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0日 星期二

記憶與感情是可以被捏造的...(評龍姑姑的新書-1)

by 大腸 2009/10/19

龍姑姑出新書了,新書一出就放在書店中相當顯眼的位置,一擺很多本,一看就知道這應該是最近台灣文化界力推的專案。這也難怪,近年來因為向來只會相互吹捧又寫不出個鬼來的台灣文化界不爭氣,再加上經濟不景氣,台灣的本地創作有越見凋零的傾向,甚至還有那種一整年只有一本創作的慘況,就算書商積極的在網路上尋找寫手,仍然難以擺脫無以為繼的窘境。

也因此龍姑姑這本書一出,立刻成了台灣文化界的存亡保衛戰,因為如果再不賣的話,台灣文化界也差不多快玩完了。透過大量的廣告與宣傳,這本書的確賣的不錯,聽說已經好幾刷了。也因此引起了我想看看這本書的興趣,雖然我自從開始比較了解自己之後,近年來是越來越不喜歡龍姑姑的作品了,但是看到那麼多人努力的吹捧,更讓我好奇,難道龍姑姑的真的變了嗎?

於是我周六花了一些時間,仔細的把龍姑姑的新書看完了,看完之後當然有許多的感想,如今就和大家一一來說明,我想首先跟大家提的是,為何這本書會大賣。

雖然許多台灣文化人看到書大賣很開心,但對我來說,這本書的大賣其實得歸功於國民黨大中國文化教育的徹底成功。為什麼?我想只要是熟知龍姑姑寫作風格的人應該都很清楚,龍姑姑最擅長的,就是運用傳統的文藝腔包裝缺乏邏輯的論述內容,而這種寫作風格也在這本書中發揮到了一個極致。雖然書中的主要內容談的是歷史事件,但是龍姑姑巧妙的利用台灣人對於中國史地的了解,進而讓熟讀中國史地的台灣人,對於中國人的苦難感同身受。

當然啦,能對於別人的苦難感受身受向來是件好事,畢竟這世上有太多的苦難之所以發生,就是因為缺乏想像力的人們,總無法理解他人的苦難所致。只可惜的是,許多台灣人這種對於中國人苦難的感同身受,並非來自於自身所擁有的想像力,而是來自於從小就開始接受的,相關中國文學、史地的填鴨教育,透過這樣的教育,台灣人並不會對台灣最大的河流濁水溪有什麼感覺,卻會跟著龍姑姑的文字描繪神遊新安江。

記憶和感情是可以被捏造的,尤其是對於缺乏想像力的人們來說。

龍姑姑的書在台灣一直受到某個世代台灣人的喜愛,原因無他,因為她和這個世代的台灣人一樣在相同的時代成長,相同的接受國民黨脫離現實的填鴨教育,相同的在台灣大學生興起出國留學風潮的時候,親眼見識到了什麼叫做世界,親身的體會到了什麼叫做自由,他們擁有相同的語言,他們談的是相同的過往。

龍姑姑的書巧妙的回應了某些台灣人安於現狀卻又在心中隱隱期待冒險的心境。於是我們會在龍姑姑的書中看到中國人面對連年烽火時的慘況,並為之一掬同情之淚,畢竟對於可憐人的同情是比較沒有爭議的。然後因為這是過去一向不見容於國民黨課本中的東西,所以也可以讓看的人有種思想開明的自我感覺良好。而理所當然的,龍姑姑的書中當然也不用真的談到什麼自我認同啦,國民黨的惡行啦之類嚴肅議題的,一方面是因為對於缺乏邏輯又身懷大中國情結的龍姑姑來說,談這些有些太過高難度,很容易被罵的很難聽,所以乾脆別談,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於安於現狀的台灣人來說,那實在是太過沉重了。

只是這世上當然也不存在不勞而獲的事,開明的轉變總是伴隨著痛苦的自我否認發生,缺乏勇氣面對自己並安於現狀的人們,是永遠不可能理解冒險真正的可貴之處,不論他們裝的有多像。

看龍姑姑的書,其實就像買樂透一樣。期待沒有付出便能有所收獲的人性,能讓樂透擁有生存空間,自然也可以讓龍姑姑的書賣的不錯。只是人們往往不會去注意到,樂透最大的贏家其實一直都是主辦的樂透的政府,而龍姑姑的書大賣之後,獲得最大好處的,自然也是龍姑姑本人無疑了。

畢竟對於缺乏想像力的人來說,如果連記憶與感情都可以是捏造的話,那用幾百塊台幣買個自由開明的自我感覺良好,似乎也是件頗為划算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