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3日 星期日

多少民歌手有綠卡?

by airline623 2008/07/12

究竟有多少民歌歌手有綠卡?這個問題看似普通,其實確有很複雜的內涵與意義,反正本週是不負責講座,我就想到哪裡寫到哪裡,內容混亂還請多多包涵。

今年要舉辦第三屆「民歌高峰會」,從新聞中得知許多當年知名的民歌手要「返台」(不過馬政府的外交部說以後要改口為「返華」)共襄盛舉,印象中有鄭怡、李建復、邰肇玫、王海玲等一狗票人。

看到了這些新聞,我便開始慣性地做無止盡的妖魔化聯想,聯想什麼?聯想「民歌手→移居海外」這中間的「→」是什麼。

我想我和大部分的人,特別是對民歌手不是很熟悉的六七年級生、對民歌手的印象都差不多:大學生、吉他、大眼鏡、白襯衫、牛仔褲、標準國語。無名真好用,可以改字體顏色,大家馬上就知道我在想什麼了。

一群大學生快樂地邊彈吉他邊唱歌,沒有什麼特別的,但他們是在什麼時代唱、用什麼語調唱,就不得不讓我們來好好討論一下,這也與我所要討論的綠卡有關。

首先,我在維基百科查詢民歌,其寫道「校園民歌運動起源於1970年代台灣大學校園,於1990年代完全結束」,於此我們可以先釐定出民歌的時代。

接著我又在網路上找到一個資料,是台大社會學系博士後研究陳婉琪小姐的論文「族群、性別與階級:再探教育成就的省籍差異」(http://social.ntu.edu.tw/journal/ts-10/chenwanxi.pdf)。在論文第15頁中,我們可以看到各族群就讀大學的人數占其族群的比例。


以1940年出生的人為例,閩南人平均100人有5.7人上大學,外省人則有27.6人上大學。這篇論文還不錯看,後面還有一些有趣的二元邏輯回歸分析,有興趣的人可繼續閱讀。

回到維基百科所說的「校園民歌運動起源於1970年代台灣大學校園」,這句話的另一個含意,就是「1970年代的大學 生」,總該不會是指校園裡的工友吧?大學生約莫20歲,因此「1970年代的大學生」出生的年代是1950年代。從剛剛那一張表格,大家可以自己去看一下 各族群中就讀大學的比例。

不過上述資料,只是顯示出本省人考上大學的「百分比」比外省人考上大學的「百分比」少,但是不代表本省人考上大學的「人數」比外省人考上大學的「人數」 少。為什麼呢?如果本省人有1000萬人,唸大學的比例是10%、外省人有300萬人、唸大學的比例是30%,算下來的話是100萬(本): 90萬(外),本省人勝。

好的,那我們就來算人數吧!網路真好用,根據「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院史」第四章「學生組成及其學習生涯」(
http://www.law.ntu.edu.tw/02/%B0|%A5v%B2%C4%A5|%B3%B9.pdf)裡的第5頁指出,60年代後期及70年代初期,台大裡面本省人與外省人的比例是3.5:6.5。
幹,反正我要說的就是:民歌手幾乎都是大學生,而當時的大學生大都是外省人!
因此本文第五段所說的「在什麼時代唱、用什麼語調唱」便有了答案,而我也要開始謾罵了。

幹你娘雞掰,台灣在白色恐怖的時代,你們這些備受社會禮遇的大學生、所謂的知識份子,居然在那裡彈吉他唱歌?你們是不想、不敢、還是不知道那個時候的台灣發生了什麼事?你們呢喃出的那些音符,在我耳中不過是麻痺自己與大眾的嗎啡,讓大家以為我們深處於一個美好的環境。

幹你娘我猜你們當時的吉他社,如果有人唱歌有台灣國語口音,肯定會被你們笑吧?在我看來,你們不過是當時威權政府下的一個樣板,而且這個樣板還搞的有聲有 色、還弄個金韻獎出來;這讓我想起電影「駭客任務」,你們不過是一群被電腦控制的軀體,透過母體為你們所做的臍帶,在程式裡構築虛擬的自我。

年紀大了、事業有成之後,大家再來出國移民或定居,然後有活動時再回來唱唱歌,讓在這裡的台灣人和你們的過去做連結;結束後你們又飛走了,空留那些心想 「我們是同一個年代的」、「我們一起度過那段歲月」的白癡台灣人。雖然你們不是政府官員,不用藉著放棄他國國籍或居留權以表效忠台灣,但我真的不知道你們 在想什麼,我實在很不希望你們是我心裡所想的那種外省難民心態。

幹,反正我又沒聽過民歌,操你媽的民歌,雖然我也是外省人,幹。
□ 〔 資料來源: A濫 | 引用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