖仔的謊言。就如同FuchsKlann這兩位德國學者在論文裡面所說的︰「和中國的貿易關係是不能避免政治的偏見 ...而這個國家似乎是利用貿易關係來作為外交政策的工具。」

 

3.中國習慣教訓別人「傷害中國人的民族感情,以及損害他國與中國的關係」是一點也不奇怪。奇怪的是,台灣的行政院長也喜歡教訓自己的人民,不要傷害中國人的民族感情;例如別讓中國的觀光客「不舒服」,或者是罵台灣的學生「有人故意去拿一面旗子要引起糾紛」挑起中國人的反感。

 

4.中國政府的大聲公畢竟也只是大聲公而已。因為就算要報復,像這種「達賴喇嘛效應」也不過歷時兩年,因為中國也不希望自己的經濟或貿易受損。所以如果一昧的向中國退讓,軟土深掘是一定會發生,不如強硬一點反正中共最後還是得斟酌自己的利益。

 

總之,以後再碰到有人教訓台派人士不要太泛政治化,因為「政治歸政治,經濟歸經濟」的時候,記得告訴他們這樣的說法是不合邏輯也不符合現實。解釋給他們聽「達賴喇嘛效應」是怎麼回事,順便也別忘了提起,德國哥廷根大學的FuchsKlann兩位研究人員,真的不是替民進黨做事的御用學者。

 

參考資料:

1.中國貿易:「達賴喇嘛效應」CNN有線電視新聞網)

2.Paying a Visit: The Dalai Lama Effect on International Trade (October 19, 2010). By Fuchs, Andreas and Klann, Nils-Hendrik. Center for European Govern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earch Paper No.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