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正義 德國白玫瑰可資借鏡
在228紀念日這一天,台灣多所大學的蔣介石銅像、中正堂招牌等等象徵威權的圖騰被潑油漆、貼布條,寫著「兇手」、「屠夫」、「為亡靈懺悔吧」等字句。主其事的學生不但留下社團名,還在臉書發表聲明,以示為自己的舉動負責,同時盼喚醒民眾對威權統治的記憶。
多數校方採取比過去較為尊重的態度,表示不會懲處學生但希望學生收集多方意見,循正常管道提案、理性溝通。這大概是自從太陽花學運以來,以及九合一大選連戰和郝柏村的「皇民」之說引起了公民意識高漲,年輕人對歷史產生興趣與理解,所帶來的效應吧。
但是,68年了,歷史傷痕未經療癒,變成一個潰爛了、又時時會發痛的舊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國際的「轉型正義」潮流中,台灣被列為「落後的國家」,228的傷痛至今仍折磨著綿延四代、不分省籍的台灣人。
設 立在德國慕尼黑醫學院主樓內的「白玫瑰紀念館」和1987年成立的「白玫瑰抵抗運動基金會」,為轉型正義做了最好的示範。紀念館不只陳設史料,也是傳承精 神、實踐和研究的場域,尤其重視青少年教育,每年從各地來此參觀的中小學生多達十萬人;基金會也籌辦巡迴展,遍及全德國境內;數度出國,日本、俄羅斯、英 國、法國都曾邀展。
他們的努力對戰後德國的精神重建有很大的貢獻。德國人從研究「白玫瑰」的歷史找回原有的道德與文化價值,那些傳統價值曾被希特勒破壞,將德國引向罪惡和毀滅;而白玫瑰精神重現,成為後世德國人的救贖。
蘇菲.索爾,這個名字被列在德國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名單中,與巴赫、馬克思、愛因斯坦、馬丁路德、俾斯麥、歌德等人並列。她是十人之中唯一的女性,1943年2月18日因散佈揭發納粹罪行的傳單被捕,四天後被判刑斬首,死時只有22歲。
蘇菲和哥哥漢斯成長於納粹統治下的德國基督教家庭,一方面深受「理想主義」薰陶,兒童時期就參加希特勒青少年團,狂熱的信仰納粹「愛國主義」,這樣的人為甚麼數年之間轉變為反抗納粹、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的烈士?史家有很多研究與分析,這樣的結果其實也是必然。
漢 斯.索爾是慕尼黑醫學院學生,他更早領悟到德國內部瀰漫著面臨強權的恐懼陰影,而納粹思想追求的心理效果就是塑造這一恐懼,它不僅造成表面服從,更強行剝 奪了每個人自由思考的權利。戰爭初期德國「沉默的大多數」形成晦暗的格局,不知不覺使整個德國社會淪為縱容、默許(或說慫恿)希特勒暴行的幫兇。
蘇 菲第一次來到慕尼黑,看到哥哥漢斯書中有「反抗暴政」的詞句,滿懷憂慮地說:「我很害怕」,這種害怕是真實的。但漢斯說:「我們應該告訴人們到底發生了什 麼。在波蘭,300萬猶太人被殺,而我們的新聞從來不會報導,所有像我們這麼大年紀的猶太人都被關在集中營。」也許不僅僅是親情的說服,而是殘酷的事實擺 在眼前,使蘇菲從恐懼的大多數轉變為勇敢的反暴政戰士。又也許她的出發點僅僅是良知未泯,使她對猶太人的遭遇產生同情,也對殺戮行為感到厭惡。
他 們開始購買郵票、信封,到教學大樓順手牽羊拿取紙張、自印傳單,投遞到收集到的地址,有的挨家挨戶放在門口。有一份白玫瑰傳單這樣寫著:「如果我們的聲音 像浪潮席捲整個國家,如果大家都來參與,那麼,壞的制度就會在強而有力的浪潮中動搖了!」非常確切的表達了真理應有的激情。
哲 學教授胡貝爾原本也是「沉默的大多數」之一,他對漢斯提出一個問題:「在這樣困難的時局中,你們的『一張紙』又能改變什麼?有什麼意義?」漢斯回答得 非常簡潔:「喚醒人們!」胡貝爾教授為學生們的純情所折服,他開始在納粹當局的教授會議上消極抵抗,在課堂上講授自由思考的權利,甚至為印製傳單提供紙 張,最後,索性也加入白玫瑰的行列。喚醒!是啊,只有喚醒,一次又一次,這是啟發民智的運動。
散 發傳單是德國《威瑪憲法》許可的範圍,並不構成犯罪,但是白玫瑰舉發納粹罪行的言論使得他們成為蓋世太保的眼中釘。1943年2月18日清晨,索爾兄妹來 到慕尼黑大學主樓,趁學生上課之際,把傳單依次放在教室門口。蘇菲在主樓的二樓向下拋撒傳單。校工史密特看到之後迅速舉報,蓋世太保立即予以逮捕。隨即, 克里斯朵夫、亞歷山大、維利和胡貝爾等八十多位白玫瑰小組成員先後被捕。僅僅四天的審判,包括索爾兄妹的六個人被判斬首示眾。
2005 年,柏林電影節公映《蘇菲.索爾:希望與反抗(Sophie Scholl-Die letzten Tage)》。 電影描述蘇菲被捕之後短短幾天內的審判與斬首過程。蓋世太保好意的誘她認罪,蘇菲拒絕了,但當她回到牢房,不由得發出一陣撕心裂肺的哭喊,那是任何人面對 生命將被剝奪都會感到發自內心的恐懼,蘇菲也不例外。但和其他人不同的是,她的理性一旦甦醒,立刻明白了自己必須承擔的責任----「我害怕,但我並不屈 服」,無懼於為自由獻出生命。
22日下午5時臨刑前,索爾兄妹其他同伴最後一次見面,彼此不說一語,默默傳抽著一根香煙。 蘇菲第一個走上斷頭台,她平抑著起伏的心臟,面無懼色,坦蕩而從容。漢斯是最後一個,他把頭伸進刀架,突然奮力高呼:「自由萬歲!」激昂的聲音令人扼腕落淚。
導演馬克.羅德蒙特說:「當年,包括我祖父母在內的成千上萬的德國人,面對納粹暴行採取了視而不見的態度,我希望對這種現象進行剖析。」他的話直指核心,這也是二戰後德國每個公民對自己不堪的歷史必須反省的問題:在暴行發生時,我為什麼選擇了沉默?
人們沒有忘記白玫瑰,沒有忘記那一群青春正盛的優秀青年。1987年,白玫瑰事件44年後,倖存的白玫瑰成員米勒發起成立「《白玫瑰》抵抗運動基金會」,從事轉型正義的希望工程,昭告世人:每一個世代的勇氣都重新定義我們的文明!
轉型正義的基本原則:
真相----實際訪查,將犯行史實誠實記錄,公諸於世
對加害者審判----確立「體制領導者」的罪,非全體族群
沒收加害者之財產賠償予受害者
面對事實,反省、道歉、避免再犯
建造紀念碑、紀念館以保存歷史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