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扼殺幸福? - 椰子樹下打盹的哲學家 - Yahoo!奇摩部落格
發展扼殺幸福? - 椰子樹下打盹的哲學家
by Ajin
(Ajin 開口)
底下報導呈現一個非常基本問題:
經濟發展創造財富,
財富追求加強慾望,
慾望則產生不滿足,
不滿足帶來不幸福。
財富追求加強慾望,
慾望則產生不滿足,
不滿足帶來不幸福。
那經濟發展的目的何在?
這問題的解決,不是經濟學,而是哲學了!
全球化衝擊不丹 幸福國度失色
〔編譯俞智敏/路透廷布十七日電〕俗話說「金錢買不到幸福」,而號稱是全球幸福指數最高國家的不丹人民,直到現在才開始領悟到這句話的真義。
財富帶來慾望
位於喜馬拉雅高山上的小國不丹因提出用「國民幸福指數」(GNH)來衡量經濟發展,在國際社會間取得了發言機會。但不丹總理廷裏最近在接受訪問時卻說,不丹很快就忘記了自己帶給其他國家的啟示,被突如其來的經濟繁榮發展沖昏了頭。
廷裏表示,「財富帶來了更多慾望,有些家庭現在擁有四、五輛車,但這些進口的豪華轎車卻很難在我們國家的道路上行駛,因為它們是為了路況遠比不丹更好的道路所製造。」
不丹遲至一九七四年才准許外國人入境,直到最近才對全球化浪潮開放,但卻缺乏因應全球化所帶來的經濟成長與財富的工具。靠著負債所推動、遠超過國家經濟產出的消費主義已無可避免地讓不丹人從夢中驚醒。
只剩41%不丹人自認幸福
不丹政府已開始刪減支出,並考慮提高進口車關稅。相當於中央銀行的王室金融管理局則開始對主要交易貨幣印度盧比實施限量供應,讓私人企業非常頭痛。不丹的青年失業率已逾九%,愈來愈多人選擇離開鄉村及傳統價值觀,到都市討生活,更糟的是,不丹最新公佈的二○一○年國民幸福指數顯示,只有四十一%的人夠格稱為「幸福」。
廷裏坦承,不丹距離國民幸福指數的價值愈來愈遠,變得愈來愈唯物化,而當這種傾向對經濟造成衝擊時,政府就必須做出困難決定,例如不丹人民必須瞭解,印度盧比並非國家貨幣。「我們的經濟困境就是對外開放、成為全球化過程一份子的結果。」
儘管不丹經濟近來迅速發展,但仍是全球開發程度最低、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全國七十萬人口有七成靠自給農業為生,而經濟成長也使得自鄰國印度進口的工業與消費商品數量暴增,在全國現有的六萬五千輛汽車中,有八分之一是在去年進口。
廷裏表示,光是進口足夠的燃料供這些車輛使用,就幾乎把不丹最主要產業、也就是向印度出口水力發電電力所賺取的金額全數抵銷。「我們出口乾淨能源的獲益,與自印度進口骯髒燃料的成本相等。」但不丹政府似乎愈來愈難說服民眾,把整體幸福感放在經濟發展之前。廷裏表示,政府為把各種服務帶進鄉村所建設的道路,卻成為村民離開家鄉前往都市的通道,他們在大城市周邊蓋起棚屋形成貧民窟。
廷裏認為,政府的當務之急是要提升民眾對鄉村生活的認同感,阻止更多人湧入都市,因為這不但造成村落逐漸消失,更讓不丹愈來愈仰賴進口產品。不過,正準備脫下傳統長袍改穿牛仔褲,希望在都市找到白領服務業工作而非粗重勞動工作的年輕人,恐怕很難接受這項建議。廷裏說:「人民必須瞭解,不丹得更自主,仰賴自己的農業和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