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派學者的本事
by 曾韋禎2006/12/06
教育部「青少年台灣文庫」新發表歷史讀本六冊,週日向陽教授的〈塗抹、扭曲、詆毀:部分媒體如何看待台灣文史〉一文令人感觸良深,筆者有幾點補充回應。
筆者曾從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青年網頁的台灣史撰寫,下筆後才發現,市面上竟然找不到適合青年閱讀的台灣史讀物。周婉窈教授的《台灣歷史圖說》、廖宜方先生的《圖解台灣史》是少數的佳作。不過前者只寫至日本時代,後者剛出版不到兩年。有鑑於此,教育部方就文學、歷史推出適於青少年閱讀的讀本,有什麼不對?
有些政客、媒體質疑編撰委員是意識形態強烈的獨派學者;真是窮盡無聊!這些學者們都是在台灣史研究浸淫數十年寒暑的專家,請他們撰寫台灣史讀本不就是尊重專業嗎?難道要找插花的非獨派「非台灣史」專家來書寫嗎?例如說後藤新平是台灣第一任文官總督,還把鄭克塽當成鄭成功兒子的許倬雲院士;或認為二二八僅六七三人死亡,又極力幫彭孟緝翻案的黃彰健院士、朱浤源教授;抑是研究日本時代台灣史,卻無法精確掌握日文史料,甚至曾在研討會大言不慚地公開表示「日據時代台灣教育只有語言教育」的王曉波教授?
嚴格說,這非立場問題,而是當今能真正嚴謹掌握並運用史料、作出符合史實的台灣史專家,「恰巧」立場多偏獨。不然,就請所謂「非獨派」的中國史插花台灣史學者們拿出禁得起檢驗之台灣史學術專著,再來爭論立場問題吧。
只是,以往那套扭曲的,僅憑政治正確而捏造史實的做法,在今日多元社會下,已然無法橫行無阻,當然讓那些頓失歷史詮釋權的舊體制擁護者難以釋懷;也唯有心虛之徒才會對歷史的真相感到惶恐。
我們需要的是史實,並非情緒。非基於學術專業的絮語,就免了吧!
(作者為台灣文史工作者)