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5日 星期五

高鐵神話

by Jason 2009/09/23

不要錢的高鐵原本就是一個神話,只是我們現在不得不面對它罷了。

現在大家都很氣,氣這些企業當初為何欺騙大家,讓我們以為政府不用花錢就可以讓國家擁有高鐵;氣這些企業這麼不負責任,現在又把高鐵搞成爛攤子丟給政府。

讓我們回歸現實吧。如果當初高鐵不採取BOT,那政府就得要自己編預算出資蓋高鐵,自己營運,自己吸收虧損。如果當初高鐵的BOT案是由劉泰英的團隊得標,那政府必須先分擔一筆可觀的金額(是多少我忘記了),然後當這個團隊砸鍋時,仍然要擔負起責任來。

所以我們現在正在付出的代價,是遲早要付出的。這幾乎是命中注定的,因為台灣沒有辦法養出一個會賺錢的高鐵,就像台灣沒有辦法養出一個會賺錢的台鐵一樣。

高鐵是賠錢的事業,因為高鐵要自負盈虧,收支相衡,必須要有幾個條件:(1)有效率的經營並降低成本、(2)足夠的載客量與營利業務來增加收入、(3)站區土地開發能夠獲利。這些事情做不到,或環境條件不允許我們做到,那無論是民建民營或公建公營,結果都是要賠錢。

所以我們來檢視一下,現在政府所謂的「接管高鐵」,會不會滿足這三個條件。

首先,政府接管後,營運成本可以降低嗎?不可能。理論上,政府的效率不可能高於民間,如果高鐵還有裁員減薪或降低成本的空間,高鐵早就做了,或者是說,歐晉德早就做了。

其次,政府接管後,載客率和營收可以提升嗎?不可能。不想搭高鐵的人,不會因為董事長換人、或政府介入經營,就突然瘋狂地愛上了高鐵。

最後,政府接管後,站區土地的開發就會成功嗎?不可能。載客率沒有提升,站區偏遠依舊,誰會突然因為政府接管了高鐵經營,就跑去投資開發?況且,站區開發政府本來就在想方設法,跟由誰經營高鐵沒有關係。經濟好的時候都做不起來,何況現在?

進 一步問:那為什麼當初設站要離市中心這麼遠?答案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裡面有沒有利益糾葛,有沒有圖利了誰。我只知道路線規劃是當初行政院院長郝柏村決 定的,所以這個答案應該要問問那個時代的大官們。不過我想他們也會說,如果站區往市中心拉近,那土地徵收成本又會更高,難度也會增高,還可能延誤工程。所 以站區地點的選擇改變,不代表政府可以出比較少的錢。

這樣看起來,現在政府這種接管模式到底有什麼用?唯一有用的在於讓銀行團願意貸款給高 鐵,也願意降低原來的貸款利息。但是,這件事政府不介入經營權,也可以做。民進黨執政時,讓國營事業出資高鐵,協調銀行團貸款,也就是在做這樣的事,才好 不容易讓高鐵通車,沒有「壯志未酬身先死」。只不過,這件事情只能解決燃眉之急,不會把高鐵變成金雞母。

因為,前面說過,台灣養不出一個會賺錢的高鐵。高鐵本來就是賠錢的事業,它的意義是讓旅客們流動的速度變快,讓出差的人可以當天回家陪小孩,讓我們比較常返鄉省親,讓我們願意經常出門長途旅行,讓這世界減少了一些碳排放,讓台灣變成一日生活圈,但是不會讓國家或公司賺錢。

如果我們假設高鐵會賺錢,只是被高鐵公司搞砸了,那就太超現實了。就好比我們以為台北捷運公司會賺錢,卻忘記中央和地方政府花了上兆的預算蓋捷運,然後用象徵性的一塊錢賣給捷運公司來經營一樣。

至於,當初政府怎麼會相信大陸工程團隊開出的條件?我不知道,這得要去問問當初那些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