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知識份子的總統
by Tottoro2011/04/16
昨天下午我們又經過兩年多前站過的角落,那裡是曼哈頓的佛利廣場上紐約最高法院的所在。法庭正面的十支大圓柱上,雕刻在花崗岩上的箴言也還在;這句由喬治華盛頓在1789年,寫給當時美國司法部長Edmund Randolph的一封信裡的「適當執行的司法確實是一個好政府最穩固的支柱」,竟被改寫為「真實的執行司法是一個好政府最穩固的支柱」。
當然有人可能會覺得,從「適當」(Due)到「真實」(True)並不是太壞的錯誤,但了解華盛頓的人都知道他個人對每一個細節的重視。即使在臨終之前,他交代自己的後事時,一旁傷心的醫生點頭表示會按他的意思執行,但華盛頓一輩子小心行事的風格,可不會讓死亡這件小事影響他,所以他再一次詢問醫生是否清楚了。醫生這次不只點頭,也回答說一定會照辦。喬治華盛頓確信大家了解他的意思之後,他的最後一句話是「這樣很好」。
美國人的幸運在於他們的開國元勳之一應該是「外星人」。否則,為何200多年前喬治華盛頓就了解,一個民主國家最重要的支柱是不偏不倚的司法?
看著支柱上的歷史,忍不住會想到三年來風雨飄搖的台灣司法。馬英九上臺的第一年,已經有二十幾位國際學者發表數封公開信,挑戰馬政府的司法系統和公正性;馬先生的哈佛老師孔傑榮,甚至以「馬戲團」來形容台灣的司法行事和人員。2011年三十幾位國際學者再度發表公開信,質疑馬政府清查扁執政時期總統府「遺失公文」的舉動,充滿了政治鬥爭的動機。結果馬政府的反駁是,外國人士不清楚實際情形,卻對台灣法治非常不尊重。
姑且不談外國學者有沒有「資格」評論台灣內政,台灣目前的法治值得尊重嗎?我們的「總統」可以忽視法院的判決不繳付健保費、可以和災民互告;我們的「總統」可以擁有美國的綠卡;我們的法官和檢察官可以開被告人的玩笑,並於審訊期間在司法節演話劇直接嘲笑。而當國際學者質疑這樣的行為時,當時上電視大談扁案的王清峰法務部長如何回答?她的反應是︰「只是反映一般民眾的看法」,以及「只是為了好玩,別太認真了。」這就是馬政府口中,值得尊重的台灣法治。
可惜的是台灣還沒出現一個像華盛頓如此睿智的總統。或者,應該說我們台灣多數的公民還不了解司法制度的獨立不只是一句口號。真正的獨立是公平和公正,也是司法體系的基石。司法的獨立不是為了法官,是為了約束法官的行為,以造福法庭上公民的權利。司法的獨立更不是目的,而是為了達到目的的手段;為的是確保公正的解釋和適用的法律。也難怪喬治華盛頓作為美國的第一任總統,也承認司法系統對一個國家的貢獻,是遠勝過他自己的總統任期。
你知道嗎?曾經是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於1792)的首席執政官,隨後在1804年自任為法國皇帝的拿破崙。他在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St. Helena)之後曾經說過︰「他們期待我變成另一個華盛頓。」
確實沒錯,喬治華盛頓本來可能成為美國的第一個國王或皇帝,但他拒絕了那一頂許多人都認為他絕對值得的王冠。歷史學家們多半同意,華盛頓將軍的軍事生涯中,最關鍵的時刻並不是戰爭期間,而是他在美國獨立戰爭的收尾中所扮演的角色。
當時有許多華盛頓的屬下,對於自己在革命期間沒有得到妥善的報酬,或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努力在戰後未得到應有的讚譽,甚至計劃要開始第二次的起義。許多這些軍人甚至要拱華盛頓作為新國家的國王,但在華盛頓的頭腦裡,根本就沒有他自己才辛苦打敗的君主制度,所以他運用他的權力和影響力,說服了這一波反抗的力量。和許多過去的革命領袖不一樣,華盛頓在自己的事業和成就達到最高峰時,無條件把權力交出來。
當全世界都預期華盛頓會成為一個新國家的領導人時,他卸下了軍裝交出自己的劍,然後退休回到自己的農場老家維農山莊(Mount Vernon )。在今天這個世界,我們會認為這樣的事情是成理所當然,因為這就是民主政治的可貴。但在兩百多年前,真的很難想像華盛頓會自願退休。在1783年,這可是一個驚天動地的事件,也因此華盛頓當時的「敵人」,也就是被他打敗的英國國王喬治三世說,如果華盛頓是玩真的,「他將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物。」
不過,華盛頓的退休相當短暫,1787年他被說服參加在費城舉行的制憲會議,結果被一致推選為第一任的美國總統。他的連任幾乎是自動當選的,因為根本沒人出線跟他競選。之後,雖然大多數美國人希望他能一直幹下去,但他就是不肯競選第三個任期,因而立下了美國總統任期兩任的慣例。
其實,華盛頓並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他向來也承認自己的教育是有「缺陷」的。因為十一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使得華盛頓無法像他大哥一樣到英國求學。他在十六歲的時候開始工作幫助家計,但他也花很多時間自修閱讀許多思想家的著作;他在維農山莊圖書館的藏書多達九百多部。華盛頓傳記的作者Richard Brookhiser曾說:「華盛頓並不是一個知識分子,但他是一個行動派的人,他吸收了那個時代最好的想法,然後致力讓這些思想實現。」
不是知識分子?美國人真是好狗運!有一個不是「知識分子」的總統。
參考舊文︰
1.一個好政府最穩固的支柱
2.櫻桃樹、假牙、和「國父」
當然有人可能會覺得,從「適當」(Due)到「真實」(True)並不是太壞的錯誤,但了解華盛頓的人都知道他個人對每一個細節的重視。即使在臨終之前,他交代自己的後事時,一旁傷心的醫生點頭表示會按他的意思執行,但華盛頓一輩子小心行事的風格,可不會讓死亡這件小事影響他,所以他再一次詢問醫生是否清楚了。醫生這次不只點頭,也回答說一定會照辦。喬治華盛頓確信大家了解他的意思之後,他的最後一句話是「這樣很好」。
美國人的幸運在於他們的開國元勳之一應該是「外星人」。否則,為何200多年前喬治華盛頓就了解,一個民主國家最重要的支柱是不偏不倚的司法?
看著支柱上的歷史,忍不住會想到三年來風雨飄搖的台灣司法。馬英九上臺的第一年,已經有二十幾位國際學者發表數封公開信,挑戰馬政府的司法系統和公正性;馬先生的哈佛老師孔傑榮,甚至以「馬戲團」來形容台灣的司法行事和人員。2011年三十幾位國際學者再度發表公開信,質疑馬政府清查扁執政時期總統府「遺失公文」的舉動,充滿了政治鬥爭的動機。結果馬政府的反駁是,外國人士不清楚實際情形,卻對台灣法治非常不尊重。
姑且不談外國學者有沒有「資格」評論台灣內政,台灣目前的法治值得尊重嗎?我們的「總統」可以忽視法院的判決不繳付健保費、可以和災民互告;我們的「總統」可以擁有美國的綠卡;我們的法官和檢察官可以開被告人的玩笑,並於審訊期間在司法節演話劇直接嘲笑。而當國際學者質疑這樣的行為時,當時上電視大談扁案的王清峰法務部長如何回答?她的反應是︰「只是反映一般民眾的看法」,以及「只是為了好玩,別太認真了。」這就是馬政府口中,值得尊重的台灣法治。
可惜的是台灣還沒出現一個像華盛頓如此睿智的總統。或者,應該說我們台灣多數的公民還不了解司法制度的獨立不只是一句口號。真正的獨立是公平和公正,也是司法體系的基石。司法的獨立不是為了法官,是為了約束法官的行為,以造福法庭上公民的權利。司法的獨立更不是目的,而是為了達到目的的手段;為的是確保公正的解釋和適用的法律。也難怪喬治華盛頓作為美國的第一任總統,也承認司法系統對一個國家的貢獻,是遠勝過他自己的總統任期。
你知道嗎?曾經是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於1792)的首席執政官,隨後在1804年自任為法國皇帝的拿破崙。他在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St. Helena)之後曾經說過︰「他們期待我變成另一個華盛頓。」
確實沒錯,喬治華盛頓本來可能成為美國的第一個國王或皇帝,但他拒絕了那一頂許多人都認為他絕對值得的王冠。歷史學家們多半同意,華盛頓將軍的軍事生涯中,最關鍵的時刻並不是戰爭期間,而是他在美國獨立戰爭的收尾中所扮演的角色。
當時有許多華盛頓的屬下,對於自己在革命期間沒有得到妥善的報酬,或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努力在戰後未得到應有的讚譽,甚至計劃要開始第二次的起義。許多這些軍人甚至要拱華盛頓作為新國家的國王,但在華盛頓的頭腦裡,根本就沒有他自己才辛苦打敗的君主制度,所以他運用他的權力和影響力,說服了這一波反抗的力量。和許多過去的革命領袖不一樣,華盛頓在自己的事業和成就達到最高峰時,無條件把權力交出來。
當全世界都預期華盛頓會成為一個新國家的領導人時,他卸下了軍裝交出自己的劍,然後退休回到自己的農場老家維農山莊(Mount Vernon )。在今天這個世界,我們會認為這樣的事情是成理所當然,因為這就是民主政治的可貴。但在兩百多年前,真的很難想像華盛頓會自願退休。在1783年,這可是一個驚天動地的事件,也因此華盛頓當時的「敵人」,也就是被他打敗的英國國王喬治三世說,如果華盛頓是玩真的,「他將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物。」
不過,華盛頓的退休相當短暫,1787年他被說服參加在費城舉行的制憲會議,結果被一致推選為第一任的美國總統。他的連任幾乎是自動當選的,因為根本沒人出線跟他競選。之後,雖然大多數美國人希望他能一直幹下去,但他就是不肯競選第三個任期,因而立下了美國總統任期兩任的慣例。
其實,華盛頓並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他向來也承認自己的教育是有「缺陷」的。因為十一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使得華盛頓無法像他大哥一樣到英國求學。他在十六歲的時候開始工作幫助家計,但他也花很多時間自修閱讀許多思想家的著作;他在維農山莊圖書館的藏書多達九百多部。華盛頓傳記的作者Richard Brookhiser曾說:「華盛頓並不是一個知識分子,但他是一個行動派的人,他吸收了那個時代最好的想法,然後致力讓這些思想實現。」
不是知識分子?美國人真是好狗運!有一個不是「知識分子」的總統。
參考舊文︰
1.一個好政府最穩固的支柱
2.櫻桃樹、假牙、和「國父」
張貼者: Miss Stranger 於 4/17/2011 01:00:00 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